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改善胰岛功能的组合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促进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平衡的组合物。
背景技术:
2.糖尿病主要有两种: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起病急骤,主要由于自身免疫原因导致,且需要长期注射胰岛素。2型糖尿病发病缓慢,需要适当的饮食、运动或药物控制使血糖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无论是1型还是2型糖尿病,如果血糖控制不当,将会导致大血管病变和微血管病变。
3.目前2型糖尿病治疗药物主要有磺脲类、格列奈类、双胍类、糖苷类、噻唑烷二酮类、dpp-4抑制剂、sglt-2抑制剂、胰岛素等。胰岛素注射有发生低血糖的风险,而其他药物常常伴随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胀或伴有肝肾毒性。
4.针对目前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出现的副作用,开发一款安全、有效调节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并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的产品非常必要。本发明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促进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平衡的组合物,该组合物主要利用d-甘露糖和γ-氨基丁酸联合使用促进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平衡,改善胰岛素抵抗。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7.一种促进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平衡的组合物,是由d-甘露糖和γ-氨基丁酸组成;其中,所述d-甘露糖与所述γ-氨基丁酸的重量份配比为1~3:1~3。
8.进一步,所述d-甘露糖与所述γ-氨基丁酸的重量份配比为3:1~3。
9.进一步,所述促进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平衡的组合物能与中药组合物配合发挥协同增效作用,所述中药组合物按照重量份数计包括苦瓜1~2份、桑叶0.5~1份、罗汉果0.2~0.5份。
10.更进一步,所述中药组合物按照重量份数计还包括:罗布麻叶0.5~1份。
11.更进一步,所述中药组合物还包括:苦荞1~3份和蜂胶0.5~1份。
12.更进一步,所述中药组合物还包括:青钱柳0.1~0.5份和枸杞0.5~1份。
13.更进一步,所述d-甘露糖占所述促进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平衡的组合物以及所述中药组合物的总重量的30%~70%。
14.更进一步,所述d-甘露糖占所述促进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平衡的组合物以及所述中药组合物的总重量的30%~40%。
15.进一步,所述促进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平衡的组合物能与药学意义上的辅料配合制成片剂、颗粒剂、粉剂、膏剂或者胶囊剂。
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7.1、本发明的组合物通过d-甘露糖调节免疫,进而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改善了胰岛微环境,进而抑制炎症导致的胰岛β细胞去分化,并且为γ-氨基丁酸促使胰岛α细胞转分化胰岛β细胞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两者联合使用,促进胰岛β细胞的增殖,改善了β细胞的功能。同时两者合用可以抑制机体炎症,改善胰岛素抵抗为主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平衡血糖。
18.糖尿病属中医“消渴”病范畴,其病理为气阴两虚,病及五脏,以脾肾为重点。治疗以益气养阴、生津止渴、清热解毒为主要。所选中药组合物以苦瓜为君,补气益精,止渴消暑,清热解毒。桑叶为臣,清肺润燥,清肝明目。佐以罗汉果清热润肺,止咳利咽。诸药合用,共同发挥益气养阴、生津止渴、清热解毒的功效。该中药组合物能与d-甘露糖及γ-氨基丁酸配合,协同增效,促进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平衡。
19.3、本发明的组合物可用于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调节血糖、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该组合物可以用于制备食品、保健品或药物制剂中。
附图说明
20.图1是动物试验中各组小鼠胰岛β细胞数目比例柱形分析图。其中,control表示正常对照组;t2dm表示t2dm模型对照组;t2dm gaba表示t2dm γ-氨基丁酸组;t2dm d-man表示t2dm d-甘露糖组;t2dm gaba d-man表示t2dm γ-氨基丁酸 d-甘露糖组。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22.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3.下述各实施例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在市场上购买得到;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各原料为陕西昂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水提或醇提获取的提取物。
24.实施例1
25.一种促进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平衡的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d-甘露糖3份和γ-氨基丁酸3份。
26.实施例2
27.一种促进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平衡的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d-甘露糖3份和γ-氨基丁酸1份。
28.实施例3
29.一种促进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平衡的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d-甘露糖1份和γ-氨基丁酸2份。
30.实施例4
31.一种促进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平衡的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d-甘露糖
2份和γ-氨基丁酸3份。
32.实施例5
33.一种促进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平衡的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d-甘露糖3份和γ-氨基丁酸3份。
34.所述中药组合物按照重量份数计是由苦瓜粉2份、桑叶粉1份和罗汉果粉0.5份组成。所述中药组合物是以苦瓜为君,补气益精,止渴消暑,清热解毒;桑叶为臣,清肺润燥,清肝明目;佐以罗汉果清热润肺,止咳利咽;诸药合用,共同发挥益气养阴、生津止渴、清热解毒的功效。
35.所述促进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平衡的组合物能与所述中药组合物配合发挥协同增效作用。
36.实施例6
37.一种促进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平衡的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d-甘露糖3份和γ-氨基丁酸1份。
38.所述中药组合物按照重量份数计是由苦瓜粉2份、桑叶粉1份和罗汉果粉0.5份组成。所述中药组合物是以苦瓜为君,补气益精,止渴消暑,清热解毒;桑叶为臣,清肺润燥,清肝明目;佐以罗汉果清热润肺,止咳利咽;诸药合用,共同发挥益气养阴、生津止渴、清热解毒的功效。
39.所述促进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平衡的组合物能与所述中药组合物配合发挥协同增效作用。
40.实施例7
41.一种促进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平衡的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d-甘露糖3份和γ-氨基丁酸3份。
42.所述中药组合物按照重量份数计是由苦瓜粉2份、桑叶粉1份、罗汉果粉0.5份和罗布麻叶粉1份组成。所述中药组合物是以苦瓜为君,补气益精,止渴消暑,清热解毒;桑叶为臣,疏风散热,清肺润燥;佐以罗布麻叶、罗汉果清热利尿、润肺止咳;诸药合用,共同发挥益气养阴、生津止渴、清热解毒的功效。
43.所述促进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平衡的组合物能与所述中药组合物配合发挥协同增效作用。
44.实施例8
45.一种促进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平衡的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d-甘露糖3份和γ-氨基丁酸3份。
46.所述中药组合物按照重量份数计是由苦瓜粉2份、桑叶粉1份、罗汉果粉0.5份、苦荞粉2份、蜂胶粉1份组成。所述中药组合物是以苦瓜、苦荞为君,补益精气,清热解毒;桑叶、蜂胶为臣,清肺润燥,益气养阴;佐以罗汉果清热润肺,生津止渴;诸药合用,共同发挥益气养阴、生津止渴、清热解毒的功效。
47.所述促进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平衡的组合物能与所述中药组合物配合发挥协同增效作用。
48.实施例9
49.一种促进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平衡的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d-甘露糖
3份和γ-氨基丁酸3份。
50.所述中药组合物按照重量份数计是由苦瓜粉2份、桑叶粉1份、罗汉果粉0.5份、青钱柳叶粉0.2份、枸杞粉1份组成。所述中药组合物是以苦瓜、枸杞为君补益精气,滋补肝肾;桑叶为臣,疏风散热,清肺润燥;佐以罗汉果、青钱柳叶清热祛风、健脾理气;诸药合用,共同发挥补肝肾、滋阴生津、清热祛风、健脾理气的功效。
51.所述促进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平衡的组合物能与所述中药组合物配合发挥协同增效作用。
52.实施例1~4所述促进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平衡的组合物可以与药学意义上的辅料配合制成片剂、颗粒剂、粉剂、膏剂或者胶囊剂。下面仅以片剂进行详细说明,该组合物的片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53.按照重量份称取各原料以及1份抗性糊精,各原料分别过100目筛,混合均匀后,加入占总重量10%的体积浓度为75%的乙醇,制粒,55℃干燥3h,过14目筛整粒,加入质量分数0.5%硬脂酸镁混匀后压成0.6g/片的片剂。
54.实施例1~4所述促进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平衡的组合物的效果基本相同,因此,仅以实施例1的组合物说明效果。实施例5~9的中药组合物均能与所述促进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平衡的组合物配合发挥协同增效作用,实施例5和实施例6的效果基本相同,因此下面仅以实施例5和实施例7-9的组合物说明其协同效果。
55.一、动物试验
56.1、试验动物
57.取6周龄的spf级c57/bl6雄性小鼠109只,随机分为2组,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15只(a组),模型组94只(b组)。a组小鼠使用普通饲料饲养,b组使用高脂饲料饲养。实验开始时,a组腹腔注射无菌柠檬酸盐缓冲液(ph 4.4),b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ph 4.4无菌柠檬酸盐缓冲液溶解)。
58.2、材料
59.高脂饲料(h10060)与普通饲料(1025)均购自北京华阜康生物。
60.3、建立t2dm模型小鼠
61.实验开始时,b组小鼠一次腹腔注射120mg/(kg
·
bw)stz,继续喂养8周,将小鼠隔夜禁食后,尾部采血,测量空腹血糖。空腹血糖大于7.0mmol/l认定模型建立成功,取72只t2dm模型小鼠进行后续实验。
62.4、试验方法
63.将模型小鼠随机分为t2dm模型对照组(t2dm组)、t2dm γ-氨基丁酸组(t2dm gaba组)、t2dm d-甘露糖组(t2dm d-man组)、t2dm γ-氨基丁酸 d-甘露糖组(t2dm gaba d-man组);
64.t2dm 中药组合物i组(t2dm mix-i组)、t2dm γ-氨基丁酸 d-甘露糖 中药组合物i组(t2dm gaba d-man mix-i组)、t2dm γ-氨基丁酸 d-甘露糖 中药组合物ii组(t2dm gaba d-man mix-ii组)、t2dm γ-氨基丁酸 d-甘露糖 中药组合物iii组(t2dm gaba d-man mix-iii组)、t2dm γ-氨基丁酸 d-甘露糖 中药组合物iv组(t2dm gaba d-man mix-iv组);
65.每组8只。中药组合物i组采用的是实施例5的中药组合物,是由2份苦瓜粉 1份桑
叶粉 0.5份罗汉果粉组成。中药组合物ii组采用的是实施例7的中药组合物,是由2份苦瓜粉 1份桑叶粉 0.5份罗汉果粉 1份罗布麻叶粉组成。中药组合物iii组采用的是实施例8的中药组合物,是由2份苦瓜粉 1份桑叶粉 0.5份罗汉果粉 2份苦荞粉 1份蜂胶粉组成。中药组合物iv组采用的是实施例9的中药组合物,是由2份苦瓜粉 1份桑叶粉 0.5份罗汉果粉 0.2份青钱柳叶粉 1份枸杞粉组成。
66.各组小鼠均以普通饲料饲养;同时t2dm gaba组、t2dm d-man组、t2dm gaba d-man组、t2dm mix-i组、t2dm gaba d-man mix-i组、t2dm gaba d-man mix-ii组、t2dm gaba d-man mix-iii组、t2dm gaba d-man mix-iv组分别灌胃给药γ-氨基丁酸、d-甘露糖、实施例1的组合物(3份γ-氨基丁酸 3份d-甘露糖)、中药组合物(2份苦瓜粉 1份桑叶粉 0.5份罗汉果粉)、实施例5的组合物(3份d-甘露糖 3份γ-氨基丁酸 2份苦瓜粉 1份桑叶粉 0.5份罗汉果粉)、实施例7的组合物(3份d-甘露糖 3份γ-氨基丁酸 2份苦瓜粉 1份桑叶粉 0.5份罗汉果粉 1份罗布麻叶粉)、实施例8的组合物(3份d-甘露糖 3份γ-氨基丁酸 2份苦瓜粉 1份桑叶粉 0.5份罗汉果粉 2份苦荞粉 1份蜂胶粉)、实施例9的组合物(3份d-甘露糖 3份γ-氨基丁酸 2份苦瓜粉 1份桑叶粉 0.5份罗汉果粉 0.2份青钱柳叶粉 1份枸杞粉)200mg/(kg
·
bw),频率1次/天,灌胃组分均用纯水溶解;正常对照组和t2dm模型对照组小鼠灌胃等量的纯水。
67.试验期间小鼠自由饮水采食,每周称重记录。喂养4周后,将小鼠隔夜禁食后,进行尾部采血,测量空腹血糖。
68.采用血糖仪及血糖测试条检测小鼠空腹血糖,结果见表1。
69.表1.治疗前后小鼠空腹血糖变化
70.[0071][0072]
注:与t2dm组相比,
*
p<0.05;与t2dm gaba d-man组相比,
#
p<0.05;与t2dm gaba d-man mix-i组相比,
△
p<0.05。
[0073]
从表1可以看出,试验结束时,与t2dm模型组相比,所有组别空腹血糖水平降低。同时,t2dm gaba d-man组与t2dm gaba组、t2dm d-man组相比,空腹血糖水平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γ-氨基丁酸与d-甘露糖组合使用的效果明显大于单一组分的降血糖效果。
[0074]
t2dm gaba d-man mix-i组与t2dm gaba d-man组、t2dm mix-i组相比,血糖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t2dm gaba d-man mix-ii组、t2dm gaba d-man mix-iii组、t2dm gaba d-man mix-iv组与t2dm gaba d-man mix-i组相比,血糖相近,说明本发明实施例5~9的中药组合物与gaba及d-man协同增效,降低血糖。
[0075]
试验结束后,颈椎脱臼法处死control组、t2dm组、t2dm gaba组、t2dm d-man组、t2dm gaba d-man组小鼠,剪取部分胰腺组织,4%多聚甲醛固定后,进行梯度浓度的乙醇脱水,30%乙醇浸泡1h,50%乙醇浸泡1h,70%乙醇浸泡1h,85%乙醇浸泡1h,95%乙醇浸泡30min(重复一次),100%乙醇浸泡20min(重复一次)。脱水完毕的组织块,进行透明步骤处理,过程如下:50%二甲苯 50%乙醇浸泡30min,二甲苯浸泡30min(重复一次)。组织经过透明处理后,开始浸蜡包埋,50%二甲苯 50%石蜡20~30min,石蜡浸渍20~30min(重复一次),然后切片,厚度5μm。
[0076]
通过免疫荧光技术观察小鼠胰腺组织中胰岛β细胞数目的变化情况。每组随机选取3只小鼠的胰腺组织石蜡切片,60℃烤片1h,二甲苯、无水乙醇脱蜡复水,置于柠檬酸盐缓冲液中加热进行抗原修复,去除内源性酶,5%bsa室温封闭1h,滴加1:400稀释的小鼠insulin单克隆抗体,湿盒内4℃孵育过夜,pbs洗3次,每次5分钟,然后滴加1:200稀释的fitc标记山羊抗小鼠igg,37℃避光孵育1h,pbs洗3次,每次5分钟,滴加dapi染液,孵育15min,pbs清洗后封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切片并拍照,每只小鼠选取6个胰岛组织切片,统计胰岛总细胞数与胰岛β细胞数目,计算胰岛β细胞占比,结果如图1所示。
[0077]
由图1可以看出,t2dm组小鼠胰腺组织中胰岛β细胞比例(t2dm)较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显著降低(p<0.05)。t2dm gaba组及t2dm d-man组小鼠胰腺组织中胰岛β细胞比例较t2dm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t2dm gaba d-man组小鼠胰腺组织中胰岛β细胞比例较t2dm gaba组与t2dm d-man组也有显著升高(p<0.05),说明γ-氨基丁酸与d-甘露糖组合使用,其促胰岛β细胞比例恢复效果比单一组分显著增强,进一步验证了γ-氨基丁酸与d-甘露糖具有协同促胰岛β细胞比例恢复效果。
[0078]
二、临床试验
[0079]
1、选取t2dm患者100例。将100例志愿者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实施例1做成的片剂),两组各50例。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患者均已签订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本研究。
[0080]
表2.两组t2dm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对比
[0081][0082]
2、纳入及排除标准
[0083]
纳入标准:
①
诊断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制定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中关于t2md的诊断;
②
初次诊断为t2dm,且未经系统治疗;
③
年龄范围30~65岁;
④
ibm<28kg/m2;
⑤
临床病例资料完整。
[0084]
排除标准:
①
其他类型糖尿病;
②
妊娠及哺乳期;
③
对本次研究药物过敏;
④
存在严重并发症及伴有严重心肺肝肾功能障碍、血液系统、免疫系统疾病。
[0085]
3、治疗方法
[0086]
两组患者均给予糖尿病健康教育、饮食与运动建议。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片(北京京丰制药集团有限公司,规格:0.25g
×
48片,国药准字h11021518),0.25g/次,每天3次。治疗组给予实施例1中片剂,0.6g/次,每天2次。
[0087]
3.1、两组t2dm患者血糖水平对比
[0088]
分别于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空腹抽取静脉血,开展100g馒头餐试验,于0min、120min取血检测血糖(fpg、2h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公式为homa-ir=空腹血糖水平(fpg,mmol/l)
×
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miu/l)/22.5。以上结果见表3。
[0089]
表3.两组t2dm患者血糖水平对比
[0090][0091]
[0092]
注:与治疗前相比,
*
p<0.05;与对照组相比,
#
p<0.05。
[0093]
从表3可以看出,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pg、2hpg、hba1c、fins、homa-i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fpg、2hpg、hba1c、fins、homa-ir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患者的fpg、2hpg、hba1c、fins、homa-ir水平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d-甘露糖和γ-氨基丁酸联用,可以降低餐前、前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降低空腹胰岛素水平,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且其效果好于单一用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
[0094]
3.2两组t2dm患者炎症相关指标对比
[0095]
分别于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空腹抽取静脉血,检测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见表4。
[0096]
表4.两组t2dm患者炎症相关指标对比
[0097][0098]
注:与治疗前相比,
*
p<0.05;与对照组相比,
#
p<0.05。
[0099]
表4数据显示,治疗前,两组的tnf-α、il-6、crp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tnf-α、il-6、crp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有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d-甘露糖和γ-氨基丁酸联用可以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机体炎症状态;且与药物对照组相比,治疗组tnf-α、il-6、crp下降更明显,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0100]
4、安全性评价
[0101]
对比两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0102]
对照组患者出现恶心2例,呕吐1例,皮疹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4/50);治疗组患者出现食欲下降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1/50),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不良症状均可自行缓解。
[0103]
三、结论
[0104]
本发明实施例的促进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平衡的组合物通过d-甘露糖和γ-氨基丁酸联合使用,可增加胰岛β细胞数量、平衡胰岛素分泌、调节血糖、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且γ-氨基丁酸与d-甘露糖组合使用的效果明显大于单一组分的效果。
[0105]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促进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平衡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是由d-甘露糖和γ-氨基丁酸组成;其中,所述d-甘露糖与所述γ-氨基丁酸的重量份配比为1~3: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进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平衡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d-甘露糖与所述γ-氨基丁酸的重量份配比为3: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进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平衡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促进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平衡的组合物能与中药组合物配合发挥协同增效作用,所述中药组合物按照重量份数计包括苦瓜1~2份、桑叶0.5~1份、罗汉果0.2~0.5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促进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平衡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按照重量份数计还包括:罗布麻叶0.5~1份。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促进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平衡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还包括:苦荞1~3份和蜂胶0.5~1份。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促进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平衡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还包括:青钱柳叶0.1~0.5份和枸杞0.5~1份。7.根据权利要求3~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促进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平衡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d-甘露糖占所述促进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平衡的组合物以及所述中药组合物的总重量的30%~70%。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促进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平衡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d-甘露糖占所述促进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平衡的组合物以及所述中药组合物的总重量的30%~40%。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促进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平衡的组合物,是由D-甘露糖和γ-氨基丁酸组成;其中,所述D-甘露糖与所述γ-氨基丁酸的重量份配比1~3:1~3。组合物通过D-甘露糖和γ-氨基丁酸联合使用,可以增加胰岛β细胞数量,平衡血糖,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
技术研发人员:张丹 明磊国 王清霞 李阿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陕西中鸿瑞康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25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2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