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翻边模具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09-03  75



    1.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件加工模具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翻边模具装置。


    背景技术:

    2.当前汽车外表面件翻边模具在设计制造时,为了保证翻边质量,保证在翻边后,翻边立面无波浪,无回弹,尺寸稳定,多采用夹持翻边机构。但是采用夹持翻边机构后带来了一个问题点就是制件在翻边后制件与凸模之间形成真空,制件包凸模过紧,退料器退料困难,同时机械手在抓件时出现掉件,抖动现象,制件表面出现暗坑棱子等表面缺陷。虽然模具本身设计时,具有刚性退料机构,但是由于制件包凸模过紧,制件与凸模之间形成局部真空,退料器在退料过程中也容易将制件立面边缘顶变形,制件表面出现长条暗坑缺陷。从而导致后续用户的抱怨,影响客户对品牌的印象。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问题的至少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翻边模具装置,包括:上模座;下模座,所述上模座的下表面与所述下模座的上表面配合以压制工件,所述下模座开设有气路,所述气路的出口开设在所述下模座的上表面,所述气路的入口开设在所述下模座的侧壁上;气源,所述气源与所述气路的入口连通,所述气源用于向所述气路的入口输出气流。
    4.优选地,所述气路包括多个出口,所述多个出口均匀分布在所述下模座的上表面。
    5.优选地,所述气路还包括节流阀,所述节流阀设置在所述气路的中部,所述节流阀用于调节所述气路的入口流向所述气路的出口的气流强度。
    6.优选地,所述气路还包括多个气路支路,所述多个气路支路均设置有节流阀。
    7.优选地,所述多个气路支路中的每个气路支路均包括多个气路出口。
    8.优选地,所述下模座上开设多个气路,所述多个气路的出口均匀分布在所述下模座的上表面,所述多个气路的入口设置在所述下模座的侧壁上。
    9.优选地,包括多个气源,所述多个气源与所述多个气路的入口一一对应连通。
    10.优选地,还包括退料器,所述退料器设置在所述下模座的侧壁上,所述退料器用于在启动时驱动工件脱离所述下模座的上表面。
    11.本实用新型的翻边模具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2.(1)采用高压气体注入制件与凸模形成的空间,使制件与凸模分离,同时借助高压气体产生的推力,辅助模具刚性退料器退料。创新的柔性退料装置,既能解决真空现象,又能起到辅助退料的双重功效。
    13.(2)利用气路中安装的节流阀,控制气体的流量和推力,避免了制件表面缺陷的产生,有效解决自动化生产线机的械手抓件困难现象。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优点和功能,可以参考附图中所示的实施方式。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的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附图旨在示意性地阐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没有任何限制作用,图中各个部件并非按比例绘制。
    15.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翻边模具装置的结构框图;
    16.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翻边模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7.附图标记说明:
    18.10、上模座;11、下表面;20、下模座;21、上表面;22、气路;221、出口;222、入口;201、第一气路支路;202、第二气路支路;203、第三气路支路;30、气源;31、第一气源;32、第二气源;40、节流阀;50、退料器;60、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1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示范性实施例做出说明,其中包括本公开实施例的各种细节以助于理解,应当将它们认为仅仅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背离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同样,为了清楚和简明,以下的描述中省略了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
    20.在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变形表示开放性包括,即“包括但不限于”。除非特别申明,术语“或”表示“和/或”。术语“基于”表示“至少部分地基于”。术语“一个示例实施例”和“一个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示例实施例”。术语“另一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另外的实施例”。术语“第一”、“第二”等等可以指代不同的或相同的对象。下文还可能包括其他明确的和隐含的定义。
    21.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以及其他潜在问题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翻边模具装置,包括:上模座10;下模座20,上模座10的下表面11与下模座20的上表面21配合以压制工件,下模座20开设有气路22,气路22的出口221开设在下模座20的上表面21,气路22的入口222开设在下模座20的侧壁上;气源30,气源30与气路22的入口222连通,气源30用于向气路22的入口222输出气流。
    22.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上模座10和下模座20之间放置待加工工件60,通过上模座10的下表面11和下模座20的上表面21加压使待加工工件60成型,上模座10脱模后,工件60贴附在下模座20的上表面21上。开设在下模座20上的气路22通过将出口221设置在下模座20的上表面21使气体进入下模座20和工件60之间,气路22的入口222设置在下模座20的侧壁上以便于连接气源30,通过气源30向气路22的入口222输入气流,其中气源30可以通过增加气流的强度增加气路20的出口221的气流对工件60的推力,以实现工件60从下模座20的上表面21脱离。
    23.在一些实施例中,气路22包括多个出口,多个出口均匀分布在下模座20的上表面21。具体地,通过开设多个出口并使多个出口均分布在下模座20的上表面21上,以实现从出口流出的气流对工件60的均匀推动。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多个出口还可以设置在预定位置处,例如,多个出口设置在上表面21的一侧。或者,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多个出口设置在上表面21的边缘。以通过多个出口提供多点气流推力实现预设位置处工件60余下模座20的上表
    面21的分离即可。
    24.在一些实施例中,气路22还包括节流阀40,节流阀40设置在气路22的中部,节流阀40用于调节气路22的入口222流向气路22的出口221的气流强度。
    25.具体地,节流阀40设置在气路22的入口222和出口221之间,通过设置节流阀实现对气流强度的调节,以适应不同工件60从下模座20上表面21脱离需要的推力大小的不同。
    26.在一些实施例中,气路22还包括多个气路支路,多个气路支路均设置有节流阀40。
    27.具体地,如图2所示,气路22包括第一气路支路201和第二气路支路202,且第一气路支路201和第二气路支路202共用气路入口和第一气源31,通过设置在第一气路支路201和第二气路支路202设置的节流阀40对各支路对应的气路出口的气流强度进行调节,以适应不同工件各个位置对气流推力大小需求的不同。
    28.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气路支路中的每个气路支路均包括多个气路出口。
    29.具体地,如图2所示,第一气路支路201、第二气路支路202和第三气路支路203均包括多个气路出口,以实现气流对工件60施力的均匀性。
    30.在一些实施例中,包括多个气源30,多个气源30与多个气路的入口一一对应连通。下模座20上开设多个气路,多个气路的出口均匀分布在下模座20的上表面21,多个气路的入口设置在下模座20的侧壁上。
    31.具体地,如图2所示,第三气路支路202的气路入口连接第二气源32,第一气路支路201、第二气路支路202连接第一气源31,通过多个气路连接不同气源以增加气流强度,避免气流过度分散。同时,通过提供不同的气源,便于调节开设在下模座20的上表面的各气路出口的气流强度和气流的开启或关闭,以适应不同位置处对气流的需求。
    32.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退料器50,退料器50设置在下模座20的侧壁上,退料器50用于在启动时驱动工件脱离下模座20的上表面21。
    33.具体地,如2所示,退料器50用于配合气路22,当气路22的出口221处有气流流出时,退料器50通过推动工件60实现工件60与下模座20的完全脱离。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地,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机械手,机械手用于辅助剥离工件60和下模座20.
    34.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公开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

    技术特征:
    1.一种翻边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座(10);下模座(20),所述上模座(10)的下表面(11)与所述下模座(20)的上表面(21)配合以压制工件,所述下模座(20)开设有气路(22),所述气路(22)的出口(221)开设在所述下模座(20)的上表面(21),所述气路(22)的入口(222)开设在所述下模座(20)的侧壁上;气源(30),所述气源(30)与所述气路(22)的入口(222)连通,所述气源(30)用于向所述气路(22)的入口(222)输出气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路(22)包括多个出口,所述多个出口均匀分布在所述下模座(20)的上表面(2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路(22)还包括节流阀(40),所述节流阀(40)设置在所述气路(22)的中部,所述节流阀(40)用于调节所述气路(22)的入口(222)流向所述气路(22)的出口(221)的气流强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路(22)还包括多个气路支路,所述多个气路支路均设置有节流阀(40)。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气路支路中的每个气路支路均包括多个气路出口。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20)上开设多个气路,所述多个气路的出口均匀分布在所述下模座(20)的上表面(21),所述多个气路的入口设置在所述下模座(20)的侧壁上。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气源(30),所述多个气源(30)与所述多个气路的入口一一对应连通。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退料器(50),所述退料器(50)设置在所述下模座(20)的侧壁上,所述退料器(50)用于在启动时驱动工件脱离所述下模座(20)的上表面(2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翻边模具装置,包括:上模座;下模座,所述上模座的下表面与所述下模座的上表面配合以压制工件,所述下模座开设有气路,所述气路的出口开设在所述下模座的上表面,所述气路的入口开设在所述下模座的侧壁上;气源,所述气源与所述气路的入口连通,所述气源用于向所述气路的入口输出气流。述气源用于向所述气路的入口输出气流。述气源用于向所述气路的入口输出气流。


    技术研发人员:胡德力 王振超 刘益成 于达 赵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22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238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