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杠铃套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09-23  129



    1.本实用新型属于健身器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杠铃套。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身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其中采用杠铃来锻炼上肢成为一种风尚;而杠铃套为套设在杠铃中杆外部的保护套,主要其保护作用。
    3.传统的杠铃套一般由层布缝接而成,用绑带固定,使得杠铃套装拆麻烦,且在杠铃上容易打滑,造成杠拎套与杠拎杆的相对位置容易改变,影响使用的安全性,在锻炼时容易受伤;而且层布缝接而成的杠铃套分散重量和缓冲压力的能力不强,容易对使用者造成力量冲击。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装拆方便、能抗老化、分散重量、缓冲压力的一种杠铃套。
    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杠铃套,用于与杠拎的中间杆相套,包括本体,本体包括:nbr泡棉管,nbr泡棉管体的内径与中间杆的外径相适配,nbr泡棉管体上有一纵向切缝;
    7.超纤布,超纤布包裹nbr泡棉管的外表面并避开纵向切缝;
    8.胶水层;nbr泡棉管的外表面与超纤布通过胶水层热合固定为一体。
    9.有益效果:本技术方案的杠铃套有益采用了nbr泡棉管体上有一纵向切缝的技术特征,使得便于贴合和方便拆卸的优点;套在杠拎的杆上,适用于健身房的不同健身练习,包括蹲举,弓箭步和举起;nbr泡棉管具有优异的抗老化、分散重量、缓冲压力的能力,能够保护肩部、颈部、臀部免于擦伤或受伤;而且nbr泡棉管体上的一纵向切缝使得装拆便捷,只要用手掰开即可装或拆。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超纤布的两侧翻折粘贴并分别通过胶水热合固定于纵向切缝的两个内侧面上,还包括与内侧面上的超纤布相固定的魔术贴。本改进使装拆便捷的同时,固定性能更良好,而且不影响使用者的舒适感。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超纤布的两侧翻折后形成翻折边,翻折边越过内侧面,与nbr泡棉管的管内部分粘接。本改进使超纤布与nbr泡棉管体粘接更牢固。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个具体方案,胶水层是热熔膜。
    附图说明
    13.图1为杠铃套与杠铃同步展示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杠铃套的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杠铃套生产工艺中杠铃套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16.图4为杠铃套生产工艺中杠铃套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17.图5为杠铃套生产工艺中杠铃套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18.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流程框图;
    19.图7为超纤布与魔术贴展示的结构示意图;
    20.图8为超纤布与胶水层展示的结构示意图;
    21.图9为杠铃套生产工艺中待刷胶水的杠铃套的结构示意图;
    22.图10为杠铃套生产工艺中待热合的杠铃套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23.图11为杠铃套生产工艺中待热合的杠铃套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24.附图标记:100、本体;1、nbr泡棉管;2、超纤布;3、胶水层;4、魔术贴;9、中间杆;11、纵向切缝;111、内侧面;21、翻折边;22、第一展开样;221、纵向切缝固定位置;311、第二展开样;31、热熔模;81、热压圆槽模具;82、圆芯模具;83、第二热压圆槽模具。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6.参考图1至图11,下面对具体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27.杠铃套实施例1
    28.参见图1至图5,一种杠铃套,用于与杠拎的中间杆9相套,包括本体 100,本体100包括nbr泡棉管1,超纤布2,胶水层3。
    29.参见图1至图5,nbr泡棉管体1的内径与中间杆9的外径相适配,nbr 泡棉管体上有一纵向切缝11;超纤布2包裹nbr泡棉管1的外表面并避开纵向切缝11;nbr泡棉管1的外表面与超纤布2通过胶水层3热合固定为一体。本实施例中,胶水层3是热熔膜。
    30.参见图1至图5,超纤布2的两侧翻折粘贴并分别通过胶水热合固定于纵向切缝11的两个内侧面111上,还包括与内侧面111上的超纤布2相固定的魔术贴4。
    31.本杠铃套具有便于贴合和方便拆卸的优点;适用于健身房的不同健身练习,包括蹲举,弓箭步和举起;nbr泡棉管1具有优异的抗老化、分散重量、缓冲压力的能力,能够保护肩部、颈部、臀部免于擦伤或受伤。
    32.杠铃套实施例2
    33.参见图1至图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参见图5,超纤布2的两侧翻折后形成翻折边21,翻折边21越过内侧面111,与nbr泡棉管1的管内部分粘接。
    34.杠铃套的生产工艺的实施例1
    35.参考图3至图1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杠铃套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36.s1、发泡:利用发泡工艺将丁晴橡胶发泡,利用模具成型为nbr泡棉管1;
    37.s2、一次裁切:将发泡成型的nbr泡棉管1出发泡机时同时裁断为1.3 米一条的nbr泡棉管1;
    38.s3、收缩:将裁切好的nbr泡棉管1静置3-5天,让nbr泡棉管1自然收缩,收缩后的泡棉管1的内径与中间杆9的外径相适配;
    39.s4、二次裁切:将收缩好的nbr泡棉管1按产品需求长度裁切;
    40.s5、研磨:把裁切好的nbr泡棉管1放进研磨机,利用研磨机把nbr泡棉管1的表皮磨去,使nbr泡棉管1表面呈磨砂面;
    41.s6、切口:把研磨好的nbr泡棉管1放进切口机,利用切口机把nbr泡棉管1沿纵向切开形成纵向切缝11;
    42.s7、车缝:将超纤布2裁切第一展开样22,展开样22的宽度大于nbr泡棉管1的外圆周长加上纵向切缝11的宽度,并将魔术贴4车缝在裁切展开样22的纵向切缝固定位置221上;
    43.s8、复合热熔膜:将热熔膜31裁切第二展开样311,第二展开样311的宽度等于nbr泡棉管1的外圆周长,把第二展开样311平展地置于第一展开样22的中心位置,经过热压机进行热合,温度控制在70-80℃,加热时间控制在5s,压力控制在0.3-0.4mpa,把热熔膜复合到超纤布2上;
    44.s9、对齐:把复合热熔膜的超纤布2包裹到nbr泡棉管1上,进行手工对齐,使热熔膜31完全包裹在nbr泡棉管1的外圆上;
    45.s10、第一次复合热熔膜:把对齐好的包裹有超纤布2的nbr泡棉管1置于热压圆槽模具81内,热压圆槽模具81的横截面与本体100的横截面相适配,将热压圆槽模具81放到热压复合机上,经过热压机进行热合,控制温度在90-120℃,时间在13s,热熔膜31融化使超纤布2与nbr泡棉管1固接为一体;
    46.s11、涂胶:把第一次复合好超纤布2的nbr泡棉管1自然风冷却20min,利用圆芯模具82把nbr泡棉管1撑开,使纵向切缝11呈打开状态,在第一展开样22的纵向切缝固定位置221上刷胶水,再用热风机吹30s左右,然后把第一展开样22的纵向切缝固定位置221贴合到nbr泡棉管1上;
    47.s12、第二次复合热熔膜:将s11步骤的圆芯模具82去除,把s11步骤的包裹超纤布2刷胶水的nbr泡棉管1放到第二热压圆槽模具83上,第二热压圆槽模具83置于热压复合机上,经过热压机热合,控制温度在90-120℃,控制时间在22s,最后把开口处的超纤布2完全复合到nbr泡棉管1上;
    48.s13、冷却:将完全复合好的杠铃套从热压机取出,利用自然风冷却,冷却24小时,成品完成。
    49.参考图3,本杠铃套的生产工艺通过采用发泡、一次裁切、收缩、二次裁切、研磨、切口、车缝、复合热熔膜、对齐、第一次复合热熔膜、涂胶、第二次复合热熔膜、冷却等步骤,能够生产出质量优异的杠铃套制品,且生产工艺相对简短,生产成本低。
    50.杠铃套的生产工艺的实施例2
    51.本实施例与杠铃套的生产工艺的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s8中:把热熔膜复到超纤布2上,经过热压机进行热合,温度控制在74-78℃,加热时间控制在5s,压力控制在0.35mpa,把热熔膜贴合到超纤布2上。
    52.杠铃套的生产工艺的实施例3
    53.本实施例与杠铃套的生产工艺的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
    54.s10中:把对齐好的包裹有超纤布2的nbr泡棉管1放到热压复合机上,经过热压机进行热合,控制温度在9-110℃,时间在13s,把超纤布2复合到 nbr泡棉管1上。
    55.杠铃套的生产工艺的实施例4
    56.本实施例与杠铃套的生产工艺的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
    57.s12中:把开口处超纤布2刷胶水的nbr泡棉管1放到热压复合机上,经过热压机热
    合,控制温度在9-110℃,控制时间在22s,最后把开口处的超纤布2完全复合到nbr泡棉管1上。
    58.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杠铃套,用于与杠拎的中间杆(9)相套,包括本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00)包括nbr泡棉管(1),所述nbr泡棉管(1)体的内径与中间杆(9)的外径相适配,所述nbr泡棉管体上有一纵向切缝(11);超纤布(2),所述超纤布(2)包裹nbr泡棉管(1)的外表面并避开纵向切缝(11);胶水层(3);所述nbr泡棉管(1)的外表面与超纤布(2)通过胶水层(3)热合固定为一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杠铃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纤布(2)的两侧翻折粘贴并分别通过胶水热合固定于所述纵向切缝(11)的两个内侧面(111)上,还包括与内侧面(111)上的超纤布(2)相固定的魔术贴(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杠铃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纤布(2)的两侧翻折后形成翻折边(21),所述翻折边(21)越过内侧面(111)与nbr泡棉管(1)的管内部分粘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杠铃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水层(3)是热熔膜。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杠铃套,用于与杠拎的中间杆相套,包括本体,本体包括:NBR泡棉管,NBR泡棉管体的内径与中间杆的外径相适配,NBR泡棉管体上有一纵向切缝;超纤布,超纤布包裹NBR泡棉管的外表面并避开纵向切缝;胶水层;NBR泡棉管的外表面与超纤布通过胶水层热合固定为一体;本实用新型的杠铃套具有优异的抗老化、分散重量、缓冲压力的能力,使用装拆便捷,且生产工艺相对简短,生产成本低。生产成本低。生产成本低。


    技术研发人员:林界任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门市新会区发达运动用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02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315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