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增内衬管修复排水管道施工方法与流程

    专利查询2022-09-06  116



    1.本发明涉及非开挖管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增内衬管修复排水管道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2.伴随着城市交通设施——道路、桥梁以及地下轨道交通等的建设,用于保护公共水域水质和城市公共环境的排水设施,近年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在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维护管理工作中,较多发现地下管道管体破裂、管道接口脱开、地下水渗漏等现象,由此引起道路下沉,甚至于坍塌,从而影响交通及正常市政排水,如采用传统的道路开挖修复技术进行修复,不但施工工期长,且影响交通,施工安全及质量也得不到有效保证。根据工程需要,寻求一种新型科学的管道修复技术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增内衬管修复排水管道施工方法,无需对路面进行开挖,施工工期短,环保经济,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增内衬管修复排水管道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利用检测工具确定所需作业段,停止待修复管道的污水排放;(2)进行初步的待修复管道检测作业,制定具体施工方案;(3)进行待修复管道清洗作业,清洗完成后再次进行检测作业,直到符合操作标准;(4)进行管道修复作业,首先在待修复管道内翻转送入辅助内衬材料,起到保护内衬管的作用,其次把所述内衬管用翻转的方法送入待修复管道内,再次用空气压或水压使所述内衬管材膨胀的情况下,采用蒸汽循环加热,使所述内衬管的管壁固化,最后切断待修复管道的管口多余部分材料,做好封口,就可以在待修复管道内形成新的连续的高强度所述内衬管;(5)进行二次待修复管道检测作业;(6)进行原检查井以及路面的恢复作业。
    5.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二、步骤三、步骤五所进行的检测作业均采用 tv管道电视摄像系统对待修复管道进行检测。
    6.进一步地,所述内衬管的材料由聚酯纤维毛毡做成,外层为聚亚胺脂,并彻底浸透热固性树脂。
    7.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四的封口操作采用密封胶和不锈钢压环进行加强封口,同时在待修复管道的管口端设置有三角钢筋环。
    8.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四固化操作前,在所述内衬管区域均匀分布有固定钢筋环。
    9.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四固化操作前,在多出待修复管道的所述内衬管上插入铜管。
    1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保护环境,节省资源,采用不开挖路面方法,因此不会产生垃圾,不堵塞交通,使管道修复施工的形象大为改观,施工中无需投入大量的人力及机械,施工成本比传统开挖修复方法略低,总体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好。
    附图说明
    11.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流程图。
    12.图2是本发明的管道修复作业流程图。
    13.图3是本发明的待修复管道口结构示意图。
    14.图4是本发明的三角钢筋环结构示意图。
    15.图中标号说明:1、待修复管道,2、内衬管,3、密封胶,4、不锈钢压环。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17.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18.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19.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20.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21.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22.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的一种新增内衬管修复排水管道施工方法的一实施例,包括如下步骤:(1)利用检测工具确定所需作业段,停止待修复管道的污水排放;(2)进行初步的待修复管道检测作业,制定具体施工方案;(3)进行待修复管道清洗作业,清洗完成后再次进行检测作业,直到符合操作标准;(4)进行管道修复作业,首先在待修复管道内翻转送入辅助内衬材料,起到保护内衬管的作用,其次把所述内衬管用翻转的方法送入待
    修复管道内,再次用空气压或水压使所述内衬管材膨胀的情况下,采用蒸汽循环加热,使所述内衬管的管壁固化,最后切断待修复管道的管口多余部分材料,做好封口,就可以在待修复管道内形成新的连续的高强度所述内衬管;(5)进行二次待修复管道检测作业;(6)进行原检查井以及路面的恢复作业。
    23.进行作业的流程如下:
    24.一、检测作业。
    25.1.1通过各检查井对管道排水情况及路面沉降情况检测,确定管道修复区域,为便于施工,应先将待修复管上游封堵,设置旁通管或临时水泵排水设施进行临时排水,将上游污水引开,停止待修复管道内的污水排放。
    26.1.2采用tv管道电视摄像系统对管道内情况进行观测,根据管道内破损、腐蚀等情况,制定具体施工方案。
    27.1.3确定作业段后,利用原有窨井扩大,作为施工作业坑,作业坑在施工段前后各设置一个,施工作业坑为2m
    ×
    1.5m,在四周砌筑240

    厚砖墙,防止四周土体塌落,如四周土质较差时,应先采用钢板桩等方法进行支护,再砌筑围护墙,在作业坑路面上方设置临时围护,并设置警示标志,当作业深度大于2m时,在作业坑侧壁设置爬梯,人员上下时应设置保险带;
    28.二、清洗作业。
    29.2.1在进行施工前,先对管道内的气体进行检查和评估,如发现有害气体及超标现象,采用换风、空气稀释等物理及化学方法进行处理,处理完成后再对管道内气体进行检查评估,确定安全后方可进行施工。
    30.2.2清管先采用机械清洗和高压水冲洗方式对管道进行清理,发现有比较严重的漏水、破损、开裂等部位,先用水泥浆或快速堵漏材料进行预处理;再用清管器以低速通过严重结垢的管道内壁,彻底清除附在上面的结垢物、沉积物;碎屑物的清除采用柱塞器通过管内壁,清除管内壁的残留水及碎屑物。
    31.2.3清洗完成后,再采用tv管道电视摄像系统对管道内清洗情况进行检测,清理完成后以管道内无尘、无颗粒、无油污、无超过10

    的尖锐突起为合格。
    32.三、内衬管翻衬作业。
    33.3.1施工前先根据设计的管道修复情况,由内衬管生产厂方采用cipp 内衬材料按设计要求施工管道的长度、管径规格加工成型,然后将内衬软管灌浸热硬化性不饱和树脂;
    34.3.2将已通过灌浸树脂的内衬软管材料采用箱式保温车运送至施工现场,运送过程中,保持车箱内温度20~25℃,从灌浸树脂开始到进入施工必须保证内衬管表面树脂不固化。
    35.3.3将内衬管未端从里向外翻出,留出预定长度150

    ~200

    ,并将其夹在安装沙井的反向环;
    36.3.4然后采用空压机导入1.5mpa~1.7mpa的气压,将内衬管被翻转部位膨胀并继续从里向外翻转推进,不断增加压缩空气保持1.5mpa~ 1.7mpa的气压使内衬管完全翻转并紧贴在旧管壁上,内衬管在管内推进速度为2m/min。
    37.四、固化作业。
    38.4.1在待修复管道的另一端通过加热管连接热水锅炉,热水通过热水加压泵由加
    热管送至内衬管末端,再从反转塔抽回至热水锅炉,构成热水循环回路,热水循环的工作压力要达到0.08mpa~0.1mpa。
    39.4.2当管内温度达80℃以上时,控制水温在80℃左右,并保持管内压力在0.08mpa~0.1mpa,内衬管固化时间为6~10h(固化时间取决于工作段长度、母管直径、地下情况等因素)。
    40.4.3当环氧树脂固化后,停止输入热水,改用室外常温空气输入进行降温,直到管内温度达到常温。
    41.五、管口切除作业。
    42.5.1管道内衬管固化工序完成后,切除管口多余的内衬管。
    43.5.2端口封口完成后,采用tv管道电视摄像系统对修复管道进行检测。
    44.检测作业均采用tv管道电视摄像系统对待修复管道进行检测。
    45.内衬管的材料由聚酯纤维毛毡做成,外层为聚亚胺脂,并彻底浸透热固性树脂,该内衬管耐久实用,耐久性最高可达50年,具有耐腐蚀、耐磨损的优点,材料强度大,对管道的地下水渗漏问题彻底解决,一劳永逸,并且利用此内衬管,原管道的断面积损失小(完成后内壁形成4

    ~ 20

    厚的内衬保护层)、表面光滑、水流摩擦下降(摩擦系数由0.013降为0.010),提高了管道的流量能力。
    46.在步骤四的固化操作前在待修复管道的管口端设置有三角钢筋环,如内衬管区域每1.5m处设置1个三角钢筋环,然后在多出部分的内衬管上插入2~8根φ10铜管子用来释放空气(排气管的设置数量视管径大小而定,一般管径每增大200

    应多设置2根管子)。传统做法是利用空压机使得内衬管从里往外翻转,再利用高温使内衬管硬化,弊端是两者贴合不够全面,常常有部分空鼓,究其原因是新增内衬管和原有管道面积太大;改进后采用6mm的三角钢筋环固定,两者的支点增多,在1.5m长度的管道区域内,新增内衬管和原有管道面积接触面积较小,能够紧密结合,有效保证固定质量,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7.在步骤四的封口操作采用密封胶和不锈钢压环进行加强封口,使原管与内衬管之间形成一个平滑均匀的过渡面,防止内衬管因长期使用造成端口损坏。密封胶和不锈钢压环之间还设置有塑料垫圈。管端口不严密是该类工程项目返工的重大因素,通过以往工程实践可在管端设置直径12mm 的钢筋环,并加焊三角加劲,使得管道端口紧密联合,不会出现松动情况,有效保证工程质量。
    48.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发明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增内衬管修复排水管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利用检测工具确定所需作业段,停止待修复管道的污水排放;(2)进行初步的待修复管道检测作业,制定具体施工方案;(3)进行待修复管道清洗作业,清洗完成后再次进行检测作业,直到符合操作标准;(4)进行管道修复作业,首先在待修复管道内翻转送入辅助内衬材料,起到保护内衬管的作用,其次把所述内衬管用翻转的方法送入待修复管道内,再次用空气压或水压使所述内衬管材膨胀的情况下,采用蒸汽循环加热,使所述内衬管的管壁固化,最后切断待修复管道的管口多余部分材料,做好封口,就可以在待修复管道内形成新的连续的高强度所述内衬管;(5)进行二次待修复管道检测作业;(6)进行原检查井以及路面的恢复作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增内衬管修复排水管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二、步骤三、步骤五所进行的检测作业均采用tv管道电视摄像系统对待修复管道进行检测。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增内衬管修复排水管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管的材料由聚酯纤维毛毡做成,外层为聚亚胺脂,并彻底浸透热固性树脂。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增内衬管修复排水管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四的封口操作采用密封胶和不锈钢压环进行加强封口,同时在待修复管道的管口端设置有三角钢筋环。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增内衬管修复排水管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四固化操作前,在所述内衬管区域均匀分布有固定钢筋环。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增内衬管修复排水管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四固化操作前,在多出待修复管道的所述内衬管上插入铜管。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增内衬管修复排水管道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利用检测工具确定所需作业段;(2)进行初步管道检测作业,制定具体施工方案;(3)进行管道清洗作业,再次进行检测作业;(4)进行管道修复作业,首先在旧管道内翻转送入辅助内衬材料,起到保护树脂内衬管的作用,其次把内衬管用翻转的方法送入管内,再次用空气压或水压使内衬管膨胀的情况下,采用蒸汽循环加热,使内衬管壁固化,最后切断多余部分材料,做好封口,就可以在旧管内形成新的连续的高强度内衬新管;(5)进行二次管道检测作业;(6)进行原检查井以及路面的恢复作业。本发明无需对路面进行开挖,施工工期短,环保经济,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技术研发人员:陈春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群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09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268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