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垫布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油垫布。
背景技术:
2.现有的中国专利数据库中,公开了名称为一种防油垫布的专利,申请号为cn201922029973.9,申请日为20191122,授权公告号为cn211544513u,授权公告日为20200922,该装置包括由柔性材料制成的片材,片材具有为矩形或正方形的结构,片材的两侧加工成套筒,套筒内设置有柔性材料制成的磁性带,其打开收纳更加灵活方便。其不足之处在于:该防油垫布的防油效果较差且整体的稳定性较差,易形成褶皱开裂,具有一定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防油垫布防油效果较差且整体的稳定性较差,为了改善其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油垫布。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5.一种防油垫布,包括有基层,所述基层上表面复合有淋膜层,所述淋膜层上表面喷涂有疏油层,所述基层下表面设置有接触层,所述接触层由经纬交错的凸楞骨架形成网格状,接触层上各中空孔与基层形成吸盘状的碗状部。
6.进一步地,所述淋膜层表面粘接有替换层,所述疏油层喷涂在替换层外表面上。替换层的设置能够在疏油层磨损后进行更换,提高垫布的防油性。
7.进一步地,所述凸楞骨架为塑料部件。
8.进一步地,所述疏油层的材料为纳米二氧化硅。
9.进一步地,所述基层为纤维布。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疏油层的设置避免油污附着在表面,同时接触层上各中空孔与基层形成吸盘状的碗状部,对基层进行固定,避免基层的窜动,同时能够聚拢油液,凸楞骨架的设置有效地对垫布进行支撑,避免垫布形成褶皱,防止开裂,该装置适用于工业生产中,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底面示意图。
13.图中:1基层,2淋膜层,3疏油层,4接触层,5凸楞骨架。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描述说明。
15.如图1-2所示,为一种防油垫布,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基层1,基层1上表面复合有淋
膜层2,淋膜层2上表面喷涂有疏油层3,基层1下表面设置有接触层4,接触层4由经纬交错的凸楞骨架5形成网格状,接触层4上各中空孔与基层1形成吸盘状的碗状部。淋膜层2表面粘接有替换层,疏油层3喷涂在替换层外表面上。替换层的设置能够在疏油层3磨损后进行更换,提高垫布的防油性。凸楞骨架5为塑料部件。疏油层3的材料为纳米二氧化硅。基层1为纤维布。
16.疏油层3的设置避免油污附着在表面,同时接触层4上各中空孔与基层1形成吸盘状的碗状部,对基层1进行固定,避免基层1的窜动,同时能够聚拢油液,凸楞骨架5的设置有效地对垫布进行支撑,避免垫布形成褶皱,防止开裂,该装置适用于工业生产中,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17.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油垫布,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基层,所述基层上表面复合有淋膜层,所述淋膜层上表面喷涂有疏油层,所述基层下表面设置有接触层,所述接触层由经纬交错的凸楞骨架形成网格状,接触层上各中空孔与基层形成吸盘状的碗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油垫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淋膜层表面粘接有替换层,所述疏油层喷涂在替换层外表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油垫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楞骨架为塑料部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油垫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油层的材料为纳米二氧化硅。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防油垫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为纤维布。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油垫布。该装置包括有基层,所述基层上表面复合有淋膜层,所述淋膜层上表面喷涂有疏油层,所述基层下表面设置有接触层,所述接触层由经纬交错的凸楞骨架形成网格状,接触层上各中空孔与基层形成吸盘状的碗状部,疏油层的设置避免油污附着在表面,同时接触层上各中空孔与基层形成吸盘状的碗状部,对基层进行固定,避免基层的窜动,同时能够聚拢油液,凸楞骨架的设置有效地对垫布进行支撑,避免垫布形成褶皱,防止开裂,该装置适用于工业生产中,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其来 陈文 陈网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扬州市谢桥蓬布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22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2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