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褶皱面料的印花工艺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09-05  85



    1.本发明涉及面料印花工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褶皱面料的印花工艺。


    背景技术:

    2.印花工艺是用染料或颜料在纺织物上施印花纹的工艺过程。织物在印花前必须先经过预处理,使之具有良好的润湿性。印花所用的染料基本上与染色相同,有些面积较小的花纹可用涂料(颜料)。此外,还有印花专用的快色素、快胺素、快磺素等染料。印花时将染料或颜料调成色浆。印花、烘干后,通常要进行蒸化、显色或固色处理,然后再行皂洗、水洗,充分除去色浆中的糊料、化学药剂和浮色。
    3.平网印花是采用固定在方形架上并具有镂空花纹的涤纶或锦纶筛网(花版)作为印花模具,花版上花纹处可以透过色浆,无花纹处则以高分子膜层封闭网眼,印花时,花版紧压织物,花版上盛色浆,用刮刀往复刮压,使色浆透过花纹到达织物表面,平网印花生产效益低,但适应性广,应用灵活,适合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
    4.在现有平网印花过程中,大都通过刮刀反复刮压的方式,使色浆与面料充分接触,工艺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5.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6.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褶皱面料的印花工艺,通过引进助染晶壳辅助进行印花工艺,同时结合对高分子膜进行磁化处理,使助染晶壳以特定的形态分布在花版上方,通过刮刀进行浅刮的方式,将助染晶壳顺利推动至筛网上,并在筛网上承受刮刀压力发生变形,对色浆起到双重辅助渗透效果,有效提高印花效率和印染效果。
    7.2.技术方案
    8.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9.一种用于褶皱面料的印花工艺,通过引进助染晶壳辅助进行印花工艺,同时结合对高分子膜进行磁化处理,在高分子膜和助染晶壳二者磁力作用下,使助染晶壳以特定的形态分布在花版上方,通过刮刀进行浅刮的方式,将该形态的助染晶壳顺利推动至筛网上,并在筛网上承受刮刀压力发生变形,对色浆起到双重辅助渗透效果,有效提高印花效率和印染效果。
    10.进一步的,步骤s1中所述磁化处理的方法为:在高分子膜表面均匀喷涂一层磁性涂料,干燥后使高分子膜带有磁性。
    11.进一步的,所述助染晶壳包括柔性曲壳,所述柔性曲壳的平面端涂设有磁性涂层,所述磁性涂层的表面面积小于柔性曲壳平面端表面面积的三分之一。
    12.进一步的,所述柔性曲壳的内部开设有内腔,所述内腔的内部放置有多个重力珠。
    13.进一步的,所述内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环型网板,所述重力珠位于环型网板的外
    侧,所述重力珠的直径大于环型网板的网孔孔径。
    14.进一步的,所述柔性曲壳的平面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内凸块,多个所述内凸块的大小不尽相同。
    15.进一步的,所述柔性曲壳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外凸块,多个所述外凸块沿柔性曲壳的侧端呈环形分布,多个所述外凸块的大小不尽相同,所述内凸块和外凸块二者外圈直径与平面筛网网眼孔径之比均为0.5-1.5:1。
    16.进一步的,所述柔性曲壳上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捣浆棒,所述捣浆棒位于环型网板的内侧,所述柔性曲壳的上下表面分别开设有多个副变径球槽和多个主变径球槽,多个所述主变径球槽和副变径球槽均与多个捣浆棒一一对应。
    17.进一步的,所述捣浆棒包括硬杆、主助渗球和副助渗球,所述主助渗球卡接于主变径球槽的内部,所述副助渗球卡接于副变径球槽的内部,所述硬杆的两端分别贯穿内腔的一对内壁并与主助渗球和副助渗球固定连接。
    18.进一步的,所述硬杆滑动连接于柔性曲壳的内部,所述主变径球槽和副变径球槽的槽口口径分别小于与其对应的主助渗球和副助渗球的直径,在不受外力时,主助渗球和副助渗球可稳定位于主变径球槽和副变径球槽中,当柔性曲壳受到挤压,造成内腔内部体积减小时,主助渗球可从主变径球槽中被挤压而出,副助渗球可从副变径球槽中被挤压而出。
    19.3.有益效果
    20.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21.(1)本方案通过引进助染晶壳辅助进行印花工艺,同时结合对高分子膜进行磁化处理,使助染晶壳以特定的形态分布在花版上方,通过刮刀进行浅刮的方式,将助染晶壳顺利推动至筛网上,并在筛网上承受刮刀压力发生变形,对色浆起到双重辅助渗透效果,有效提高印花效率和印染效果。
    22.(2)内凸块和外凸块可插设在平面筛网的网眼中,增大柔性曲壳和平面筛网之间的摩擦力,当柔性曲壳移至平面筛网处时,通过二者的摩擦力使柔性曲壳不易受刮刀推动发生移动,此时,刮刀可沿着柔性曲壳的表面移动,对柔性曲壳造成挤压,使柔性曲壳向平面筛网方向发生变形,对色浆起到促进渗透作用。
    23.(3)磁性涂层和高分子膜之间存在一定的磁性引力,在引力作用下,当将助染晶壳撒在高分子膜上端时,助染晶壳在高分子膜上端存在正向和倒向两种稳定方式,在刮刀刮动过程中,该两种状态的柔性曲壳受到刮刀推动均可方便移动至无高分子膜封闭的平面筛网上。
    24.(4)通过重力珠和环型网板的设置,使得小部分滚落至平面筛网上的柔性曲壳同样正向和倒向两种稳定放置方式存在,该两种状态在平面筛网上可方便受到刮刀的挤压,从而便于对色浆起到促进渗透作用。
    25.(5)当柔性曲壳处于平面端朝下的正向放置状态时,刮刀沿柔性曲壳上表面移动,使柔性曲壳逐渐向下变形呈扁平状,一方面柔性曲壳将其内层的色浆向面料挤压,使色浆在面料深度渗透,此为一重辅助渗透效果;另一方面,在挤压力下内腔受到压缩,柔性曲壳的厚度减小,使得主助渗球从主变径球槽中移出,向平面筛网靠近,穿过其网眼将色浆进一步向面料挤压,此为二重辅助渗透效果。
    26.(6)当柔性曲壳处于平面端朝上的倒向放置状态时,刮刀沿柔性曲壳的翘起端推动,此时在环型网板的重力作用以及柔性曲壳底端筛网之间摩擦力的作用,柔性曲壳在刮刀推动下会方式翻转,变为正向放置,柔性曲壳的渗透作用可参考性曲壳正向放置状态。
    27.(7)当柔性曲壳处于平面端朝上的倒向放置状态时,刮刀沿柔性曲壳的低端推动,柔性曲壳逐渐挤压柔性曲壳的内表面,柔性曲壳发生倾斜转动,不仅将色浆向面料加压,同时副助渗球受力会从副变径球槽中移出,穿过筛网网眼将色浆进一步向面料挤压。
    附图说明
    28.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图;
    29.图2为本发明的助染晶壳的顶面立体图;
    30.图3为本发明的助染晶壳的底面立体图;
    31.图4为本发明的助染晶壳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32.图5为图4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33.图6为本发明的助染晶壳在受刮刀推动时的结构示意图一;
    34.图7为本发明的助染晶壳在受刮刀挤压时的结构示意图一;
    35.图8为本发明的助染晶壳在正向放置状态受刮刀挤压时的局部剖视图;
    36.图9为本发明的助染晶壳在受刮刀推动时的结构示意图二;
    37.图10为本发明的助染晶壳在受刮刀挤压时的结构示意图二;
    38.图11为本发明的助染晶壳在倒向放置状态受刮刀挤压时的局部剖面图;
    39.图12为本发明的环型网板的立体图。
    40.图中标号说明:
    41.1柔性曲壳、101内腔、102主变径球槽、103副变径球槽、2磁性涂层、3重力珠、4环型网板、5内凸块、6外凸块、71硬杆、72主助渗球、73副助渗球。
    具体实施方式
    42.本实施例1将结合公开的附图,对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43.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技术人员所理解的常规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上”、“下”、“内”、“外”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44.实施例:
    45.请参阅图1,一种用于褶皱面料的印花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46.s1、按照所需花纹,将磁化处理后的高分子膜封闭在平面筛网上表面,形状印花用花版;
    47.磁化处理的方法为:在高分子膜表面均匀喷涂一层磁性涂料,待其干燥即可,此时高分子膜带有磁性;
    48.s2、将花版下表面紧压在待加工的面料上,在花版上表面较为均匀地撒一层助染晶壳,并使助染晶壳集中位于高分子膜上端;
    49.在喷撒助染晶壳时,将助染晶壳着重撒在高分子膜上端,小部分助染晶壳滚动至平面筛网,一方面,在下段s3注入印花色浆过程中,助染晶壳不易对平面筛网网眼造成堵塞,便于色浆通过网眼与面料接触,另一方面,助染晶壳和高分子膜之间磁性相吸,使得助染晶壳以特定的状态稳定分布,便于后期在刮刀作用下移至平面筛网上,促进色浆与面料结合;
    50.s3、在花版上端注入印花色浆,色浆透过无高分子膜封闭的平面筛网网眼到达面料表面;
    51.s4、通过刮刀对花版依次进行多次浅刮和多次深刮,色浆在刮刀和助染晶壳的双重促进下,与面料深度结合形成印花图案,其中:浅刮标准为:刮刀和花版的垂直距离是助染晶壳高度的0.1-0.9倍,深刮标准为:刮刀与花版相接触。
    52.浅刮过程中:刮刀将高分子膜上端的助染晶壳推动至无高分子膜封闭的平面筛网处,到达平面筛网处时,助染晶壳与平面筛网之间存在较大的摩擦,刮刀继续刮动时,刮刀与助染晶壳形成挤压,助染晶壳变形,促进色浆向面料处渗透;完成浅刮后,印花图案基本完成,随后在深刮过程中,刮刀将平面筛网上的助染晶壳和多余色浆刮走,以便于进行下一部位的印花过程。
    53.请参阅图2、图3和图4,助染晶壳包括柔性曲壳1,柔性曲壳1可采用橡胶材质,柔性曲壳1的平面端涂设有磁性涂层2,磁性涂层2的表面面积小于柔性曲壳1平面端表面面积的三分之一,磁性涂层2和高分子膜之间存在一定的磁性引力,在引力作用下,当将助染晶壳撒在高分子膜上端时,助染晶壳在高分子膜上端存在两种稳定方式,一是柔性曲壳1的平面端朝下,与高分子膜水平接触,此为正向放置(如图6所示),二是柔性曲壳1的平面端朝上,此为倒向放置,但在磁引力作用下,磁性涂层2所在位置与高分子膜靠近,使柔性曲壳1呈半立式的倾斜状态(如图9所示),在刮刀刮动过程中,该两种状态的柔性曲壳1受到刮刀推动均可方便移动至无高分子膜封闭的平面筛网上。
    54.请参阅图4,柔性曲壳1的内部开设有内腔101,内腔101的内部放置有多个重力珠3,内腔10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环型网板4,重力珠3位于环型网板4的外侧,重力珠3的直径大于环型网板4的网孔孔径,重力珠3对柔性曲壳1起到稳定重心作用,当柔性曲壳1以平面端朝上的状态倒向位于花版上时,此时在重力珠3的重力作用下,重力珠3会沿着内腔101内部滑动,逐渐聚集一团,该位置受重力珠3重力作用逐渐向下倾斜,整个柔性曲壳1呈一端朝下、一端朝上的半立式状态(即图9中放置状态),通过重力珠3和环型网板4的设置,使得小部分滚落至平面筛网上的柔性曲壳1同样以上一段所说的两种放置方式存在,该两种状态在平面筛网上可方便受到刮刀的挤压,从而便于对色浆起到促进渗透作用。
    55.请参阅图5,柔性曲壳1上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捣浆棒,柔性曲壳1的上下表面分别开设有多个副变径球槽103和多个主变径球槽102,多个主变径球槽102和副变径球槽103均与多个捣浆棒一一对应,捣浆棒包括硬杆71、主助渗球72和副助渗球73,主助渗球72卡接于主变径球槽102的内部,副助渗球73卡接于副变径球槽103的内部,硬杆71的两端分别贯
    穿内腔101的一对内壁并与主助渗球72和副助渗球73固定连接,硬杆71滑动连接于柔性曲壳1的内部,主变径球槽102和副变径球槽103的槽口口径分别小于与其对应的主助渗球72和副助渗球73的直径。
    56.请参阅图4,柔性曲壳1的平面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内凸块5,多个内凸块5的大小不尽相同,柔性曲壳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外凸块6,多个外凸块6沿柔性曲壳1的侧端呈环形分布,多个外凸块6的大小不尽相同,内凸块5和外凸块6二者外圈直径与平面筛网网眼孔径之比均为0.5-1.5:1,内凸块5和外凸块6可插设在平面筛网的网眼中,增大柔性曲壳1和平面筛网之间的摩擦力,当柔性曲壳1移至平面筛网处时,通过二者的摩擦力使柔性曲壳1不易受刮刀推动发生移动,此时,刮刀可沿着柔性曲壳1的表面移动,对柔性曲壳1造成挤压,使柔性曲壳1向平面筛网方向发生变形,具体变形存在以下三种情况:
    57.当柔性曲壳1处于平面端朝下的正向放置状态时,请参阅图7,刮刀沿柔性曲壳1上表面移动,使柔性曲壳1逐渐向下变形呈扁平状,一方面柔性曲壳1将其内层的色浆向面料挤压,使色浆在面料深度渗透,此为一重辅助渗透效果;另一方面,请参阅图8,在挤压力下内腔101受到压缩,柔性曲壳1的厚度减小,使得主助渗球72从主变径球槽102中移出,向平面筛网靠近,穿过其网眼将色浆进一步向面料挤压,此为二重辅助渗透效果。
    58.当柔性曲壳1处于平面端朝上的倒向放置状态时,请参阅图9,刮刀沿柔性曲壳1的翘起端推动,此时在环型网板4的重力作用以及柔性曲壳1底端筛网之间摩擦力的作用,柔性曲壳1在刮刀推动下会方式翻转,变为正向放置,柔性曲壳1的渗透作用可参考上一段。
    59.当柔性曲壳1处于平面端朝上的倒向放置状态时,请参阅图10,刮刀沿柔性曲壳1的低端推动,柔性曲壳1逐渐挤压柔性曲壳1的内表面,柔性曲壳1发生倾斜转动,不仅将色浆向面料加压,同时副助渗球73受力会从副变径球槽103中移出,穿过筛网网眼将色浆进一步向面料挤压(如图11所示)。
    60.本发明通过引进助染晶壳辅助进行印花工艺,同时结合对高分子膜进行磁化处理,使助染晶壳以特定的形态分布在花版上方,通过刮刀进行浅刮的方式,将助染晶壳顺利推动至筛网上,并在筛网上承受刮刀压力发生变形,对色浆起到双重辅助渗透效果,有效提高印花效率和印染效果。
    61.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褶皱面料的印花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按照所需花纹,将磁化处理后的高分子膜封闭在平面筛网上表面,形状印花用花版;s2、将花版下表面紧压在待加工的面料上,在花版上表面较为均匀地撒一层助染晶壳,并使助染晶壳集中位于高分子膜上端;s3、在花版上端注入印花色浆,色浆透过无高分子膜封闭的平面筛网网眼到达面料表面;s4、通过刮刀对花版依次进行多次浅刮和多次深刮,色浆在刮刀和助染晶壳的双重促进下,与面料深度结合形成印花图案,其中:浅刮标准为:刮刀和花版的垂直距离是助染晶壳高度的0.1-0.9倍,深刮标准为:刮刀与花版相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褶皱面料的印花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磁化处理的方法为:在高分子膜表面均匀喷涂一层磁性涂料,干燥后使高分子膜带有磁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褶皱面料的印花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助染晶壳包括柔性曲壳(1),所述柔性曲壳(1)的平面端涂设有磁性涂层(2),所述磁性涂层(2)的表面面积小于柔性曲壳(1)平面端表面面积的三分之一。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褶皱面料的印花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曲壳(1)的内部开设有内腔(101),所述内腔(101)的内部放置有多个重力珠(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褶皱面料的印花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10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环型网板(4),所述重力珠(3)位于环型网板(4)的外侧,所述重力珠(3)的直径大于环型网板(4)的网孔孔径。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褶皱面料的印花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曲壳(1)的平面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内凸块(5),多个所述内凸块(5)的大小不尽相同。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褶皱面料的印花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曲壳(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外凸块(6),多个所述外凸块(6)沿柔性曲壳(1)的侧端呈环形分布,多个所述外凸块(6)的大小不尽相同,所述内凸块(5)和外凸块(6)二者外圈直径与平面筛网网眼孔径之比均为0.5-1.5:1。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褶皱面料的印花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曲壳(1)上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捣浆棒,所述捣浆棒位于环型网板(4)的内侧,所述柔性曲壳(1)的上下表面分别开设有多个副变径球槽(103)和多个主变径球槽(102),多个所述主变径球槽(102)和副变径球槽(103)均与多个捣浆棒一一对应。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褶皱面料的印花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捣浆棒包括硬杆(71)、主助渗球(72)和副助渗球(73),所述主助渗球(72)卡接于主变径球槽(102)的内部,所述副助渗球(73)卡接于副变径球槽(103)的内部,所述硬杆(71)的两端分别贯穿内腔(101)的一对内壁并与主助渗球(72)和副助渗球(73)固定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用于褶皱面料的印花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硬杆(71)滑动连接于柔性曲壳(1)的内部,所述主变径球槽(102)和副变径球槽(103)的槽口口径分别小于与其对应的主助渗球(72)和副助渗球(73)的直径。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褶皱面料的印花工艺,属于面料印花工艺领域,通过引进助染晶壳辅助进行印花工艺,一方面,通过对助染晶壳的集中分布,在注入印花色浆过程中,助染晶壳不易对平面筛网网眼造成堵塞,便于色浆通过网眼与面料接触,另一方面,结合对高分子膜进行磁化处理,使助染晶壳以特定的形态分布在花版上方,通过刮刀进行浅刮的方式,将助染晶壳顺利推动至筛网上,并在筛网上承受刮刀压力发生变形,对色浆起到双重辅助渗透效果,有效提高印花效率和印染效果。花效率和印染效果。花效率和印染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梁恒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梁恒梅
    技术研发日:2022.03.24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253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