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空气处理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空压机进气用的空气干燥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空压机,是工业现代化的基础产品,是空压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设备,主要作用是将机械能转换成气体压力能,属于压缩空气的气压发生装置。
3.空压机在使用过程中需吸入大量空气,现有空压机运行时大多直接将空气吸入,其吸入空气的含湿量过高会使得压缩空气通道变窄,增加了空气流动阻力,影响气体的容积效率,不利于机器进行压缩,并且含湿量使空压机设备容易生锈,对空压机的使用寿命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了一种空压机进气用的空气干燥处理装置,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5.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空压机进气用的空气干燥处理装置,包括壳体和除湿组件,所述壳体外部的一端开设有进气槽,所述壳体外部的另一端连接有排气管,所述除湿组件包括进气扇,所述进气扇安装于壳体的内部靠近进气槽的一端,且所述壳体内部上下两端的中间位置交错连接有四个挡板,每个所述挡板的开口端均设置有过滤板,且每个所述挡板靠近进气扇的一端均安装有冷凝装置,所述壳体的内底壁上靠近每个冷凝装置的一端均开设有排水孔。
7.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外部与进气槽相邻的一侧铰接有密封门。在本优选实施例中,通过打开密封门,可以对壳体的内部进行清理。
8.优选的,所述过滤板的上下两端对称安装有第一滑块,所述壳体的内部以及所述挡板的外部对应第一滑块的一端均安装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块与第一滑轨呈滑动连接。在本优选实施例中,通过第一滑块与第一滑轨呈滑动连接,可以实现对过滤板进行更换。
9.优选的,所述壳体底端的中间位置设有集水盒,所述集水盒外部两侧的顶端对称安装有第二滑块,所述壳体的外底壁上对应第二滑块的一端均安装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块与第二滑轨呈滑动连接。在本优选实施例中,通过第二滑块与第二滑轨呈滑动连接,可以使得集水盒安装与拆卸更加便捷。
10.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内部靠近排气管的一端安装有排气扇。在本优选实施例中,通过排气扇,可以将干燥的空气更快速地输送至空压机中。
11.优选的,所述进气槽的内侧安装有安全网。在本优选实施例中,通过安全网,可以避免使用者误触进气扇而受伤。
12.优选的,所述壳体外顶壁上的中间位置安装有提手。在本优选实施例中,通过提
手,使得该装置便于携带。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4.本实用新型通过冷凝装置使得壳体内部的温度低于外部的温度,促使进入壳体中的空气水气分离,并通过排水孔将凝结的水珠排出;通过四个挡板呈交错设置,使得壳体中的除湿路径得到延伸,同时通过每个挡板的开口端均设置有过滤板,可以将空气中残余的水汽拦截;当该装置使用完毕后可以由空压机上拆卸下来,并同时启动进气扇和排气扇进行自动除湿,从而使得该装置有较好的除湿效果,促使压缩机的工作效率及使用寿命得到提升。
15.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轴测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图2中的a区放大图;
19.图4为图2中的b区放大图。
20.图中:1、壳体;11、进气槽;12、排气管;13、排水孔;14、密封门;15、提手;2、除湿组件;21、进气扇;22、挡板;23、过滤板;231、第一滑块;24、冷凝装置;3、集水盒;31、第二滑块;4、排气扇;5、第一滑轨;6、第二滑轨。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文本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对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22.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23.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连接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知识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4.请着重参照附图1-4,一种空压机进气用的空气干燥处理装置,包括壳体1和除湿组件2,所述壳体1外部的一端开设有进气槽11,所述壳体1外部的另一端连接有排气管12,所述除湿组件2包括进气扇21,所述进气扇21安装于壳体1的内部靠近进气槽11的一端,且所述壳体1内部上下两端的中间位置交错连接有四个挡板22,每个所述挡板22的开口端均设置有过滤板23,所述过滤板23的上下两端对称安装有第一滑块231,所述壳体1的内部以及所述挡板22的外部对应第一滑块231的一端均安装有第一滑轨5,所述第一滑块231与第一滑轨5呈滑动连接,通过第一滑块231与第一滑轨5呈滑动连接,可以实现对过滤板23进行
更换,且每个所述挡板22靠近进气扇21的一端均安装有冷凝装置24,所述壳体1的内底壁上靠近每个冷凝装置24的一端均开设有排水孔13,所述壳体1底端的中间位置设有集水盒3,所述集水盒3外部两侧的顶端对称安装有第二滑块31,所述壳体1的外底壁上对应第二滑块31的一端均安装有第二滑轨6,所述第二滑块31与第二滑轨6呈滑动连接,通过第二滑块31与第二滑轨6呈滑动连接,可以使得集水盒3安装与拆卸更加便捷。
25.请参照附图1和2所示,所述壳体1的外部与进气槽11相邻的一侧铰接有密封门14,通过打开密封门14,可以对壳体1的内部进行清理,所述壳体1的内部靠近排气管12的一端安装有排气扇4,通过排气扇4,可以将干燥的空气更快速地输送至空压机中,所述进气槽11的内侧安装有安全网,通过安全网,可以避免使用者误触进气扇21而受伤,所述壳体1外顶壁上的中间位置安装有提手15,通过提手15,使得该装置便于携带。
26.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操作方式如下:
27.首先通过启动进气扇21将外部的空气经进气槽11吸入壳体1中,与此同时启动冷凝装置24使得壳体1内部的温度低于外部的温度,促使进入壳体1中的空气水气分离,并且通过四个挡板22呈交错设置,使得壳体1中的除湿路径得到延伸,而后由空气中分离出的水分凝结成水珠由排水孔13落入集水盒3中,同时通过每个挡板22的开口端均设置有过滤板23,可以将空气中残余的水汽拦截,使得除湿效果得到进一步的提升,随后启动排气扇4将干燥的空气经排气管12输送至空压机中,当该装置使用完毕后可以由空压机上拆卸下来,并同时启动进气扇21和排气扇4进行自动除湿。
28.上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这种非实质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空压机进气用的空气干燥处理装置,包括壳体(1)和除湿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外部的一端开设有进气槽(11),所述壳体(1)外部的另一端连接有排气管(12),所述除湿组件(2)包括进气扇(21),所述进气扇(21)安装于壳体(1)的内部靠近进气槽(11)的一端,且所述壳体(1)内部上下两端的中间位置交错连接有四个挡板(22),每个所述挡板(22)的开口端均设置有过滤板(23),且每个所述挡板(22)靠近进气扇(21)的一端均安装有冷凝装置(24),所述壳体(1)的内底壁上靠近每个冷凝装置(24)的一端均开设有排水孔(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压机进气用的空气干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外部与进气槽(11)相邻的一侧铰接有密封门(1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压机进气用的空气干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板(23)的上下两端对称安装有第一滑块(231),所述壳体(1)的内部以及所述挡板(22)的外部对应第一滑块(231)的一端均安装有第一滑轨(5),所述第一滑块(231)与第一滑轨(5)呈滑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压机进气用的空气干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底端的中间位置设有集水盒(3),所述集水盒(3)外部两侧的顶端对称安装有第二滑块(31),所述壳体(1)的外底壁上对应第二滑块(31)的一端均安装有第二滑轨(6),所述第二滑块(31)与第二滑轨(6)呈滑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压机进气用的空气干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靠近排气管(12)的一端安装有排气扇(4)。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压机进气用的空气干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槽(11)的内侧安装有安全网。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压机进气用的空气干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外顶壁上的中间位置安装有提手(15)。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压机进气用的空气干燥处理装置,包括壳体和除湿组件,壳体外部的一端开设有进气槽,壳体外部的另一端连接有排气管,除湿组件包括进气扇,进气扇安装于壳体的内部靠近进气槽的一端,且壳体内部上下两端的中间位置交错连接有四个挡板,每个挡板的开口端均设置有过滤板,且每个挡板靠近进气扇的一端均安装有冷凝装置,壳体的内底壁上靠近每个冷凝装置的一端均开设有排水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冷凝装置、四个呈交错设置的挡板以及过滤板等,使得该装置有较好的除湿效果,促使压缩机的工作效率及使用寿命得到提升。促使压缩机的工作效率及使用寿命得到提升。促使压缩机的工作效率及使用寿命得到提升。
技术研发人员:刘畅 张海洋 付强 孙平 王充 周连伟 丁怀杰 邵英华 刘士立 许洪德 韩忠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营口电厂
技术研发日:2021.11.19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3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