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CT旁辅助穿刺导航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09-03  71


    一种简易ct旁辅助穿刺导航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穿刺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简易ct旁辅助穿刺导航装置。


    背景技术:

    2.ct即为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它是利用精确准直的x线束、γ射线以及超声波等,与灵敏度极高的探测器一同围绕人体的某一部位作一个接一个的断面扫描,具有扫描时间快,图像清晰等特点,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检查,目前肿瘤确诊常需要穿刺活检取得肿瘤活体组织或细胞,通常使用ct扫描下定位,根据进针位置和角度实施手术,进针位置可以体表标记,而进针角度常凭经验主观预估,这种方式简单但不稳定,不能保证穿刺准确性,很容易在穿刺时造成位置偏差,进而影响穿刺效果,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简易ct旁辅助穿刺导航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易ct旁辅助穿刺导航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的穿刺进针角度凭经验主观预估,不能保证穿刺准确性,很容易在穿刺时造成位置偏差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简易ct旁辅助穿刺导航装置,包括横架、升降杆和红外线发射装置,所述横架上表面中间处固定安装有水平仪,所述横架上表面两侧对称设置有两组十字角度标识,所述横架前侧表面左端处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所述横架内部横向设置有夹持组件,所述横架上表面位于水平仪左侧固定安装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表面拧设有紧固螺栓,所述升降杆的伸缩端端部固定安装有直角架,所述直角架一侧设置有角度调节组件,所述直角架的后侧通过角度调节组件连接有红外线发射装置。
    5.优选的,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开设于横架下表面的t型槽,所述t型槽两侧内壁表面转动安装有双向螺纹杆,且双向螺纹杆右侧端部贯穿至横架的右侧,所述双向螺纹杆右侧端部固定安装有摇盘,所述t型槽外表面两侧反向啮合套设有两组t型移动块,且两组t型移动块滑动限位安装于t型槽内部,两组所述t型移动块下端部对称固定安装有两组夹持端头。
    6.优选的,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直角架两个端部之间的限位环段,所述限位环段内部开通有滑动槽口,所述直角架直角相接处固定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表面通过转轴转动安装有调节板,且调节板端部滑动限位卡合于滑动槽口内部,且红外线发射装置固定安装于调节板的后侧表面,所述调节板端部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螺栓,且固定螺栓贯穿至限位环段右侧,所述固定螺栓外表面啮合拧设有固定螺母。
    7.优选的,所述调节板表面靠近限位环段处固定安装有角度指示针,所述限位环段表面等距设置有角度指示线。
    8.优选的,两组所述夹持端头相对侧表面均固定粘接有橡胶垫,且橡胶垫表面均开设有防滑纹。
    9.优选的,所述控制开关和红外线发射装置之间通过导线电性连接,且红外线发射装置表面等距设置有四组红外线发射灯头。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1、本发明通过红外线发射装置可帮助指引并确认穿刺角度,进而有效的解决了临床穿刺角度不能在床旁确认问题,结合本装置中通过控制开关打开红外线发射装置,红外线从床尾射向床头方向,用穿刺针头抵住进针点皮肤,随后通过拧松紧固螺栓,将升降杆调节至合适的伸缩长度,再将紧固螺栓拧紧固定,确保红外线投射到穿刺针针体上保证至少两点投射到针体,此时即锁定穿刺角度,直接进针到测量的深度,进而完成针刺过程,进而保证穿刺准确性,同时本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易于推广;
    12.2、本装置通过夹持组件可很好的固定在床尾,结合本装置中手摇摇盘并带动双向螺纹杆转动,双向螺纹杆可与两组t型移动块发生啮合传动,结合双向螺纹杆对t型移动块的滑动限位作用,进而可驱动两组t型移动块并带动两组夹持端头做对向夹持运动,进而可将装置很好的固定在ct床的尾部,同时通过水平仪可确认装置是否与床水平,同时通过十字角度标识可确认装置是否与床长轴垂直,进而方便了针刺操作。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夹持组件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角度调节组件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直角架内部表面局部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横架;101、水平仪;102、十字角度标识;2、控制开关;3、升降杆;301、紧固螺栓;4、直角架;5、红外线发射装置;6、t型槽;601、双向螺纹杆;602、摇盘;603、t型移动块;604、夹持端头;7、限位环段;701、滑动槽口;702、安装座;703、调节板;704、固定螺栓;705、固定螺母;706、角度指示针;707、角度指示线。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
    20.一种简易ct旁辅助穿刺导航装置,包括横架1、升降杆3和红外线发射装置5,横架1上表面中间处固定安装有水平仪101,横架1上表面两侧对称设置有两组十字角度标识102,横架1前侧表面左端处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2,横架1内部横向设置有夹持组件,横架1上表面位于水平仪101左侧固定安装有升降杆3,升降杆3表面拧设有紧固螺栓301,升降杆3的伸缩端端部固定安装有直角架4,直角架4一侧设置有角度调节组件,直角架4的后侧通过角度调节组件连接有红外线发射装置5;
    21.进一步的,夹持组件包括开设于横架1下表面的t型槽6,t型槽6两侧内壁表面转动安装有双向螺纹杆601,且双向螺纹杆601右侧端部贯穿至横架1的右侧,双向螺纹杆601右侧端部固定安装有摇盘602,t型槽6外表面两侧反向啮合套设有两组t型移动块603,且两组t型移动块603滑动限位安装于t型槽6内部,两组t型移动块603下端部对称固定安装有两组夹持端头604,手摇摇盘602并带动双向螺纹杆601转动,双向螺纹杆601可与两组t型移动块603发生啮合传动,结合双向螺纹杆601对t型移动块603的滑动限位作用,进而可驱动两组t型移动块603并带动两组夹持端头604做对向夹持运动,进而可将装置很好的固定在ct床的尾部;
    22.进一步的,角度调节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直角架4两个端部之间的限位环段7,限位环段7内部开通有滑动槽口701,直角架4直角相接处固定有安装座702,安装座702表面通过转轴转动安装有调节板703,且调节板703端部滑动限位卡合于滑动槽口701内部,且红外线发射装置5固定安装于调节板703的后侧表面,调节板703端部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螺栓704,且固定螺栓704贯穿至限位环段7右侧,固定螺栓704外表面啮合拧设有固定螺母705,将固定螺母705拧松,通过转动调节板703并带动红外线发射装置5摆动至预设角度,再将固定螺母705拧紧固定定,可方便红外线发射装置5实现角度可调的功能,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23.进一步的,调节板703表面靠近限位环段7处固定安装有角度指示针706,限位环段7表面等距设置有角度指示线707,角度指示针706与角度指示线707配合可实现角度指示功能,进而提高了红外线发射装置5转动角度时的精确性;
    24.进一步的,两组夹持端头604相对侧表面均固定粘接有橡胶垫,且橡胶垫表面均开设有防滑纹,橡胶垫以及防滑纹增大了夹持端头604与床体之间的摩擦力,进而提高了夹持端头604夹持的稳定性,有效防止出现装置滑动的情况;
    25.进一步的,控制开关2和红外线发射装置5之间通过导线电性连接,且红外线发射装置5表面等距设置有四组红外线发射灯头,控制开关2通过导线可控制红外线发射装置5进行相应工作,通过四组灯头可发射出四组红外线光束,进而满足装置的导航定位需求。
    26.本装置中通过外界电源为所有的用电单元供电,以保证装置能够正常供电,其中升降杆3的工作原理与现有技术中的手调式伸缩杆工作原理相通,在本装置中,在拧动紧固螺栓301后可对升降杆3伸缩长度进行调节,同时红外线发射装置5的工作原理与现有技术中的红外线灯的工作原理相同,在本装置中控制开关2通过导线可控制红外线发射装置5进行相应工作,通过四组灯头可发射出四组红外线光束,进而满足装置的导航定位需求。
    27.工作原理:在进行穿刺手术时,首先患者平卧,常规ct扫描,使用体表标记物确认体表穿刺进针点,通过进针点确认到病灶的穿刺角度进针深度,进而再将本装置放置于ct机床尾,使得两组夹持端头604卡在ct机床尾两端,随后手摇摇盘602并带动双向螺纹杆601转动,双向螺纹杆601可与两组t型移动块603发生啮合传动,结合双向螺纹杆601对t型移动块603的滑动限位作用,进而可驱动两组t型移动块603并带动两组夹持端头604做对向夹持运动,进而可将装置很好的固定在ct床的尾部,同时通过水平仪101可确认装置是否与床水平,同时通过十字角度标识102可确认装置是否与床长轴垂直,随后再将固定螺母705拧松,通过转动调节板703并带动红外线发射装置5摆动至预设角度,再将固定螺母705拧紧固定定,随后通过控制开关2打开红外线发射装置5,红外线从床尾射向床头方向,随后进行消毒
    铺巾,用穿刺针头抵住进针点皮肤,随后通过拧松紧固螺栓301,将升降杆3调节至合适的伸缩长度,再将紧固螺栓301拧紧固定,确保红外线投射到穿刺针针体上,保证至少两点投射到针体,此时即锁定穿刺角度,直接进针到测量的深度,进而完成针刺过程。
    28.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
    1.一种简易ct旁辅助穿刺导航装置,包括横架(1)、升降杆(3)和红外线发射装置(5),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架(1)上表面中间处固定安装有水平仪(101),所述横架(1)上表面两侧对称设置有两组十字角度标识(102),所述横架(1)前侧表面左端处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2),所述横架(1)内部横向设置有夹持组件,所述横架(1)上表面位于水平仪(101)左侧固定安装有升降杆(3),所述升降杆(3)表面拧设有紧固螺栓(301),所述升降杆(3)的伸缩端端部固定安装有直角架(4),所述直角架(4)一侧设置有角度调节组件,所述直角架(4)的后侧通过角度调节组件连接有红外线发射装置(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ct旁辅助穿刺导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开设于横架(1)下表面的t型槽(6),所述t型槽(6)两侧内壁表面转动安装有双向螺纹杆(601),且双向螺纹杆(601)右侧端部贯穿至横架(1)的右侧,所述双向螺纹杆(601)右侧端部固定安装有摇盘(602),所述t型槽(6)外表面两侧反向啮合套设有两组t型移动块(603),且两组t型移动块(603)滑动限位安装于t型槽(6)内部,两组所述t型移动块(603)下端部对称固定安装有两组夹持端头(60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简易ct旁辅助穿刺导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直角架(4)两个端部之间的限位环段(7),所述限位环段(7)内部开通有滑动槽口(701),所述直角架(4)直角相接处固定有安装座(702),所述安装座(702)表面通过转轴转动安装有调节板(703),且调节板(703)端部滑动限位卡合于滑动槽口(701)内部,且红外线发射装置(5)固定安装于调节板(703)的后侧表面,所述调节板(703)端部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螺栓(704),且固定螺栓(704)贯穿至限位环段(7)右侧,所述固定螺栓(704)外表面啮合拧设有固定螺母(70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简易ct旁辅助穿刺导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703)表面靠近限位环段(7)处固定安装有角度指示针(706),所述限位环段(7)表面等距设置有角度指示线(707)。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简易ct旁辅助穿刺导航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夹持端头(604)相对侧表面均固定粘接有橡胶垫,且橡胶垫表面均开设有防滑纹。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简易ct旁辅助穿刺导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开关(2)和红外线发射装置(5)之间通过导线电性连接,且红外线发射装置(5)表面等距设置有四组红外线发射灯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穿刺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简易CT旁辅助穿刺导航装置,包括横架、升降杆和红外线发射装置,所述横架上表面中间处固定安装有水平仪,所述横架上表面两侧对称设置有两组十字角度标识,所述横架前侧表面左端处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控制开关打开红外线发射装置,红外线从床尾射向床头方向,用穿刺针头抵住进针点皮肤,随后通过拧松紧固螺栓,将升降杆调节至合适的伸缩长度,再将紧固螺栓拧紧固定,确保红外线投射到穿刺针针体上保证至少两点投射到针体,此时即锁定穿刺角度,直接进针到测量的深度,进而完成针刺过程,进而保证穿刺准确性,同时本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易于推广。易于推广。易于推广。


    技术研发人员:安涛 阮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市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11.22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234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