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自主式球形海洋探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09-08  176



    1.本发明涉及海洋探测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自主式球形海洋探测装置。


    背景技术:

    2.传统的海洋探测装置自主性差,维护成本高,使用不方便;易受气候及海况的干扰,从而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工作;很难获得多学科、多层次的具有对比意义的海洋观测数据。例如:张少伟、辛永智等人发明的深远海可迁移的浮标基—接驳盒海洋观测系统,需对海洋观测装置进行人为固定和迁移,其自主性较差、使用不方便;而陈柱、陈立军等人发明的多功能智能测流航标,将风向仪等仪器暴露在侧流航标的外部,易受气候及海况的干扰,从而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多功能自主式球形海洋探测装置,解决了海洋探测装置存在自主性差、易受气候和海况干扰的问题。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功能自主式球形海洋探测装置,包括内部中空的上半球体和下半球体,所述上半球体和下半球体均由透明树脂制成,所述上半球体和下半球体螺纹连接,所述上半球体内的顶部设有gps定位器、包覆在gps定位器外的信号灯、包覆在信号灯外的太阳能电池板;所述下半球体内设有海洋监测组件,所述海洋监测组件包括浪高仪、压力计、海洋物理性质观测仪器、海洋化学性质观测仪器、海洋生物观测仪器、地球物理观测仪器、计算机和电池组,所述海洋物理性质观测仪器、海洋化学性质观测仪器、海洋生物观测仪器、地球物理观测仪器、gps定位器均与计算机电连接,所述电池组与太阳能电池板电连接,所述海洋物理性质观测仪器、海洋化学性质观测仪器、海洋生物观测仪器、地球物理观测仪器、计算机、gps定位器和信号灯均与电池组电连接。
    5.进一步的,所述海洋探测装置的重心位于下半球体内距离下半球体底部四分之一处。
    6.通过上述设置,将本方案装置下移,增强本方案的稳定性,有利于使其在海洋监测过程中始终处于正浮状态。
    7.进一步的,所述上半球体和下半球体连接处涂覆有橙色涂层。
    8.通过上述设置,借助橙色涂层便于观测其具体位置,同时也能实现航道浮标的功能。
    9.进一步的,所述上半球体的外侧壁上插接有与计算机连接的usb接口,所述usb接口上插接有保护塞。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的有益效果:
    11.本方案实现了对海洋数据进行长期观测,同时又起到航道浮标的作用,具有自主性强、免维修、使用寿命长、成本低、使用方便等优点。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实施例中上半球体的俯视图;
    13.图2是本实施例中下半球体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15.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上半球体1、下半球体2、gps定位器3、信号灯4、太阳能电池板5、海洋监测组件6、电线卡槽7、usb接口8。
    16.实施例
    17.如附图1至附图2所示,一种多功能自主式球形海洋探测装置,包括内部中空的上半球体1和下半球体2,本实施例的上半球体1和下半球体2的直径均为800mm、厚度为20mm,上半球体1和下半球体2均由透明树脂制成,上半球体1和下半球体2螺纹连接,并且在螺纹连接后进行胶合,从而可保证本海洋探测装置的强度和水密性,确保上半球体1和下半球体2内的各组件能够正常工作。上半球体1和下半球体2连接处涂覆有橙色涂层,借助橙色涂层便于观测器位置。
    18.上半球体1内的顶部设有gpsgps定位器3、包覆在gpsgps定位器3外的信号灯4、包覆在信号灯4外的太阳能电池板5,gpsgps定位器3位于上半球体1内的顶部中心处。上半球体1的外侧壁上插接有与计算机连接的usbusb接口8,usbusb接口8上插接有保护塞。下半球体2内设有海洋监测组件6,海洋监测组件6包括浪高仪、压力计、海洋物理性质观测仪器、海洋化学性质观测仪器、海洋生物观测仪器、地球物理观测仪器、计算机和电池组,海洋物理性质观测仪器、海洋化学性质观测仪器、海洋生物观测仪器、地球物理观测仪器、gpsgps定位器3均与计算机电连接,电池组与太阳能电池板5电连接,海洋物理性质观测仪器、海洋化学性质观测仪器、海洋生物观测仪器、地球物理观测仪器、计算机、gpsgps定位器3和信号灯4均与电池组电连接。海洋监测组件6中的各部件通过基座固定设置在下半球体2的底部。
    19.上半球体1和下半球体2内还开设有多条电线卡槽7,借助电线卡槽7有利于规整上半球体1和下半球体2内各部件之间的连接线,便于维持本方案的稳定性。同时通过调整电池组的高度和基座的高度,可使本海洋探测装置的重心位于下半球体2内距离下半球体2底部四分之一处,使得上半球体1和下半球体2所构成的球形结构始终处于正浮状态。
    20.本方案的工作过程:
    21.工作时借助太阳能电池板5实现对各部件的能量供应,同时还可将一部分能量储存再电池组中,为设备长期正常运行提供保障。通过下半球体2内的海洋物理性质观测仪器、海洋化学性质观测仪器、海洋生物观测仪器、地球物理观测仪器可从温度、盐度、浪高、海水中各种溶解物的含量以及海底地貌等海洋数据的长期观测。而上半球体1内的信号灯4和橙色涂层可使本方案实现航道浮标的功能。
    22.以上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功能自主式球形海洋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中空的上半球体和下半球体,所述上半球体和下半球体均由透明树脂制成,所述上半球体和下半球体螺纹连接,所述上半球体内的顶部设有gps定位器、包覆在gps定位器外的信号灯、包覆在信号灯外的太阳能电池板;所述下半球体内设有海洋监测组件,所述海洋监测组件包括浪高仪、压力计、海洋物理性质观测仪器、海洋化学性质观测仪器、海洋生物观测仪器、地球物理观测仪器、计算机和电池组,所述海洋物理性质观测仪器、海洋化学性质观测仪器、海洋生物观测仪器、地球物理观测仪器、gps定位器均与计算机电连接,所述电池组与太阳能电池板电连接,所述海洋物理性质观测仪器、海洋化学性质观测仪器、海洋生物观测仪器、地球物理观测仪器、计算机、gps定位器和信号灯均与电池组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自主式球形海洋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海洋探测装置的重心位于下半球体内距离下半球体底部四分之一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自主式球形海洋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半球体和下半球体连接处涂覆有橙色涂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自主式球形海洋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半球体的外侧壁上插接有与计算机连接的usb接口,所述usb接口上插接有保护塞。

    技术总结
    本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自主式球形海洋探测装置,具体涉及技术领域。包括内部中空的上半球体和下半球体,上半球体内的顶部设有GPS定位器、包覆在GPS定位器外的信号灯、包覆在信号灯外的太阳能电池板;下半球体内设有浪高仪、压力计、海洋物理性质观测仪器、海洋化学性质观测仪器、海洋生物观测仪器、地球物理观测仪器、计算机和电池组,海洋物理性质观测仪器、海洋化学性质观测仪器、海洋生物观测仪器、地球物理观测仪器、GPS定位器均与计算机电连接,电池组与太阳能电池板电连接。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解决了海洋探测装置存在自主性差、易受气候和海况干扰的问题,可用于海洋数据监测。测。测。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慧 肖京平 朱秀萍 彭德伟 礼绍博 杜博枝 孟龙 史雨 闫国鑫 韩向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空天技术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2.02.16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290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