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工搅拌冷却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09-20  81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应釜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化工冷却反应釜。


    背景技术:

    2.由于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对化学工业提出了新的要求,推动了化学工业的技术进步,发展了精细化工,超纯物质,新型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然而目前常用的化工搅拌用反应釜,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
    3.但是现有的反应釜冷却效果不够好,通过冷凝管的方式进行循环降温,但是当罐体内部的温度过高时容易带动冷凝管本体发热,从而让冷却效果变差,因此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化工搅拌冷却反应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旨在于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化工搅拌冷却反应釜,通过转动杆的材质使导热能力强,能够将罐体内部的热量往上传递,然后通过吸热层将热量吸入吸热层的表面,然后启动第一吸风机带动转轴将吸热层表面的热量通过出气口排出罐体的外壁,让冷却的效果好。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化工搅拌冷却反应釜,包括罐体、散热管和观察窗;
    6.所述罐体的顶面两端均连接有散热管,所述罐体的外壁正面连接有观察窗,所述罐体的顶面中间连接有电机,所述罐体的底端两侧连接有脚架,所述观察窗的表面连接有控制开关。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电机的底端贯穿罐体的内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底端外围连接有若干个叶片,所述叶片的一侧连接有加热板,所述加热板均在罐体的内壁两侧,所述转动杆的内部为石墨烯材质,所述电机的一侧连接有入料口。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转动杆的外围固定连接有吸热层,所述吸热层的外围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的一侧面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中间贯穿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围连接有限位框,所述限位框设在吸热层的外围。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转轴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吸风机,所述第一吸风机的一端连接有出气口。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散热管的内壁连接有第二吸风机,所述散热管的顶端连接有筛网,所述筛网为圆锥结构。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控制开关与电机、第一吸风机、加热板和第二吸风机之间电性连接。
    1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化工搅拌冷却反应釜,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1、本实用优点在于,通过转动杆的材质使导热能力强,能够将罐体内部的热量往
    上传递,然后通过吸热层将热量吸入吸热层的表面,然后启动第一吸风机带动转轴将吸热层表面的热量通过出气口排出罐体的外壁,让冷却的效果好。
    14.2、其次,通过启动第二吸风机将罐体内部的热量抽走通过散热管散发至罐体的外部,而为了防止外界的垃圾通过散热管进入罐体的内壁,通过筛网的材质进行拦截,而通过筛网的形状让垃圾能够自动往两侧排动,让散热管不容易发生堵塞。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正视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限位框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滚轮连接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管内部结构示意图。
    20.图1-5中:1、罐体;101、电机;102、转动杆;103、吸热层;104、滚轮;105、支撑杆;106、转轴;107、限位框;108、第一吸风机;109、出气口;110、叶片;111、加热板;112、出料口;113、脚架;114、入料口;2、散热管;201、第二吸风机;202、筛网;3、观察窗;301、控制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21.实施例:
    22.请参阅图1-5中,
    23.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化工搅拌冷却反应釜,包括罐体1、散热管2和观察窗3;
    24.罐体1的顶面两端均连接有散热管2,罐体1的外壁正面连接有观察窗3,罐体1的顶面中间连接有电机101,罐体1的底端中间连接有出料口112,罐体1的底端两侧连接有脚架113,观察窗3的表面连接有控制开关301。
    25.进一步的,电机101的底端贯穿罐体1的内部连接有转动杆102,转动杆102的底端外围连接有若干个叶片110,叶片110的一侧连接有加热板111,加热板111均在罐体1的内壁两侧,转动杆102的内部为石墨烯材质,电机101的一侧连接有入料口114,通过启动电机101带动转动杆102进行转动,让叶片110对罐体1内的液体进行搅拌,同时启动加热板111进行加热,让混配的效果能够更好,而通过转动杆102的材质具有极强的导热能力,可以快速将罐体1内部热量吸收,并传导至其顶部,让罐体1的冷却效果能够增强。
    26.进一步的,转动杆102的外围固定连接有吸热层103,吸热层103的外围连接有滚轮104,滚轮104的一侧面连接有支撑杆105,支撑杆105的中间贯穿连接有转轴106,转轴106的外围连接有限位框107,限位框107设在吸热层103的外围,通过吸热层103便于将转动杆102传递的热量进行吸收,而在转动杆102转动的同时带动吸热层103通过滚轮104在限位框107的内壁进行转动,让吸热层103的每一处都能够吸收热量,而通过转轴106带动支撑杆105,使滚轮104在转动时能够有支撑的能力,通过滚轮104将限位框107的内壁与吸热层103的外围进行隔开,便于转轴106吸收吸热层103的热量。
    27.进一步的,转轴106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吸风机108,第一吸风机108的一端连接有出气口109,通过启动第一吸风机108带动转轴106将吸热层103的热量进行吸收,然后通过出气口109排出罐体1的外部,使冷却的效果能够更好。
    28.进一步的,散热管2的内壁连接有第二吸风机201,散热管2的顶端连接有筛网202,筛网202为圆锥结构,通过启动第二吸风机201将罐体1内部的热量抽走通过散热管2散发至罐体1的外部,而为了防止外界的垃圾通过散热管2进入罐体1的内壁,通过筛网202的材质进行拦截,而通过筛网202的形状让垃圾能够自动往两侧排动,让散热管2不容易发生堵塞。
    29.进一步的,控制开关301与电机101、第一吸风机108、加热板111和第二吸风机201之间电性连接,通过控制开关301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操作,使自动化程度高。
    30.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该装置通过入料口114将材料放入罐体1内,然后通过启动电机101带动转动杆102进行转动,让叶片110对罐体1内的液体进行搅拌,同时启动加热板111进行加热,让混配的效果能够更好,而通过转动杆102的材质具有极强的导热能力,可以快速将罐体1内部热量吸收,并传导至其顶部,让罐体1的冷却效果能够增强,接着通过吸热层103便于将转动杆102传递的热量进行吸收,而在转动杆102转动的同时带动吸热层103通过滚轮104在限位框107的内壁进行转动,让吸热层103的每一处都能够吸收热量,而通过转轴106带动支撑杆105,使滚轮104在转动时能够有支撑的能力,通过滚轮104将限位框107的内壁与吸热层103的外围进行隔开,便于转轴106吸收吸热层103的热量,然后通过启动第一吸风机108带动转轴106将吸热层103的热量进行吸收,然后通过出气口109排出罐体1的外部,使冷却的效果能够更好,接着通过启动第二吸风机201将罐体1内部的热量抽走通过散热管2散发至罐体1的外部,而为了防止外界的垃圾通过散热管2进入罐体1的内壁,通过筛网202的材质进行拦截,而通过筛网202的形状让垃圾能够自动往两侧排动,让散热管2不容易发生堵塞,最后通过控制开关301使工作人员操作起来能够方便,而通过观察窗3便于工人员观看罐体1内部的搅拌情况。

    技术特征:
    1.一种化工搅拌冷却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散热管和观察窗;所述罐体的顶面两端均连接有散热管,所述罐体的外壁正面连接有观察窗,所述罐体的顶面中间连接有电机,所述罐体的底端中间连接有出料口,所述罐体的底端两侧连接有脚架,所述观察窗的表面连接有控制开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工搅拌冷却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的底端贯穿罐体的内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底端外围连接有若干个叶片,所述叶片的一侧连接有加热板,所述加热板均在罐体的内壁两侧,所述转动杆的内部为石墨烯材质,所述电机的一侧连接有入料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化工搅拌冷却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的外围固定连接有吸热层,所述吸热层的外围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的一侧面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中间贯穿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围连接有限位框,所述限位框设在吸热层的外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化工搅拌冷却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吸风机,所述第一吸风机的一端连接有出气口。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工搅拌冷却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的内壁连接有第二吸风机,所述散热管的顶端连接有筛网,所述筛网为圆锥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化工搅拌冷却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开关与电机、第一吸风机、加热板和第二吸风机之间电性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化工搅拌冷却反应釜,涉及反应釜技术领域,包括罐体、散热管和观察窗,罐体的顶面两端均连接有散热管,罐体的外壁正面连接有观察窗,罐体的顶面中间连接有电机,罐体的底端两侧连接有脚架,观察窗的表面连接有控制开关。该种化工搅拌冷却反应釜,通过转动杆的材质使导热能力强,能够将罐体内部的热量往上传递,然后通过吸热层将热量吸入吸热层的表面,然后启动第一吸风机带动转轴将吸热层表面的热量通过出气口排出罐体的外壁,让冷却的效果好。让冷却的效果好。让冷却的效果好。


    技术研发人员:ꢀ(51)Int.Cl.B01J19/18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赵青
    技术研发日:2021.09.02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310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