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压综合配电箱的防潮箱体结构。
背景技术:
2.低压综合配电箱作为末端供输电的电气设备,对供电的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配电设备,低压配电箱内有很多接线端子,因此对低压综合配电箱内的防潮性能要求较高,以确保配电箱的正常稳定工作。目前的低压综合配电箱内对用于防潮的方式较为简单,一般是直接在箱体内架设冷凝板并通过开设漏水孔将冷凝水排出,部分未排出的冷凝水留在箱体内会增大箱体内空气湿度,对配电箱的稳定工作造成一定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压综合配电箱的防潮箱体结构,具体在于提供一种防潮效果良好的低压综合配电箱的防潮箱体结构。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低压综合配电箱的防潮箱体结构,包括配电箱体和设置于配电箱体内的冷凝板,所述配电箱体两侧设置有栅格状的通风孔,所述冷凝板为两块并分别覆盖设置于配电箱体内两侧通风孔的位置;配电箱体底部设置有漏水孔。
5.进一步的,冷凝板倾斜设置并在两侧和底端通过挡板与配电箱体内侧形成冷凝腔,所述漏水孔位于冷凝腔范围内,与冷凝板底端连接的挡板上设置有第一透气孔。
6.具体的,箱体底部设置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两端分别与配电箱体内两侧冷凝板的底端连接,隔离板上设置有第二透气孔。
7.进一步的,隔离板上方对应第二透气孔处设置有风机装置。
8.优选的,隔离板下方设置有干燥装置。
9.具体的,挡板朝向冷凝腔内部的一侧等距设置有第一冷凝水道,所述冷凝板朝向冷凝腔内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冷凝水道与第一冷凝水道对应连通,挡板上的第一透气孔设置于第一冷凝水道之间。
10.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在配电箱体两侧通风口处设置冷凝板,并结合密封挡板和透气挡板和冷凝板形成冷凝腔,使得从外部进入配电箱体的湿气或水分可以在冷凝腔中凝结成水并排出配电箱体外,从而提高配电箱体内的防潮性能。
附图说明
11.附图1为实施例中防潮箱体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2.附图2为附图1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13.附图3为实施例中冷凝板内侧的具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14.实施例1,参照图1-3,一种低压综合配电箱的防潮箱体结构,包括配电箱体1和设置于配电箱体1内的冷凝板2,所述配电箱体1两侧设置有栅格状的通风孔11,所述冷凝板2为两块并分别覆盖设置于配电箱体1内两侧通风孔11的位置;配电箱体1底部设置有漏水孔。
15.在本实施例中,冷凝板2架设于配电箱体1内侧并覆盖在通风孔11的位置,空气从通风孔11进入配电箱后,会先与冷凝板2碰撞,若空气中存在较多的水分,则会在冷凝板2上凝结成水并从配电箱体1底部的漏水孔流出,从而有效防止外界潮湿的空气进入配电箱中影响配电箱的正常工作。
16.进一步的,冷凝板2倾斜设置并在两侧和底端通过挡板21与配电箱体1内侧形成冷凝腔22,漏水孔位于冷凝腔22范围内,与冷凝板2底端连接的挡板21上设置有第一透气孔23。通过在冷凝板2两侧和底端设置挡板21形成相对密封的冷凝腔22,可以将从通风孔11进入的外界空气中的水分限定在冷凝腔22内,进一步提高对配电箱体1内的防潮性能。同时,冷凝板2底端连接的挡板21上设置的第一透气孔23可以确保空气能在配电箱体1内顺利地流通,兼顾了配电箱体1的通风散热性能。
17.其中,冷凝板2底端连接的挡板21朝向冷凝腔22内部的一侧等距设置有第一冷凝水道24,所述冷凝板2朝向冷凝腔22内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冷凝水道25与第一冷凝水道24对应连通,挡板21上的第一透气孔23设置于第一冷凝水道24之间,通过第一凝水道24和第二凝水道25可以将冷凝板2上的水引导至冷凝腔22底部,同时避免冷凝水从第一透气孔23进入配电箱体1内。
18.另外,还可以在配电箱体1底部设置隔离板3,隔离板3两端分别与配电箱体1内两侧冷凝板2的底端连接,隔离板3上设置有第二透气孔31。箱体底部的隔离板3可以更进一步地防止潮湿的空气进入配电箱体1内,同时,隔离板3还可以与配电箱体1底部之间形成隔空层,可以在隔离板3下方的隔空层处设置干燥装置32,进一步提高配电箱体内1的防潮性能,其中,干燥装置32可以为干燥剂或装有干燥剂的干燥盒等。
19.同时,还可以在隔离板3上方对应第二透气孔31处设置风机装置4,风机装置4可以带动配电箱体1内空气的流通,可优化配电箱体1内的通风散热性能。
20.当然,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范围,故,凡是在本实用新型原理上做等效改变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低压综合配电箱的防潮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配电箱体和设置于配电箱体内的冷凝板,所述配电箱体两侧设置有栅格状的通风孔,所述冷凝板为两块并分别覆盖设置于配电箱体内两侧通风孔的位置;配电箱体底部设置有漏水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压综合配电箱的防潮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板倾斜设置并在两侧和底端通过挡板与配电箱体内侧形成冷凝腔,所述漏水孔位于冷凝腔范围内,与冷凝板底端连接的挡板上设置有第一透气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压综合配电箱的防潮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底部设置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两端分别与配电箱体内两侧冷凝板的底端连接,隔离板上设置有第二透气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低压综合配电箱的防潮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板上方对应第二透气孔处设置有风机装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低压综合配电箱的防潮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板下方设置有干燥装置。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低压综合配电箱的防潮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朝向冷凝腔内部的一侧等距设置有第一冷凝水道,所述冷凝板朝向冷凝腔内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冷凝水道与第一冷凝水道对应连通,挡板上的第一透气孔设置于第一冷凝水道之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压综合配电箱的防潮箱体结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低压综合配电箱的防潮箱体结构,包括配电箱体和设置于配电箱体内的冷凝板,所述配电箱体两侧设置有栅格状的通风孔,所述冷凝板为两块并分别覆盖设置于配电箱体内两侧通风孔的位置;配电箱体底部设置有漏水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在配电箱体两侧通风口处设置冷凝板,并结合密封挡板和透气挡板和冷凝板形成冷凝腔,使得从外部进入配电箱体的湿气或水分可以在冷凝腔中凝结成水并排出配电箱体外,从而提高配电箱体内的防潮性能。防潮性能。防潮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江 王丹 王琳 王建 王晓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易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10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1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