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定量注射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次使用的定量注射器。
背景技术:
2.某些病人,如糖尿病人,或其他需要自己用药的病人,经常需要在不同场合自己给自己进行注射药液。对于这些特殊病人,比如糖尿病患者、身高矮小、肝炎患者等,需要注射胰岛素、干扰素生长素,疫苗等,其注射剂量小(0.01ml-0.1ml),注射剂量精确度要求特别高。但是旧式多次使用的注射器零件多、结构复杂、精度不高,普通病人在使用这类旧式注射器的过程中既不方便,也不能有效达到精确用药。当药物储藏瓶里面剩余药量小于所需注射量时,使用者也不能有效直观地知道,导致实际注射量小于所需要的注射量。
3.现有技术中,如公开号为cn 109663177 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定量注射器,能够连续多次定量注射,是一种类似笔状的注射器,包括注射组件以及旋钮组件,旋钮组件用于驱动注射组件注射;旋钮组件包括内旋管和螺旋管,内旋管单向旋转用来驱动注射组件,螺旋管用于调节注射剂量,螺旋管设有旋钮,旋钮上以及内旋管上分别设有可以咬合的分度齿。这种旋钮组件零件多、装配麻烦,且分度齿设计在旋钮上,旋钮和螺旋管的装配会有误差,同轴度难以控制,会影响精度,对调节剂量的精度以及注射精度有很大影响。
4.本实用新型就是基于这种情况做出的。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零件少、装配容易、装配误差小、结构简单、易于生产、精度高的多次使用的定量注射器。
6.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7.一种多次使用的定量注射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注射组件以及用于驱动注射组件注射药剂的旋钮组件,所述注射组件包括只能单向旋转的驱动件;所述旋钮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外壳内的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内设有螺旋管,且所述固定环和螺旋管之间设有能随固定环的旋转而驱动螺旋管升降的螺纹结构;所述螺旋管内设有内旋管,所述内旋管和驱动件之间周向固定且轴向活动连接;所述螺旋管上端设有第一离合齿,所述内旋管上部设有能与第一离合齿配合的第二离合齿;所述内旋管上端设有将第一离合齿往第二离合齿方向顶压的复位组件。
8.如上所述的一种多次使用的定量注射器,所述第一离合齿一体式地设在螺旋管的上端。
9.如上所述的一种多次使用的定量注射器,所述第一离合齿为在螺旋管的上端均匀分布一圈的分度齿。
10.如上所述的一种多次使用的定量注射器,所述螺旋管上部固定连接有旋钮环。
11.如上所述的一种多次使用的定量注射器,所述复位组件包括设在旋钮环上方的压帽,所述压帽和内旋管上端之间设有压头,所述压帽和压头之间设有复位弹簧。
12.如上所述的一种多次使用的定量注射器,所述旋钮环和压帽之间设有限制压帽向上脱离的防脱结构。
13.如上所述的一种多次使用的定量注射器,所述压帽和压头之间还设有第一导向结构;所述压头和内旋管之间设有第二导向结构。
14.如上所述的一种多次使用的定量注射器,所述第一导向结构包括设在压帽下部的第一导向柱,以及设在压头上的能供第一导向柱插入并能在其中上下滑动的第一导向孔;所述第二导向结构包括插在内旋管并能在其中上下滑动的第二导向柱。
15.如上所述的一种多次使用的定量注射器,所述螺纹结构包括设在固定环内壁上的螺牙,以及设在螺旋管外壁上的螺旋槽。
16.如上所述的一种多次使用的定量注射器,所述内旋管插在驱动件之内,且所述内旋管外壁上设有轴向的滑块,所述驱动件内壁上设有轴向的与滑块配合的滑槽。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
18.1.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离合齿直接设计在螺旋管上,第二离合齿直接设计在内旋管上,因而零件数量少;且无需考虑第一离合齿在螺旋管上的同轴度以及第二离合齿在内旋管上的同轴度,因而精度高,保证调节精度以及注射剂量;此外,装配容易,内旋管直接插入螺旋管内即可,无需复杂装配;生产容易,有利于降低成本。
19.2.所述复位组件包括设在旋钮环上方的压帽,所述压帽和内旋管上端之间设有压头,所述压帽和压头之间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可以保证压头一直往下压内旋管上部,即保证第一离合齿和第二离合齿一直有啮合的趋势。
附图说明
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爆炸示意图;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24.图4是旋钮组件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26.如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多次使用的定量注射器,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内设有注射组件2以及用于驱动注射组件2注射药剂的旋钮组件3,所述注射组件2包括只能单向旋转的驱动件21;所述旋钮组件3包括固定连接在外壳1内的固定环31,所述固定环31内设有螺旋管32,且所述固定环31和螺旋管32之间设有能随固定环31的旋转而驱动螺旋管32升降的螺纹结构;所述螺旋管32内设有内旋管33,所述内旋管33和驱动件21之间周向固定且轴向活动连接;所述螺旋管32上端设有第一离合齿321,所述内旋管33上部设有能与第一离合齿321配合的第二离合齿331;所述内旋管33上端设有将第一离合齿321往第二离合齿331方向顶压的复位组件4。
27.本实用新型中,旋钮组件3主要用来调节注射剂量以及在注射时带动驱动件21单
向旋转。调节注射剂量过程是这样的,将螺旋管32正向旋转,由于固定环31和螺旋管32之间的螺纹结构,螺旋管32会在正向旋转的同时上升,上升的程度关乎单次注射的剂量;由于驱动件21被正向节制,只能单向旋转(反向旋转),而内旋管33和驱动件21之间周向固定;因此螺旋管32正向旋转时,内旋管33不旋转,第一离合齿321和第二离合齿331会在螺旋管32的旋转作用以及复位组件4的作用下,周期性的咬合和分离(会发出咔哒咔哒的声响)。而注射药剂的过程是这样的,下压复位结构,第一离合齿321和第二离合齿331紧紧啮合在一起,下压作用也会反向旋动螺旋管32,螺旋管32会在螺纹结构的作用下下降;由于第一离合齿321和第二离合齿331啮合在一起,内旋管33会随之反向旋转,因而驱动件21也会反向旋转,驱动件21就会推动其内的螺杆下降推动活塞进行注射。
28.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离合齿321直接设计在螺旋管32上,第二离合齿331直接设计在内旋管33上,因而零件数量少;且无需考虑第一离合齿321在螺旋管32上的同轴度以及第二离合齿331在内旋管33上的同轴度,因而精度高,保证调节精度以及注射剂量;此外,装配容易,内旋管33直接插入螺旋管32内即可,无需复杂装配;生产容易,有利于降低成本。
29.在本实用新型更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离合齿321一体式地设在螺旋管32的上端。这样,容易生产,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30.在本实用新型更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离合齿321为在螺旋管32的上端均匀分布一圈的分度齿,便于平稳均匀地调节螺旋管32上升的高度。
31.在本实用新型更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螺旋管32上部固定连接有旋钮环34。旋钮环34通过卡接结构与螺旋管32上部之间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二者同步旋转,旋钮环34主要是供手捏住来转动,以便旋动螺旋管32。
32.在本实用新型更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复位组件4包括设在旋钮环34上方的压帽41,所述压帽41和内旋管33上端之间设有压头42,所述压帽41和压头42之间设有复位弹簧43。复位弹簧43可以保证压头42一直往下压内旋管33上部,即保证第一离合齿321和第二离合齿331一直有啮合的趋势。
33.在本实用新型更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旋钮环34和压帽41之间设有限制压帽41向上脱离的防脱结构。所述防脱结构优选包括设在旋钮环34内壁的突出部,以及设在压帽41下端且被凸出部挡在下方的挂钩部,方便安装装配。
34.在本实用新型更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压帽41和压头42之间还设有第一导向结构,述压头42和内旋管33之间设有第二导向结构,第一导向结构和第二导向结构主要用于使得压头42上下运动时不歪斜,以及保证内旋管33升降稳定。
35.在本实用新型更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向结构包括设在压帽41下部的第一导向柱411,以及设在压头42上的能供第一导向柱411插入并能在其中上下滑动的第一导向孔421;所述第二导向结构包括插在内旋管33并能在其中上下滑动的第二导向柱422,结构简单、有利于保证精度。
36.在本实用新型更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螺纹结构包括设在固定环31内壁上的螺牙311,以及设在螺旋管32外壁上的螺旋槽322。固定环31固定不动,螺旋管32旋转时,螺牙311沿着螺旋槽322滑动,就会推动螺旋管32升降。
37.在本实用新型更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内旋管33插在驱动件21之内,且所述内旋管33外壁上设有轴向的滑块332,所述驱动件21内壁上设有轴向的与滑块332配合的滑槽
211。这样,内旋管33既能在驱动件21内轴向移动,又能保持和驱动件21同步旋转。驱动件21只能单向转动,也就是内旋管33只能单向转动。结构简单,容易装配。
38.注射组件2如图2、图3所示,其内设有可拆卸更换的药剂腔24、药剂腔24的活塞由螺杆25推动,螺杆25插在第二驱动件26之内;且螺杆25能在第二驱动件26内轴向移动并且二者周向相对固定,即会同步旋转。第二驱动件26通过离合结构与驱动件21连接,注射组件2还包括用于节制驱动件21使其只能单向旋转的节制结构。节制结构优选为分别连接在外壳1以及驱动件21上的两个节制件(22和23);两个节制件之间通过单向齿咬合,当然二者之间还设有复位结构。外壳1下端设有定位件27,其上设有与螺杆25配合的螺纹。定位件27一体成型。
39.药剂腔24打完之后,需要拆卸更换,拆卸掉药剂腔24后,螺杆25向下伸出,第二驱动件26和驱动件21在弹簧28的作用下分离;更换药剂腔24时,要装上新的药剂腔24,此过程往上顶压定位件27,定位件27会往上推第二驱动件26,使得第二驱动件26与驱动件21重新啮合;且此过程中螺杆25会一边在定位件27中旋转一边上升,最后恢复到注射前的位置。
40.当然,注射组件2还包括终点控制结构,详细结构参见公开号为cn 109663177a的中国发明专利。
41.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多次使用的定量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内设有注射组件(2)以及用于驱动注射组件(2)注射药剂的旋钮组件(3),所述注射组件(2)包括只能单向旋转的驱动件(21);所述旋钮组件(3)包括固定连接在外壳(1)内的固定环(31),所述固定环(31)内设有螺旋管(32),且所述固定环(31)和螺旋管(32)之间设有能随固定环(31)的旋转而驱动螺旋管(32)升降的螺纹结构;所述螺旋管(32)内设有内旋管(33),所述内旋管(33)和驱动件(21)之间周向固定且轴向活动连接;所述螺旋管(32)上端设有第一离合齿(321),所述内旋管(33)上部设有能与第一离合齿(321)配合的第二离合齿(331);所述内旋管(33)上端设有将第一离合齿(321)往第二离合齿(331)方向顶压的复位组件(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次使用的定量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离合齿(321)一体式地设在螺旋管(32)的上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次使用的定量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离合齿(321)为在螺旋管(32)的上端均匀分布一圈的分度齿。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多次使用的定量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管(32)上部固定连接有旋钮环(3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次使用的定量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组件(4)包括设在旋钮环(34)上方的压帽(41),所述压帽(41)和内旋管(33)上端之间设有压头(42),所述压帽(41)和压头(42)之间设有复位弹簧(43)。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次使用的定量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环(34)和压帽(41)之间设有限制压帽(41)向上脱离的防脱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次使用的定量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帽(41)和压头(42)之间还设有第一导向结构;所述压头(42)和内旋管(33)之间设有第二导向结构。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多次使用的定量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结构包括设在压帽(41)下部的第一导向柱(411),以及设在压头(42)上的能供第一导向柱(411)插入并能在其中上下滑动的第一导向孔(421);所述第二导向结构包括插在内旋管(33)并能在其中上下滑动的第二导向柱(422)。9.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多次使用的定量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结构包括设在固定环(31)内壁上的螺牙(311),以及设在螺旋管(32)外壁上的螺旋槽(322)。10.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多次使用的定量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旋管(33)插在驱动件(21)之内,且所述内旋管(33)外壁上设有轴向的滑块(332),所述驱动件(21)内壁上设有轴向的与滑块(332)配合的滑槽(21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次使用的定量注射器,包括外壳,外壳内设有注射组件以及旋钮组件,注射组件包括只能单向旋转的驱动件;旋钮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外壳内的固定环,固定环内设有螺旋管,且固定环和螺旋管之间设有螺纹结构;螺旋管内设有内旋管,内旋管和驱动件之间周向固定且轴向活动连接;螺旋管上端设有第一离合齿,内旋管上部设有能与第一离合齿配合的第二离合齿;内旋管上端设有将第一离合齿往第二离合齿方向顶压的复位组件。本实用新型第一离合齿直接设计在螺旋管上,第二离合齿直接设计在内旋管上,因而零件数量少;且无需考虑第一离合齿在螺旋管上的同轴度以及第二离合齿在内旋管上的同轴度,因而精度高。因而精度高。因而精度高。
技术研发人员:邓源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山汇丰医用包装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22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2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