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泌尿科护理用引流装置

    专利查询2022-09-21  90



    1.本实用新型涉及泌尿科医疗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泌尿科护理用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2.在泌尿科室中,很多病人无法自主排尿,有些病人在术后出现排尿障碍,也有些病人卧床无法起身排尿,都需要使用到导尿软管和导尿引流袋将尿液引出,避免弄脏病床。
    3.根据公开号为cn20915464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泌尿科护理用引流装置,该实用新型其安装稳固、排出尿液十分方便,安全卫生;该引流装置,当导尿引流袋里的尿液积累较多时,若患者家属或医护人员暂时忘记排放导尿引流袋内尿液,患者尿液将不在排入导尿引流袋内,并且当回收容置袋里的尿液积累较多时,导尿引流袋内的尿液将无法在排入回收容置袋内,导致后续需将回收容置袋拔下时,排尿管内的尿液将从管口流落,并可能会掉在装置内或者更换人员手上,导致难以清理,同时当排尿管的管口长时间未清理,会导致管口和管壁积累尿渍,长时间使用下来排尿管内细菌容易滋生,并产生异味,使得病房环境将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泌尿科护理用引流装置,以解决长时间未清理更换回收袋导致尿液积累过多而溢满于排尿管内和不便于清洁排尿管处管口卫生的技术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泌尿科护理用引流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和导尿引流袋,所述装置本体的顶部安装有导尿管,所述装置本体内部安装有充气机构,所述导尿管的外表面安装有止回阀,所述充气机构的顶部安装有充气管,所述充气管的外表面安装有切换阀,所述导尿引流袋的底部安装有排尿管,所述排尿管的内部设置有瓣膜,所述装置本体的内部下方安装有回收袋和警报器,所述回收袋的内部安装有六个挡条,所述回收袋内部设置有感应球,所述感应球位于六个挡条中间,所述装置本体的内部两侧均安装有对射感应器,所述装置本体的内部一侧设置有清洁机构。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导尿管,便于尿液通过导尿管排入引流装置内,设置有止回阀,防止气体从导尿管排入患者体内,设置有切换阀,防止充气机构内的气体在不需要排尿时排入导尿引流袋内,设置有排尿管,能将导尿引流袋内的尿液排入至回收袋内,设置有瓣膜,能防止在未通气的情况下尿液从排尿管内流落,因设置有警报器、挡条、感应球和对射感应器,能在尿液积累较多时,对射感应器感应到感应球发出信号至警报器处,警报器接受信号发出声音提醒家属或医护人员需处理回收袋内尿液,因设置有清洁机构,能对起排尿管管口进行清洁,防止细菌滋生,进而提高装置内的卫生问题。
    7.进一步的,所述清洁机构包括有开设于装置本体内部一侧的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内部设置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顶部一侧开设有圆形凹槽,所述圆形凹槽的内部插接有清洁棉。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可通过拉动滑动板,随着滑动板在滑动槽内移动,带动着清洁棉移动,当移动至排尿管的管口下方时,在将滑动板向上推动,此时清洁棉将插入排尿管内,对其管壁附着的尿渍进行吸取并且清理管壁及管口内的细菌,防止细菌滋生,进而提高装置内的卫生问题。
    9.进一步的,所述装置本体顶部一侧安装有操作面板,所述操作面板分别与对射感应器和警报器电性连接,且两个对射感应器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设置有操作面板,使用者可通过操作面板来操作装置内电性连接的设备,方便快捷。
    11.进一步的,所述滑动槽的宽度大于滑动板的宽度,所述圆形凹槽的宽度与清洁棉底部的宽度相适配。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滑动槽宽度大于滑动板的宽度,方便使用者在拉动滑动板时会比较顺畅,并圆形凹槽的宽度与清洁棉底部的宽度相适配,防止清洁棉在圆形凹槽内随意晃动。
    13.进一步的,每三个所述挡条为一组,共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挡条之间的间距大于感应球的宽度。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设置的两组挡条之间的间距大于感应球的宽度,防止感应球卡在两组挡条中导致无法浮起,并且两组挡条之间的长度间距小于感应球的长度,防止在感应球在浮起时,从挡条中滚出从而卡住排尿管。
    15.进一步的,所述装置本体的外表面安装有门板,所述装置本体的背部安装有固定夹。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设置有门板,方便使用者打开门板观察内部装置情况,也防止装置内散发出味道,因设置有固定夹,方便将装置夹至病床栏杆上减少占用空间。
    17.进一步的,所述导尿引流袋的外表面设置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上设置有刻度线。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设置有观察窗,方便患者家属或医护人员观察导尿引流袋内部情况,设置有刻度线,方便知道导尿引流袋内有多少刻度的尿液。
    1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0.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警报器、对射感应器、感应球和挡条,当尿液从排尿管流入回收袋时,感应球随着回收袋内尿液的升高而浮起,当两侧的对射感应器感应到感应球时,对射感应器发出信号至操作面板,操作面板在传输信号至警报器,警报器接受信号后发出警报声,提醒患者家属或医护人员需清理回收袋内尿液,这时患者家属或医护人员将回收袋上排尿管插接处拔下来,再把回收袋内的尿液排入厕所或尿液处理处,之后再将回收袋插入排尿管内,避免了当回收袋内尿液到达积累较多后尿液将溢出至排尿管内,防止后续更换回收袋时尿液从排尿管内流落,掉在装置内部或家属及医护人员手上,降低此等情况发生的概率。
    21.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清洁机构,当需要给排尿管的管口和管壁清理尿渍和杀菌时,使用者需拉动滑动板,随着滑动板在滑动槽移动,清洁棉也随着滑动板的移动而移动,当将清洁棉拉动至排尿管管口下方时,再向上推动滑动板,这时清洁棉将插入排尿管内,清洁棉在吸取管壁内尿渍时,清洁棉内的酒精也将在排尿管内进行杀菌消毒,当一段时间后,将滑动板向下拉动,再将滑动板向后推动,当推动至限位处时,使用者将进行消毒后
    的清洁棉取下更换,且避免了尿液长时间未清理导致排尿管内形成尿渍和细菌,并且方便清理排尿管。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本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本体正剖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清洁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3中a处的放大图。
    26.图中:1、装置本体;2、门板;3、固定夹;4、导尿管;5、导尿引流袋; 6、止回阀;7、充气机构;8、充气管;9、切换阀;10、排尿管;11、瓣膜; 12、回收袋;13、挡条;14、感应球;15、对射感应器;16、警报器;17、清洁机构;1701、滑动板;1702、滑动槽;1703、清洁棉;1704、圆形凹槽; 18、隔断板;19、操作面板;20、观察窗。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8.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29.一种泌尿科护理用引流装置,如图1-4所示,包括装置本体1和导尿引流袋5,装置本体1的顶部安装有导尿管4,患者体内的尿液从导尿管4排入至装置本体内,装置本体1内部安装有充气机构7,可配合充气管8将导尿引流袋5内的尿液通过气压排入至回收袋12内,导尿管4的外表面安装有止回阀6,止回阀6能防止因充气机构7排放的气体从导尿管4排入人体内,充气机构7的顶部安装有充气管8,充气管8的外表面安装有切换阀9,切换阀9 能阻挡充气机构7内气体在不需要进行排尿时,防止气体泄露至导尿引流袋5 内,导尿引流袋5的底部安装有排尿管10,排尿管10的内部设置有瓣膜11,瓣膜11能在没有气压时防止尿液从导尿引流袋5流入至回收袋12内,装置本体1的内部下方安装有回收袋12和警报器16,回收袋12的内部安装有六个挡条13,回收袋12内部设置有感应球14,感应球14位于六个挡条13中间,挡条13能将感应球14阻挡至挡条13中间,防止感应球14因没物体的限制,而再处理回收袋12尿液时会卡住回收袋12口,导致尿液无法流出,每三个挡条13为一组,共设置有两组,两组挡条13之间的间距大于感应球 14的宽度装置本体1的内部两侧均安装有对射感应器15,装置本体1的内部一侧设置有清洁机构17,装置本体1的外表面安装有门板2,装置本体1的背部安装有固定夹3,导尿引流袋5的外表面设置有观察窗20,观察窗20上设置有刻度线,装置本体1顶部一侧安装有操作面板19,操作面板19分别与对射感应器15和警报器16电性连接,且两个对射感应器15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30.参阅图2-4,清洁机构17包括有开设于装置本体1内部一侧的滑动槽 1702,滑动槽1702的内部设置有滑动板1701,滑动板1701的顶部一侧开设有圆形凹槽1704,圆形凹槽1704的内部插接有清洁棉1703,滑动槽1702的宽度大于滑动板1701的宽度,圆形凹槽1704的宽度与清洁棉1703底部的宽度相适配,防止因圆形凹槽1704过大导致清洁棉1703无法固定住。
    31.工作原理:首先,使用者通过固定夹3将装置本体1安装至病床护栏处,再将其接入外部电源,之后再把患者尿道处连接的导尿管4插入装置本体1 顶部的导尿管4上,当患者需排尿时,打开止回阀6尿液将从导尿管4流向导尿引流袋5内,当尿液在导尿引流袋5达到一定程度后,这时将止回阀6 关闭,打开切换阀9,此时充气机构7内的气体通过充气管8将气体导入至导尿引流袋5内,以增大导尿引流袋5内的气压,使得导尿引流袋5内的尿液在气压的作用下流入下方排尿管10处,在气压的作用下排尿管10内的瓣膜 11将打开,这时尿液将通过排尿管10流入回收袋12内,当将导尿引流袋5 内尿液排放完之后,将切换阀9关闭,打开止回阀6,这时瓣膜11将封闭,当回收袋12尿液到达一定水平线之后,回收袋12内尿液将带动刚感应球14 浮起,这时通过操作面板19将对射感应器15与警报器16开启,当对射感应器15感应到感应球14时,对射感应器15向操作面板19发送信号,操作面板19在将信号发送至警报器16,警报器16接受信号后,发出警报声,这时患者家属或医护人员将回收袋12上方的排尿管10从排尿管10处拔下,这时再把滑动板1701向一侧拉动,随着滑动板1701的移动清洁棉1703也随之移动,当清洁棉1703位于排尿管10管口底部时,再将滑动板1701向上推动,这时清洁棉1703将插入至排尿管10管口内,对其管壁附着的尿液进行吸附,在对其管壁及管口进行消毒,这时将回收袋12内的尿液倒入厕所或尿液处理处,之后再将滑动板1701向下拉动,再向右推入,在将清洁棉1703从滑动板1701处圆形凹槽1704内抽起,再替换新的清洁棉1703,之后再将回收袋 12插入排尿管内。
    32.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制,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对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替换和变型等,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技术特征:
    1.一种泌尿科护理用引流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和导尿引流袋(5),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的顶部安装有导尿管(4),所述装置本体(1)内部安装有充气机构(7),所述导尿管(4)的外表面安装有止回阀(6),所述充气机构(7)的顶部安装有充气管(8),所述充气管(8)的外表面安装有切换阀(9),所述导尿引流袋(5)的底部安装有排尿管(10),所述排尿管(10)的内部设置有瓣膜(11),所述装置本体(1)的内部下方安装有回收袋(12)和警报器(16),所述回收袋(12)的内部安装有六个挡条(13),所述回收袋(12)内部设置有感应球(14),所述感应球(14)位于六个挡条(13)中间,所述装置本体(1)的内部两侧均安装有对射感应器(15),所述装置本体(1)的内部一侧设置有清洁机构(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泌尿科护理用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机构(17)包括有开设于装置本体(1)内部一侧的滑动槽(1702),所述滑动槽(1702)的内部设置有滑动板(1701),所述滑动板(1701)的顶部一侧开设有圆形凹槽(1704),所述圆形凹槽(1704)的内部插接有清洁棉(170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泌尿科护理用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顶部一侧安装有操作面板(19),所述操作面板(19)分别与对射感应器(15)和警报器(16)电性连接,且两个对射感应器(15)处于同一水平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泌尿科护理用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槽(1702)的宽度大于滑动板(1701)的宽度,所述圆形凹槽(1704)的宽度与清洁棉(1703)底部的宽度相适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泌尿科护理用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三个所述挡条(13)为一组,共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挡条(13)之间的间距大于感应球(14)的宽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泌尿科护理用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的外表面安装有门板(2),所述装置本体(1)的背部安装有固定夹(3)。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泌尿科护理用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尿引流袋(5)的外表面设置有观察窗(20),所述观察窗(20)上设置有刻度线。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泌尿科护理用引流装置,涉及泌尿科医疗器械领域,包括装置本体和导尿引流袋,装置本体的内部下方安装有回收袋和警报器,装置本体的内部一侧设置有清洁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清洁机构,当需要给排尿管的管口和管壁清理尿渍和杀菌时,使用者需拉动滑动板,随着滑动板在滑动槽移动的同时带动清洁棉随之移动,当将清洁棉拉动至排尿管管口下方时,再向上推动滑动板,这时清洁棉将插入排尿管内,清洁棉在吸取管壁内尿渍时,清洁棉内的酒精也将对其进行杀菌消毒,当消毒后,将滑动板向下拉动,再将滑动板向后推动至限位处使用者将进行消毒后的清洁棉取下更换,且避免了尿液长时间未清理导致排尿管内形成尿渍和细菌,并且方便清理排尿管。并且方便清理排尿管。并且方便清理排尿管。


    技术研发人员:邹丽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中心)
    技术研发日:2021.09.02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312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