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指基于阻力系数自调节型动态连接式骨质疏松患者锻炼装置。
背景技术:
2.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乏力、腰背或四肢疼痛,脊柱畸形甚至骨折,多数患者经积极有效的治疗后,可使症状减轻或缓解,年龄较大的患者若不能完全恢复,脆性骨折可能伴随慢性疼痛、残疾,严重者可导致死亡,骨质疏松症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微结构破坏,造成骨脆性增加,从而容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病。
3.目前现有的骨质疏松患者锻炼设备大多采用刚性连接的方式,对于骨骼有问题的患者而言,把握不好训练力度极易造成骨骼的损害。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方案提供一种基于阻力系数自调节型动态连接式骨质疏松患者锻炼装置,针对锻炼力度不易调节的问题,创造性的将动态结构与中介物质相结合,在电阻值系数子调节的作用下,通过设置的上身自调式啮合联动型双斥力辅助拉伸机构,实现了对患者上半身的助力式锻炼,解决了现有技术难以解决的骨质疏松患者不能对骨骼进行无损锻炼的问题;
5.同时本发明为对患者全身进行锻炼,通过设置的腿部柔性可调式介质物阻力回弹伸缩机构,在动态的基础上加入斥力场,使得斥力场变为阻力场,从而实现对患者锻炼力度的加强;
6.本方案提供了一种采用动态特性与场力作用相结合,在介质物的动力传导下,完成对患者的无损锻炼的基于阻力系数自调节型动态连接式骨质疏松患者锻炼装置。
7.本方案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方案提出的一种基于阻力系数自调节型动态连接式骨质疏松患者锻炼装置,包括底板、承载台、支撑柱、腿部柔性可调式介质物阻力回弹伸缩机构和上身自调式啮合联动型双斥力辅助拉伸机构,所述承载台设于底板上壁,所述支撑柱设于承载台上壁,所述腿部柔性可调式介质物阻力回弹伸缩机构设于承载台一端,所述上身自调式啮合联动型双斥力辅助拉伸机构设于支撑柱远离承载台的一端,所述腿部柔性可调式介质物阻力回弹伸缩机构包括定位防护机构、柔性伸缩机构和防损顶撞机构,所述定位防护机构设于承载台的一端,所述柔性伸缩机构设于承载台侧壁,所述防损顶撞机构设于承载台内部,所述上身自调式啮合联动型双斥力辅助拉伸机构包括拉伸训练机构、斥力导向机构和阻力调节机构,所述拉伸训练机构设于支撑柱远离承载台的一端,所述斥力导向机构设于支撑柱远离定位防护机构一侧的承载台上壁,所述阻力调节机构设于支撑柱靠近拉伸训练机构的一端。
8.作为本案方案进一步的优选,所述定位防护机构包括固定柱、坐板、转向柱、防护
架和凹槽,所述凹槽设于承载台的一端,所述凹槽为两端开口的腔体,所述固定柱设于凹槽底壁,所述坐板设于固定柱上壁,所述转向柱对称设于坐板上壁两端,转向柱转动设于坐板上壁,所述防护架设于转向柱外侧;所述柔性伸缩机构包括伸缩槽、滑杆、伸缩弹簧、滑动块、脚踏杆和脚踏板,所述伸缩槽对称设于凹槽两侧内壁,所述伸缩槽为贯通设置,所述滑杆设于伸缩槽内壁,所述滑动块滑动设于滑杆,所述伸缩弹簧对称设于伸缩槽两侧内壁,所述伸缩弹簧设于滑杆外侧,伸缩弹簧远离伸缩槽内壁的一侧设于滑动块侧壁,所述脚踏杆设于滑动块远离凹槽的一侧,所述脚踏板设于脚踏杆远离滑动块的一端;所述防损顶撞机构包括铁板、连接板、导向筒、阻力柱、阻力电磁铁和伸缩腔,所述连接板设于滑动块之间,所述伸缩腔设于凹槽一侧的承载台内部,所述导向筒多组贯穿设于凹槽内壁,导向筒与伸缩腔连通,导向筒为贯通设置,所述阻力柱多组设于连接板靠近导向筒的一侧,所述阻力柱远离连接板的一端贯穿导向筒设于伸缩腔内部,所述阻力电磁铁设于伸缩腔远离导向筒的一侧内壁,所述铁板设于导向筒远离连接板的一侧,所述铁板设于伸缩腔内部;骨质疏松患者锻炼时,转动防护架,防护架绕转向柱转动打开,患者坐在坐板上壁,防护架绕转向柱转动靠近患者,患者脚部放置在脚踏板上,患者腿部伸缩带动脚踏板移动,脚踏板带动脚踏杆移动,脚踏杆通过滑动块沿滑杆滑动,滑动块滑动对伸缩弹簧进行压缩和拉伸,伸缩弹簧通过弹力在滑动块的运动轨迹上造成阻力,使得患者在无电力设备的情况下进行腿部伸缩训练,患者需要加大阻力训练时,阻力电磁铁通电产生磁性,阻力电磁铁与铁板同极设置,从而使阻力电磁铁与铁板之间产生斥力,通过斥力作为阻力加强患者的训练强度,患者腿部伸缩时带动滑动块沿滑杆滑动,滑动块通过连接板带动阻力柱沿导向筒做伸缩运动,阻力柱带动铁板靠近或远离阻力电磁铁,从而对患者进行加强训练。
9.优选地,所述拉伸训练机构包括行走道、转轴、辊轮、拉力绳、拉力杆、拉环和配重块,所述行走道对称设于支撑柱远离承载台的一端,所述行走道为贯通设置的腔体,所述转轴多组设于行走道内壁,所述转轴转动设于行走道内壁,所述辊轮设于转轴外侧,所述拉力绳贯穿行走道设于辊轮上,拉力绳与辊轮上壁贴合,所述拉力杆设于拉力绳靠近坐板的一侧,所述拉环设于拉力绳远离拉力杆的一端,所述配重块设于拉环远离拉力绳的一侧;所述斥力导向机构包括导向孔、导向柱、减振弹簧和减振板,所述导向孔对称设于配重块两端上壁,所述导向柱贯穿导向孔设于承载台上壁,所述减振弹簧两两为一组对称设于配重块下方的承载台上壁,所述减振板设于减振弹簧远离承载台的一侧;所述阻力调节机构包括固定板、阻力调节器、调节轴、齿轮、平衡槽、平衡块、平衡架、减阻架、齿条、固定电磁铁和移动电磁铁,所述固定板设于支撑柱靠近行走道的一端,固定板设于支撑柱靠近坐板的一侧,所述阻力调节器设于固定板远离支撑柱的一侧,所述调节轴设于阻力调节器调节端,所述齿轮设于调节轴远离阻力调节器的一端,所述平衡槽对称设于支撑柱两侧,所述平衡槽设于支撑柱靠近行走道的一端,所述平衡槽为一端开口设置,所述平衡块滑动设于平衡槽内部,所述平衡架设于平衡块远离平衡槽的一侧,所述平衡架远离平衡块的一侧设于拉力杆侧壁,所述减阻架设于平衡架内壁,所述齿条设于减阻架远离平衡架的一端,所述齿轮与齿条相啮合,所述固定电磁铁设于配重块下方的承载台上壁,所述移动电磁铁设于配重块底壁,所述固定电磁铁和移动电磁铁相对设置;骨质疏松患者对上半身进行训练时,患者手部握住拉力杆,固定电磁铁和移动电磁铁通电产生磁性,固定电磁铁和移动电磁铁同极设置,患者向下拉动拉力杆,拉力杆沿辊轮移动通过拉环带动配重块上升高度,拉力杆带动平衡架
通过平衡块沿平衡槽滑动下降,齿条与齿轮啮合,平衡架通过齿条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带动阻力调节器调节端转动,对阻力调节器阻力值大小进行调节,阻力调节器与移动电磁铁电性连接,由于阻力调节器线路中电阻系数减小,阻力调节器通电电流增加,导致阻力调节器磁力增大,从而固定电磁铁与移动电磁铁之间的斥力增大,移动电磁铁在斥力的作用下带动配重块上升,对患者上身训练进行助力,患者拉伸后谢力时,拉力杆上升带动拉力绳沿辊轮移动,辊轮通过拉环带动配重块下降,拉力杆通过平衡架带动减阻架上升,减阻架通过齿条带动齿轮反转,齿轮反转通过调节轴带动阻力调节器调节端进行转动调节对阻力调节器电阻值进行改变,阻力调节器电阻值增大,阻力调节器与移动电磁铁通电线路中电流降低,移动电磁铁磁力减小,固定电磁铁与移动电磁铁之间的斥力变弱,从而使配重块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到初始位置,配重块底壁与减振板上壁贴合,减振弹簧通过弹性形变对配重块的下降力进行缓冲。
10.具体地,所述支撑柱靠近平衡槽的一端对称设有扶手杆。
11.其中,所述支撑柱靠近坐板的一侧设有控制器。
12.优选地,所述控制器分别与阻力电磁铁、阻力调节器和固定电磁铁电性连接,所述阻力调节器与移动电磁铁电性连接。
13.采用上述结构本方案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方案提出的一种基于阻力系数自调节型动态连接式骨质疏松患者锻炼装置,通过设置的腿部柔性可调式介质物阻力回弹伸缩机构和上身自调式啮合联动型双斥力辅助拉伸机构,实现了对骨质疏松患者的柔性训练,这种方法采用动态结构与中介物质相结合,在斥力与回弹力的配合使用下,完成对患者的恢复锻炼;
14.与现有技术相比,现有的骨质疏松患者锻炼设备大多采用刚性连接的方式,对于骨骼有问题的患者而言,把握不好训练力度容易造成骨骼的损害,而本方案采用动态的方式使患者可以自适应调节训练,克服传统训练设备强硬的锻炼方式,从而对患者骨骼进行一定的保护。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方案提出的基于阻力系数自调节型动态连接式骨质疏松患者锻炼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方案提出的基于阻力系数自调节型动态连接式骨质疏松患者锻炼装置的立体图一;
17.图3为本方案提出的基于阻力系数自调节型动态连接式骨质疏松患者锻炼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方案提出的基于阻力系数自调节型动态连接式骨质疏松患者锻炼装置的立体图二;
19.图5为本方案提出的基于阻力系数自调节型动态连接式骨质疏松患者锻炼装置的主视图;
20.图6为本方案提出的基于阻力系数自调节型动态连接式骨质疏松患者锻炼装置的后视图;
21.图7为本方案提出的基于阻力系数自调节型动态连接式骨质疏松患者锻炼装置的
左视图;
22.图8为本方案提出的基于阻力系数自调节型动态连接式骨质疏松患者锻炼装置的右视图;
23.图9为本方案提出的基于阻力系数自调节型动态连接式骨质疏松患者锻炼装置的俯视图;
24.图10为图9的a-a部分剖视图;
25.图11为图5的b-b部分剖视图;
26.图12为本方案提出的基于阻力系数自调节型动态连接式骨质疏松患者锻炼装置控制器的电路图;
27.图13为本方案提出的基于阻力系数自调节型动态连接式骨质疏松患者锻炼装置阻力电磁铁、固定电磁铁、移动电磁铁的电路图;
28.图14为本方案提出的基于阻力系数自调节型动态连接式骨质疏松患者锻炼装置的原理框图。
29.其中,1、底板,2、承载台,3、支撑柱,4、腿部柔性可调式介质物阻力回弹伸缩机构,5、定位防护机构,6、固定柱,7、坐板,8、转向柱,9、防护架,10、凹槽,11、柔性伸缩机构,12、伸缩槽,13、滑杆,14、伸缩弹簧,15、滑动块,16、铁板,17、脚踏杆,18、脚踏板,19、防损顶撞机构,20、连接板,21、导向筒,22、阻力柱,23、阻力电磁铁,24、伸缩腔,25、上身自调式啮合联动型双斥力辅助拉伸机构,26、拉伸训练机构,27、行走道,28、转轴,29、辊轮,30、拉力绳,31、拉力杆,32、拉环,33、配重块,34、斥力导向机构,35、导向孔,36、导向柱,37、减振弹簧,38、减振板,39、阻力调节机构,40、固定板,41、阻力调节器,42、调节轴,43、齿轮,44、平衡槽,45、平衡块,46、平衡架,47、减阻架,48、齿条,49、扶手杆,50、控制器,51、固定电磁铁,52、移动电磁铁。
30.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方案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方案,并不构成对本方案的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本方案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方案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方案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方案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方案保护的范围。
32.在本方案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方案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方案的限制。
33.如图1-图4所示,本方案提出的基于阻力系数自调节型动态连接式骨质疏松患者锻炼装置,包括底板1、承载台2、支撑柱3、腿部柔性可调式介质物阻力回弹伸缩机构4和上身自调式啮合联动型双斥力辅助拉伸机构25,所述承载台2设于底板1上壁,所述支撑柱3设于承载台2上壁,所述腿部柔性可调式介质物阻力回弹伸缩机构4设于承载台2一端,所述上身自调式啮合联动型双斥力辅助拉伸机构25设于支撑柱3远离承载台2的一端,所述腿部柔
性可调式介质物阻力回弹伸缩机构4包括定位防护机构5、柔性伸缩机构11和防损顶撞机构19,所述定位防护机构5设于承载台2的一端,所述柔性伸缩机构11设于承载台2侧壁,所述防损顶撞机构19设于承载台2内部,所述上身自调式啮合联动型双斥力辅助拉伸机构25包括拉伸训练机构26、斥力导向机构34和阻力调节机构39,所述拉伸训练机构26设于支撑柱3远离承载台2的一端,所述斥力导向机构34设于支撑柱3远离定位防护机构5一侧的承载台2上壁,所述阻力调节机构39设于支撑柱3靠近拉伸训练机构26的一端。
34.如图2、图3、图4、图5、图6、图8、图9、图10和图11所示,所述定位防护机构5包括固定柱6、坐板7、转向柱8、防护架9和凹槽10,所述凹槽10设于承载台2的一端,所述凹槽10为两端开口的腔体,所述固定柱6设于凹槽10底壁,所述坐板7设于固定柱6上壁,所述转向柱8对称设于坐板7上壁两端,转向柱8转动设于坐板7上壁,所述防护架9设于转向柱8外侧;所述柔性伸缩机构11包括伸缩槽12、滑杆13、伸缩弹簧14、滑动块15、脚踏杆17和脚踏板18,所述伸缩槽12对称设于凹槽10两侧内壁,所述伸缩槽12为贯通设置,所述滑杆13设于伸缩槽12内壁,所述滑动块15滑动设于滑杆13,所述伸缩弹簧14对称设于伸缩槽12两侧内壁,所述伸缩弹簧14设于滑杆13外侧,伸缩弹簧14远离伸缩槽12内壁的一侧设于滑动块15侧壁,所述脚踏杆17设于滑动块15远离凹槽10的一侧,所述脚踏板18设于脚踏杆17远离滑动块15的一端;所述防损顶撞机构19包括铁板16、连接板20、导向筒21、阻力柱22、阻力电磁铁23和伸缩腔24,所述连接板20设于滑动块15之间,所述伸缩腔24设于凹槽10一侧的承载台2内部,所述导向筒21多组贯穿设于凹槽10内壁,导向筒21与伸缩腔24连通,导向筒21为贯通设置,所述阻力柱22多组设于连接板20靠近导向筒21的一侧,所述阻力柱22远离连接板20的一端贯穿导向筒21设于伸缩腔24内部,所述阻力电磁铁23设于伸缩腔24远离导向筒21的一侧内壁,所述铁板16设于导向筒21远离连接板20的一侧,所述铁板16设于伸缩腔24内部;骨质疏松患者锻炼时,转动防护架9,防护架9绕转向柱8转动打开,患者坐在坐板7上壁,防护架9绕转向柱8转动靠近患者,患者脚部放置在脚踏板18上,患者腿部伸缩带动脚踏板18移动,脚踏板18带动脚踏杆17移动,脚踏杆17通过滑动块15沿滑杆13滑动,滑动块15滑动对伸缩弹簧14进行压缩和拉伸,伸缩弹簧14通过弹力在滑动块15的运动轨迹上造成阻力,使得患者在无电力设备的情况下进行腿部伸缩训练,患者需要加大阻力训练时,阻力电磁铁23通电产生磁性,阻力电磁铁23与铁板16同极设置,从而使阻力电磁铁23与铁板16之间产生斥力,通过斥力作为阻力加强患者的训练强度,患者腿部伸缩时带动滑动块15沿滑杆13滑动,滑动块15通过连接板20带动阻力柱22沿导向筒21做伸缩运动,阻力柱22带动铁板16靠近或远离阻力电磁铁23,从而对患者进行加强训练。
35.如图1-图4和图6-图11所示,所述拉伸训练机构26包括行走道27、转轴28、辊轮29、拉力绳30、拉力杆31、拉环32和配重块33,所述行走道27对称设于支撑柱3远离承载台2的一端,所述行走道27为贯通设置的腔体,所述转轴28多组设于行走道27内壁,所述转轴28转动设于行走道27内壁,所述辊轮29设于转轴28外侧,所述拉力绳30贯穿行走道27设于辊轮29上,拉力绳30与辊轮29上壁贴合,所述拉力杆31设于拉力绳30靠近坐板7的一侧,所述拉环32设于拉力绳30远离拉力杆31的一端,所述配重块33设于拉环32远离拉力绳30的一侧;所述斥力导向机构34包括导向孔35、导向柱36、减振弹簧37和减振板38,所述导向孔35对称设于配重块33两端上壁,所述导向柱36贯穿导向孔35设于承载台2上壁,所述减振弹簧37两两为一组对称设于配重块33下方的承载台2上壁,所述减振板38设于减振弹簧37远离承载台2
的一侧;所述阻力调节机构39包括固定板40、阻力调节器41、调节轴42、齿轮43、平衡槽44、平衡块45、平衡架46、减阻架47、齿条48、固定电磁铁51和移动电磁铁52,所述固定板40设于支撑柱3靠近行走道27的一端,固定板40设于支撑柱3靠近坐板7的一侧,所述阻力调节器41设于固定板40远离支撑柱3的一侧,所述调节轴42设于阻力调节器41调节端,所述齿轮43设于调节轴42远离阻力调节器41的一端,所述平衡槽44对称设于支撑柱3两侧,所述平衡槽44设于支撑柱3靠近行走道27的一端,所述平衡槽44为一端开口设置,所述平衡块45滑动设于平衡槽44内部,所述平衡架46设于平衡块45远离平衡槽44的一侧,所述平衡架46远离平衡块45的一侧设于拉力杆31侧壁,所述减阻架47设于平衡架46内壁,所述齿条48设于减阻架47远离平衡架46的一端,所述齿轮43与齿条48相啮合,所述固定电磁铁51设于配重块33下方的承载台2上壁,所述移动电磁铁52设于配重块33底壁,所述固定电磁铁51和移动电磁铁52相对设置;骨质疏松患者对上半身进行训练时,患者手部握住拉力杆31,固定电磁铁51和移动电磁铁52通电产生磁性,固定电磁铁51和移动电磁铁52同极设置,患者向下拉动拉力杆31,拉力杆31沿辊轮29移动通过拉环32带动配重块33上升高度,拉力杆31带动平衡架46通过平衡块45沿平衡槽44滑动下降,齿条48与齿轮43啮合,平衡架46通过齿条48带动齿轮43转动,齿轮43带动阻力调节器41调节端转动,对阻力调节器41阻力值大小进行调节,阻力调节器41与移动电磁铁52电性连接,由于阻力调节器41线路中电阻系数减小,阻力调节器41通电电流增加,导致阻力调节器41磁力增大,从而固定电磁铁51与移动电磁铁52之间的斥力增大,移动电磁铁52在斥力的作用下带动配重块33上升,对患者上身训练进行助力,患者拉伸后谢力时,拉力杆31上升带动拉力绳30沿辊轮29移动,辊轮29通过拉环32带动配重块33下降,拉力杆31通过平衡架46带动减阻架47上升,减阻架47通过齿条48带动齿轮43反转,齿轮43反转通过调节轴42带动阻力调节器41调节端进行转动调节对阻力调节器41电阻值进行改变,阻力调节器41电阻值增大,阻力调节器41与移动电磁铁52通电线路中电流降低,移动电磁铁52磁力减小,固定电磁铁51与移动电磁铁52之间的斥力变弱,从而使配重块33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到初始位置,配重块33底壁与减振板38上壁贴合,减振弹簧37通过弹性形变对配重块33的下降力进行缓冲。
36.如图3所示,所述支撑柱3靠近平衡槽44的一端对称设有扶手杆49。
37.如图1所示,所述支撑柱3靠近坐板7的一侧设有控制器50。
38.如图12-图14所示,所述控制器50分别与阻力电磁铁23、阻力调节器41和固定电磁铁51电性连接,所述阻力调节器41与移动电磁铁52电性连接。
39.具体使用时,实施例一,对骨质疏松患者下半身进行训练。
40.具体的,转动防护架9,防护架9绕转向柱8转动打开,患者坐在坐板7上壁,防护架9绕转向柱8转动靠近患者,患者脚部放置在脚踏板18上,患者手部把住扶手杆49,患者腿部伸缩带动脚踏板18移动,脚踏板18带动脚踏杆17移动,脚踏杆17通过滑动块15沿滑杆13滑动,滑动块15滑动对伸缩弹簧14进行压缩和拉伸,伸缩弹簧14通过弹力在滑动块15的运动轨迹上造成阻力,使得患者在无电力设备介入的情况下进行腿部伸缩训练,当患者需要加大阻力训练时,控制器50控制阻力电磁铁23启动,阻力电磁铁23通电产生磁性,阻力电磁铁23与铁板16同极设置,使阻力电磁铁23与铁板16之间产生斥力,通过斥力作为阻力,加强患者的训练强度,患者腿部伸缩时带动滑动块15沿滑杆13滑动,滑动块15通过连接板20带动阻力柱22沿导向筒21做伸缩运动,阻力柱22带动铁板16靠近或远离阻力电磁铁23,从而对
患者进行加强训练。
41.实施例二,该实施例基于上述实施例,对骨质疏松患者下半身进行训练。
42.具体的,患者手部握住拉力杆31,控制器50控制固定电磁铁51启动,控制器50通过阻力调节器41控制移动电磁铁52启动,固定电磁铁51和移动电磁铁52通电产生磁性,固定电磁铁51和移动电磁铁52同极设置,此时,患者向下拉动拉力杆31,拉力杆31沿辊轮29移动通过拉环32带动配重块33上升高度,拉力杆31带动平衡架46通过平衡块45沿平衡槽44滑动下降,齿条48与齿轮43啮合,平衡架46通过齿条48带动齿轮43转动,齿轮43带动阻力调节器41调节端转动,对阻力调节器41阻力值大小进行调节,阻力调节器41与移动电磁铁52电性连接,由于阻力调节器41线路中电阻系数减小,阻力调节器41通电电流增加,导致阻力调节器41磁力增大,从而固定电磁铁51与移动电磁铁52之间的斥力增强,移动电磁铁52在斥力的作用下带动配重块33上升,对患者上身训练进行助力,患者拉伸后谢力时,拉力杆31上升带动拉力绳30沿辊轮29移动,辊轮29通过拉环32带动配重块33下降,拉力杆31通过平衡架46带动减阻架47上升,减阻架47通过齿条48带动齿轮43反转,齿轮43反转通过调节轴42带动阻力调节器41调节端进行转动调节对阻力调节器41电阻值进行改变,阻力调节器41电阻值增大,阻力调节器41与移动电磁铁52通电线路中电流降低,移动电磁铁52磁力减小,固定电磁铁51与移动电磁铁52之间的斥力变弱,从而使配重块33在重力的作用下缓慢的落到初始位置,配重块33底壁与减振板38上壁贴合,减振弹簧37通过弹性形变对配重块33的下降时的重力进行缓冲;下次使用时重复上述操作即可。
43.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44.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方案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方案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方案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45.以上对本方案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方案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方案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方案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基于阻力系数自调节型动态连接式骨质疏松患者锻炼装置,包括底板(1)、承载台(2)和支撑柱(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腿部柔性可调式介质物阻力回弹伸缩机构(4)和上身自调式啮合联动型双斥力辅助拉伸机构(25),所述承载台(2)设于底板(1)上壁,所述支撑柱(3)设于承载台(2)上壁,所述腿部柔性可调式介质物阻力回弹伸缩机构(4)设于承载台(2)一端,所述上身自调式啮合联动型双斥力辅助拉伸机构(25)设于支撑柱(3)远离承载台(2)的一端,所述腿部柔性可调式介质物阻力回弹伸缩机构(4)包括定位防护机构(5)、柔性伸缩机构(11)和防损顶撞机构(19),所述定位防护机构(5)设于承载台(2)的一端,所述柔性伸缩机构(11)设于承载台(2)侧壁,所述防损顶撞机构(19)设于承载台(2)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阻力系数自调节型动态连接式骨质疏松患者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身自调式啮合联动型双斥力辅助拉伸机构(25)包括拉伸训练机构(26)、斥力导向机构(34)和阻力调节机构(39),所述拉伸训练机构(26)设于支撑柱(3)远离承载台(2)的一端,所述斥力导向机构(34)设于支撑柱(3)远离定位防护机构(5)一侧的承载台(2)上壁,所述阻力调节机构(39)设于支撑柱(3)靠近拉伸训练机构(26)的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阻力系数自调节型动态连接式骨质疏松患者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防护机构(5)包括固定柱(6)、坐板(7)、转向柱(8)、防护架(9)和凹槽(10),所述凹槽(10)设于承载台(2)的一端,所述凹槽(10)为两端开口的腔体,所述固定柱(6)设于凹槽(10)底壁,所述坐板(7)设于固定柱(6)上壁,所述转向柱(8)对称设于坐板(7)上壁两端,转向柱(8)转动设于坐板(7)上壁,所述防护架(9)设于转向柱(8)外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阻力系数自调节型动态连接式骨质疏松患者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伸缩机构(11)包括伸缩槽(12)、滑杆(13)、伸缩弹簧(14)、滑动块(15)、脚踏杆(17)和脚踏板(18),所述伸缩槽(12)对称设于凹槽(10)两侧内壁,所述伸缩槽(12)为贯通设置,所述滑杆(13)设于伸缩槽(12)内壁,所述滑动块(15)滑动设于滑杆(13),所述伸缩弹簧(14)对称设于伸缩槽(12)两侧内壁,所述伸缩弹簧(14)设于滑杆(13)外侧,伸缩弹簧(14)远离伸缩槽(12)内壁的一侧设于滑动块(15)侧壁,所述脚踏杆(17)设于滑动块(15)远离凹槽(10)的一侧,所述脚踏板(18)设于脚踏杆(17)远离滑动块(15)的一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阻力系数自调节型动态连接式骨质疏松患者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损顶撞机构(19)包括铁板(16)、连接板(20)、导向筒(21)、阻力柱(22)、阻力电磁铁(23)和伸缩腔(24),所述连接板(20)设于滑动块(15)之间,所述伸缩腔(24)设于凹槽(10)一侧的承载台(2)内部,所述导向筒(21)多组贯穿设于凹槽(10)内壁,导向筒(21)与伸缩腔(24)连通,导向筒(21)为贯通设置,所述阻力柱(22)多组设于连接板(20)靠近导向筒(21)的一侧,所述阻力柱(22)远离连接板(20)的一端贯穿导向筒(21)设于伸缩腔(24)内部,所述阻力电磁铁(23)设于伸缩腔(24)远离导向筒(21)的一侧内壁,所述铁板(16)设于导向筒(21)远离连接板(20)的一侧,所述铁板(16)设于伸缩腔(24)内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阻力系数自调节型动态连接式骨质疏松患者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训练机构(26)包括行走道(27)、转轴(28)、辊轮(29)、拉力绳(30)、拉力杆(31)、拉环(32)和配重块(33),所述行走道(27)对称设于支撑柱(3)远离承载台(2)的一端,所述行走道(27)为贯通设置的腔体,所述转轴(28)多组设于行走道(27)内壁,所述转轴(28)转动设于行走道(27)内壁,所述辊轮(29)设于转轴(28)外侧,所述拉力绳(30)贯穿行走道(27)设于辊轮(29)上,拉力绳(30)与辊轮(29)上壁贴合,所述拉力杆(31)设于拉力
绳(30)靠近坐板(7)的一侧,所述拉环(32)设于拉力绳(30)远离拉力杆(31)的一端,所述配重块(33)设于拉环(32)远离拉力绳(30)的一侧。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阻力系数自调节型动态连接式骨质疏松患者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斥力导向机构(34)包括导向孔(35)、导向柱(36)、减振弹簧(37)和减振板(38),所述导向孔(35)对称设于配重块(33)两端上壁,所述导向柱(36)贯穿导向孔(35)设于承载台(2)上壁,所述减振弹簧(37)两两为一组对称设于配重块(33)下方的承载台(2)上壁,所述减振板(38)设于减振弹簧(37)远离承载台(2)的一侧。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阻力系数自调节型动态连接式骨质疏松患者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力调节机构(39)包括固定板(40)、阻力调节器(41)、调节轴(42)、齿轮(43)、平衡槽(44)、平衡块(45)、平衡架(46)、减阻架(47)、齿条(48)、固定电磁铁(51)和移动电磁铁(52)。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阻力系数自调节型动态连接式骨质疏松患者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40)设于支撑柱(3)靠近行走道(27)的一端,固定板(40)设于支撑柱(3)靠近坐板(7)的一侧,所述阻力调节器(41)设于固定板(40)远离支撑柱(3)的一侧,所述调节轴(42)设于阻力调节器(41)调节端,所述齿轮(43)设于调节轴(42)远离阻力调节器(41)的一端。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阻力系数自调节型动态连接式骨质疏松患者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槽(44)对称设于支撑柱(3)两侧,所述平衡槽(44)设于支撑柱(3)靠近行走道(27)的一端,所述平衡槽(44)为一端开口设置,所述平衡块(45)滑动设于平衡槽(44)内部,所述平衡架(46)设于平衡块(45)远离平衡槽(44)的一侧,所述平衡架(46)远离平衡块(45)的一侧设于拉力杆(31)侧壁,所述减阻架(47)设于平衡架(46)内壁,所述齿条(48)设于减阻架(47)远离平衡架(46)的一端,所述齿轮(43)与齿条(48)相啮合,所述固定电磁铁(51)设于配重块(33)下方的承载台(2)上壁,所述移动电磁铁(52)设于配重块(33)底壁,所述固定电磁铁(51)和移动电磁铁(52)相对设置。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阻力系数自调节型动态连接式骨质疏松患者锻炼装置,包括底板、承载台、支撑柱、腿部柔性可调式介质物阻力回弹伸缩机构和上身自调式啮合联动型双斥力辅助拉伸机构,所述承载台设于底板上壁,所述支撑柱设于承载台上壁,所述腿部柔性可调式介质物阻力回弹伸缩机构设于承载台一端,所述上身自调式啮合联动型双斥力辅助拉伸机构设于支撑柱远离承载台的一端。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指基于阻力系数自调节型动态连接式骨质疏松患者锻炼装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动态特性与场力作用相结合,在介质物的动力传导下,完成对患者的无损锻炼的基于阻力系数自调节型动态连接式骨质疏松患者锻炼装置。调节型动态连接式骨质疏松患者锻炼装置。调节型动态连接式骨质疏松患者锻炼装置。
技术研发人员:阳琰 蔡玉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02.16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2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