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服装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有双头拉链的防寒服装。
背景技术:
2.防寒服装是冬季御寒的重要武器,防寒服装通常采用拉链使得服装开口并合或分离。
3.现在防寒服装上的拉链一般为单头拉链,单头拉链一般从衣服的底端为起始点,衣服的顶端为终点,顺着拉链带向上拉起拉链,衣服两侧逐渐并合。
4.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缺陷,当需要使衣服开口上侧处于关闭状态,衣服的开口下侧处于打开状态时,单头拉链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需对此做出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双头拉链的防寒服装,其优点在于当用户处于身体上端热、下端冷时,可将衣服下端的拉链向上拉,并保持上端的拉链处于衣服开口顶端,使得衣服开口下端处于打开状态,衣服上端开口处于关闭状态。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带有双头拉链的防寒服装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带有双头拉链的防寒服装,包括服装本体和拉链组件,所述拉链组件设置在服装本体上,所述拉链组件包括有第一拉链头和第二拉链头,所述第一拉链头位于第二拉链头的上方,所述第一拉链头向下拉是打开方向,所述第二拉链头向上拉是打开方向,所述第一拉链头位于服装本体开口处顶端、第二拉链头位于服装本体开口处底端时服装本体的开口处于完全关闭的状态。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穿上防寒服装后,将第一拉链头和第二拉链头滑移到服装本体开口的底端并相抵靠,将未设置有拉链头的一侧的拉链带的底端依次穿过第一拉链头和第二拉链头,向上拉动第一拉链头至服装本体开口的顶端,使得服装本体的开口处于完全关闭的状态。当用户感到身体下端炎热时,可将处于服装本体开口下端的第二拉链头沿着拉链带向上拉,使得服装本体开口下端处于打开状态,服装本体开口上端还是处于关闭状态,由此用户也可披着防寒服装。
8.优选的,所述第一拉链头靠近第二拉链头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二拉链头靠近第一拉链头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配合相抵,所述第一拉链头上的通道和第二拉链头上的通道连通。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服装本体开口关闭时,将第一拉链头靠近第二拉链头的一侧的第一定位部与第二拉链头靠近第一拉链头的一侧的第二定位部相抵接,使得第一拉链头上的通道和第二拉链头上的通道相连通,后将第一拉链头向服装本体开口顶端方向拉动;通过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使得第一拉链头和第二拉链头相抵接,使得第一拉链头和第二拉链头之间没有缝隙,使得在第一拉链头向服装本体开口顶端方向拉动后,确保第一拉链头和第二拉链头之间的拉链带完全并合。
10.优选的,所述第二定位部设置为内凹槽,所述内凹槽的开口朝向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抵靠在内凹槽内。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服装本体开口关闭时,将第一拉链头滑移至第二拉链头内凹槽内,更好的确保了第一拉链头和第二拉链头之间抵靠紧密,第一拉链头和第二拉链头之间不易出现错位,即能够确保第一拉链头和第二拉链头上的通道连通。
12.优选的,所述内凹槽呈圆弧状,所述第一定位部呈圆弧凸起状,所述第一定位部插接于第二定位部内。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服装本体开口关闭时,将第一拉链头的第一定位部插接于第二拉链头上第二定位部的内凹槽中,第一定位部的形状大小设置成和第二定位部的内凹槽相匹配,将第一定位部设置成圆弧凸起状也更便于第一定位部插接于第二定位部的内凹槽中。
14.优选的,所述第一拉链头包括第一上拉头、第二上拉头和第一拉片,所述第一上拉头和第二上拉头之间形成容纳链牙的通道,所述第一拉片连接在第一上拉头远离第二上拉头的一面上,所述第二拉链头包括第一下拉头、第二下拉头和第二拉片,所述第一下拉头和第二下拉头之间形成容纳链牙的通道,所述第二拉片连接在第一下拉头远离第二下拉头的一面上,所述第一下拉头和第二下拉头朝向第一拉链头的一侧均设置有延伸部,两所述延伸部分别朝相背的一侧外扩,所述第一上拉头和第二上拉头均插接于两延伸部之间。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服装本体开口关闭时,将第一拉链头的第一定位部插接于第二拉链头上第二定位部的内凹槽中,第一拉链头的第一定位部与延伸部相抵靠,延伸部的设置对第一定位部的两侧起到限位作用,使得第一拉链头在拉动前保持与拉链带相同的朝向,尽量避免第一拉链头朝向偏斜而造成拉动不顺畅。
16.优选的,所述第一上拉头和第二上拉头相背的一面至延伸部之间的距离均在0.5-2mm之间。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拉链头的第一定位部插接在第二拉链头上第二定位部的内凹槽内,第一上拉头和第二上拉头分别与延伸部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使第一拉链头不会与第二拉链头的延伸部相卡住,从而影响第一拉链头向服装本体开口顶端拉动。
18.优选的,所述第一拉链头远离第二拉链头的一端尺寸朝靠近第二拉链头的一端渐小,所述第二拉链头远离第一拉链头的一端尺寸朝靠近第一拉链头的一端渐小,所述第一拉链头靠近第二拉链头一端的尺寸小于第二拉链头靠近第一拉链头一端的尺寸。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拉链头和第二拉链头各自尺寸较大的一端的开口朝向与各自将开口闭合的拉动方向相同,将第一拉链头远离第二拉链头的一端和第二拉链头远离第一拉链头的一端设置成更大的尺寸,更便于第一拉链头和第二拉链头朝将服装本体的开口闭合的方向拉动。而第一拉链头与第二拉链头相向的一端小于第二拉链头与第一拉链头相向的一端,使得第一拉链头能够插接在第二拉链头内。
20.优选的,所述第一拉链头和第二拉链头上分别设置有挂绳。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拉动第一拉链头或第二拉链头时,直接拉动第一拉链头和第二拉链头上的挂绳即可,挂绳的设置方便了对第一拉链头和第二拉链头的拉动。
22.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3.1.在防寒服装的拉链上设置有两个拉链头,包括第一拉链头和第二拉链头,第一拉链头位于第二拉链头的上方,将第一拉链头拉动至服装本体开口的顶端,使得服装本体的开口处于完全关闭的状态;当用于感到身体上端炎热时,将第一拉链头沿着拉链带向下拉,使得服装本体上端处于打开状态;当用户感到身体下端炎热时,将第二拉链头沿着拉链带向上拉,使得服装本体开口下端处于打开状态。
24.2.在第一拉链头和第二拉链头上分别设置有挂绳,当需要拉动第一拉链头或第二拉链头时,直接拉动第一拉链头和第二拉链头上的挂绳即可,由此方便了对第一拉链头和第二拉链头的拉动。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技术防寒服装完全打开时整体结构示意图。
26.图2是本技术拉链组件结构示意图。
27.图3是本技术拉链头结构示意图。
28.图4是本技术限位部和起始码的局部放大视图。
29.图5是本技术定位部和延伸部的局部放大视图。
30.图6 是本技术第二拉链头的延伸部结构示意图。
31.图7是本技术防寒服装完全关闭时整体结构示意图。
32.图8是本技术防寒服装下端打开时整体结构示意图。
33.附图标记:1、服装本体;2、拉链组件;21、第一链带;211、限位部;22、第二链带;221、起始码;23、链牙;24、第一拉链头;241、第一上拉头;242、第二上拉头;243、第一拉片;244、第一定位部;25、第二拉链头;251、第一下拉头;252、第二下拉头;253、第二拉片;254、第二定位部;26、挂绳;27、延伸部。
具体实施方式
34.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5.参照图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带有双头拉链的防寒服装,包括服装本体1和拉链组件2,拉链组件2设置在服装本体1开口处,拉链组件2用于服装本体1开口的关闭和打开。
36.参考图2和图3,拉链组件2包括第一链带21、第二链带22和链牙23,链牙23在第一链带21和第二链带22上间隔设置,链牙23均匀分布在第一链带21和第二链带22上,并且第一链带21上的链牙23和第二链带22上的链牙23设置的位置相异,服装本体1通过第一链带21上的链牙23和第二链带22上的链牙23相齿合以达到开口处并合的状态。
37.拉链组件2还包括第一拉链头24和第二拉链头25,第一拉链头24和第二拉链头25均设置在第一链带21上,第一拉链头24又包括第一上拉头241、第二上拉头242和第一拉片243,其中第一上拉头241和第二上拉头242相近的一面连接并相互保持一定的距离,以此形成用于容纳链牙23的通道,第一拉片243位于第一上拉头241远离第二上拉头242的一面上并与第一上拉头241焊接固定。同样的,第二拉链头25又包括第一下拉头251、第二下拉头252和第二拉片253,第一下拉头251和第二下拉头252相近的一面连接并保持一定的距离,以此形成用于容纳链牙23的通道,第二拉片253与第一下拉头251远离第二下拉头252的一
面上焊接固定,第一拉片243和第二拉片253的设置方便拉动第一拉链头24和第二拉链头25。
38.参考图2和图4,带有链牙23的第一链带21依次卡嵌在第一上拉头241和第二上拉头242之间形成的通道内,使得第一拉链头24和第二拉链头25可移动安装在第一链带21上,为了使第一拉链头24和第二拉链头25不会滑出第一链带21,在第一链带21的两端设置有限位部211;另外为了便于第一拉链头24和第二拉链头25将第一链带21和第二链带22并合,在第二链带22的底端设置有起始码221,同样第二链带22远离起始码221的一端设置有限位部211。当需要将服装本体1开口关闭时,将第一拉链头24和第二拉链头25依次穿过第二链带22上的起始码221,将第一拉链头24向远离第二拉链头25的方向拉动,直到将第一拉链头24拉动至服装本体1开口的另一端,使得服装本体1的开口处于完全并合的状态。
39.为了更加的方便拉动第一拉链头24和第二拉链头25,在第一拉链头24和第二拉链头25上设置有挂绳26,当需要将服装本体1的开口打开或并合时,直接拉动第一拉链头24和或第二拉链头25上的挂绳26即可,挂绳26的设置方便了对第一拉链头24和第二拉链头25的拉动。
40.参考图5,为了使服装本体1的开口在第一拉链头24和第二拉链头25的拉动下不留缝隙,在第一拉链头24上设置有第一定位部244,在第二拉链头25上设置有第二定位部254,第一定位部244和第二定位部254分别位于第一拉链头24和第二拉链头25相向的一端;其中第一定位部244设置成圆弧凸起状,第二定位部254设置成圆弧状的内凹槽,而圆弧状内凹槽的开口朝向第一定位部244,并且圆弧凸起状的第一定位部244和圆弧状内凹槽的第二定位部254大小一致。
41.为了使第一拉链头24的第一定位部244能顺利的插接在第二拉链头25的内凹槽内,将第一拉链头24靠近第二拉链头25一端的尺寸设置成小于第二拉链头25靠近第一拉链头24一端的尺寸。另外,将第一拉链头24的尺寸设置成沿远离第二拉链头25的方向逐渐增大,形成一个更大的开口;将第二拉链头25的尺寸设置成沿远离第一拉链头24的方向逐渐增大,同样形成一个更大的开口;使得第一拉链头24和第二拉链头25在向将服装本体1开口并合的方向拉动时更加顺畅。
42.当需要将服装本体1开口关闭时,第一定位部244插接在第二定位部254的圆弧状的内凹槽内,使得第一拉链头24和第二拉链头25相抵紧,并且第一拉链头24上的通道和第二拉链头25上的通道相连通,此时即可将第一拉链头24向远离第二拉链头25的方向拉动;通过第一定位部244和第二定位部254相抵紧,使得第一拉链头24和第二拉链头25之间没有缝隙,有利于第二链带22从第一拉链头24向第二拉链头25过渡。
43.参考图6,为了使第一拉链头24在拉动的过程中不会出现位置偏移,保证拉动顺畅。在第一下拉头251和第二下拉头252朝向第一拉链头24的一侧均设置有延伸部27,两延伸部27分别朝相背方向凸起,第一上拉头241和第二上拉头242插接在两延伸部27之间,并且第一上拉头241和第二上拉头242相背的表面分别与延伸部27保持0.5-2mm的距离,防止第一拉链头24在拉动时被第一下拉头251和第二下拉头252上设置的延伸部27卡住。
44.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带有双头拉链的防寒服装的实施原理为:穿上防寒服装后,将第一拉链头24和第二拉链头25滑移到服装本体1开口的底端并相抵靠,第一拉链头24的第一让位部插接在第二拉链头25的第二让位部内,将第二链带22底端的起始码221依次穿过
第一拉链头24和第二拉链头25,并保持第一链带21和第二链带22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向上拉动第一拉链头24至服装本体1开口的顶端,使得服装本体1的开口处于完全关闭的状态。当用户感到身体下端炎热时,可将处于服装本体1开口下端的第二拉链头25沿着第一链带21向上拉,使得服装本体1开口下端处于打开状态;当用户觉得身体的上端炎热时,将处于服装本体1开口上端的第一拉链头24沿着第一链带21向下拉,使得服装本体1开口上端处于打开状态。
45.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带有双头拉链的防寒服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服装本体(1)和拉链组件(2),所述拉链组件(2)设置在服装本体(1)上,所述拉链组件(2)包括有第一拉链头(24)和第二拉链头(25),所述第一拉链头(24)位于第二拉链头(25)的上方,所述第一拉链头(24)向下拉是打开方向,所述第二拉链头(25)向上拉是打开方向,所述第一拉链头(24)位于服装本体(1)开口处顶端、第二拉链头(25)位于服装本体(1)开口处底端时服装本体(1)的开口处于完全关闭的状态;所述第一拉链头(24)靠近第二拉链头(25)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定位部(244),所述第二拉链头(25)靠近第一拉链头(24)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定位部(254),所述第一定位部(244)和第二定位部(254)配合相抵,所述第一拉链头(24)上的通道和第二拉链头(25)上的通道连通;所述第二定位部(254)设置为内凹槽,所述内凹槽的开口朝向第一定位部(244),所述第一定位部(244)抵靠在内凹槽内;所述内凹槽呈圆弧状,所述第一定位部(244)呈圆弧凸起状,所述第一定位部(244)插接于第二定位部(254)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双头拉链的防寒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链头(24)包括第一上拉头(241)、第二上拉头(242)和第一拉片(243),所述第一上拉头(241)和第二上拉头(242)之间形成容纳链牙(23)的通道,所述第一拉片(243)连接在第一上拉头(241)远离第二上拉头(242)的一面上,所述第二拉链头(25)包括第一下拉头(251)、第二下拉头(252)和第二拉片(253),所述第一下拉头(251)和第二下拉头(252)之间形成容纳链牙(23)的通道,所述第二拉片(253)连接在第一下拉头(251)远离第二下拉头(252)的一面上,所述第一下拉头(251)和第二下拉头(252)朝向第一拉链头(24)的一侧均设置有延伸部(27),两所述延伸部(27)分别朝相背的一侧外扩,所述第一上拉头(241)和第二上拉头(242)均插接于两延伸部(27)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双头拉链的防寒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拉头(241)和第二上拉头(242)相背的一面至延伸部(27)之间的距离均在0.5-2mm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双头拉链的防寒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链头(24)远离第二拉链头(25)的一端尺寸朝靠近第二拉链头(25)的一端渐小,所述第二拉链头(25)远离第一拉链头(24)的一端尺寸朝靠近第一拉链头(24)的一端渐小,所述第一拉链头(24)靠近第二拉链头(25)一端的尺寸小于第二拉链头(25)靠近第一拉链头(24)一端的尺寸。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双头拉链的防寒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链头(24)和第二拉链头(25)上分别设置有挂绳。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带有双头拉链的防寒服装,包括服装本体和拉链组件,所述拉链组件设置在服装本体上,所述拉链组件包括有第一拉链头和第二拉链头,所述第一拉链头位于第二拉链头的上方,所述第一拉链头向下拉是打开方向,所述第二拉链头向上拉是打开方向,所述第一拉链头位于服装本体开口处顶端、第二拉链头位于服装本体开口处底端时服装本体的开口处于完全关闭的状态。本申请的优点在于当用户处于身体上端热、下端冷时,可将衣服下端的拉链向上拉,并保持上端的拉链处于衣服开口顶端,使得衣服开口下端处于打开状态,衣服上端开口处于关闭状态。关闭状态。关闭状态。
技术研发人员:宋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富德士服装(厦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22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2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