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压综合配电箱的进出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08-31  86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压综合配电箱的进出线结构。


    背景技术:

    2.综合配电箱作为电力系统末端的配电设备,其在末端供电中被大量使用。目前的综合配电箱在进出线接线时,是通过配电箱上固定设置的进出线孔进行接线,在实际操作时需要将进出线穿过进出线孔,操作起来很不方便,限制了进出线接线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低压综合配电箱的进出线结构,具体在于公开一种方便进出线接线的配电箱进出线结构。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低压综合配电箱的进出线结构,包括配电箱体、设置于配电箱体上端的进线口以及设置于配电箱体下端的出线口;所述进线口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一滑动板,第一固定板和第一滑动板之间形成进线孔;所述出线口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二固定板和第二滑动板,第二固定板和第二滑动板之间形成出线孔。
    5.具体的,配电箱体上端设置有进线开口,第一固定板固定设置于配电箱体内进线开口处,第一滑动板滑动设置于配电箱体内进线开口处,第一固定板靠近第一滑动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进线半孔,第一滑动板靠近第一固定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进线半孔,第一进线半孔和第二进线半孔组成进线孔。
    6.具体的,第一固定板的第一进线半孔处设置有第一半弧凹槽,第一滑动板的第二进线半孔处设置有第二半弧凹槽,第一半弧凹槽和第二半弧凹槽组合形成第一圆形凹槽,第一圆形凹槽内设置有两个半圆柱壳体,其中一个半圆柱壳体端部外侧设置有锁片,第一固定板同样设置有锁片与半圆柱壳体上的锁片对应配合。
    7.具体的,配电箱体下端设置有出线开口,第二固定板固定设置于配电箱体内出线开口处,第二滑动板滑动设置于配电箱体内出线开口处,第二固定板靠近第二滑动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出线半孔,第二滑动板靠近第二固定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出线半孔,第一出线半孔和第二出线半孔组成出线孔。
    8.具体的,第二固定板的第一出线半孔处设置有第三半弧凹槽,第二滑动板的第二出线半孔处设置有第四半弧凹槽,第三半弧凹槽和第四半弧凹槽组合形成第二圆形凹槽,第二圆形凹槽内设置有两个半圆柱壳体,其中一个半圆柱壳体端部外侧设置有锁片,第二固定板同样设置有锁片与半圆柱壳体上的锁片对应配合。
    9.具体的,箱体上端外侧设置有上防护壳,上防护壳和箱体之间形成进线防护腔,箱体下端外侧设置有下防护壳,下防护壳和箱体之间形成出线防护腔。
    10.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在箱体上下端的进出线孔处设置可滑动启闭的进出线开口,可有效提高进出线接线安装的便捷程度,提高接线效率,同时还可以避免接线过程
    中穿过固定的进出线口对进出线造成损坏的情况。
    附图说明
    11.附图1为实施例中进线结构的整体结构图;
    12.附图2为实施例中出线结构的整体结构图;
    13.附图3为实施例中进线结构的详细结构示意图;
    14.附图4为实施例中出现机构的详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实施例1,参照图1-4,一种低压综合配电箱的进出线结构,包括配电箱体1、设置于配电箱体1上端的进线口2以及设置于配电箱体1下端的出线口3;所述进线口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固定板21和第一滑动板22,第一固定板21和第一滑动板22之间形成进线孔23;所述出线口3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二固定板31和第二滑动板32,第二固定板31和第二滑动板32之间形成出线孔33。
    16.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将第一滑动板22滑动移开使第一滑动板22和第一固定板21分离,从而方便从第一固定板21和第一滑动板22之间进线,进线完成后,再将第一滑动板22滑动向第一固定板21靠拢对进线进行限定和防护;同理,可以通过将第二滑动板32滑动移开使第二滑动板32和第二固定板31分离,方便从第二固定板31和第二滑动板32之间出线,出线完成后再将第二滑动板32向第二固定板31靠拢对出线进行限定和防护,从而大大方便进出线接线,提高进出线接线效率。
    17.具体的,配电箱体1上端设置有进线开口11,第一固定板21固定设置于配电箱体1内进线开口11处,第一滑动板22滑动设置于配电箱体1内进线开口11处,第一固定板21靠近第一滑动板2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进线半孔231,第一滑动板22靠近第一固定板2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进线半孔232,第一进线半孔231和第二进线半孔232组成进线孔23。第一滑动板22滑动离开第一固定板21时,进线可以从进线开口11进入箱体内,进线开口11比常规固定的进线孔大,可以方便进线,进线完成后,第一滑动板22滑动靠拢第一固定板21将进线开口遮挡住,滑动过程中将进线收拢于第一滑动板22和第一固定板21之间形成的进线孔23中,从而完成对进线的限位和防护。
    18.另外,可以在第一固定板21的第一进线半孔231处设置第一半弧凹槽241,在第一滑动板22的第二进线半孔232处设置第二半弧凹槽242,第一半弧凹槽241和第二半弧凹槽242组合形成第一圆形凹槽24,第一圆形凹槽24内设置有两个半圆柱壳体,其中一个半圆柱壳体端部外侧设置有锁片,第一固定板21同样设置有锁片与半圆柱壳体上的锁片对应配合。通过第一固定板21上第一半弧凹槽241和第一滑动板22上第二半弧凹槽242组合形成的第一圆形凹槽24,并结合两个半圆柱壳体,可以将与第一固定板21靠拢的第一滑动板22固定起来,具体的,第一滑动板22与第一固定板21分离时,第一半弧凹槽241和第二半弧凹槽242内均有一半圆柱壳体,当第一滑动板22靠拢第一固定板21并密合后,第一半弧凹槽241和第二半弧凹槽242密合形成第一圆形凹槽24,此时可以通过转动第一半弧凹槽241和第二半弧凹槽242内的半圆柱壳体使其将第一半弧凹槽241和第二半弧凹槽242卡住,防止第一滑动板22与第一固定板21分离,同时,可以通过在半圆柱壳体上设置锁片与第一固定板21
    上的锁片配合,利用锁头将两块锁片锁起来,防止非正规操作人员打开进线开口。
    19.具体的,配电箱体1下端设置有出线开口12,第二固定板31固定设置于配电箱体1内出线开口12处,第二滑动板32滑动设置于配电箱体1内出线开口12处,第二固定板31靠近第二滑动板3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出线半孔331,第二滑动板32靠近第二固定板3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出线半孔332,第一出线半孔331和第二出线半孔332组成出线孔33。第二滑动板32滑动离开第二固定板31时,出线可以从出线开口12从箱体内引出,出线开口12比常规固定的出线孔大,可以方便出线,出线完成后,第二滑动板32滑动靠拢第二固定板31将出线开口12遮挡住,滑动过程中将出线收拢于第二滑动板32和第二固定板31之间形成的出线孔33中,从而完成对出线的限位和防护。
    20.同样的,可以在第二固定板31的第一出线半孔331处设置第三半弧凹槽341,在第二滑动板32的第二出线半孔332处设置有第四半弧凹槽342,第三半弧凹槽341和第四半弧凹槽342组合形成第二圆形凹槽34,第二圆形凹槽34内同样设置有两个半圆柱壳体,其中一个半圆柱壳体端部外侧设置有锁片,第二固定板31同样设置有锁片与半圆柱壳体上的锁片对应配合。通过第二固定板31上第三半弧凹槽341和第二滑动板32上第四半弧凹槽342组合形成的第二圆形凹槽34,并结合两个半圆柱壳体,可以将与第二固定板31靠拢的第二滑动板32固定起来,具体的,第二滑动板32与第二固定板31分离时,第三半弧凹槽341和第四半弧凹槽342内均有一半圆柱壳体,当第二滑动板32靠拢第二固定板31并密合后,第三半弧凹槽341和第四半弧凹槽342密合形成第二圆形凹槽34,此时可以通过转动第三半弧凹槽341和第四半弧凹槽342内的半圆柱壳体使其将第三半弧凹槽341和第四半弧凹槽342被卡住,防止第二滑动板32与第二固定板31分离,同时,可以通过在半圆柱壳体上设置锁片与第二固定板31上的锁片配合,利用锁头将两块锁片锁起来,防止非正规操作人员打开进线开口。
    21.具体的,配电箱体1上端外侧设置有上防护壳13,上防护壳13和箱体之间形成进线防护腔14,配电箱体1下端外侧设置有下防护壳15,下防护壳15和配电箱体1之间形成出线防护腔16。上防护壳13和下防护壳15可以对进出线开口起到防护的作用,提高配电箱进出线的安全性。
    22.当然,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范围,故,凡是在本实用新型原理上做等效改变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低压综合配电箱的进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配电箱体、设置于配电箱体上端的进线口以及设置于配电箱体下端的出线口;所述进线口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一滑动板,第一固定板和第一滑动板之间形成进线孔;所述出线口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二固定板和第二滑动板,第二固定板和第二滑动板之间形成出线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压综合配电箱的进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箱体上端设置有进线开口,第一固定板固定设置于配电箱体内进线开口处,第一滑动板滑动设置于配电箱体内进线开口处,第一固定板靠近第一滑动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进线半孔,第一滑动板靠近第一固定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进线半孔,第一进线半孔和第二进线半孔组成进线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压综合配电箱的进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第一进线半孔处设置有第一半弧凹槽,第一滑动板的第二进线半孔处设置有第二半弧凹槽,第一半弧凹槽和第二半弧凹槽组合形成第一圆形凹槽,第一圆形凹槽内设置有两个半圆柱壳体,其中一个半圆柱壳体端部外侧设置有锁片,第一固定板同样设置有锁片与半圆柱壳体上的锁片对应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低压综合配电箱的进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箱体下端设置有出线开口,第二固定板固定设置于配电箱体内出线开口处,第二滑动板滑动设置于配电箱体内出线开口处,第二固定板靠近第二滑动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出线半孔,第二滑动板靠近第二固定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出线半孔,第一出线半孔和第二出线半孔组成出线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低压综合配电箱的进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板的第一出线半孔处设置有第三半弧凹槽,第二滑动板的第二出线半孔处设置有第四半弧凹槽,第三半弧凹槽和第四半弧凹槽组合形成第二圆形凹槽,第二圆形凹槽内设置有两个半圆柱壳体,其中一个半圆柱壳体端部外侧设置有锁片,第二固定板同样设置有锁片与半圆柱壳体上的锁片对应配合。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低压综合配电箱的进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上端外侧设置有上防护壳,上防护壳和箱体之间形成进线防护腔,箱体下端外侧设置有下防护壳,下防护壳和箱体之间形成出线防护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压综合配电箱的进出线结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低压综合配电箱的进出线结构,包括配电箱体、设置于配电箱体上端的进线口以及设置于配电箱体下端的出线口;所述进线口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一滑动板,第一固定板和第一滑动板之间形成进线孔;所述出线口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二固定板和第二滑动板,第二固定板和第二滑动板之间形成出线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在箱体上下端的进出线孔处设置可滑动启闭的进出线开口,可有效提高进出线接线安装的便捷程度,提高接线效率,同时还可以避免接线过程中穿过固定的进出线口对进出线造成损坏的情况。线口对进出线造成损坏的情况。线口对进出线造成损坏的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江 王丹 王琳 王建 王晓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易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10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198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