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农机驾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线头防脱落功能的农机驾驶人桩考仪集成充电器。
背景技术:
2.随着我国广大乡村农业机械化的迅速发展,农业机械的数量剧增。同时对农业机械的安全性能检测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线红外桩考仪也应运而生,红外线桩考系统是国内功能最强、性价比最高、准确性最高的新一代电子桩考仪系统,由计算机全自动化管理,采用快速小波聚类算法作为车辆信号视频任意车检测技术,因此其准确率远远高于同类传统电子桩考仪,传感器、无线红外桩杆、无线发射装置等对电池,特别是充电电池的用量比较大,因而对多组充电电池的充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现有的农机驾驶人桩考仪在运行时需要对仪器及时充电,由于充电箱的充电连接口设置较多,使得在进行传输充电时,传输线头容易产生脱落,传统的充电器设置较为单一,且不具备便携使用的功能,使得操作人员使用起来较为不便,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具有线头防脱落功能的农机驾驶人桩考仪集成充电器。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线头防脱落功能的农机驾驶人桩考仪集成充电器。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具有线头防脱落功能的农机驾驶人桩考仪集成充电器,包括充电箱,所述充电箱的前部表面开设有呈等间距均匀分布的四个充电连接口,四个所述充电连接口的前部底侧均设置有托板,所述托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充电箱的表面,所述充电连接口的前部左右两侧设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均滑动连接于所述充电箱的表面,所述定位板的前部内侧表面设置有两个弹簧,所述弹簧远离所述定位板内侧表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夹板。
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定位板的前部均固定连接有拉手。
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充电连接口的前部顶侧固定连接有顶部导向板,所述顶部导向板的表面滑动连接有两个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调节杆与所述顶部导向板的顶部表面连接处均螺纹连接有调节旋钮。
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充电箱的前部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的表面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表面开设有集线孔。
1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两个所述防护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
1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充电箱的顶部设置有箱盖,所述箱盖的顶部设有两个便携把手。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具有线头防脱落功能的农机驾驶人桩考仪集成充电器通过充电箱前部充电连接口上设有的托板对插线头底部进行支撑,配
合顶部顶板对插线头顶部表面进行夹持,同时两侧设有的夹板对插线头进行进一步快捷固定,配合便携把手对该充电箱进行便捷携带,解决了现有的农机驾驶人桩考仪在运行时需要对仪器及时充电,由于充电箱的充电连接口设置较多,使得在进行传输充电时,传输线头容易产生脱落,传统的充电器设置较为单一,且不具备便携使用的功能,使得操作人员使用起来较为不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一(闭合状态下);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一(前部护板打开状态下);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防脱落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充电箱;10、充电连接口;2、防护板;20、底板;21、滑槽;3、挡板;30、集线孔;4、托板;5、顶部导向板;50、顶板;51、调节杆;52、调节旋钮;6、定位板;60、弹簧;61、夹板;62、拉手;7、箱盖;70、便携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20.一种具有线头防脱落功能的农机驾驶人桩考仪集成充电器,包括充电箱1,充电箱1的前部表面开设有呈等间距均匀分布的四个充电连接口10,四个充电连接口10的前部底侧均设置有托板4,托板4固定连接于充电箱1的表面,充电连接口10的前部左右两侧设有定位板6,定位板6均滑动连接于充电箱1的表面,定位板6的前部内侧表面设置有两个弹簧60,弹簧60远离定位板6内侧表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夹板61。
21.值得说明的是,操作人员将充电传输线插头插入充电连接口10处进行充电,此时操作人员通过拉手62将定位板6从充电箱1的内部拉出,对插头进行定位,此时弹簧60脱离内部阻挡影响,带动夹板61对插头左右两侧进行夹紧,同时底部设有的托板4对插头的底部进行托底作用,避免插头在进行定位固定时产生脱落。
22.需要补充的是,定位板6的前部均固定连接有拉手62。
23.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充电连接口10的前部顶侧固定连接有顶部导向板5,顶部导向板5的表面滑动连接有两个调节杆51,调节杆5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顶板50,调节杆51与顶部导向板5的顶部表面连接处均螺纹连接有调节旋钮52,操作人员通过滑动调节杆51使得顶板50紧贴插头的顶部表面,此时操作人员通过拧紧调节旋钮52对顶板50与顶部导向板5进行固定,使得顶板50紧贴插头顶部进行固定。
24.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充电箱1的前部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防护板2,防护板2的表面均开设有滑槽21,滑槽2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挡板3,挡板3的表面开设有集线孔30。
25.值得说明的是,操作人员将插头连接充电连接口10处时,需预先滑动挡板3,使得
挡板3脱离对充电箱1前部的保护,且当插头插至于充电连接口10处后,操作人员滑动挡板3对充电箱1前部进行阻挡,并将传输线整理汇集至集线孔30处。
26.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两个防护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20。
27.值得说明的是,充电箱1的顶部设置有箱盖7,箱盖7的顶部设有两个便携把手70。
28.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操作人员可通过使用便携把手70对该充电箱1进行携带,且可通过打开箱盖7对内部电子元器件进行维修更换。
29.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线头防脱落功能的农机驾驶人桩考仪集成充电器在使用时,操作人员首先通过使用便携把手70对该充电箱1进行携带,将该充电箱1携带至需要对农机驾驶人桩考仪充电的位置后,此时操作人员滑动挡板3,使得挡板3脱离对充电箱1前部的保护,此时操作人员通过拉手62将定位板6从充电箱1的内部拉出,对插头进行定位,此时操作人员将插头插至于充电连接口10的内部,此时弹簧60脱离内部阻挡影响,带动夹板61对插头左右两侧进行夹紧,同时底部设有的托板4对插头的底部进行托底作用,同时操作人员通过滑动调节杆51使得顶板50紧贴插头的顶部表面,此时操作人员通过拧紧调节旋钮52对顶板50与顶部导向板5进行固定,使得顶板50紧贴插头顶部进行固定,固定完毕后,操作人员员滑动挡板3对充电箱1前部进行阻挡,并将传输线整理汇集至集线孔30处,此时进行充电作业,且当操作人员需要对充电箱1内部储蓄电池进行维修更换时,此时可通过打开箱盖7对内部电子元器件进行维修更换。
30.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线头防脱落功能的农机驾驶人桩考仪集成充电器,包括充电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箱(1)的前部表面开设有呈等间距均匀分布的四个充电连接口(10),四个所述充电连接口(10)的前部底侧均设置有托板(4),所述托板(4)固定连接于所述充电箱(1)的表面,所述充电连接口(10)的前部左右两侧设有定位板(6),所述定位板(6)均滑动连接于所述充电箱(1)的表面,所述定位板(6)的前部内侧表面设置有两个弹簧(60),所述弹簧(60)远离所述定位板(6)内侧表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夹板(6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线头防脱落功能的农机驾驶人桩考仪集成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6)的前部均固定连接有拉手(62)。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线头防脱落功能的农机驾驶人桩考仪集成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连接口(10)的前部顶侧固定连接有顶部导向板(5),所述顶部导向板(5)的表面滑动连接有两个调节杆(51),所述调节杆(5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顶板(50),所述调节杆(51)与所述顶部导向板(5)的顶部表面连接处均螺纹连接有调节旋钮(52)。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线头防脱落功能的农机驾驶人桩考仪集成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箱(1)的前部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防护板(2),所述防护板(2)的表面均开设有滑槽(21),所述滑槽(2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挡板(3),所述挡板(3)的表面开设有集线孔(30)。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线头防脱落功能的农机驾驶人桩考仪集成充电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防护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20)。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线头防脱落功能的农机驾驶人桩考仪集成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箱(1)的顶部设置有箱盖(7),所述箱盖(7)的顶部设有两个便携把手(70)。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机驾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线头防脱落功能的农机驾驶人桩考仪集成充电器,包括充电箱,充电箱的前部表面开设有四个充电连接口,充电连接口的前部底侧均设置有托板。该具有线头防脱落功能的农机驾驶人桩考仪集成充电器通过充电箱前部充电连接口上设有的托板对插线头底部进行支撑,配合顶部顶板对插线头顶部表面进行夹持,同时两侧设有的夹板对插线头进行进一步快捷固定,解决了现有的农机驾驶人桩考仪在运行时需要对仪器及时充电,由于充电箱的充电连接口设置较多,使得在进行传输充电时,传输线头容易产生脱落,传统的充电器设置较为单一,且不具备便携使用的功能,使得操作人员使用起来较为不便的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陶言民 岳增晓 王雨 刘洋 杨本腾 张红妍 张卫星 王磊 董佃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科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22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2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