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托盘定位切换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09-02  73



    1.本实用新型涉及多车型生产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柔性托盘定位切换系统。


    背景技术:

    2.托盘常常应用于汽车制造之中,其集成了传输和工装定位的功能,具有很高的尺寸精度要求,同时当需要生产新车型时,也可以对托盘进行下线改造,不会影响生产改造。
    3.目前汽车行业对于线体采用多平台,多车型共用的方式。由于每个平台车身的主定位销孔位置都是不同,以往大都采用切换整体托盘的方式来实现不同车型的生产,这使得线体上存在多种托盘,导致设备占地面积过大,投入成本也大,而且只能实现专车专用,对多车型生产造成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柔性托盘定位切换系统,以解决目前多车型生产需要多种托盘造成占地面积过大和成本过大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6.一种柔性托盘定位切换系统,包括切换装置和存储装置;
    7.所述切换装置包括切换底座、相机和托盘,其中,所述托盘包括托盘本体和定位机构,所述托盘通过连接固件安装在切换底座上,所述切换底座的侧边设有固定柱,所述相机设置于固定柱上;
    8.所述存储装置包括存储底座和多个备用定位机构,所述多个备用定位机构通过多个对应的固定结构固定在存储底座上。
    9.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固件包括:l型限位件,安装在切换底座中部;带有滚轮装置的短柱,安装在切换底座四角;t型耦合器,安装在切换底座一侧,为托盘供电;带有伸缩气杆的供气设备,给托盘中的气缸供应气,安装在切换底座一侧;带有十字型凸块的l型紧固件,安装在切换底座的另一侧;多个带有可调节长度杆的立体组件,安装在切换底座的另一侧,所述可调节长度杆的末端为一个圆盘。
    10.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多个带圆槽的方形立体结构,安装于所述存储底座的两侧,所述圆槽和所述定位机构中间部分两侧下边的突出柱匹配;一个固定桩,上端有绕固定桩旋转的压板,通过旋转使压板紧贴或松开所述定位机构一侧上边的突出块。
    11.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机构中间部分两侧下边的突出柱和中间部分中心下边的突出块和托盘本体的安装槽相匹配,每个定位机构带有零点系统,所述零点系统通过供气设备和t型耦合器启动,使所述定位机构准确安装至托盘本体上。
    12.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机构使用定位机构夹进行夹取,所述定位机构夹中包括两个固定钉,固定钉与定位机构中心中间部分中心上边的抓取槽相匹配。
    13.进一步地,所述相机通过可调节杆与所述固定柱上端活动连接。
    14.进一步地,还包括定位机构的下线装置,所述下线装置包括下线台和小车,所述下线台包括推拉杆、轨道和小车挡板,所述小车包括车轮和车座,所述车座用于固定定位机构。
    15.进一步地,还包括双面搬运抓手,所述双面搬运抓手包括旋转轴和与所述旋转轴上下对称的定位机构夹,所述定位机构夹中包含两个固定钉,固定钉与定位机构中间部分中心上边的抓取槽相匹配。
    16.进一步地,所述切换底座包括切换平台、支撑横杆、平台支撑柱和横杆支撑柱,所述平台支撑柱安装于所述切换平台下方,与地面连接,所述支撑横杆连接两根平台支撑柱,所述横杆支撑柱安装在所述切换平台和所述支撑横杆中间。
    17.进一步地,所述存储底座的备有定位机构数为4~6个。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9.1、区别于传统更换整个托盘来完成多车型生产,本实用新型将整体托盘结构拆分,通过更换托盘上的定位机构即可实现多车型生产,且定位机构的拆装十分便利安全,提高了多车型生产的工作效率、占地面积小;托盘中使用了零点系统,在安装时更为精准。
    20.2、本实用新型使用了特定的定位机构夹具,保证了安全以及夹取设备的速率。
    21.3、本实用新型包含有下线装置,可以在设备有问题时及时检修,确保了系统的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切换装置的后视图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托盘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未加托盘的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6.图5为本实用新型存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7.图6为本实用新型存储装置的左视图示意图。
    28.图7为本实用新型未加定位机构的存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9.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定位机构的下线装置结构示意图。
    30.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双面搬运抓手结构示意图。
    31.附图标记:1-切换底座,2-相机,3-托盘,31-托盘本体,32-定位机构,321
    ‑ꢀ
    定位机构中间部分两侧下边的突出柱,322-定位机构一侧上边的突出块,323-定位机构中间部分中心下边的突出块,4-固定柱,5-存储底座,501-方形立体结构,502
    ‑ꢀ
    固定桩,6-连接固件,601-l型限位件,602-短柱,603-t型耦合器,604-供气设备,605-l型紧固件,606-立体组件,7-下线装置,71-下线台,72-小车,711-推拉杆,712-轨道,713-小车挡板,8-双面搬运抓手,9-定位机构夹,901-固定钉,10
    ‑ꢀ
    切换平台,11-支撑横杆,12-平台支撑柱,13-横杆支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3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性托盘定位切换系统,主要包括切换装置和存储装置。如图1、图2所示,切换装置主要包括切换底座1、相机2和托盘3(pallet)。如图 3所示,切换底座1包括切换平台10、支撑横杆11、平台支撑柱12和横杆支撑柱 13,平台支撑柱12安装于切换平台10下方,与地面连接,支撑横杆11连接两根平台支撑柱12,横杆支撑柱13安装在所述切换平台10和支撑横杆11中间。
    34.如图4所示,托盘3包括托盘本体31和定位机构。其中,切换平台上安装有可固定托盘3的连接固件6,具体展开如下:
    35.在切换平台中部,安装了和托盘3底部配合的l型限位件601,用于支撑托盘本体31。
    36.在切换平台的四角,安装了带有滚轮装置的短柱602,使得托盘3在存取过程中更为顺利,减少硬摩擦。
    37.在切换平台的一侧,安装了可与托盘本体31的侧边相互吸合的t型耦合器603,固定在切换底座1的一侧,用于给托盘供电;在同一侧还安装了带有伸缩气杆的供气设备604,该供气设备604可为托盘中的气缸提供工作需要的气。
    38.在切换平台的另一侧,安装了带有十字型凸块与托盘本体31另一侧边十字孔相匹配的l型紧固件605;在同一侧还安装了两个带有可调节长度杆的立体组件 606,可调节长度杆的末端为一个圆盘,对托盘的安装具有导向作用,使得安装尺寸更为精准。
    39.切换平台的两侧设有固定柱4,相机2设置于固定柱4上,通过可调节杆与固定柱上端活动连接。
    40.切换平台用于放置待更换的托盘3,以及完成对定位机构的更换,定位机构中间部分两侧下边的突出柱321和中间部分中心下边的突出块323可以和托盘本体 31的安装槽相匹配。同时每个定位机构还配备有零点系统,零点系统通过供气设备604和t型耦合器603的工作来启动,可使得定位机构每次都可以准确安装到安装槽中,避免了机器尺寸小误差的产生。在安装完毕后通过切换平台上侧的相机 2拍摄托盘本体31的安装图片,根据拍摄图片与理论数据对比,当满足生产要求时可以投入使用,不满足生产要求时下线进行人工检查。
    41.如图5~图7所示,存储装置,包括存储底座5和五个备用定位机构。五个备用定位机构通过多个对应的固定结构固定在存储底座5上,固定结构具体包括:
    42.两个带圆槽的方形立体结构501,分别位于存储平台的两侧,圆槽和定位机构中间部分两侧下边的突出柱321相匹配;一个固定桩502,上端有可绕固定柱502 旋转的紧压板,通过旋转可使紧压板紧贴或松开定位机构一侧上边的突出块322,实现定位机构的存取。
    43.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还包括定位机构的下线装置7。下线装置7包括下线台 71和小车72,下线台71包括推拉杆711、轨道712和小车挡板713,小车72包括车轮和车座,车座上安装有多个可固定定位机构的连接件。当定位机构需要维修时,将定位机构存放至小车72上,小车72通过下线台71送至维修的地点。
    44.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还包括双面搬运抓手8。双面搬运抓手8包括旋转轴和与旋转轴上下对称的两个定位机构夹9,可以先夹取存储装置上的备用定位机构前往切换装置,将双面搬运抓手8旋转180度,夹取现在处于托盘3上的定位机构,再旋转180度将备用定位机构放置于托盘本体31上,再返回存储装置将换下来的定位机构存放。
    45.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柔性托盘定位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切换装置和存储装置;所述切换装置包括切换底座(1)、相机(2)和托盘(3),其中,所述托盘(3)包括托盘本体(31)和定位机构(32),所述托盘(3)通过连接固件(6)安装在切换底座(1)上,所述切换底座(1)的侧边设有固定柱(4),所述相机(2)设置于固定柱(4)上;所述存储装置包括存储底座(5)和多个备用定位机构,所述多个备用定位机构通过多个对应的固定结构固定在存储底座(5)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托盘定位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固件(6)包括:l型限位件(601),安装在切换底座(1)中部;带有滚轮装置的短柱(602),安装在切换底座(1)四角;t型耦合器(603),安装在切换底座(1)一侧,为托盘供电;带有伸缩气杆的供气设备(604),给托盘中的气缸供应气,安装在切换底座(1)一侧;带有十字型凸块的l型紧固件(605),安装在切换底座(1)的另一侧;多个带有可调节长度杆的立体组件(606),安装在切换底座(1)的另一侧,所述可调节长度杆的末端为一个圆盘。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托盘定位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多个带圆槽的方形立体结构(501),安装于所述存储底座(5)的两侧,所述圆槽和所述定位机构中间部分两侧下边的突出柱(321)匹配;一个固定桩(502),上端有绕固定桩(502)旋转的压板,通过旋转使压板紧贴或松开所述定位机构一侧上边的突出块(32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托盘定位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中间部分两侧下边的突出柱(321)和中间部分中心下边的突出块(323)和托盘本体(31)的安装槽相匹配,每个定位机构带有零点系统,通过供气设备(604)和t型耦合器(603)启动,所述零点系统使所述定位机构准确安装至托盘本体(31)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托盘定位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使用定位机构夹(9)进行夹取,所述定位机构夹(9)中包括两个固定钉(901),固定钉(901)与定位机构中心中间部分中心上边的抓取槽相匹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托盘定位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相机(2)通过可调节杆与所述固定柱(4)上端活动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托盘定位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机构的下线装置(7),所述下线装置(7)包括下线台(71)和小车(72),所述下线台(71)包括推拉杆(711)、轨道(712)和小车挡板(713),所述小车(72)包括车轮和车座,所述车座用于固定定位机构。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托盘定位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双面搬运抓手(8),所述双面搬运抓手(8)包括旋转轴和与所述旋转轴上下对称的定位机构夹(9),所述定位机构夹(9)中包含两个固定钉(901),固定钉(901)与定位机构中间部分中心上边的抓取槽相匹配。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托盘定位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底座(1)包括切换平台(10)、支撑横杆(11)、平台支撑柱(12)和横杆支撑柱(13),所述平台支撑柱(12)安装于所述切换平台(10)下方,与地面连接,所述支撑横杆(11)连接两根平台支撑柱(12),所述横杆支撑柱(13)安装在所述切换平台(10)和所述支撑横杆(11)中间。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托盘定位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底座(5)的备有定位机构数为4~6个。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柔性托盘定位切换系统,包括切换装置和存储装置。切换装置包括切换底座、相机和托盘,其中,托盘包括托盘本体和定位机构,所述托盘通过连接固件安装在切换底座上,所述切换底座的侧边设有固定柱,所述相机设置于固定柱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多车型生产应用场景中无需对整个托盘进行更换,只需更换托盘上的定位机构便可实现多车型的生产,具有占地面积小、设备量小以及运行高效等优点。行高效等优点。行高效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陆文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丹景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09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226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