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专用于角钢的传送线识别测试平台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09-02  89



    1.本实用新型涉及角钢传送平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专用于角钢的传送线识别测试平台。


    背景技术:

    2.随着机器视觉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和工厂之间的关系愈加紧密。互联网企业致力于打造智能产品软件服务平台,为不同厂商生产智能硬件设备和提供软件服务和技术支持。
    3.角钢字符识别系统是基于ai视觉识别(python)为技术核心,由java作为交互后端和bootstrap作为框架的web前端开发的。
    4.识别系统可使用两种形式进行图像的采集。一种为树莓派摄像头模组,第二种为移动端摄像头模组。首先使用树莓派端结合摄像头模组进行图片的采集,此时需要一种传送驱动装置来对角钢在真实工厂中的传送过程进行模拟,以此来测试视觉识别的识别程度以及不同传送状态环境所产生的识别问题。
    5.常规的滚筒传送带上放置角钢进行传送识别,由于角钢的形状,角钢的放置角度不一致,而摄像头位置固定,不论摄像头放置角度如何都不能百分之百的拍摄到角钢的钢印的照片进行识别。因此亟需设计了一款专用于角钢传送识别的角钢测试线传送线。


    技术实现要素:

    6.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结构设计合理的一种专用于角钢的传送线识别测试平台。
    7.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8.一种专用于角钢的传送线识别测试平台,包括第一角钢传送装置、第二角钢传送装置及摄像头模组升降拍摄平台;所述第一角钢传送装置、第二角钢传送装置沿角钢传送直线方向对齐设置;所述摄像头模组升降拍摄平台设置在第一角钢传送装置与第二角钢传送装置之间的位置,用于对角钢进行拍摄,为后续ai识别提供基础。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角钢传送装置包括铝型材支架底座、运动滑台模组及v型辊子传送机构,所述v型辊子传送机构设置在铝型材支架底座上,所述运动滑台模组设置在v型辊子传送机构上,且运动滑台模组上设有角钢挡片,运动滑台模组配合v型辊子传送机构能够实现对角钢进行主动传送。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角钢传送装置包括铝型材支架底座及v型辊子传送机构,所述v型辊子传送机构设置在铝型材支架底座上。
    11.进一步的,所述摄像头模组升降拍摄平台包括升降平台及摄像头模组,所述摄像头模组设置在升降平台上,且位于垂直角钢传送方向的相对位置,所述摄像头模组上的活动支架。
    12.进一步的,所述v型辊子传送机构包括滚轮组件及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包括底板及
    向外倾斜对称设置在底板两侧的固定板,所述滚轮组件固定设置在固定板上。
    13.进一步的,所述铝型材支架底座上设有运动模组控制系统,所述运动模组控制系统包括运动模组控制电箱及运动模组控制屏。
    14.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角钢传送装置末端设有角钢缓冲装置,所述角钢缓冲装置包括气缸固定板及固定设置在气缸固定板上的缓冲气缸。
    15.进一步的,所述铝型材支架底座底部设有滚轮,便于第一、第二角钢传送装置的移动及位置调整。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7.该角钢的传送线识别测试平台设置的第一角钢传送装置、第二角钢传送装置及摄像头模组升降拍摄平台,为测试角钢钢印编码识别程序的准确度、速度以及环境因素产生了十分关键的作用,从而提高了ai识别的精准度。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摄像头模组升降拍摄平台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运动滑台模组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架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铝型材支架底座;2、运动滑台模组;3、角钢挡片;4、滚轮组件;5、运动模组控制系统;6、固定架;601、底板;602、固定板;7、v型辊子传送机构;8、摄像头模组升降拍摄平台;801、升降平台;802、摄像头模组;803、活动支架;9、气缸固定板;10、角钢;11、缓冲气缸;12、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24.如图1-4所示,一种专用于角钢的传送线识别测试平台,包括铝型材支架底座1、运动滑台模组2、角钢挡片3、滚轮组件4、运动模组控制系统5、固定架6、底板601、固定板602、v型辊子传送机构7、摄像头模组升降拍摄平台8、升降平台801、摄像头模组802、活动支架803、气缸固定板9、角钢10、缓冲气缸11及滚轮12。
    25.实施例:
    26.第一角钢传送装置(有驱动传送)、第二角钢传送装置(无驱动传送)及摄像头模组升降拍摄平台8。
    27.第一角钢传送装置、第二角钢传送装置沿角钢传送直线方向对齐设置;且摄像头模组升降拍摄平台设置在第一角钢传送装置与第二角钢传送装置之间的位置。
    28.第一角钢传送装置包括铝型材支架底座1、运动滑台模组2及v型辊子传送机构7;铝型材支架底座1底部设有滚轮12便于移动安装。
    29.v型辊子传送机构7设置在铝型材支架底座1上,运动滑台模组2设置在v型辊子传送机构7上,运动滑台模组2由半封闭式皮带直线模组、伺服电机驱动以及plc控制部分组成,运动滑台模组2采用铝型材材质,双导轨结构,最高速度可以达到每秒700mm,最大负载达到40kg,采用1.8m的实际行程。
    30.运动滑台模组2上设有角钢挡片3,由于运动模组本身不具备推动角钢的结构,因此在运动模组的滑台上安装了一个的倒t字形小零部件,通过螺钉进行固定;运动滑台模组2配合v型辊子传送机构7,并在角钢挡片3的作用下能够实现对角钢10进行主动传送。
    31.第二角钢传送装置与第一角钢传送装置区别在于,第一角钢传送装置是带有驱动机构的,第二角钢传送装置是无驱动机构的,第二角钢传送装置包括铝型材支架底座1及v型辊子传送机构7,v型辊子传送机构7设置在铝型材支架底座1上。
    32.第二角钢传送装置末端设有角钢缓冲装置,安装在第二角钢传送装置末端,对为失去动能的角钢进行缓冲,防止在测试中滑出测试平台。
    33.角钢缓冲装置包括气缸固定板9及固定设置在气缸固定板9上的缓冲气缸11;第二角钢传送装置用于承接第一角钢传送装置传送过来识别结束后但仍具有较快速度的角钢零部件,进行缓冲;缓冲气缸全长226.5mm,缓冲行程50mm,最大吸收能量700nm。完全符合测试要求。在缓冲气缸11头部安装了塑料防撞帽,增强其减速吸震性能并且更大程度上减小对测试工件的损伤。
    34.v型辊子传送机构7包括滚轮组件4及固定架6,固定架6呈梯形槽状结构,包括底板601及向外倾斜对称设置在底板601两侧的固定板602,滚轮组件4等间隔固定设置在固定板602上,并呈v型排布。
    35.摄像头模组升降拍摄平台8包括升降平台801及摄像头模组802,升降平台801设计采用移动剪叉式升降平台控制上升下降,整体采用不锈钢材质;摄像头模组802设置在升降平台801上,且位于垂直角钢传送方向的相对位置,摄像头模组802上设有活动支架803,并通过活动支架803固定在升降平台801上。升降平台给予了上下移动一个自由度,活动支架803左右转动一个自由度,摄像头模组本身可以翻转一个自由度。总共三个自由度使得升降平台可以灵活的对拍摄角度,拍摄高度进行及时的调整。同时还可以对摄像头模组添加灯光辅助拍摄。保证在不同光线下尽可能拍摄到较为清晰的照片。
    36.铝型材支架底座1上设有运动模组控制系统5,运动模组控制系统5包括运动模组控制电箱及运动模组控制屏。运动模组控制屏的控制面板界面设计有启动、退出、设置、确认、数值大小调节按钮以及手动调节滑块行进动作按钮,控制面板除了可以设置运动滑台模组2滑块的速度。同时还可以设置滑块的来回行进次数。减少测试实验中手动调节参数的次数。
    37.工作过程:
    38.首先将两条角钢传送装置推动到相同平行的位置,将升降平台放置在两条输送线中间;两角钢传送装置相隔距离不得超过30cm放置,准备预对准,将角钢在行程末端放置,调整到一个较为合适的角度和拍摄位置,保证ai识别窗口可以完全识别到钢件编码。在准备好测试平台后,开启控制系统。
    39.从一个较为缓慢的推进速度开始传送识别测试,经过一段行程推动,来到识别端摄像头,摄像头实时的拍摄,然后将图片上传识别反应在服务器显示器上。观察记录识别的准确度情况,以及传送识别过程中产生的其他可能影响识别的因素。在完成一次识别测试后将角钢重新取回放置在起始端,准备第二次测试观察记录识别情况。若产生识别不清或者拍摄角度问题可以二次手动微调摄像头模组。摄像头模组考虑到角钢在工人放置过程中任意放置,而角钢钢印只打在一侧,因此在升降平台上角钢行进的两侧分别放置了一套摄
    像头模组。
    40.角钢传送线识别测试平台在输电铁塔传送识别系统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角钢放置在测试平台上通过调节不同的速度以及不同的角度位置,可以更加直观的了解ai识别程序目前存在的识别以及摄像头拍摄图片存在的拍摄问题。对软件改进,硬件选择适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技术特征:
    1.一种专用于角钢的传送线识别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角钢传送装置、第二角钢传送装置及摄像头模组升降拍摄平台(8);所述第一角钢传送装置、第二角钢传送装置沿角钢传送直线方向对齐设置;所述摄像头模组升降拍摄平台(8)设置在第一角钢传送装置与第二角钢传送装置之间的位置,用于对角钢(10)进行拍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专用于角钢的传送线识别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钢传送装置包括铝型材支架底座(1)、运动滑台模组(2)及v型辊子传送机构(7),所述v型辊子传送机构(7)设置在铝型材支架底座(1)上,所述运动滑台模组(2)设置在v型辊子传送机构(7)上,且运动滑台模组(2)上设有角钢挡片(3),运动滑台模组(2)配合v型辊子传送机构(7)能够实现对角钢(10)进行主动传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专用于角钢的传送线识别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角钢传送装置包括铝型材支架底座(1)及v型辊子传送机构(7),所述v型辊子传送机构(7)设置在铝型材支架底座(1)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专用于角钢的传送线识别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模组升降拍摄平台(8)包括升降平台(801)及摄像头模组(802),所述摄像头模组(802)设置在升降平台(801)上,且位于垂直角钢传送方向的相对位置,所述摄像头模组(802)上的活动支架(803)。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专用于角钢的传送线识别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v型辊子传送机构(7)包括滚轮组件(4)及固定架(6),所述固定架(6)包括底板(601)及向外倾斜对称设置在底板(601)两侧的固定板(602),所述滚轮组件(4)固定设置在固定板(602)上。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专用于角钢的传送线识别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型材支架底座(1)上设有运动模组控制系统(5),所述运动模组控制系统(5)包括运动模组控制电箱及运动模组控制屏。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专用于角钢的传送线识别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角钢传送装置末端设有角钢缓冲装置,所述角钢缓冲装置包括气缸固定板(9)及固定设置在气缸固定板(9)上的缓冲气缸(11)。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专用于角钢的传送线识别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型材支架底座(1)底部设有滚轮(1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专用于角钢的传送线识别测试平台,包括第一角钢传送装置、第二角钢传送装置及摄像头模组升降拍摄平台;所述第一角钢传送装置、第二角钢传送装置沿角钢传送直线方向对齐设置;所述摄像头模组升降拍摄平台设置在第一角钢传送装置与第二角钢传送装置之间的位置,用于对角钢进行拍摄。该角钢的传送线识别测试平台设置的第一角钢传送装置、第二角钢传送装置及摄像头模组升降拍摄平台,为测试角钢钢印编码识别程序的准确度、速度以及环境因素产生了十分关键的作用,从而提高了AI识别的精准度。高了AI识别的精准度。高了AI识别的精准度。


    技术研发人员:林绿高 应申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畅尔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22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217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