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组不同材质电极板组的电镀综合废水高效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电镀行业的废水处理一般是通过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方法对其进行预处理,再通过膜技术或其他方法处理。由于电镀废水行业的特殊性使得上述各种方法得到了普遍性的应用,其中电絮凝工艺在重金属废水破络处理、含油废水破乳除油、脱色降cod、提高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可生化性、细小悬浮颗粒的脱稳沉降等方面,具有其他水处理工艺不可替代的优势;由于其不用加药,产生的污泥量少,污泥处置费低,并且因不投加药剂而减少水中阴离子含量;设备设计紧凑,占地面积小,高效环保等特点越来越受到行业的重视。电絮凝的反应原理是使用金属(以铁为例)作为极板,在正负电压的作用下形成电场,待处理的水流入极板的空隙从而发生电化学反应,如阳极释放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较强氧化剂(cl2、[o]、hclo等)和金属阳离子fe2+等,从而来分解水中污染物,降低原液中的bod、cod、氨氮等含量,最终生成活性高、吸附能力强的金属氢氧化物胶体絮凝物。阴极上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使其直接被还原为低价阳离子或金属。同时在电解过程中极板上会析出氢气和氧气,生成微小的气泡,其分散度极高,这些微小的气泡与原水中的絮状物、悬浮物、分离的污染物及重金属离子等能够结合形成较大絮状体,利用电解的气浮作用或者沉淀方式将污物带出,最后通过刮渣、排污去掉大部分污染物,处理后的污水再通过其他技术继续分离过滤,最终得到需要的达标的净水,实现电镀废水的整个处理过程。
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传统的电絮凝处理的电极板一般采用单一的铁板或其他材质的金属制作,但因为电镀废水中各种重金属离子等有害物成分复杂,含量多少也不同,最佳的电压电流数值也不同,在对其电絮凝处理的过程中,很难将各种污染物全部絮凝沉淀或上浮,为后续的工艺处理带来很大的困难,也成为污水处理卡脖子的环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多组不同材质电极板组的电镀综合废水高效处理装置。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多组不同材质电极板组的电镀综合废水高效处理装置,包括多级槽体,所述多级槽体通过导联线连接有plc触摸屏控制器,且多级槽体的底端两侧均开设有通孔,并在通孔处分别固定安装有污水进水口和出水口,且所述多级槽体的一侧上部沿污水进水口至出水口的方向分别固定安装有一级整流电源、二级整流电源和三级整流电源;所述多级槽体内沿污水进水口至出水口的方向分别设有第一电极板组、第二电极板组和第三电极板组。
7.优选的,所述多级槽体的侧面下部分别在于各组槽体对应的位置开设有通孔,并
在通孔处固定安装有排污口,排污口上设有控制阀门。
8.优选的,所述一级整流电源与第一电极板组之间连接有导电铜排。
9.优选的,所述二级整流电源与第二电极板组之间连接有导电铜排。
10.优选的,所述三级整流电源与第三电极板组之间连接有导电铜排。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2.1.根据电镀废水污染物杂质的种类多少或杂质含量的多少,在同一套设备(系统)的同一个电解腔内,同时设置一组或多组不同材质的电极板(铁、铝、不锈钢、铅、钛、钌稀土等);
13.2.根据电镀废水污染物杂质的种类多少或杂质含量的多少,在同一套设备(系统)设置多级电解腔,分别设置不同材质的电极板(铁、铝、不锈钢、铅、钛、钌稀土等);
14.3.电絮凝过程中,每组电极板根据电镀废水污染物杂质的种类多少或杂质含量的多少,采用相同或不同的工作电压、电流,在极板之间形成不同的电场;以适应污水中不同的有害成分,包括各种悬浮物、细菌病毒等均得以有效地去除,从而做到污水的彻底、充分处理。
15.4.电絮凝各级模块通过合理布水,控制污水能够尽可能地在各级电极板之间的缝隙中均匀合理流动,保证电解充分,不留死角。这样不同材质的电极板多重作用的结果就是促使电絮凝发挥最大的功效,确保电解絮凝去渣的最佳
16.5.结合ph计等检测装置对之前的均质池内的污水及后续污水的水质参数实时检测,利用plc分析完成系统的自动控制,从而实现系统自动调整(不同材质的)电极板组的供电电压、电流值,以实现设备的高效氧化、还原、絮凝、气浮、沉淀等功能;
17.6.利用plc自动控制系统和可换向电源控制电极板组的损耗情况,或异物附着情况,及时保养或更换电极板组,确保设备系统始终能有效捕捉不同分子量的重金属离子等bod、cod、氨氮等各种杂质污染物,并使其得以有效排除。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多组不同材质电极板组的电镀综合废水高效处理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多组不同材质电极板组的电镀综合废水高效处理装置的部分俯视结构示意图。
20.图中:plc触摸屏控制器1、一级整流电源2、多级槽体3、二级整流电源4、排污口5、三级整流电源6、污水进水口7、第一电极板组8、第二电极板组9、第三电极板组10、导电铜排11、出水口12。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2.参照图1-2,一种多组不同材质电极板组的电镀综合废水高效处理装置,包括多级槽体3,所述多级槽体3通过导联线连接有plc触摸屏控制器1,且多级槽体3的底端两侧均开
设有通孔,并在通孔处分别固定安装有污水进水口7和出水口12,且所述多级槽体3的一侧上部沿污水进水口7至出水口的方向分别固定安装有一级整流电源2、二级整流电源4和三级整流电源6;所述多级槽体3内沿污水进水口7至出水口的方向分别设有第一电极板组8、第二电极板组9和第三电极板组10。
23.进一步地,所述多级槽体3的侧面下部分别在于各组槽体对应的位置开设有通孔,并在通孔处固定安装有排污口5,排污口5上设有控制阀门。
24.进一步地,所述一级整流电源2与第一电极板组8之间连接有导电铜排11。
25.进一步地,所述二级整流电源4与第二电极板组9之间连接有导电铜排11。
26.进一步地,所述三级整流电源6与第三电极板组10之间连接有导电铜排11。
27.工作流程:经过均质池处理后的电镀废水,通过本装置污水进水口7进入到多级槽体3的第一个槽腔内,通过第一电极板组8(比如选择铁板为极板材质)极板的缝隙,在一级整流电源2提供的某设定值的电压及电流经电极板产生的电场作用下,对水进行初步絮凝处理;
28.经过第一电极板组8处理后的废水,再均匀进入到第二电极板组9的相同或不同材质的电极板功能区继续完成电絮凝处理,实现对未被成充分处理的废水的再处理,通过检测分析根据废水成分的实际情况,有必要再进入到第三电极板组10功能区处理。直至达到系统最终需要的废水水质指标要求后,完美处理过的废水经出水口12排放到储水罐备用。
2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多组不同材质电极板组的电镀综合废水高效处理装置,包括多级槽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槽体(3)通过导联线连接有plc触摸屏控制器(1),且多级槽体(3)的底端两侧均开设有通孔,并在通孔处分别固定安装有污水进水口(7)和出水口(12),且所述多级槽体(3)的一侧上部沿污水进水口(7)至出水口的方向分别固定安装有一级整流电源(2)、二级整流电源(4)和三级整流电源(6);所述多级槽体(3)内沿污水进水口(7)至出水口的方向分别设有第一电极板组(8)、第二电极板组(9)和第三电极板组(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组不同材质电极板组的电镀综合废水高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槽体(3)的侧面下部分别在于各组槽体对应的位置开设有通孔,并在通孔处固定安装有排污口(5),排污口(5)上设有控制阀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组不同材质电极板组的电镀综合废水高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整流电源(2)与第一电极板组(8)之间连接有导电铜排(1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组不同材质电极板组的电镀综合废水高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整流电源(4)与第二电极板组(9)之间连接有导电铜排(1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组不同材质电极板组的电镀综合废水高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级整流电源(6)与第三电极板组(10)之间连接有导电铜排(1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组不同材质电极板组的电镀综合废水高效处理装置,包括多级槽体,所述多级槽体通过导联线连接有PLC触摸屏控制器,且多级槽体的底端两侧均开设有通孔,并在通孔处分别固定安装有污水进水口和出水口,且所述多级槽体的一侧上部沿污水进水口至出水口的方向分别固定安装有一级整流电源、二级整流电源和三级整流电源。本实用新型利用电絮凝工艺技术,在一个或多个电解腔内同时设置不同材质的电极板组,并让被处理的污水连续进入不同的电极板组,各级电极板组同时连续工作,其各组的工作电压、电流则根据水质污染物含量的不同分别设定,从而提高对电镀废水处理的效果。从而提高对电镀废水处理的效果。从而提高对电镀废水处理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杨小琛 王建华 邵守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烟台星辉航空液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22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3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