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上肢约束带。
背景技术:
2.临床上我们常常会遇见各种烦躁的,意识不清甚至精神行为异常的病人,这类病人在我们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很多风险,比如:走失,跌倒,非计划性的拔管,自伤或者伤人等等,基于这些情况,护理人员在征得家属情况下需要使用约束带对病人进行保护性约束。
3.现有技术中,约束带的宽度一般较窄,易对患者造成新的压力性损伤,大大降低患者的舒适度,且对患者的约束效果有限,降低约束带的使用效果,为此,我们提供一种新型上肢约束带。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上肢约束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上肢约束带,包括约束带本体,所述约束带包括一体式连接的手臂约束件和手部约束件,且手臂约束件和第一固定件的表面均设置有容纳手臂和手部的手臂放置槽和手部放置槽,所述手臂约束件的一端外侧固接有打开或关闭手臂约束件的第一固定件,且手部约束件的两端设置有打开或关闭手部约束件的两个连接件。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固定件远离手臂约束件的一端表面设置有主连接部,且手臂约束件远离第一固定件的一端设置有与主连接部适配的副连接部。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连接部和副连接部为魔术贴或卡扣的一种。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连接件相靠近一端设置有拉链。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手部放置槽的一端设置有管路容纳腔,所述手部约束件的一端贯穿有与管路容纳腔连通的通槽。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管路容纳腔的表面等距卡接有管路固定卡块,且管路固定卡块的底端设置有管路容纳槽。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手部约束件的前端设置有趣味组件。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手臂约束件的外侧两端分别固接有相互配合的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件远离手臂约束件的一端表面设置有主连接部,所述第二固定部的后侧设置有与主连接部适配的副连接部。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4.1、首先将患者手臂放置在手臂放置槽中,手部放置在手部放置槽的内部,然后通
过第一固定件对患者手臂进行固定,进而实现对手臂的行约束,手部放置槽配合连接件的使用,便于打开手部约束件,观察患者手部的情况,将手部放置槽设置为球状,便于手指关节的活动,该约束带与患者手臂的接触面积较大,防止对患者带来新的压力性损伤,同时大大减少了患者手部的活动范围,提高对患者上肢的约束稳定性;
15.2、通过通槽将管路伸进手部放置槽的内部,并将其放置在管路容纳腔的内部,通过配合管路固定卡块将管路卡接在管路容纳腔的内部,以避免因患者手部乱动造成管路混乱,甚至脱管的后果。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手部约束件的部分剖视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管路固定卡块的结构示意图;
20.其中:1、手臂约束件;2、第一固定件;3、主连接部;4、副连接部;5、手部约束件;6、连接件;7、通槽;8、拉链;9、手臂放置槽;10、第二固定部;11、手部放置槽;12、管路容纳腔;13、管路固定卡块;14、管路容纳槽。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22.实施例一:
23.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上肢约束带,包括约束带本体,约束带包括一体式连接的手臂约束件1和手部约束件 5,且手臂约束件1和第一固定件2的表面均设置有容纳手臂和手部的手臂放置槽9和手部放置槽11,手部放置槽11为球状,手臂约束件1的一端外侧固接有打开或关闭手臂约束件1的第一固定件2,且手部约束件5的两端设置有打开或关闭手部约束件5的两个连接件 6,两个连接件6相靠近一端设置有拉链8,第一固定件2远离手臂约束件1的一端表面设置有主连接部3,且手臂约束件1远离第一固定件2的一端设置有与主连接部3适配的副连接部4,主连接部3和副连接部4为魔术贴或卡扣的一种,或者其他固定件;
24.首先将患者手臂放置在手臂约束件1表面的手臂放置槽9中,手部放置在手部放置槽11的内部,对患者手部进行约束,然后通过第一固定件2及主连接部3和副连接部4的配合将患者手臂进行固定,进而实现对手臂的行约束,再通过固定带将该约束带固定在配合连接件6的使用,便于打开手部约束件5,观察患者手部的情况,将手部放置槽11设置为球状,便于手指关节的活动,该约束带与患者手臂的接触面积较大,防止对患者带来新的压力性损伤,同时大大减少了患者手部的活动范围,提高对患者上肢的约束稳定性。
25.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手部放置槽11的一端设置有管路容纳腔12,手部约束件5的一端贯穿有与管路容纳腔12连通的通槽7,管路容纳腔12的表面等距卡接有管路固定卡块13,管路固定卡块13为医用橡胶材质,管路固定卡块13的底端设置有管路容纳槽14;
26.通过通槽7将管路伸进手部放置槽11的内部,并将其放置在管路容纳腔12的内部,通过配合管路固定卡块13将管路卡接在管路容纳腔12的内部,以避免因患者手部乱动造成管路混乱,甚至脱管的后果。
27.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手部约束件5的前端设置有趣味组件;
28.通过趣味组件的设置,以吸引患者的注意力,减弱患者的躁动程度,趣味组件的具体结构根据患者需求具体设置,可以为摩擦滚球、趣味图形等结构。
29.实施例二:
30.如图2所示,具有实施例一的一种新型上肢约束带,本实施例公开了,手臂约束件1的外侧两端分别固接有相互配合的第一固定件2 和第二固定部10,第一固定件2远离手臂约束件1的一端表面设置有主连接部3,第二固定部10的后侧设置有与主连接部3适配的副连接部4;
31.患者手臂放置在手臂放置槽9中,手部放置在手部放置槽11中,然后通过两端的第一固定件2和第二固定部10配合主连接部3和副连接部4的使用,对手臂进行约束,大大提高了对患者上肢约束的稳定性。
32.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上肢约束带,包括约束带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带包括一体式连接的手臂约束件(1)和手部约束件(5),且手臂约束件(1)和第一固定件(2)的表面均设置有容纳手臂和手部的手臂放置槽(9)和手部放置槽(11),所述手臂约束件(1)的一端外侧固接有打开或关闭手臂约束件(1)的第一固定件(2),且手部约束件(5)的两端设置有打开或关闭手部约束件(5)的两个连接件(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上肢约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2)远离手臂约束件(1)的一端表面设置有主连接部(3),且手臂约束件(1)远离第一固定件(2)的一端设置有与主连接部(3)适配的副连接部(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上肢约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连接部(3)和副连接部(4)为魔术贴或卡扣的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上肢约束带,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件(6)相靠近一端设置有拉链(8)。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上肢约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手部放置槽(11)的一端设置有管路容纳腔(12),所述手部约束件(5)的一端贯穿有与管路容纳腔(12)连通的通槽(7)。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上肢约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容纳腔(12)的表面等距卡接有管路固定卡块(13),且管路固定卡块(13)的底端设置有管路容纳槽(14)。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上肢约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手部约束件(5)的前端设置有趣味组件。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新型上肢约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臂约束件(1)的外侧两端分别固接有相互配合的第一固定件(2)和第二固定部(10),所述第一固定件(2)远离手臂约束件(1)的一端表面设置有主连接部(3),所述第二固定部(10)的后侧设置有与主连接部(3)适配的副连接部(4)。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上肢约束带,包括约束带本体,所述约束带包括一体式连接的手臂约束件和手部约束件,且手臂约束件和第一固定件的表面均设置有容纳手臂和手部的手臂放置槽和手部放置槽,所述手臂约束件的一端外侧固接有打开或关闭手臂约束件的第一固定件,且手部约束件的两端设置有打开或关闭手部约束件的两个连接件;该约束带与患者手臂的接触面积较大,防止对患者带来新的压力性损伤,同时大大减少了患者手部的活动范围,提高对患者上肢的约束稳定性。肢的约束稳定性。肢的约束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紫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11.22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2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