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专利查询2022-09-01  90



    1.本技术涉及敷设电缆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缆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2.敷设电缆是指沿经勘查后的路线布放、安装电缆以形成电缆线路的过程。
    3.目前,对于电缆的敷设主要是采用如下方法:首先开挖基坑,其次在基坑中支模并浇筑混凝土,使之形成电缆沟槽,然后在电缆沟槽中安装电缆支架,最后在电缆支架上敷设电缆。
    4.由于敷设电缆的过程中需要施工人员进入电缆沟槽内对电缆进行固定,因此在设计时要在电缆沟槽中预留出足够人通行的空间,这就大大增加了开挖基坑、浇筑电缆沟槽的工作量,延长了施工周期。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缩短施工周期,减少工作量,本技术提供一种电缆的施工方法。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缆的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电缆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施工步骤,s1:开挖基坑;s2:将预制的电缆沟槽逐节安装至基坑内形成电缆沟,电缆沟槽包括呈u形结构的沟槽本体以及固定在沟槽本体的内底壁上的导轨,安装的过程中,保证相邻导轨之间对齐;s3:在电缆沟的始端安装支架,支架滑动于导轨上,每安装一个支架后,在支架上固定电缆,然后将固定有电缆的支架向电缆沟的末端推动,循环往复,直到完成电缆的敷设;s4:将顶板盖在电缆沟槽上,实现对电缆沟槽的封闭;s5:回填基坑。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采用预制的电缆沟槽现场组装的方式代替传统的浇筑方式,省略了混凝土初凝的时间,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而且施工的过程中无需工作人员进入电缆沟槽内敷设电缆,即无需预留出足够人通行的空间,降低了开挖基坑的周期,同时缩减了预制的电缆沟槽的规格,降低了成本。
    8.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基坑成型后,在基坑的底部铺填垫层并夯实以进行找平。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相邻电缆沟槽之间的导轨对齐,为后续的施工提供保障。
    10.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的沟槽本体包括底板、固接于底板上且相对设置的两侧板,两侧板相对一侧且靠上的位置均一体成型有凸沿,凸沿的上表面固接有定位筒,定位筒沿底板的长度方向布置,在沟槽本体同一侧的定位筒之间穿设用于保证导轨对齐的定位组件。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组件的设置,用于对电缆沟槽进行纠偏,从而保证导
    轨之间对正、对齐。
    12.优选的,所述定位组件包括穿设于定位筒内且依次连接的头杆和多根定位杆,头杆的一端呈锥形、另一端加工有定位孔,定位杆的一端固接有插杆、另一端加工有定位孔,头杆和定位杆之间以及相邻定位杆之间通过插杆、定位孔插接配合;定位杆的外径与定位筒的内径相适配。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施工时,将头杆安装在定位杆上,然后将头杆和定位杆穿过同一侧相邻的两定位筒内,若定位筒之间存在一定偏差,则需要对电缆沟槽的位置进行微调,以头杆和定位杆能够穿过定位筒为准,每吊放一个电缆沟槽,对定位杆进行接长,以便通过头杆和定位杆将所有的电缆沟槽串联在一起。
    14.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的支架包括滑动于导轨上的底座、固定于底座上的支撑杆,以及设置在支撑杆顶部的用于固定电缆的固定装置。
    15.优选的,所述导轨呈工字型,导轨包括上翼缘板、下翼缘板,以及一体成型于上翼缘板和下翼缘板之间的腹板,下翼缘板固定于底板上;底座包括承托板、固接于承托板两侧且相对布置的竖板,以及成型于两竖板相对一侧的折弯板,支撑杆固定于承托板远离竖板的一侧,承托板、竖板和折弯板之间形成供上翼缘板滑动插入的腔室。
    16.优选的,所述承托板和竖板朝向腔室的一侧滚动嵌设有多组沿导轨长度方向布置的滚珠,上翼缘板对应每组滚珠的位置加工有供滚珠沿电缆布置方向滑动的滑槽。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要用于减小支架在导轨上滑动时的摩擦力,便于施工人员对电缆进行敷设。
    18.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接于支撑杆远离底座一端的固定座、与固定座相配合以将电缆夹紧的活动座,以及用于将活动座安装于固定座上的连接组件,固定座和活动座相对的一侧均加工有半圆形的让位槽,两让位槽之间形成供电缆通过的安装口。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活动座和固定座之间相互配合,能够对电缆进行更好的固定。
    20.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固接于活动座上且位于电缆布置方向的两侧的延伸板、垂直穿过延伸板且与延伸板转动配合的操作杆、固接于操作杆远离固定座一端的手柄,以及固接于操作杆靠近固定座一端的条形块,操作杆上加工有外螺纹段,延伸板上供操纵杆穿过的孔的孔壁处加工有内螺纹,外螺纹段和条形块位于延伸板的同一侧;固定座对应延伸板的位置一体成型有耳板,耳板上加工有供操作杆和条形块同时通过的锁孔,外螺纹段与内螺纹相抵接时,条形块位于耳板远离延伸板的一侧。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时,调整好锁头的角度,将活动座倒扣在固定座上以将电缆夹紧,与此同时锁头通过锁孔至耳板的下方并且距离耳板二到三毫米,该过程中,外螺纹段的顶部始终与内螺纹的下端相抵接,此时,通过手柄转动操作杆,使操作杆在外螺纹段和内螺纹的配合下螺纹连接在延伸板上,即一边上升一边带动锁头转动一定角度,转动的过程中,条形块与锁孔产生错位,直到条形块抵紧耳板远离延伸板的一侧,实现对活动座的固定。
    22.优选的,在所述步骤s3中,安装支架前,在位于电缆沟末端的电缆沟槽上安装末端侧围挡,当完成对电缆的敷设后,在电缆沟始端的电缆沟槽上安装始端侧围挡。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电缆沟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便于对电缆进行保护。
    24.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本技术采用预制的电缆沟槽现场组装的方式代替传统的浇筑方式,省略了混凝土初凝的时间,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而且施工的过程中无需工作人员进入电缆沟槽内敷设电缆,即无需预留出足够人通行的空间,降低了开挖基坑的周期,同时缩减了预制的电缆沟槽的规格,降低了成本;2.定位组件的设置,用于对电缆沟槽进行纠偏,从而保证导轨之间对正、对齐。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电缆施工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体现电缆沟槽、支架、顶板之间位置关系的剖视图;图3是体现支架具体结构的示意图;图4是体现定位组件的爆炸示意图;图5是体现活动座通过连接组件固定于固定座上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体现锁头和锁孔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26.附图标记说明:1、基坑;2、操作区;21、平直段;22、斜坡段;3、放线机构;4、电缆沟槽;41、底板;42、侧板;43、凸沿;44、定位筒;45、导轨;451、上翼缘板;452、下翼缘板;453、腹板;5、定位组件;51、头杆;52、定位杆;53、定位孔;54、插杆;6、顶进设备;7、底座;71、承托板;72、竖板;73、折弯板;74、滚珠;8、支撑杆;9、固定装置;91、固定座;92、活动座;93、连接组件;931、延伸板;932、操作杆;933、手柄;934、条形块;935、外螺纹段;936、耳板;937、锁孔;10、顶板;101、嵌槽;102、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27.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8.参照图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缆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施工步骤,s1:开挖基坑1;s2:施工电缆沟;s3:敷设电缆;s4:安装顶板10;s5:回填基坑1。
    29.步骤s1中,施工前,复核实际电缆路径与电缆路径图的走向、长度、过道地点等是否相符,然后通过测量绳和测量标进行测量和修正,同时清理地面上的障碍物;利用地下管线探测设备对地下埋设的管线进行探测,探测的过程中,同步进行基坑1的划线工作,确保开挖的最佳路径;开挖时,保证基坑1直、坑底平;为了便于施工,在基坑1的始端挖出操作区2,操作区2包括平直段21和斜坡段22,平直段21靠近基坑1设置,且平直段21的深度与基坑1的深度相同,斜坡段22的深度朝远离基坑1的方向逐渐减小,直到与地面持平,用于收放电缆的放线机构3安装在靠近斜坡段22的地面上;基坑1成型后,在基坑1的底部铺填垫层并夯实以进行找平。
    30.参照图2和图3,步骤s2中,通过起吊设备将预制的电缆沟槽4逐节安装至基坑1内,所有电缆沟槽4依次连接并组成电缆沟;电缆沟槽4包括呈u形结构的沟槽本体,沟槽本体包括底板41、固接于底板41上且相对设置的两侧板42,两侧板42相对一侧且靠上的位置均一体成型有凸沿43,凸沿43的上表面固接有内部中空且两端开口的定位筒44,定位筒44沿凸沿43的长度方向布置;底板41上固接有通长的导轨45,导轨45沿电缆敷设的方向布置,更具
    体的是,导轨45呈工字型,包括上翼缘板451、下翼缘板452,以及一体成型于上翼缘板451和下翼缘板452之间的腹板453,下翼缘板452固定于底板41上。
    31.参照图2和图4,在沟槽本体同一侧的定位筒44之间穿设有定位组件5,主要用于对相邻的沟槽本体进行校正,从而保证相邻导轨45之间对齐。定位组件5包括头杆51和多根定位杆52,头杆51的一端呈锥形、另一端加工有定位孔53,锥形的设置,便于向定位筒44内顶进;定位杆52的一端固接有插杆54、另一端也加工有定位孔53,头杆51和定位杆52之间以及相邻定位杆52之间均通过插杆54和定位孔53插接配合,并且插杆54和定位孔53之间依靠摩擦力固定;需要说明的是,定位杆52的外径与定位筒44的内径相适配。
    32.施工时,将头杆51安装在定位杆52上,然后将头杆51和定位杆52穿过同一侧相邻的两定位筒44内,若定位筒44之间存在一定偏差,则需要对电缆沟槽4的位置进行微调,以头杆51和定位杆52能够穿过定位筒44为准,每吊放一个电缆沟槽4,对定位杆52进行接长,以便通过头杆51和定位杆52将所有的电缆沟槽4串联在一起,从而保证导轨45之间对正、对齐。
    33.参照图1,步骤s3中,在位于电缆沟末端的电缆沟槽4上安装末端侧围挡,用于对电缆沟的一端进行封堵;在操作区2的平直段21内安装液压/电动的顶进设备6;在电缆沟的始端安装支架,支架滑动于导轨45上,用作电缆的滑动支点,每安装一个支架后,在支架上固定电缆,然后通过顶进设备6将固定有电缆的支架向电缆沟的末端推动,推动支架移动以对电缆进行敷设的过程中,还能够对放线机构3上的电缆进行牵引放线,无需人力拉线放线,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按照上述操作循环往复,直到完成对电缆的敷设;当完成对电缆的敷设后,在电缆沟始端的电缆沟槽4上安装始端侧围挡,用于对电缆沟的另一端进行封堵。
    34.参照图3和图5,上述的支架包括滑动于导轨45上的底座7、固定于底座7上的支撑杆8,以及设置在支撑杆8顶部用于固定电缆的固定装置9;底座7包括承托板71、固接于承托板71两侧且相对布置的竖板72,以及成型于两竖板72相对一侧的折弯板73,支撑杆8固定于承托板71远离竖板72的一侧,承托板71、竖板72和折弯板73之间形成一前后贯通的腔室,为了减小支架移动过程中与导轨45之间的摩擦力,在承托板71和竖板72朝向腔室的一侧滚动嵌设有多组沿导轨45长度方向布置的滚珠74,相应的,在上翼缘板451对应每组滚珠74的位置加工有供滚珠74沿电缆布置方向滑动的滑槽;安装时,只需将底座7的腔室对准导轨45的上翼缘板451后滑动安装至上翼缘板451上即可。
    35.固定装置9的高度低于侧板42,固定装置9包括固接于支撑杆8远离底座7一端的固定座91、与固定座91相配合以将电缆夹紧的活动座92,以及用于将活动座92安装于固定座91上的连接组件93,固定座91和活动座92相对的一侧均加工有半圆形的让位槽,当活动座92安装至固定座91上时,两让位槽之间形成供电缆通过的安装口。为了能够将电缆牢靠的的固定于固定座91和活动座92之间,在让位槽的内壁上粘接用于增大摩擦力的橡胶垫。
    36.参照图5和图6,连接组件93包括固接于活动座92上且位于电缆布置方向的两侧的延伸板931、垂直穿过延伸板931并且与延伸板931转动配合的操作杆932、固接于操作杆932远离固定座91一端的手柄933,以及固接于操作杆932靠近固定座91一端的条形块934,条形块934和操作杆932之间形成锁头,操作杆932的外壁上加工有外螺纹段935,延伸板931上供操纵杆穿过的孔的孔壁处加工有内螺纹,内螺纹与外螺纹段935相匹配,需要说明的是,外螺纹段935和条形块934位于延伸板931的同一侧;固定座91对应延伸板931的位置一体成型
    有耳板936,耳板936上加工有供锁头通过的锁孔937,外螺纹段935与内螺纹相抵接时,条形块934位于耳板936远离延伸板931的一侧。
    37.安装时,把电缆放置在固定座91的让位槽内,调整好锁头的角度,将活动座92倒扣在固定座91上以将电缆夹紧,与此同时锁头通过锁孔937至耳板936的下方并且距离耳板936二到三毫米,该过程中,外螺纹段935的顶部始终与内螺纹的下端相抵接,此时,通过手柄933转动操作杆932,使操作杆932在外螺纹段935和内螺纹的配合下螺纹连接在延伸板931上,即一边上升一边带动锁头转动一定角度,转动的过程中,条形块934与锁孔产生错位,直到条形块934抵紧耳板936远离延伸板931的一侧,实现对活动座92的固定。
    38.参照图2,步骤s4中,将顶板10逐块盖在电缆沟槽4上,用于对电缆沟槽4进行封顶,顶板10一侧对应两侧板42的位置加工有通长的嵌槽101,侧板42的顶部能够嵌入嵌槽101内,如此设置,一方面便于定位安装,另一方面能够起到防水的作用;顶板10位于两嵌槽101相互远离的一侧且靠近边缘的位置加工有多个通孔102,施工时,将顶板10吊放于电缆沟槽4上,下放的过程中,保证嵌槽101和侧板42对正,直到侧板42嵌入嵌槽101内,然后通过通孔102向顶板10和土层之间浇筑混凝土,当混凝土充满通孔102时,停止注浆,如此设置,一方面用于提高顶板10安装后的牢靠程度,另一方面起到二次防水的作用。
    39.步骤s5中,将土方回填至基坑1内并夯实,直到与地面平齐。
    40.本技术采用预制的电缆沟槽4现场组装的方式代替传统的浇筑方式,省略了混凝土初凝的时间,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而且施工的过程中无需工作人员进入电缆沟槽4内敷设电缆,即无需预留出足够人通行的空间,降低了开挖基坑1的周期,同时缩减了预制的电缆沟槽4的规格,降低了成本。
    41.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电缆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施工步骤,s1:开挖基坑(1);s2:将预制的电缆沟槽(4)逐节安装至基坑(1)内形成电缆沟,电缆沟槽(4)包括呈u形结构的沟槽本体以及固定在沟槽本体的内底壁上的导轨(45),安装的过程中,保证相邻导轨(45)之间对齐;s3:在电缆沟的始端安装支架,支架滑动于导轨(45)上,每安装一个支架后,在支架上固定电缆,然后将固定有电缆的支架向电缆沟的末端推动,循环往复,直到完成电缆的敷设;s4:将顶板(10)盖在电缆沟槽(4)上,实现对电缆沟槽(4)的封闭;s5:回填基坑(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基坑(1)成型后,在基坑(1)的底部铺填垫层并夯实以进行找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的沟槽本体包括底板(41)、固接于底板(41)上且相对设置的两侧板(42),两侧板(42)相对一侧且靠上的位置均一体成型有凸沿(43),凸沿(43)的上表面固接有定位筒(44),定位筒(44)沿底板(41)的长度方向布置,在沟槽本体同一侧的定位筒(44)之间穿设用于保证导轨(45)对齐的定位组件(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缆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5)包括穿设于定位筒(44)内且依次连接的头杆(51)和多根定位杆(52),头杆(51)的一端呈锥形、另一端加工有定位孔(53),定位杆(52)的一端固接有插杆(54)、另一端加工有定位孔(53),头杆(51)和定位杆(52)之间以及相邻定位杆(52)之间通过插杆(54)、定位孔(53)插接配合;定位杆(52)的外径与定位筒(44)的内径相适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的支架包括滑动于导轨(45)上的底座(7)、固定于底座(7)上的支撑杆(8),以及设置在支撑杆(8)顶部的用于固定电缆的固定装置(9)。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缆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45)呈工字型,导轨(45)包括上翼缘板(451)、下翼缘板(452),以及一体成型于上翼缘板(451)和下翼缘板(452)之间的腹板(453),下翼缘板(452)固定于底板(41)上;底座(7)包括承托板(71)、固接于承托板(71)两侧且相对布置的竖板(72),以及成型于两竖板(72)相对一侧的折弯板(73),支撑杆(8)固定于承托板(71)远离竖板(72)的一侧,承托板(71)、竖板(72)和折弯板(73)之间形成供上翼缘板(451)滑动插入的腔室。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缆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板(71)和竖板(72)朝向腔室的一侧滚动嵌设有多组沿导轨(45)长度方向布置的滚珠(74),上翼缘板(451)对应每组滚珠(74)的位置加工有供滚珠(74)沿电缆布置方向滑动的滑槽。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缆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9)包括固接于支撑杆(8)远离底座(7)一端的固定座(91)、与固定座(91)相配合以将电缆夹紧的活动座(92),以及用于将活动座(92)安装于固定座(91)上的连接组件(93),固定座(91)和活动座(92)相对的一侧均加工有半圆形的让位槽,两让位槽之间形成供电缆通过的安装口。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电缆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93)包括固
    接于活动座(92)上且位于电缆布置方向的两侧的延伸板(931)、垂直穿过延伸板(931)且与延伸板(931)转动配合的操作杆(932)、固接于操作杆(932)远离固定座(91)一端的手柄(933),以及固接于操作杆(932)靠近固定座(91)一端的条形块(934),操作杆(932)上加工有外螺纹段(935),延伸板(931)上供操纵杆穿过的孔的孔壁处加工有内螺纹,外螺纹段(935)和条形块(934)位于延伸板(931)的同一侧;固定座(91)对应延伸板(931)的位置一体成型有耳板(936),耳板(936)上加工有供操作杆(932)和条形块(934)同时通过的锁孔(937),外螺纹段(935)与内螺纹相抵接时,条形块(934)位于耳板(936)远离延伸板(931)的一侧。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3中,安装支架前,在位于电缆沟末端的电缆沟槽(4)上安装末端侧围挡,当完成对电缆的敷设后,在电缆沟始端的电缆沟槽(4)上安装始端侧围挡。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敷设电缆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缆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施工步骤,S1:开挖基坑;S2:将预制的电缆沟槽逐节安装至基坑内形成电缆沟,电缆沟槽包括呈U形结构的沟槽本体以及固定在沟槽本体的内底壁上的导轨,安装的过程中,保证相邻导轨之间对齐;S3:在电缆沟的始端安装支架,支架滑动于导轨上,每安装一个支架后,在支架上固定电缆,然后将固定有电缆的支架向电缆沟的末端推动,循环往复,直到完成电缆的敷设;S4:将顶板盖在电缆沟槽上,实现对电缆沟槽的封闭;S5:回填基坑。本申请具有缩短施工周期,减少工作量的效果。减少工作量的效果。减少工作量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张敦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市海实电气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2.16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213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