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鞋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球体的防滑鞋底。
背景技术:
2.随着全民运动健身的扩展和普及,人们对运动鞋的品质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运动鞋的品质主要在于鞋底是否具有良好的缓冲、减震性能,以保护人体的脚部免受外力的伤害,对于运动爱好者特别是运动员而言,鞋底的缓冲性能非常重要。现有的鞋底缓冲减震效果较差,使用者在做剧烈运动时由于鞋底的缓冲性能差,容易对脚部造成损伤的问题。
3.现有的鞋底存在以下缺陷:
4.(1)不具缓冲性能。
5.(2)防震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球体的防滑鞋底,本实用新型防震效果好,缓冲性能好。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具有球体的防滑鞋底,包括鞋底本体以及弹性球体;
8.所述鞋底本体的上端面开设有第一凹槽;
9.所述鞋底本体的后掌部下端面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鞋底本体的后掌部下端面边缘设置有若干个第一防滑块,若干个所述第一防滑块位于所述第二凹槽的外侧,所述鞋底本体的腰部下端面设置有若干个第二防滑块;
10.所述弹性球体包括嵌设部和凸出部,所述嵌设部嵌设于所述鞋底本体的后掌部下端面,所述凸出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凸出部的高度不大于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
11.进一步地,所述鞋底本体的前掌部上端面开设有若干个条形槽。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防滑块为橡胶防滑块,所述第二防滑块为ess防滑块。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防滑块开设有若干个通孔。
14.进一步地,所述弹性球体位于所述鞋底本体的后掌部中央处,所述弹性球体为eva弹性球体。
15.进一步地,所述鞋底本体的前掌部下端面设置有若干个第三防滑块。
16.进一步地,所述弹性球体内嵌有气囊体。
17.进一步地,所述鞋底本体的左右两侧壁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和所述第三凹槽均为圆弧槽。
1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凹槽位于所述第二凹槽的正上方,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对应设置。
19.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20.(1)本实用新型设置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可有效分散脚跟部的受力,从而运动
时可对使用者脚跟有效缓冲。
21.(2)设置有弹性球体可在第二凹槽分散受力后防震,弹性球体具有弹性,可有效防震,另外球体的表面为球面,可发生形变增大面积进一步分散受力。
22.(3)凸出部的高度不大于第二凹槽的深度,减少弹性球体的正常摩擦,提高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具有球体的防滑鞋底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具有球体的防滑鞋底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具有球体的防滑鞋底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26.图中:1、鞋底本体;2、弹性球体;3、第一凹槽;4、第二凹槽;5、条形槽;6、第一防滑块;7、第二防滑块;8、第三防滑块;9、气囊体;10、第三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28.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具有球体的防滑鞋底,包括鞋底本体1以及弹性球体2;鞋底本体1的上端面开设有第一凹槽3;鞋底本体1的后掌部下端面开设有第二凹槽4,鞋底本体1的后掌部下端面边缘设置有若干个第一防滑块6,若干个第一防滑块6位于第二凹槽4的外侧,鞋底本体1的腰部下端面设置有若干个第二防滑块7;弹性球体2包括嵌设部和凸出部,嵌设部嵌设于鞋底本体1的后掌部下端面,凸出部设置于第二凹槽4内,凸出部的高度不大于第二凹槽4的深度。
29.本实用新型中提及的上端面为图2中鞋底本体的顶面,所提及的下端面为图2中鞋底本体1的底面,本实用新型设置有第一凹槽3和第二凹槽4可有效分散脚跟部的受力,图2中鞋底本体1上方的虚线部分为使用者的脚跟位置,鞋底本体1顶部的虚线部分为弹性球体2的嵌设部;本实施例中弹性球体2为椭圆形弹性球体;第一凹槽3用于容纳使用者的脚部,第一凹槽3和第二凹槽4均为圆弧槽,具有圆弧面,增加受力的面积;鞋底本体1可选取eva材料等弹性材料,另外第一凹槽3受力后鞋底本体1产生形变可增大面积,可进一步对使用者脚跟有效缓冲。设置有弹性球体2可在第二凹槽4分散受力后防震,弹性球体2具有弹性,可有效防震,另外球体的表面为球面,可发生形变增大面积进一步分散受力。弹性球体2的凸出部不大于第二凹槽4的深度,减少弹性球体2的正常摩擦,提高使用寿命;此外鞋底本体1的底部受力后首先通过第一防滑块6形变缓冲压力后再接触弹性球体2进一步缓冲,第一防滑块6选取橡胶材料制成,弹性球体2为eva高弹性材料制成,可选取弹性球体2的硬度小于第一防滑块6的硬度,且不局限于弹性球体2的硬度小于第一防滑块6的硬度,形成两个阶段不同程度缓冲,使得冲击力在传递过程中分散。
30.进一步地,鞋底本体1的前掌部上端面开设有若干个条形槽5。设置多个条形槽5可
保证鞋底本体1的前掌部形变弯曲,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此外具有减重和透气功能,提供空间使内部空气流动。
31.进一步地,第一防滑块6为橡胶防滑块,第二防滑块7为ess防滑块。ess防滑块由ess材料制成,具有耐磨性能和防滑性能。
32.进一步地,第二防滑块7开设有若干个通孔。设置若干个通孔可减轻重量,同时具有散热的功能以及提供第二防滑块7形变的空间。
33.进一步地,弹性球体2位于鞋底本体1的后掌部中央处,弹性球体2为eva弹性球体2。eva弹性球体2由eva高弹性材料制成,该材料弹性好,缓冲性能好。
34.进一步地,鞋底本体1的前掌部下端面设置有若干个第三防滑块8。设置第一防滑块6、第二防滑块7、第三防滑块8进一步提高防滑效果。本实施例中第一防滑块6、第三防滑块8具有相同形状的防滑纹,均为凸粒状;第二防滑块7具有条纹状防滑纹。
35.进一步地,弹性球体2内嵌有气囊体9。设置气囊体9可减轻整体重量,同时通过气体进一步缓冲受力。
36.进一步地,鞋底本体1的左右两侧壁开设有第三凹槽10,第一凹槽3、第二凹槽4和第三凹槽10均为圆弧槽。设置第三凹槽10可有效分散鞋底本体1的侧壁受力,避免集中,有效缓冲受力。第一凹槽3、第二凹槽4和第三凹槽10均为圆弧槽进一步提高分散冲击力效果。
37.第一凹槽3位于第二凹槽4的正上方,第一凹槽3与第二凹槽4对应设置。本实施例中第一凹槽3的开口方向与第二凹槽4的开口方向相反;第一凹槽3和第二凹槽4均位于鞋底本体1的中央并对应设置,鞋底本体1稳定性高。
38.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球体的防滑鞋底,其特征在于,包括鞋底本体以及弹性球体;所述鞋底本体的上端面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鞋底本体的后掌部下端面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鞋底本体的后掌部下端面边缘设置有若干个第一防滑块,若干个所述第一防滑块位于所述第二凹槽的外侧,所述鞋底本体的腰部下端面设置有若干个第二防滑块;所述弹性球体包括嵌设部和凸出部,所述嵌设部嵌设于所述鞋底本体的后掌部下端面,所述凸出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凸出部的高度不大于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球体的防滑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本体的前掌部上端面开设有若干个条形槽。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球体的防滑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滑块为橡胶防滑块,所述第二防滑块为ess防滑块。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球体的防滑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滑块开设有若干个通孔。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球体的防滑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球体位于所述鞋底本体的后掌部中央处,所述弹性球体为eva弹性球体。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球体的防滑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本体的前掌部下端面设置有若干个第三防滑块。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球体的防滑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球体内嵌有气囊体。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球体的防滑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本体的左右两侧壁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和所述第三凹槽均为圆弧槽。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球体的防滑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位于所述第二凹槽的正上方,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对应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球体的防滑鞋底,属于鞋底技术领域。一种具有球体的防滑鞋底,包括鞋底本体以及弹性球体;鞋底本体的上端面开设有第一凹槽;鞋底本体的后掌部下端面开设有第二凹槽,鞋底本体的后掌部下端面边缘设置有若干个第一防滑块,若干个第一防滑块位于第二凹槽的外侧,鞋底本体的腰部下端面设置有若干个第二防滑块;弹性球体包括嵌设部和凸出部,嵌设部嵌设于鞋底本体的后掌部下端面,凸出部设置于第二凹槽内,凸出部的高度不大于第二凹槽的深度。本实用新型防震效果好,缓冲性能好。性能好。性能好。
技术研发人员:汪晓峰 余冬青 余成林 余小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户外特工户外用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09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2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