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端子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稳定接触的端子连接器。
背景技术:
2.端子是蓄电池与外部导体连接的部件,电工学中,端子多指接线终端,又叫接线端子,种类分单孔、双孔、插口、挂钩等,从材料分铜镀银、铜镀锌、铜、铝、铁等,它们的作用主要传递电信号或导电用,端子是靠端子连接器连接固定的。
3.现今市场上的此类端子连接器种类繁多,基本可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现有的此类端子连接器在使用时连接不够稳定,容易出现松动甚至是脱落的情况,导致接触不良,因此亟需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定接触的端子连接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端子连接器在使用时连接不够稳定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稳定接触的端子连接器,包括端子公侧、端子插针、端子母侧、端子插孔和第二定位块,所述端子插针固定在端子公侧的顶端,端子插针设置有多组且呈等间距分布,所述端子母侧设置在端子公侧的一侧,端子母侧与端子公侧相互配合,所述端子插孔设置在端子母侧的底端,端子插孔设置有多组且呈等间距分布,端子插孔与端子插针相互配合,所述端子母侧两侧的外壁上皆固定有第一定位块,且所述第一定位块的内部设置有定位插槽,所述第二定位块皆固定在端子公侧两侧的外壁上,所述第二定位块顶部的外壁上设置有收纳槽,且所述收纳槽的内部设置有卡块,所述端子公侧的底端皆安装有端子线束,所述端子插针下方的端子公侧顶端设置有支撑保护结构。
6.优选的,所述端子公侧的表面皆粘黏有第二橡胶贴片,且所述第二橡胶贴片的表面皆设置有等间距的第二防滑凸棱,增大了端子公侧表面的摩擦力。
7.优选的,所述端子母侧的表面皆粘黏有第一橡胶贴片,且所述第一橡胶贴片的表面皆设置有等间距的第一防滑凸棱,增大了端子母侧表面的摩擦力。
8.优选的,所述支撑保护结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环形收纳腔、弹簧条和支撑环,所述端子插针下方的端子公侧顶端设置有环形收纳腔,为支撑环提供了收纳的空间。
9.优选的,所述环形收纳腔的内部皆设置有弹簧条,弹簧条的底端与环形收纳腔底部的内壁固定连接,为支撑环提供了弹性支撑力。
10.优选的,所述弹簧条上方的环形收纳腔内部设置有支撑环,支撑环的底端与弹簧条的顶端固定连接,支撑环的顶端延伸至端子插针的外侧,为端子插针提供了支撑力,使得端子插针不易弯折。
11.优选的,所述卡块一侧的收纳槽内部设置有支撑弹簧,支撑弹簧的一端与卡块固定连接,支撑弹簧的另一端与收纳槽的内壁固定连接,为卡块提供了弹性支撑力。
12.优选的,所述定位插槽一侧的内壁上设置有弧形卡槽,弧形卡槽与卡块相互配合,便于对卡块进行定位。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稳定接触的端子连接器不仅提高了端子连接器接触的稳定性,不易出现松动或脱落的情况,端子插针不易弯折,而且拔插时更加省力、便捷;
14.(1)通过设置有第一定位块、定位插槽、弧形卡槽、第二定位块、收纳槽、支撑弹簧、卡块,端子公侧两侧的第二定位块卡进第一定位块内部的定位插槽中,收纳槽内部的卡块在支撑弹簧的弹性作用下卡入弧形卡槽中,卡块和弧形卡槽相互配合,使得端子公侧和端子母侧的连接更加稳定,从而提高了端子连接器接触的稳定性,不易出现松动或脱落的情况;
15.(2)通过设置有环形收纳腔、弹簧条、支撑环,由于端子插针的外侧设置有支撑环,支撑环为端子插针提供了支撑力,使得端子插针不易弯折,在端子插针插入至端子插孔的过程中,支撑环受端子母侧的挤压压缩弹簧条并收进环形收纳腔的内部;
16.(3)通过设置有第一橡胶贴片、第一防滑凸棱、第二橡胶贴片、第二防滑凸棱,由于端子公侧和端子母侧的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二橡胶贴片、第二防滑凸棱、第一橡胶贴片、第一防滑凸棱,在拔插时,起到了增大摩擦力的作用,从而使得端子连接器的拔插更加省力、便捷。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外观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端子母侧仰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保护结构放大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端子公侧;2、端子插针;3、端子母侧;4、端子插孔;5、第一定位块;6、第二定位块;7、支撑保护结构;701、环形收纳腔;702、弹簧条;703、支撑环;8、端子线束;9、第一橡胶贴片;10、第一防滑凸棱;11、第二橡胶贴片;12、第二防滑凸棱;13、收纳槽;14、支撑弹簧;15、卡块;16、定位插槽;17、弧形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稳定接触的端子连接器,包括端子公侧1、端子插针2、端子母侧3、端子插孔4和第二定位块6,端子插针2固定在端子公侧1的顶端,端子插针2设置有多组且呈等间距分布;
25.端子公侧1的表面皆粘黏有第二橡胶贴片11,且第二橡胶贴片11的表面皆设置有等间距的第二防滑凸棱12,增大了端子公侧1表面的摩擦力;
26.端子母侧3设置在端子公侧1的一侧,端子母侧3与端子公侧1相互配合;
27.端子母侧3的表面皆粘黏有第一橡胶贴片9,且第一橡胶贴片9的表面皆设置有等间距的第一防滑凸棱10,增大了端子母侧3表面的摩擦力;
28.端子插孔4设置在端子母侧3的底端,端子插孔4设置有多组且呈等间距分布,端子插孔4与端子插针2相互配合;
29.端子母侧3两侧的外壁上皆固定有第一定位块5,且第一定位块5的内部设置有定位插槽16;
30.定位插槽16一侧的内壁上设置有弧形卡槽17,弧形卡槽17与卡块15相互配合,便于对卡块15进行定位;
31.第二定位块6皆固定在端子公侧1两侧的外壁上,第二定位块6顶部的外壁上设置有收纳槽13,且收纳槽13的内部设置有卡块15;
32.卡块15一侧的收纳槽13内部设置有支撑弹簧14,支撑弹簧14的一端与卡块15固定连接,支撑弹簧14的另一端与收纳槽13的内壁固定连接,为卡块15提供了弹性支撑力;
33.端子公侧1的底端皆安装有端子线束8,端子插针2下方的端子公侧1顶端设置有支撑保护结构7;
34.支撑保护结构7的内部依次设置有环形收纳腔701、弹簧条702和支撑环703,端子插针2下方的端子公侧1顶端设置有环形收纳腔701;
35.环形收纳腔701的内部皆设置有弹簧条702,弹簧条702的底端与环形收纳腔701底部的内壁固定连接;
36.弹簧条702上方的环形收纳腔701内部设置有支撑环703,支撑环703的底端与弹簧条702的顶端固定连接,支撑环703的顶端延伸至端子插针2的外侧;
37.由于端子插针2的外侧设置有支撑环703,支撑环703为端子插针2提供了支撑力,使得端子插针2不易弯折,在端子插针2插入至端子插孔4的过程中,支撑环703受端子母侧3的挤压压缩弹簧条702并收进环形收纳腔701的内部。
38.本技术实施例在使用时:首先,将端子公侧1一端的端子插针2插入端子母侧3内部的端子插孔4中,在此过程中,由于端子插针2的外侧设置有支撑环703,支撑环703为端子插针2提供了支撑力,使得端子插针2不易弯折,在端子插针2插入至端子插孔4的过程中,支撑环703受端子母侧3的挤压压缩弹簧条702并收进环形收纳腔701的内部,然后,当端子插针2完全插进端子插孔4的内部后,端子公侧1两侧的第二定位块6卡进第一定位块5内部的定位插槽16中,同时,收纳槽13内部的卡块15在支撑弹簧14的弹性作用下卡入弧形卡槽17中,卡块15和弧形卡槽17相互配合,使得端子公侧1和端子母侧3的连接更加稳定,从而提高了端子连接器接触的稳定性,不易出现松动或脱落的情况,并且,由于端子公侧1和端子母侧3的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二橡胶贴片11、第二防滑凸棱12、第一橡胶贴片9、第一防滑凸棱10,在拔插时,起到了增大摩擦力的作用,从而使得端子连接器的拔插更加省力、便捷,完成稳定接触的端子连接器的工作。
技术特征:
1.一种稳定接触的端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端子公侧(1)、端子插针(2)、端子母侧(3)、端子插孔(4)和第二定位块(6),所述端子插针(2)固定在端子公侧(1)的顶端,端子插针(2)设置有多组且呈等间距分布,所述端子母侧(3)设置在端子公侧(1)的一侧,端子母侧(3)与端子公侧(1)相互配合,所述端子插孔(4)设置在端子母侧(3)的底端,端子插孔(4)设置有多组且呈等间距分布,端子插孔(4)与端子插针(2)相互配合,所述端子母侧(3)两侧的外壁上皆固定有第一定位块(5),且所述第一定位块(5)的内部设置有定位插槽(16),所述第二定位块(6)皆固定在端子公侧(1)两侧的外壁上,所述第二定位块(6)顶部的外壁上设置有收纳槽(13),且所述收纳槽(13)的内部设置有卡块(15),所述端子公侧(1)的底端皆安装有端子线束(8),所述端子插针(2)下方的端子公侧(1)顶端设置有支撑保护结构(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接触的端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公侧(1)的表面皆粘黏有第二橡胶贴片(11),且所述第二橡胶贴片(11)的表面皆设置有等间距的第二防滑凸棱(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接触的端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母侧(3)的表面皆粘黏有第一橡胶贴片(9),且所述第一橡胶贴片(9)的表面皆设置有等间距的第一防滑凸棱(1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接触的端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保护结构(7)的内部依次设置有环形收纳腔(701)、弹簧条(702)和支撑环(703),所述端子插针(2)下方的端子公侧(1)顶端设置有环形收纳腔(70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稳定接触的端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收纳腔(701)的内部皆设置有弹簧条(702),弹簧条(702)的底端与环形收纳腔(701)底部的内壁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稳定接触的端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条(702)上方的环形收纳腔(701)内部设置有支撑环(703),支撑环(703)的底端与弹簧条(702)的顶端固定连接,支撑环(703)的顶端延伸至端子插针(2)的外侧。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接触的端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15)一侧的收纳槽(13)内部设置有支撑弹簧(14),支撑弹簧(14)的一端与卡块(15)固定连接,支撑弹簧(14)的另一端与收纳槽(13)的内壁固定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接触的端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插槽(16)一侧的内壁上设置有弧形卡槽(17),弧形卡槽(17)与卡块(15)相互配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稳定接触的端子连接器,包括端子公侧、端子插针、端子母侧、端子插孔和第二定位块,端子插针固定在端子公侧的顶端,端子母侧设置在端子公侧的一侧,端子插孔设置在端子母侧的底端,端子母侧两侧的外壁上皆固定有第一定位块,且第一定位块的内部设置有定位插槽,第二定位块皆固定在端子公侧两侧的外壁上,第二定位块顶部的外壁上设置有收纳槽,且收纳槽的内部设置有卡块,端子插针下方的端子公侧顶端设置有支撑保护结构。本实用新型不仅提高了端子连接器接触的稳定性,不易出现松动或脱落的情况,端子插针不易弯折,而且拔插时更加省力、便捷。便捷。便捷。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峰 龚旭 李敏 李志勇 田香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驰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22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2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