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属于盾构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工挖孔桩护筒外用拉紧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2.盾构机根据工作原理一般分为手掘式盾构,挤压式盾构,半机械式盾构,机械式盾构,这种人工挖孔桩护筒式的盾构刀具检修,在目前的盾构施工中属于新式的一种检修换刀方式。对于较长距离的盾构施工,因地质等多种因素导致刀具的磨损,所以在掘进一段距离后进行刀盘的检修时,需要在横通道内建一个人工挖孔桩。传统的人工挖孔桩护筒外用拉紧装置一般通过转动调节齿轮对一号连接条和二号连接条进行调节操作,但该调节方式在使用过程中操作十分费事费力,不利于更加快速的对一号连接条和二号连接条进行调节,降低了护筒作业的便利性,不利于更好的进行调节操作,降低了施工效率。
3.为此,公开号为cn215518740u的专利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人工挖孔桩护筒外用拉紧装置,包括弧形外壳,弧形外壳的内部分别设有可滑动的用于调节的第一连接弧板和第二连接弧板,弧形外壳正面的顶部设有用于调节的快速调节装置,弧形外壳正面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用于限位的弹性限位装置。该人工挖孔桩护筒外用拉紧装置,通过控制操作杆带动稳定轴、圆形转盘和推动板推动环形管和固定齿条带动传动齿轮旋转进行传动操作,转动操作更加省时省力,便于更好高效的进行调节操作。
4.但是这种人工挖孔桩护筒外用拉紧装置在使用时仍然存在不足之处,一是其快速调节装置结构过于复杂,使用时的故障率较高;二是其只支持单面操作,不支持双面操作,使用收到限制。因此,需要进行优化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传统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人工挖孔桩护筒外用拉紧装置及方法。
6.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7.一种人工挖孔桩护筒外用拉紧装置,包括收纳座,所述收纳座的内部开设有活动腔,所述收纳座位于活动腔中并排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所述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各自板体的内端开设有矩形凹槽,所述第一活动板位于矩形凹槽的上侧以及第二活动板位于矩形凹槽的下侧分别设有向外凸出的齿条,所述收纳座的活动腔中安装有转动齿盘,所述转动齿盘同时与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的齿条相互啮合,所述转动齿盘的中心处贯穿开设有扳手槽,所述收纳座的活动腔位于转动齿盘的两侧对称安装有锁定组件,所述收纳座的两侧贯穿开设有便于露出扳手槽的第一操作孔,以及便于驱动锁定组件的第二操作孔。
8.进一步地,上述人工挖孔桩护筒外用拉紧装置中,所述转动齿盘由柱形盘部和均布在其外周的凸齿构成,所述收纳座的活动腔两侧内壁开设有与柱形盘部配合的定位转
孔。
9.进一步地,上述人工挖孔桩护筒外用拉紧装置中,所述扳手槽为六角槽,所述第一操作孔的直径大于六角槽的最大直径,小于柱形盘部的直径。
10.进一步地,上述人工挖孔桩护筒外用拉紧装置中,所述锁定组件包括驱动杆、驱动块和锁定块,所述驱动杆的中心处固定有驱动块,所述驱动杆位于驱动块两侧杆体设有旋向相反的丝杆部,所述驱动杆的两端套设有锁定块,所述锁定块的内端设有与丝杆部配合的丝杆槽,外端设有与齿条配合的锁齿,经所述第二操作孔能够对驱动块进行驱动旋转。
11.进一步地,上述人工挖孔桩护筒外用拉紧装置中,所述收纳座的活动腔两侧内壁开设有与锁定块配合的竖直滑槽。
12.进一步地,上述人工挖孔桩护筒外用拉紧装置中,所述收纳座为具有一定弧度的弧形座,所述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均为弧形板。
13.进一步地,上述人工挖孔桩护筒外用拉紧装置中,所述收纳座由两块弧形板对接拼合而成,所述弧形板的内侧开设有定位转孔和竖直滑槽。
14.进一步地,上述人工挖孔桩护筒外用拉紧装置中,两块所述弧形板通过螺接或焊接方式进行固定。
15.进一步地,上述人工挖孔桩护筒外用拉紧装置中,所述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的底侧设有轮槽,所述收纳座的活动腔底端安装有一排支撑滚轮,所述支撑滚轮由支撑轴和套设在其上的两个支撑轮体构成,所述支撑轮体分别卡入对应板体的轮槽中。
16.一种人工挖孔桩护筒外用拉紧方法,基于上述的人工挖孔桩护筒外用拉紧装置实现,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7.1)将第一活动板、第二活动板与人工挖孔桩护筒作用部位安装完成后,先解除锁定组件对第一活动板、第二活动板的锁定,利用内六角扳手带动转动齿盘旋转,使得第一活动板、第二活动板相互靠近,完成初步拉紧操作;
18.2)再利用外六角扳手从第二操作孔处驱动锁定组件工作,对第一活动板、第二活动板进行锁定,松开内六角扳手和外六角扳手,即完成拉紧锁定操作。
1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0.1、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其利用转动齿盘的旋转来带动两个具有齿条的活动板相向运动,再配合锁定组件提供的锁定功能,即可完成人工挖孔桩护筒外拉紧操作,操作简单便捷,部件易于生产制造,部件布局合理,不易出现故障。
21.2、本发明收纳座采用拼接结构,由两块弧形板对接拼合而成,两块弧形板各自设有弧形腔,两个弧形腔对接形成活动腔,弧形板位于弧形腔的内侧开设有定位转孔和竖直滑槽,通过这种方式便于快速安装转动齿盘和锁定组件。
22.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4.图1为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发明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本发明中第一活动板的结构示意图;
27.图4为本发明中第二活动板的结构示意图;
28.图5为本发明中锁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9.图6为本发明中支撑滚轮的侧结构示意图;
30.图7为本发明中左侧功能面工作时的状态示意图;
31.附图中,各部件的标号如下:
32.1-收纳座,101-弧形板,102-弧形腔,103-定位转孔,104-竖直滑槽,2-第一活动板,3-第二活动板,4-矩形凹槽,5-齿条,6-转动齿盘,7-扳手槽,8-锁定组件,801-驱动杆,802-驱动块,803-锁定块,804-丝杆槽,805-锁齿,9-轮槽,10-支撑滚轮,11-第一操作孔,12-第二操作孔。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4.请参阅图1-图7所示,一种人工挖孔桩护筒外用拉紧装置,包括收纳座1,收纳座1的内部开设有活动腔,收纳座位于活动腔中并排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动板2和第二活动板3,第一活动板2和第二活动板3各自板体的内端开设有矩形凹槽4。第一活动板2位于矩形凹槽4的上侧以及第二活动板3位于矩形凹槽4的下侧分别设有向外凸出的齿条5,收纳座1的活动腔中安装有转动齿盘6,转动齿盘6同时与第一活动板2和第二活动板3的齿条5相互啮合。转动齿盘6的中心处贯穿开设有扳手槽7,收纳座1的活动腔位于转动齿盘6的两侧对称安装有锁定组件8,收纳座1的两侧贯穿开设有便于露出扳手槽7的第一操作孔11,以及便于驱动锁定组件8的第二操作孔12。
35.本实施例中,转动齿盘6由柱形盘部和均布在其外周的凸齿构成,收纳座1的活动腔两侧内壁开设有与柱形盘部配合的定位转孔103。扳手槽7为六角槽,第一操作孔11的直径大于六角槽的最大直径,小于柱形盘部的直径。
36.本实施例中,锁定组件8包括驱动杆801、驱动块802和锁定块803,驱动杆801的中心处固定有驱动块802,驱动杆801位于驱动块802两侧杆体设有旋向相反的丝杆部,驱动杆801的两端套设有锁定块803,锁定块803的内端设有与丝杆部配合的丝杆槽804,外端设有与齿条配合的锁齿805,经第二操作孔12能够对呈六角螺母外形的驱动块802进行驱动旋转。
37.本实施例中,收纳座1的活动腔两侧内壁开设有与锁定块803配合的竖直滑槽104。
38.本实施例中,收纳座1为具有一定弧度的弧形座,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均为弧形板。收纳座1由两块弧形板101对接拼合而成,两块弧形板101各自设有弧形腔102,两个弧形腔102对接形成活动腔,弧形板101位于弧形腔102的内侧开设有定位转孔103和竖直滑槽104。两块弧形板101通过螺接或焊接方式进行固定。
39.本实施例中,第一活动板2和第二活动板3的底侧设有轮槽9,收纳座1的活动腔底端安装有一排支撑滚轮10。支撑滚轮10由支撑轴和套设在其上的两个支撑轮体构成,支撑轮体分别卡入对应板体的轮槽9中。
40.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人工挖孔桩护筒外用拉紧方法,基于人工挖孔桩护筒外用拉紧装置实现,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41.1)将第一活动板2、第二活动板3与人工挖孔桩护筒作用部位安装完成后,先解除锁定组件8对第一活动板2、第二活动板3的锁定,利用内六角扳手带动转动齿盘6旋转,使得第一活动板2、第二活动板3相互靠近,完成初步拉紧操作;
42.2)再利用外六角扳手从第二操作孔12处驱动锁定组件8工作,对第一活动板2、第二活动板3进行锁定,松开内六角扳手和外六角扳手,即完成拉紧锁定操作。
43.本实施例结构设计合理,其利用转动齿盘6的旋转来带动两个具有齿条的活动板相向运动,再配合锁定组件8提供的锁定功能,即可完成人工挖孔桩护筒外拉紧操作,操作简单便捷,部件易于生产制造,部件布局合理,不易出现故障。收纳座1采用拼接结构,由两块弧形板101对接拼合而成,两块弧形板101各自设有弧形腔102,两个弧形腔102对接形成活动腔,弧形板101位于弧形腔102的内侧开设有定位转孔103和竖直滑槽104,通过这种方式便于快速安装转动齿盘6和锁定组件8。
44.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人工挖孔桩护筒外用拉紧装置,包括收纳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座的内部开设有活动腔,所述收纳座位于活动腔中并排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所述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各自板体的内端开设有矩形凹槽,所述第一活动板位于矩形凹槽的上侧以及第二活动板位于矩形凹槽的下侧分别设有向外凸出的齿条,所述收纳座的活动腔中安装有转动齿盘,所述转动齿盘同时与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的齿条相互啮合,所述转动齿盘的中心处贯穿开设有扳手槽,所述收纳座的活动腔位于转动齿盘的两侧对称安装有锁定组件,所述收纳座的两侧贯穿开设有便于露出扳手槽的第一操作孔,以及便于驱动锁定组件的第二操作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挖孔桩护筒外用拉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齿盘由柱形盘部和均布在其外周的凸齿构成,所述收纳座的活动腔两侧内壁开设有与柱形盘部配合的定位转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工挖孔桩护筒外用拉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手槽为六角槽,所述第一操作孔的直径大于六角槽的最大直径,小于柱形盘部的直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工挖孔桩护筒外用拉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组件包括驱动杆、驱动块和锁定块,所述驱动杆的中心处固定有驱动块,所述驱动杆位于驱动块两侧杆体设有旋向相反的丝杆部,所述驱动杆的两端套设有锁定块,所述锁定块的内端设有与丝杆部配合的丝杆槽,外端设有与齿条配合的锁齿,经所述第二操作孔能够对驱动块进行驱动旋转。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工挖孔桩护筒外用拉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座的活动腔两侧内壁开设有与锁定块配合的竖直滑槽。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挖孔桩护筒外用拉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座为具有一定弧度的弧形座,所述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均为弧形板。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人工挖孔桩护筒外用拉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座由两块弧形板对接拼合而成,所述弧形板的内侧开设有定位转孔和竖直滑槽。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人工挖孔桩护筒外用拉紧装置,其特征在于:两块所述弧形板通过螺接或焊接方式进行固定。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挖孔桩护筒外用拉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的底侧设有轮槽,所述收纳座的活动腔底端安装有一排支撑滚轮,所述支撑滚轮由支撑轴和套设在其上的两个支撑轮体构成,所述支撑轮体分别卡入对应板体的轮槽中。10.一种人工挖孔桩护筒外用拉紧方法,基于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人工挖孔桩护筒外用拉紧装置实现,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将第一活动板、第二活动板与人工挖孔桩护筒作用部位安装完成后,先解除锁定组件对第一活动板、第二活动板的锁定,利用内六角扳手带动转动齿盘旋转,使得第一活动板、第二活动板相互靠近,完成初步拉紧操作;2)再利用外六角扳手从第二操作孔处驱动锁定组件工作,对第一活动板、第二活动板进行锁定,松开内六角扳手和外六角扳手,即完成拉紧锁定操作。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盾构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工挖孔桩护筒外用拉紧装置及方法,包括收纳座,收纳座的内部开设有活动腔,收纳座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第一、第二活动板各自板体的内端开设有矩形凹槽,矩形凹槽的上侧或下侧设有向外凸出的齿条,收纳座的活动腔中安装有转动齿盘,转动齿盘同时与齿条相互啮合,转动齿盘的中心处贯穿开设有扳手槽,收纳座位于转动齿盘的两侧对称安装有锁定组件。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其利用转动齿盘的旋转来带动两个具有齿条的活动板相向运动,再配合锁定组件提供的锁定功能,即可完成人工挖孔桩护筒外拉紧操作,操作简单便捷,部件易于生产制造,部件布局合理,不易出现故障。不易出现故障。不易出现故障。
技术研发人员:毕春杰 刘晓祥 谢丹 李佳佳 朱叶钧 业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云南交投集团公路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24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2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