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变频器专用变频柜顶风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09-05  105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变频风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压变频器专用变频柜顶风机。


    背景技术:

    2.高压变频器在现场运行过程中,空气经过过滤窗入口途经电气元件,最后通过柜顶风机排出,从而使高压变频器达到降温散热的目的;然而现有技术中,柜顶风机的进风角度是固定不变的,不能根据高压变频器的高发热位置调节其进风角度,从而不能快速的对高压变频器高发热区域进行集中、有效的散热。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压变频器专用变频柜顶风机,采用由风机本体、第一进风方向调节装置和第二进风方向调节装置组成的风机组件的结构设置,通过在高压变频器柜体的内部四周分别设置温度传感器全方位监测核心元件的各位置温度,在控制器的作用下,通过监测到的温度值控制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驱动左右活动叶片和前后活动叶片转动,从而可以对风机本体的进风方向进行多角度调节,从而实现根据高压变频器的高发热位置调节风机本体的进风角度,可以快速的对高压变频器高发热区域进行集中、有效的散热。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高压变频器专用变频柜顶风机,包括设置在高压变频器柜体顶部的风机组件和用于控制风机组件的控制器;所述风机组件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风机本体、第一进风方向调节装置和第二进风方向调节装置;
    6.所述高压变频器柜体内设置有核心元件;所述第一进风方向调节装置用于控制风机本体的进风方向朝向核心元件的左侧或右侧;所述第二进风方向调节装置用于控制风机本体的进风方向朝向核心元件的前侧或者后侧;
    7.还包括设置在高压变频器柜体内侧四周的左侧温度传感器、右侧温度传感器、前侧温度传感器和后侧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器与左侧温度传感器、右侧温度传感器、前侧温度传感器和后侧温度传感器电性连接。
    8.优选的,所述第一进风方向调节装置包括第一外框、多个左右活动叶片和左右调节机构;多个所述左右活动叶片从左至右均匀分布设置在第一外框内;多个所述左右活动叶片的两端设置有转轴;多个所述左右活动叶片通过转轴与第一外框的前后侧边转动连接;所述左右调节机构位于多个所述左右活动叶片的一端外侧,用于控制多个所述左右活动叶片相对第一外框左右转动;
    9.所述第二进风方向调节装置包括第二外框、多个前后活动叶片和前后调节机构;多个所述前后活动叶片从前至后均匀分布设置在第二外框内;多个所述前后活动叶片的两端设置有转轴;多个所述前后活动叶片通过转轴与第二外框的左右侧边转动连接;所述前
    后调节机构位于多个所述前后活动叶片的一端外侧,用于控制多个所述前后活动叶片相对第二外框前后转动;
    10.所述左右活动叶片和前后活动叶片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叶片主体;所述叶片主体的顶部设有朝顺时针方向弯折的倾斜翼片。
    11.优选的,所述左右调节机构包括第一驱动杆、第一螺纹杆和第一驱动器;所述前后调节机构包括第二驱动杆、第二螺纹杆和第二驱动器;
    12.多个所述左右活动叶片和多个所述前后活动叶片的叶片主体远离倾斜翼片的一端外侧均设置有连杆;所述第一驱动杆和第二驱动杆分别通过连杆与左右活动叶片和前后活动叶片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的其中一端分别与第一驱动杆和第二驱动杆螺纹连接,另一端分别与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的驱动轴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分别位于第一外框和第二外框的外侧。
    13.优选的,风机本体正常工作时,多个所述左右活动叶片和多个所述前后活动叶片在打开位置;风机本体停止工作时,多个所述左右活动叶片和多个所述前后活动叶片在闭合位置。
    14.优选的,多个所述左右活动叶片在闭合位置时,邻近第一个所述左右活动叶片的倾斜翼片贴合在第二个所述左右活动叶片的叶片主体上;多个所述前后活动叶片在闭合位置时,邻近第一个所述前后活动叶片的倾斜翼片贴合在第二个所述前后活动叶片的叶片主体上。
    15.优选的,所述左右活动叶片和前后活动叶片在打开位置时,所述左右活动叶片与水平面的夹角大小范围为0度~80度,所述前后活动叶片与水平面的夹角大小范围为0度~80度。
    16.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7.该实用新型采用由风机本体、第一进风方向调节装置和第二进风方向调节装置组成的风机组件的结构设置,并通过在高压变频器柜体的内部四周分别设置温度传感器全方位监测核心元件的各位置温度;在控制器的作用下,通过监测到的温度值控制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驱动左右活动叶片和前后活动叶片转动,从而可以对风机本体的进风方向进行多角度调节,从而实现根据高压变频器的高发热位置调节风机本体的进风角度,可以快速的对高压变频器高发热区域进行集中、有效的散热。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高压变频器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图1的主视图;
    20.图3为图2中a-a剖面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23.图6为图4中b-b剖面结构示意图;
    24.图7为图5中c-c剖面结构示意图;
    25.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左右活动叶片和前后活动叶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9为图9的主视图;
    27.其中:高压变频器柜体1、风机组件2、左侧温度传感器3、右侧温度传感器4、前侧温度传感器5、后侧温度传感器6、叶片主体10、倾斜翼片20、风机本体21、第一进风方向调节装置22、第二进风方向调节装置23、核心元件100、第一外框221、左右活动叶片222、左右调节机构223、第二外框231、前后活动叶片232、前后调节机构233、第一驱动杆2231、第一螺纹杆2232、第一驱动器2233、第二驱动杆2331、第二螺纹杆2332、第二驱动器2333。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29.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上”、“下”、“前”、“后”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30.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31.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32.如图1-9所示,一种高压变频器专用变频柜顶风机,包括设置在高压变频器柜体1顶部的风机组件2和用于控制风机组件2的控制器(未在图中显示);所述风机组件2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风机本体21、第一进风方向调节装置22和第二进风方向调节装置23;
    33.所述高压变频器柜体内设置有核心元件100;所述第一进风方向调节装置22用于控制风机本体21的进风方向朝向核心元件100的左侧或右侧;所述第二进风方向调节装置23用于控制风机本体21的进风方向朝向核心元件100的前侧或者后侧;
    34.还包括设置在高压变频器柜体1内侧四周的左侧温度传感器3、右侧温度传感器4、前侧温度传感器5和后侧温度传感器6;所述控制器与左侧温度传感器3、右侧温度传感器4、前侧温度传感器5和后侧温度传感器6电性连接。
    35.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左侧温度传感器3、右侧温度传感器4、前侧温度传感器5和后侧温度传感器6实时监测核心元件100对应位置的温度;当左侧温度传感器3监测到的温度值较高时,将该温度值数据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通过程序的设置控制第一进风方向调节装置22,使风机本体21的进风方向朝向核心元件100的左侧,然后第二进风方向调节装置23则通过前温度传感器5和后温度传感器6监测到的温度值调节风机本体21的进风方向朝向核心元件100的前侧或后侧;另外在第一进风方向调节装置22和第二进风方向调节装置23的共同作用下,可以使风机本体21的进风角度多变,即可以调节风机本体21进风方向朝向核心元件100任意角度。
    36.进一步的,如图4-7所示,所述第一进风方向调节装置22包括第一外框221、多个左右活动叶片222和左右调节机构223;多个所述左右活动叶片222从左至右均匀分布设置在
    第一外框内221;多个所述左右活动叶片222的两端设置有转轴;多个所述左右活动叶片222通过转轴与第一外框221的前后侧边转动连接;所述左右调节机构223位于多个所述左右活动叶片222的一端外侧,用于控制多个所述左右活动叶片222相对第一外框221左右转动;
    37.所述第二进风方向调节装置23包括第二外框231、多个前后活动叶片232和前后调节机构233;多个所述前后活动叶片232从前至后均匀分布设置在第二外框内231;多个所述前后活动叶片232的两端设置有转轴;多个所述前后活动叶片232通过转轴与第二外框231的左右侧边转动连接;所述前后调节机构233位于多个所述前后活动叶片232的一端外侧,用于控制多个所述前后活动叶片232相对第二外框231前后转动;
    38.所述左右活动叶片222和前后活动叶片232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叶片主体10;所述叶片主体10的顶部设有朝顺时针方向弯折的倾斜翼片20。
    39.在该实施例中,左右调节机构223工作,带动多个所述左右活动叶片222同步向右侧或向左侧相对第一外框221转动,从而实现自动调节风机本体21进风方向朝左侧或右侧;同时前后调节机构233工作,带动多个所述前后活动叶片232向前侧或向后后侧相对第二外框231转动,从而实现自动调节风机本体21进行风向朝前侧或后侧。
    40.进一步的,如图4-7所示,所述左右调节机构223包括第一驱动杆2231、第一螺纹杆2232和第一驱动器2233;所述前后调节机构233包括第二驱动杆2331、第二螺纹杆2332和第二驱动器2333;
    41.多个所述左右活动叶片222和多个所述前后活动叶片232的叶片主体10远离倾斜翼片20的一端外侧均设置有连杆;所述第一驱动杆2231和第二驱动杆2331分别通过连杆与左右活动叶片222和前后活动叶片232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2232和第二螺纹杆2332的其中一端分别与第一驱动杆2231和第二驱动杆2331螺纹连接,另一端分别与第一驱动器2233和第二驱动器2333的驱动轴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器2233和第二驱动器2333分别位于第一外框221和第二外框231的外侧。
    42.在该实施例中,所示第一进风方向调节装置22和第二进风方向调节装置23调节风机本体21进风方向的工作原理:
    43.当需要调节风机本体21的进风方向朝向左侧或右侧时,第一驱动器2233启动,驱动第一螺纹杆2232转动,从而驱动与第一螺纹杆2232螺纹连接的第一驱动杆2231远离或者靠近第一螺纹杆2232,然后因为第一驱动杆2231通过连杆与多个所述左右活动叶片222连接,从而带动多个所述左右活动叶片222顺时针或者逆时针转动,从而达到改变风机本体21的进风方向。
    44.另外第二进风方向调节装置23与第一进风方向调节装置22的结构相同,因此其工作原理不再赘述。
    45.进一步的,如图4-7所示,风机本体21正常工作时,多个所述左右活动叶片222和多个所述前后活动叶片232在打开位置;风机本体21停止工作时,多个所述左右活动叶片222和多个所述前后活动叶片232在闭合位置。
    46.在该实施例中,所述左右活动叶片222和前后活动叶片232可以在自身重力或在控制器的作用下翻转处于闭合位置;同时所述左右活动叶片222和前后活动叶片232可以在空气负压的作用下被吸起并绕转轴旋转,而处于打开位置,也可以通过控制器的控制下,处于打开位置;即可以实现对左右活动叶片222和前后活动叶片232处于闭合位置或不同角度的
    打开位置。
    47.进一步的,多个所述左右活动叶片222在闭合位置时,邻近第一个所述左右活动叶片222的倾斜翼片20贴合在第二个所述左右活动叶片222的叶片主体10上;多个所述前后活动叶片232在闭合位置时,邻近第一个所述前后活动叶片232的倾斜翼片20贴合在第二个所述前后活动叶片232的叶片主体10上。
    48.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倾斜翼片20的结构设置,使邻近的左右活动叶片222和邻近的前后活动叶片232处于闭合位置时紧密贴合,达到闭合卡止的作用。
    49.进一步的,所述左右活动叶片222和前后活动叶片232在打开位置时,所述左右活动叶片222与水平面的夹角大小范围为0度~80度,所述前后活动叶片232与水平面的夹角大小范围为0度~80度;通过所述左右活动叶片222和前后活动叶片232的组合,可以对风机本体21的进风方向进行多角度调节。
    50.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高压变频器专用变频柜顶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高压变频器柜体顶部的风机组件和用于控制风机组件的控制器;所述风机组件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风机本体、第一进风方向调节装置和第二进风方向调节装置;所述高压变频器柜体内设置有核心元件;所述第一进风方向调节装置用于控制风机本体的进风方向朝向核心元件的左侧或右侧;所述第二进风方向调节装置用于控制风机本体的进风方向朝向核心元件的前侧或者后侧;还包括设置在高压变频器柜体内侧四周的左侧温度传感器、右侧温度传感器、前侧温度传感器和后侧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器与左侧温度传感器、右侧温度传感器、前侧温度传感器和后侧温度传感器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变频器专用变频柜顶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风方向调节装置包括第一外框、多个左右活动叶片和左右调节机构;多个所述左右活动叶片从左至右均匀分布设置在第一外框内;多个所述左右活动叶片的两端设置有转轴;多个所述左右活动叶片通过转轴与第一外框的前后侧边转动连接;所述左右调节机构位于多个所述左右活动叶片的一端外侧,用于控制多个所述左右活动叶片相对第一外框左右转动;所述第二进风方向调节装置包括第二外框、多个前后活动叶片和前后调节机构;多个所述前后活动叶片从前至后均匀分布设置在第二外框内;多个所述前后活动叶片的两端设置有转轴;多个所述前后活动叶片通过转轴与第二外框的左右侧边转动连接;所述前后调节机构位于多个所述前后活动叶片的一端外侧,用于控制多个所述前后活动叶片相对第二外框前后转动;所述左右活动叶片和前后活动叶片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叶片主体;所述叶片主体的顶部设有朝顺时针方向弯折的倾斜翼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压变频器专用变频柜顶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调节机构包括第一驱动杆、第一螺纹杆和第一驱动器;所述前后调节机构包括第二驱动杆、第二螺纹杆和第二驱动器;多个所述左右活动叶片和多个所述前后活动叶片的叶片主体远离倾斜翼片的一端外侧均设置有连杆;所述第一驱动杆和第二驱动杆分别通过连杆与左右活动叶片和前后活动叶片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的其中一端分别与第一驱动杆和第二驱动杆螺纹连接,另一端分别与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的驱动轴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分别位于第一外框和第二外框的外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压变频器专用变频柜顶风机,其特征在于,风机本体正常工作时,多个所述左右活动叶片和多个所述前后活动叶片在打开位置;风机本体停止工作时,多个所述左右活动叶片和多个所述前后活动叶片在闭合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压变频器专用变频柜顶风机,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左右活动叶片在闭合位置时,邻近第一个所述左右活动叶片的倾斜翼片贴合在第二个所述左右活动叶片的叶片主体上;多个所述前后活动叶片在闭合位置时,邻近第一个所述前后活动叶片的倾斜翼片贴合在第二个所述前后活动叶片的叶片主体上。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压变频器专用变频柜顶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活动叶片和前后活动叶片在打开位置时,所述左右活动叶片与水平面的夹角大小范围为0度~80度,所述前后活动叶片与水平面的夹角大小范围为0度~80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压变频器专用变频柜顶风机,包括设置在高压变频器柜体顶部的风机组件和控制器;所述风机组件包括风机本体、第一进风方向调节装置和第二进风方向调节装置;所述高压变频器柜体内设置有核心元件;还包括设置在高压变频器柜体内侧四周的左侧温度传感器、右侧温度传感器、前侧温度传感器和后侧温度传感器。该实用新型在控制器的作用下,通过监测到的温度值控制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驱动左右活动叶片和前后活动叶片转动,从而可以对风机本体的进风方向进行多角度调节,从而实现根据高压变频器的高发热位置调节风机本体的进风角度,可以快速的对高压变频器高发热区域进行集中、有效的散热。有效的散热。有效的散热。


    技术研发人员:姜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宏创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07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258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