1.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管道修复技术及修复所使用部件,具体的,其展示一种大管道塌陷修复结构。
背景技术:
2.随着我国城市的快速发展,地下管道的分布也越来越广,随着地下管道的使用年限增长,其维护任务也越来越中,部分场合中,现阶段的管道修复方式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如大管道塌陷,现阶端的修复方式为进行开挖塌陷处,进行塌陷处管道的更换,但存在管道局部或部分塌陷,管道一般设置为一定长度一体式,后再进行拼接形成完整管道,现阶段的修复方式需要进行塌陷处整体管道的挖掘与更换,修复时间长,且存在大量人力资源占用与资金消耗。
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大管道塌陷修复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管道塌陷修复结构。
5.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大管道塌陷修复结构,包括管道,在管道塌陷处设置有与管道相配合使用的阻挡件,阻挡件为斜向设置,且与管道对接,阻挡件与管道主体配合使用进行管道上方土体的阻挡,形成防止土体再次流入修复部的防土体流入阻挡结构,进行塌陷处土体清理,后对应管道主体套入与管道主体匹配的修复件,形成管道匹配对应修复结构。
7.进一步的,阻挡件由若干钢筋或木板匹配和排列组合而成。
8.进一步的,阻挡件为斜向设置,角度为120
°‑
150
°
。
9.进一步的,管道两侧对应阻挡件分别设置有阻挡块。
10.进一步的,阻挡块由板体构成,板体竖直设置,形成防止侧边土体流入修复部的侧边阻挡结构。
11.进一步的,修复件由若干钢圈或钢套构成。
12.进一步的,管道主体对应修复件设置配合使用的端部定位件。
13.进一步的,端部定位件由均匀设置于管道主体的内壁上的若干定位块构成。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防止土体再次流入修复部的防土体流入阻挡结构的设定,修复时只需对应塌陷部的管道套入修复件即可进行修复管道塌陷部,减少对人力资源占用,管道修复消耗资金少,且不需进行大范围开挖,能够实现快速修复。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17.实施例:
18.参照图1-2,本实施例展示一种大管道塌陷修复结构,包括管道3,在管道塌陷处设置有与管道3相配合使用的阻挡件2,阻挡件2为斜向设置,且与管道 3对接,阻挡件2与管道主体31配合使用进行管道3上方土体1的阻挡,形成防止土体1再次流入修复部的防土体流入阻挡结构,进行塌陷处土体清理,后对应管道主体31套入与管道主体31匹配的修复件4,形成管道匹配对应修复结构。
19.阻挡件2由若干钢筋或木板匹配和排列组合而成,本实施例不对具体数量进行限定,其由需要修复处的长度所决定。
20.阻挡件2为斜向设置,角度为120
°‑
150
°
。
21.管道3两侧对应阻挡件分别设置有阻挡块。
22.阻挡块由板体构成,板体竖直设置,形成防止侧边土体流入修复部的侧边阻挡结构。
23.修复件4由若干钢圈或钢套构成。
24.管道主体31对应修复件4设置配合使用的端部定位件5。
25.端部定位件5由均匀设置于管道主体31的内壁上的若干定位块构成。
26.其中之一展示方式为,以管道主体的中心为参照,与管道主体31的边缘部的内壁上设置三个定位块,形成修复件4套入后的端部定位,防止修复件4套入后斜向窜动,影响修复后的后续使用,形成高效定位式修复结构。
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防止土体再次流入修复部的防土体流入阻挡结构的设定,修复时只需对应塌陷部的管道套入修复件即可进行修复管道塌陷部,减少对人力资源占用,管道修复消耗资金少,且不需进行大范围开挖,能够实现快速修复。
28.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大管道塌陷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管道,在管道塌陷处设置有与管道相配合使用的阻挡件,阻挡件为斜向设置,且与管道对接,阻挡件与管道主体配合使用进行管道上方土体的阻挡,形成防止土体再次流入修复部的防土体流入阻挡结构,进行塌陷处土体清理,后对应管道主体套入与管道主体匹配的修复件,形成管道匹配对应修复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管道塌陷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阻挡件由若干钢筋或木板匹配和排列组合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大管道塌陷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阻挡件为斜向设置,角度为120
°‑
150
°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管道塌陷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管道两侧对应阻挡件分别设置有阻挡块。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大管道塌陷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阻挡块由板体构成,板体竖直设置,形成防止侧边土体流入修复部的侧边阻挡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大管道塌陷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修复件由若干钢圈或钢套构成。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大管道塌陷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管道主体对应修复件设置配合使用的端部定位件。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大管道塌陷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端部定位件由均匀设置于管道主体的内壁上的若干定位块构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大管道塌陷修复结构,包括管道,在管道塌陷处设置有与管道相配合使用的阻挡件,阻挡件为斜向设置,且与管道对接,阻挡件与管道主体配合使用进行管道上方土体的阻挡,形成防止土体再次流入修复部的防土体流入阻挡结构,进行塌陷处土体清理,后对应管道主体套入与管道主体匹配的修复件,形成管道匹配对应修复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防止土体再次流入修复部的防土体流入阻挡结构的设定,修复时只需对应塌陷部的管道套入修复件即可进行修复管道塌陷部,减少对人力资源占用,管道修复消耗资金少,且不需进行大范围开挖,能够实现快速修复。速修复。速修复。
技术研发人员:解力涛 黄旺灼 吴燕珍 徐乾敏 王林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西佃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10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1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