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合法分离气体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09-04  99



    1.本发明属于气体分离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合法分离气体的装置。


    背景技术:

    2.根据水合物的理论,当气体混合物生成水合物时,这些气体在水合物相和在气相中的浓度是不同的,因此,更容易生成水合物的气体组分选择性的在水合物相中富集,而更难生成水合物的气体组分选择性的在气相中富集,以此达到分离气体混合物的效果。
    3.现有的分离气体装置存在的缺陷是:
    4.专利文件cn212769860u公开了一种混合气体分离装置,保护的权项“包括壳体和第一冷却管,所述壳体上端部与氧气出口固定连接,且壳体底部与液体臭氧出口固定连接,同时壳体内部开设有分离腔,并且壳体下端安装在固定底座上,壳体的侧壁上与安装板固定连接,且壳体左上侧安装有冷却流体出口,同时壳体左下侧安装有冷却流体入口,并且壳体右上侧安装有混合气体入口;所述第一冷却管设置在分离腔内部,且第一冷却管下侧安装有第二冷却管。该混合气体分离装置,第一冷却管、第二冷却管、第三冷却管、第四冷却管和第五冷却管在壳体内部为螺旋形设置,保证五组冷却管可与壳体内部的混合气体进行充分的接触,提高装置的换热效果”。但是其装置的分离流程较长,分离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5.因此,本发明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而提出一种水合法分离气体的装置。
    6.为此,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的一种水合法分离气体的装置,包括:分离箱、一号分离腔和回收箱,所述分离箱的内壁开设有一号分离腔,所述回收箱的进水口与所述分离箱底部连通,所述回收箱的出水口与所述一号分离腔连通。。
    7.优选的,所述分离箱的顶部安装有一号气缸,所述一号气缸的输出端安装有活塞板,所述分离箱的外壁安装有电磁阀,所述分离箱的内壁开设有二号分离腔,所述二号分离腔的内壁安装有气泵,所述气泵的外壁安装有二号出气管,所述分离箱的外壁安装有加热器,所述分离箱的内部顶壁安装有二号气缸,所述二号气缸的输出端安装有封闭板,所述一号分离腔的内壁安装有传感器,所述一号分离腔的内壁开设有流通口,且流通口的一端延伸进二号分离腔;
    8.所述分离箱的底部安装有冷却器,所述二号分离腔的内部底壁安装有滤板。
    9.优选的,所述分离箱的外壁安装有一号出气管,电磁阀的外壁安装有进气管。
    10.优选的,所述回收箱的外壁安装有水泵,水泵的外壁安装有吸管。
    11.优选的,所述冷却器的外壁安装有一号连接管,且一号连接管的一端延伸进回收箱的内部。
    12.优选的,所述滤板的底部安装有二号连接管,且二号连接管的一端与冷却器的外壁连接。
    13.优选的,所述二号分离腔的内壁安装有固定板,固定板的底部安装有第一伸缩杆,
    第一伸缩杆的底部安装有遮板。
    14.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螺纹杆,且螺纹杆的一端延伸出遮板的底部。
    15.优选的,所述二号分离腔内还设置有辅助装置,所述辅助装置包括:第二电机、第二伸缩杆、齿圈、第一转动杆、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二转动杆、第一扫刷、第二扫刷、加热环、滤筒;
    16.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所述二号分离腔远离所述加热器的一侧内壁上,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二伸缩杆的固定端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杆的固定端与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齿轮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齿圈啮合,所述齿圈与所述二号分离腔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齿圈外围设置有所述滤筒,所述滤筒两端分别与所述二号分离腔的左右内壁连接,所述齿圈与多个所述第一扫刷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扫刷能与所述滤筒接触,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扫刷垂直连接,所述二号分离腔内还设置有多个所述加热环,所述加热环与所述加热器连接,所述加热环设置在所述滤筒内,所述第二扫刷能与所述加热环接触,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伸缩端能与所述第二转动杆接触。
    17.优选的,所述回收箱内还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第三电机、第三转动杆、摆动杆、安装块、第一滑块、第二滑块、按压板、第一安装板、第一滑槽、第二滑槽、第二安装板、滤网、收集腔、刷毛、转动板、凹槽;
    18.所述第三电机设置在所述回收箱的内壁上,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转动杆的一端垂直连接,所述第三转动杆与所述摆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摆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块的顶端一侧铰接,所述安装块顶端远离摆动杆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按压板,所述安装块底部前后两侧设置有所述第一滑块,所述安装块底部前后两侧设置有所述第二滑块,两块所述第一安装板分别设置在所述回收箱的前后内壁上,所述第一安装板底部设置有所述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中部与所述第二滑槽连通,所述第二滑槽形状为90
    °
    圆弧,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能与所述第一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能与所述第二滑槽滑动连接,所述安装块上设置有所述凹槽,所述安装块底部设置有所述刷毛,所述回收箱内设置有所述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的左侧与所述滤网的右侧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板、所述滤网设置在所述安装块底部,所述刷毛能与所述滤网接触,所述收集腔设置在所述回收箱底部,所述滤网另一侧的底部与所述收集腔右侧的侧壁顶端连接,所述收集腔左侧侧壁顶端与所述转动板的左侧通过扭转弹簧连接,所述转动板右侧能与所述滤网接触,所述按压板能与所述转动板接触。
    19.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安装有活塞板、加热器和封闭板,易形成水合物的气体融入工作液内,一号分离腔内的高压将工作液携带着水合物挤压入二号分离腔内,低压高温使得气体的水合物逐渐变成气体,将气体抽出即可,此装置使用了水合法将气体分离,流程短,体分离效率高,其分离方法无其他杂物产生,绿色无污染。
    附图说明
    20.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
    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21.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发明的流通口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发明的回收箱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本发明的辅助装置结构主视示意图;
    26.图6为本发明的辅助装置结构右视示意图;
    27.图7为本发明的加热环结构示意图;
    28.图8为本发明的过滤装置结构示意图;
    29.图9为本发明的安装块结构示意图;
    30.图10为本发明的安装块俯视结构示意图;
    31.其中,1、分离箱;101、一号出气管;102、进气管;2、一号分离腔;201、一号气缸;202、活塞板;203、电磁阀;204、二号分离腔;205、气泵;206、二号出气管;207、加热器;208、二号气缸;209、封闭板;210、传感器;211、流通口;3、回收箱;301、水泵;302、吸管;4、冷却器;401、一号连接管;5、滤板;501、二号连接管;6、固定板;601、第一伸缩杆;602、遮板;7、第一电机;701、螺纹杆;8、第二电机;801、第二伸缩杆;802、齿圈;803、第一转动杆;804、第一齿轮;805、第二齿轮;806、第二转动杆;807、第一扫刷;808、第二扫刷;809、加热环;810、滤筒;9、第三电机;901、第三转动杆;902、摆动杆;903、安装块;904、第一滑块;905、第二滑块;906、按压板;907、第一安装板;908、第一滑槽;909、第二滑槽;910、第二安装板;911、滤网;912、收集腔;913、刷毛;914、转动板;915、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32.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33.需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部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
    34.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35.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6.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合法分离气体的装置,包括:分离箱1、一号分离腔2和回收箱3,所述分离箱1的内壁开设有一号分离腔2,所述回收箱3的进水口与分离箱1底部连通,所述回收箱3的出水口与一号分离腔2连通。
    37.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以及有益效果:通过安装有活塞板202、加热器207和封闭板209,易形成水合物的气体融入工作液内,一号分离腔2内的高压将工作液携带着水合物挤压入二号分离腔204内,低压高温使得气体的水合物逐渐变成气体,将气体抽出即可,此装置使用了水合法将气体分离,流程短,体分离效率高,其分离方法无其他杂物产生,绿色无污染。
    38.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所述分离箱1的顶部安装有一号气缸201,所述一号气缸201的输出端安装有活塞板202,所述分离箱1的外壁安装有电磁阀203,所述分离箱1的内壁开设有二号分离腔204,所述二号分离腔204的内壁安装有气泵205,所述气泵205的外壁安装有二号出气管206,所述分离箱1的外壁安装有加热器207,所述分离箱1的内部顶壁安装有二号气缸208,所述二号气缸208的输出端安装有封闭板209,所述一号分离腔2的内壁安装有传感器210,所述一号分离腔2的内壁开设有流通口211,且流通口211的一端延伸进二号分离腔204;
    39.所述分离箱1的底部安装有冷却器4,所述二号分离腔204的内部底壁安装有滤板5。
    4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离箱1的外壁安装有一号出气管101,电磁阀203的外壁安装有进气管102。
    4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回收箱3的外壁安装有水泵301,水泵301的外壁安装有吸管302。
    4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却器4的外壁安装有一号连接管401,且一号连接管401的一端延伸进回收箱3的内部。
    4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滤板5的底部安装有二号连接管501,且二号连接管501的一端与冷却器4的外壁连接。
    4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二号分离腔204的内壁安装有固定板6,固定板6的底部安装有第一伸缩杆601,第一伸缩杆601的底部安装有遮板602。
    4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板6的顶部安装有第一电机7,所述第一电机7的输出端安装有螺纹杆701,且螺纹杆701的一端延伸出遮板602的底部。
    46.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以及有益效果:分离箱1的外壁安装有一号出气管101,电磁阀203的外壁安装有进气管102,混合气体可从进气管102加入一号分离腔2内,一号出气管101将未形成水合物的气体抽出;
    47.所述分离箱1的内壁开设有一号分离腔2,分离箱1的顶部安装有一号气缸201,一号气缸201的输出端安装有活塞板202,分离箱1的外壁安装有电磁阀203,分离箱1的内壁开设有二号分离腔204,二号分离腔204的内壁安装有气泵205,气泵205的外壁安装有二号出气管206,分离箱1的外壁安装有加热器207,分离箱1的内部顶壁安装有二号气缸208,二号气缸208的输出端安装有封闭板209,一号分离腔2的内壁安装有传感器210,一号分离腔2的内壁开设有流通口211,且流通口211的一端延伸进二号分离腔204,一号分离腔2内填充工作液后,随后电磁阀203打开,混合气体被输入一号分离腔2内,随后电磁阀203关闭,一号气缸201带动活塞板202移动,使得活塞板202底部区域气压开始变大,使得易形成水合物的气体融入工作液内,水合物完全形成后,二号气缸208带动封闭板209移动,封闭板209将流通口211打开,一号分离腔2内的高气压使得反应后的工作液携带着水合物挤压入二号分离腔
    204内,传感器210检测到工作液到达指定位置时,二号气缸208带动封闭板209移动,使得封闭板209恢复原状,避免未形成水合物的另一种气体进入二号分离腔204内,此时加热器207升高二号分离腔204温度,且气泵205通过二号出气管206向外界输气,二号分离腔204气压变低,低压高温使得气体的水合物逐渐变成气体,使得气体与工作液完成分离,此装置使用了水合法将气体分离,流程短,其分离方法无其他杂物产生,且气体分离效率高,绿色无污染;
    48.所述分离箱1的底部安装有冷却器4,二号分离腔204的内部底壁安装有滤板5,回收箱3的外壁安装有水泵301,水泵301的外壁安装有吸管302,冷却器4的外壁安装有一号连接管401,且一号连接管401的一端延伸进回收箱3的内部,滤板5的底部安装有二号连接管501,且二号连接管501的一端与冷却器4的外壁连接,二号分离腔204的内壁安装有固定板6,固定板6的底部安装有第一伸缩杆601,第一伸缩杆601的底部安装有遮板602,固定板6的顶部安装有所述第一电机7,所述第一电机7的输出端安装有螺纹杆701,且螺纹杆701的一端延伸出遮板602的底部,在工作液的气体水合物完全消失时,所述第一电机7旋转带动螺纹杆701旋转,螺纹杆701旋转带动遮板602移动,遮板602移动将滤板5露出,此时水泵301将回收箱3内的工作液抽入一号分离腔2内等待下一次使用,回收箱3内气压随着工作液的减少变低,使得二号分离腔204的工作液通过一号连接管401和二号连接管501流入回收箱3内,冷却器4将流动的高温工作液降低温度,此结构在重新灌装工作液时将旧工作液也回收完毕,使得工作液完成循环使用,提高了工作液的利用率。
    49.一号分离腔2内填充工作液后,随后电磁阀203打开,混合气体被输入一号分离腔2内,随后电磁阀203关闭,一号气缸201带动活塞板202移动,使得活塞板202底部区域气压开始变大,使得易形成水合物的气体融入工作液内,水合物完全形成后,二号气缸208带动封闭板209移动,封闭板209将流通口211打开,一号分离腔2内的高气压使得反应后的工作液携带着水合物挤压入二号分离腔204内,传感器210检测到工作液到达指定位置时,二号气缸208带动封闭板209移动,使得封闭板209恢复原状,避免未形成水合物的另一种气体进入二号分离腔204内,此时加热器207升高二号分离腔204温度,且气泵205通过二号出气管206向外界输气,二号分离腔204气压变低,低压高温使得气体的水合物逐渐变成气体,使得气体与工作液完成分离,在工作液的气体水合物完全消失时,所述第一电机7旋转带动螺纹杆701旋转,螺纹杆701旋转带动遮板602移动,遮板602移动将滤板5露出,此时水泵301将回收箱3内的工作液抽入一号分离腔2内等待下一次使用,回收箱3内气压随着工作液的减少变低,使得二号分离腔204的工作液通过一号连接管401和二号连接管501流入回收箱3内,冷却器4将流动的高温工作液降低温度,此结构在重新灌装工作液时将旧工作液也回收完毕,使得工作液完成循环使用。
    50.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7所示,所述二号分离腔204内还设置有辅助装置,所述辅助装置包括:第二电机8、第二伸缩杆801、齿圈802、第一转动杆803、第一齿轮804、第二齿轮805、第二转动杆806、第一扫刷807、第二扫刷808、加热环809、滤筒810;
    51.所述第二电机8设置在所述二号分离腔204远离所述加热器207的一侧内壁上,所述第二电机8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二伸缩杆801的固定端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杆801的固定端与所述第一转动杆80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80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齿轮804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804与所述齿圈802啮合,所述齿圈802与所述二号分离腔204的内壁转
    动连接,所述齿圈802外围设置有所述滤筒810,所述滤筒810两端分别与所述二号分离腔204的左右内壁连接,所述齿圈802与多个所述第一扫刷807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扫刷807能与所述滤筒810接触,所述第二齿轮805与所述第一转动杆803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804与所述第二齿轮805啮合,所述第二齿轮805与所述第二转动杆806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杆806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扫刷808垂直连接,所述二号分离腔204内还设置有多个所述加热环809,所述加热环809与所述加热器207连接,所述加热环809设置在所述滤筒810内,所述第二扫刷808能与所述加热环809接触,所述第二伸缩杆801的伸缩端能与所述第二转动杆806接触。
    52.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以及有益效果:所述第二电机8带动所述第二伸缩杆801转动,所述第二伸缩杆801带动所述第一转动杆803的转动,继而使得所述第一齿轮804转动带动所述第二齿轮805转动,所述第二转动杆806带动所述第二扫刷808在清洁所述加热环809的表面,避免所述加热环809表面附着杂物影响传热,所述第二扫刷808在清洁的同时,可以搅动工作液,使得工作液加热更加均匀,提高加热效率,并且促进气体从工作液中溢出,所述滤筒810防止所述第二扫刷808清洁下的杂物随意扩散,影响其他结构工作,当所述第二伸缩杆801的伸缩端伸出接触所述第二转动杆806时,所述第二转动杆806不再转动,所述第一齿轮804带动所述齿圈802克服摩擦力转动,所述齿圈802带动所述第一扫刷807清洁所述滤筒810,提高工作液通过所述滤筒810的效率,减小堵塞面积。
    53.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10所示,所述回收箱3内还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第三电机9、第三转动杆901、摆动杆902、安装块903、第一滑块904、第二滑块905、按压板906、第一安装板907、第一滑槽908、第二滑槽909、第二安装板910、滤网911、收集腔912、刷毛913、转动板914、凹槽915;
    54.所述第三电机9设置在所述回收箱3的内壁上,所述第三电机9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转动杆901的一端垂直连接,所述第三转动杆901与所述摆动杆902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摆动杆902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块903的顶端一侧铰接,所述安装块903顶端远离摆动杆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按压板906,所述安装块903底部前后两侧设置有所述第一滑块904,所述安装块底部前后两侧设置有所述第二滑块905,两块所述第一安装板907分别设置在所述回收箱3的前后内壁上,所述第一安装板907底部设置有所述第一滑槽908,所述第一滑槽908中部与所述第二滑槽909连通,所述第二滑槽909形状为90
    °
    圆弧,所述第一滑块904与所述第一滑槽908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905能与所述第一滑槽908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905能与所述第二滑槽909滑动连接,所述安装块903上设置有所述凹槽915,所述安装块903底部设置有所述刷毛913,所述回收箱3内设置有所述第二安装板910,所述第二安装板910的左侧与所述滤网911的右侧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板910、所述滤网911设置在所述安装块903底部,所述刷毛913能与所述滤网911接触,所述收集腔912设置在所述回收箱3底部,所述滤网911另一侧的底部与所述收集腔912右侧的侧壁顶端连接,所述收集腔912左侧侧壁顶端与所述转动板914的左侧通过扭转弹簧连接,所述转动板914右侧能与所述滤网911接触,所述按压板906能与所述转动板914接触。
    55.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以及有益效果:所述第三电机9带动所述第三转动杆901转动,使得所述摆动杆902推动所述安装块903,所述安装块903沿第一滑槽908向前滑动,当所述第一滑块904运动到所述第一滑槽908的最左端时,所述安装块903发生翻转,所述凹槽
    915提供所述安装块翻转时所述摆动杆902需要的运动空间,所述第二滑块905沿所述第二滑槽909滑动,使得所述按压板906翻转,接触所述转动板914,使得所述转动板914向下转动,当所述按压板906不再接触所述转动板914,所述转动板914在扭转弹簧的作用下复位,当工作液从所述一号连接管401进入所述回收箱3内时,工作液通过所述滤网911进行过滤,当所述滤网911需要清洁时,所述安装块903底部的所述刷毛913对所述滤网911进行扫刷,并且所述刷毛913将杂质清扫至所述滤网911的左侧,落在所述转动板914的顶端,当所述按压板906接触所述转动板914时,所述转动板914上的杂质落入所述收集腔912中,提高了工作液通过所述滤网911的效率,并且将杂质进行收集,避免堆积在所述滤网911上。
    56.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水合法分离气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离箱(1)、一号分离腔(2)和回收箱(3),所述分离箱(1)的内壁开设有所述一号分离腔(2),所述回收箱(3)的进水口与所述分离箱(1)底部连通,所述回收箱(3)的出水口与所述一号分离腔(2)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合法分离气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箱(1)的顶部安装有一号气缸(201),所述一号气缸(201)的输出端安装有活塞板(202),所述分离箱(1)的外壁安装有电磁阀(203),所述分离箱(1)的内壁开设有二号分离腔(204),所述二号分离腔(204)的内壁安装有气泵(205),所述气泵(205)的外壁安装有二号出气管(206),所述分离箱(1)的外壁安装有加热器(207),所述分离箱(1)的内部顶壁安装有二号气缸(208),所述二号气缸(208)的输出端安装有封闭板(209),所述一号分离腔(2)的内壁安装有传感器(210),所述一号分离腔(2)的内壁开设有流通口(211),且流通口(211)的一端延伸进二号分离腔(204);所述分离箱(1)的底部安装有冷却器(4),所述二号分离腔(204)的内部底壁安装有滤板(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合法分离气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箱(1)的外壁安装有一号出气管(101),电磁阀(203)的外壁安装有进气管(10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合法分离气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箱(3)的外壁安装有水泵(301),所述水泵(301)的外壁安装有吸管(302)。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合法分离气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器(4)的外壁安装有一号连接管(401),且所述一号连接管(401)的一端延伸进所述回收箱(3)的内部。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合法分离气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板(5)的底部安装有二号连接管(501),且所述二号连接管(501)的一端与冷却器(4)的外壁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合法分离气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分离腔(204)的内壁安装有固定板(6),所述固定板(6)的底部安装有第一伸缩杆(601),所述第一伸缩杆(601)的底部安装有遮板(602)。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水合法分离气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6)的顶部安装有第一电机(7),所述第一电机(7)的输出端安装有螺纹杆(701),且螺纹杆(701)的一端延伸出遮板(602)的底部。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合法分离气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分离腔(204)内还设置有辅助装置,所述辅助装置包括:第二电机(8)、第二伸缩杆(801)、齿圈(802)、第一转动杆(803)、第一齿轮(804)、第二齿轮(805)、第二转动杆(806)、第一扫刷(807)、第二扫刷(808)、加热环(809)、滤筒(810);所述第二电机(8)设置在所述二号分离腔(204)远离所述加热器(207)的一侧内壁上,所述第二电机(8)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二伸缩杆(801)的固定端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杆(801)的固定端与所述第一转动杆(80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80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齿轮(804)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804)与所述齿圈(802)啮合,所述齿圈(802)与所述二号分离腔(204)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齿圈(802)外围设置有所述滤筒(810),所述滤筒(810)两端分别与所述二号分离腔(204)的左右内壁连接,所述齿圈(802)与多个所述第一扫刷(807)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扫刷(807)能与所述滤筒(810)接触,所述第二齿轮(805)
    与所述第一转动杆(803)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804)与所述第二齿轮(805)啮合,所述第二齿轮(805)与所述第二转动杆(806)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杆(806)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扫刷(808)垂直连接,所述二号分离腔(204)内还设置有多个所述加热环(809),所述加热环(809)与所述加热器(207)连接,所述加热环(809)设置在所述滤筒(810)内,所述第二扫刷(808)能与所述加热环(809)接触,所述第二伸缩杆(801)的伸缩端能与所述第二转动杆(806)接触。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合法分离气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箱(3)内还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第三电机(9)、第三转动杆(901)、摆动杆(902)、安装块(903)、第一滑块(904)、第二滑块(905)、按压板(906)、第一安装板(907)、第一滑槽(908)、第二滑槽(909)、第二安装板(910)、滤网(911)、收集腔(912)、刷毛(913)、转动板(914)、凹槽(915);所述第三电机(9)设置在所述回收箱(3)的内壁上,所述第三电机(9)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转动杆(901)的一端垂直连接,所述第三转动杆(901)与所述摆动杆(902)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摆动杆(902)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块(903)的顶端一侧铰接,所述安装块(903)顶端远离摆动杆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按压板(906),所述安装块(903)底部前后两侧设置有所述第一滑块(904),所述安装块底部前后两侧设置有所述第二滑块(905),两块所述第一安装板(907)分别设置在所述回收箱(3)的前后内壁上,所述第一安装板(907)底部设置有所述第一滑槽(908),所述第一滑槽(908)中部与所述第二滑槽(909)连通,所述第二滑槽(909)形状为90
    °
    圆弧,所述第一滑块(904)与所述第一滑槽(908)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905)能与所述第一滑槽(908)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905)能与所述第二滑槽(909)滑动连接,所述安装块(903)上设置有所述凹槽(915),所述安装块(903)底部设置有所述刷毛(913),所述回收箱(3)内设置有所述第二安装板(910),所述第二安装板(910)的左侧与所述滤网(911)的右侧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板(910)、所述滤网(911)设置在所述安装块(903)底部,所述刷毛(913)能与所述滤网(911)接触,所述收集腔(912)设置在所述回收箱(3)底部,所述滤网(911)另一侧的底部与所述收集腔(912)右侧的侧壁顶端连接,所述收集腔(912)左侧侧壁顶端与所述转动板(914)的左侧通过扭转弹簧连接,所述转动板(914)右侧能与所述滤网(911)接触,所述按压板(906)能与所述转动板(914)接触。

    技术总结
    本发明的一种水合法分离气体的装置,包括分离箱、一号分离腔和回收箱,所述分离箱的顶部安装有一号气缸,所述一号气缸的输出端安装有活塞板,所述分离箱的外壁安装有电磁阀,所述分离箱的内壁开设有二号分离腔,所述分离箱的外壁安装有加热器,所述分离箱的内部顶壁安装有二号气缸,所述二号气缸的输出端安装有封闭板。通过安装有活塞板、加热器和封闭板,易形成水合物的气体融入工作液内,一号分离腔内的高压将工作液携带着水合物挤压入二号分离腔内,低压高温使得气体的水合物逐渐变成气体,将气体抽出即可,此装置使用了水合法将气体分离,流程短,体分离效率高,其分离方法无其他杂物产生,绿色无污染。绿色无污染。绿色无污染。


    技术研发人员:杨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市粤佳气体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25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244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