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压阀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09-24  301



    1.本发明涉及一种负压阀。


    背景技术:

    2.一般的饮用水设备通常设置有水箱,水箱起到储水的作用,然而水箱易受细菌污染。于是出现了负压阀,其能给饮用水加热系统提供所需的水流,供水端压力不限,出水端如无负压,不出水,水泵抽水产生的负压从有压供水端抽水,出水端无负压即刻停止出水;过水流量由出水端负压压力决定(抽水泵转速—流量),这样可替代饮用水设备里面的水箱,全密封运行,避免饮用水受空气里面的细菌污染。
    3.中国专利号为202110010836.x,申请日为2021年5月25日的专利,其公布了一种定量吸压阀,包括阀体,阀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安装有上盖和下盖,阀体的两侧分别具有进水口和吸出水口,阀体的上端内通过一支撑架固定有一水压隔膜片,水压隔膜片与进水口导通,水压隔膜片中心具有与吸出水口导通的中心导流孔;水压隔膜片的顶部压有一用于堵住中心导流孔的密封柱,上盖内安装有将密封柱往下压的下压件,阀体的下端内安装有一气压隔膜片,气压隔膜片上端或气压隔膜片与密封柱之间安装有用于将密封柱往上顶的上顶件,使得中心导流孔可被打开。当吸出水口受到水泵吸压后,气压隔膜片带动上顶件向上移动,上顶件将密封柱往上顶,从而将中心导流孔打开,使得水压隔膜片上移,打开阀口,水可以顺利地从吸出水口流出;当水泵停止吸压后,上顶件受到气压隔膜片的作用瞬间复位至初始状态,密封柱通过下压件的弹力再次堵住中心导流孔,水压隔膜片的中心导流孔瞬间关闭,水压隔膜片关闭阀口。上述技术方案存在的问题:其设置水压隔膜片的上下移动,从而实现进水口和吸出水口的水流导通和关闭,结构复杂,成本较高,并且水压隔膜片离开阀口后过水有一定冲力,会产生共振,水流会冲击气压隔膜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负压阀,其结构简单,出水顺畅,不会出现共振的现象,流量由外部水泵通量决定,可实现即开或即停。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负压阀,包括阀体,阀体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阀体内设置有用于连通进水口和出水口的阀口,阀体在阀口的上方设置有阀塞,阀体上设置有驱动阀塞下压封堵阀口的下压件,所述阀体在阀口的下方设置有气室,阀体在气室内安装有气压膜片,气压膜片将气室隔离成上气室和下气室,上气室与出水口连通,下气室与外部空气连通,气压膜片向上伸缩移动可通过上顶结构带动阀塞上移,从而打开阀口实现进水口和出水口的连通。
    6.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出水口受水泵作用,上气室产生负压,下气室为大气压,因此气压膜片会向上伸缩移动,此时通过上顶结构可向上顶开阀塞,从而打开阀口,此时进水口和出水口直接连通可实现出水;当水泵停止工作,气压膜片会向下伸缩复位,阀塞在下压件的带动下封堵阀口,流量由外部水泵通量决定,可实现即开或即停,结构简单,出水顺畅,
    并且不会出现共振的现象。
    7.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上顶结构包括顶针,所述顶针设置在气压膜片上,顶针的上端可伸入阀口,顶针的上端与阀口的内壁之间设置有供水流过的通道,顶针上移可将阀塞顶离阀口,从而打开阀口。
    8.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气压膜片向上伸缩移动,可带动顶针上移,顶针的上端抵压并顶开阀塞,从而打开阀口,此时水流可从通道处流过,以便出水口出水;气压膜片向下伸缩复位,会带动顶针下移,结构简单,设计合理。
    9.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阀体包括上盖、壳体和底座,上盖和底座分别安装在壳体的上下两侧,所述阀口一体或分体的设置在壳体的上部位置,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设置在壳体的侧面上。
    10.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上盖、壳体和底座通过旋接螺钉彼此固定连接,便于拆装,阀口可采用一体式结构或分体结构,进水口和出水口设置在壳体相对的两侧面上,结构简单,设计合理。
    11.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气压膜片包括位于内圈的伸缩部以及位于外圈的安装部,伸缩部通过弯曲部与安装部连接,安装部固定设置在阀体上,顶针安装在伸缩部的上端面的中心处。
    12.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气压膜片的伸缩部可上下伸缩移动,顶针通过圆盘置于伸缩部的上端面,顶针与圆盘一体或分体设置,圆盘可置于放置于伸缩部的上端面,也可与伸缩部固定连接,顶针对应伸缩部的中心处,运行稳定,不易窜动。
    13.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上盖设置有供阀塞上下移动的活动腔,下压件为弹簧,弹簧置于活动腔内,弹簧一端抵设在活动腔的底面上,弹簧的另一端抵设在阀塞上。
    14.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阀塞可沿活动腔导向移动,弹簧安装稳定。
    15.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壳体的下端设置有环形壁,底座上设置有供环形壁插接的插腔,环形壁可将气压膜片的安装部抵设在插腔的底面上。
    16.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气压膜片固定方式简单,便于拆装。
    17.本发明的更进一步设置是:还包括密封圈,上盖将密封圈抵设在壳体上实现上盖与壳体的密封配合。
    18.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密封圈起到密封作用,防止漏水,并且便于拆装。
    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4为气压膜片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顶针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上盖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原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22.如图1-图8所示,一种负压阀,包括阀体,阀体上设置有进水口21和出水口22,阀体内设置有用于连通进水口21和出水口22的阀口23,阀体在阀口23的上方设置有阀塞4,阀体上设置有驱动阀塞4下压封堵阀口23的下压件,阀体在阀口23的下方设置有气室,阀体在气室内安装有气压膜片5,气压膜片5将气室隔离成上气室61和下气室62,上气室61与出水口22连通,下气室62与外部空气连通,气压膜片5向上伸缩移动可通过上顶结构带动阀塞4上移,从而打开阀口23实现进水口21和出水口22的直接连通。
    23.在本实施例中,上顶结构包括顶针71,顶针71设置在气压膜片5上,顶针71的上端可伸入阀口23,顶针71的上端与阀口23的内壁之间设置有供水流过的通道24,顶针71上移可将阀塞4顶离阀口23,从而打开阀口23。其中上顶结构还可以是其他结构,只要是气压膜片向上伸缩移动时,能够带动阀塞上移即可。
    24.在本实施例中,阀体包括上盖1、壳体2和底座3,上盖1和底座3分别安装在壳体2的上下两侧,并且通过旋接螺钉的方式实现三者的固定连接,壳体2和底座3围成气室,阀口23一体或分体的设置在壳体2的上部位置,所述进水口21和出水口22设置在壳体2的相对的两侧面上,当然进水口和出水口也可设置在其他位置。
    25.在本实施例中,气压膜片5包括位于内圈的伸缩部51以及位于外圈的安装部52,伸缩部51通过弯曲部53与安装部52连接,安装部52固定设置在阀体上,顶针71通过圆盘72置于伸缩部51的上端面,顶针71与圆盘72一体或分体设置,圆盘72可放置于伸缩部51的上端面,也可与伸缩部51固定连接,顶针71对应伸缩部51的中心处,运行稳定,不易窜动。
    26.在本实施例中,上盖1设置有供阀塞4上下移动的活动腔11,下压件为弹簧8,弹簧8置于活动腔11内,弹簧8一端抵设在活动腔11的底面上,弹簧8的另一端抵设在阀塞4上。其中下压件还可以是:包括第三磁铁和第四磁铁,第三磁铁和第四磁铁相互排斥,第三磁铁设置在阀塞上,第四磁铁固定设置在活动腔的底面处,可通过磁铁排斥力带动阀塞下移。
    27.在本实施例中,壳体2的下端一体设置有环形壁25,底座3上设置有供环形壁25插接的插腔31,环形壁25可将气压膜片5的安装部52抵设在插腔31的底面上,底座3上还设置有供下气室62与外部空气连通的通孔32。
    28.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密封圈9,上盖1将密封圈9抵设在壳体2上实现上盖1与壳体2的密封配合。
    29.工作原理:当出水口22受水泵作用,上气室61产生负压,下气室62为大气压,因此气压膜片5的伸缩部51会向上伸缩移动,此时伸缩部51带动顶杆71上移,顶杆71抵触阀塞4并可向上顶开阀塞4,从而打开阀口23,此时进水口21和出水口22的连通可实现出水;当水泵停止工作,气压膜片5的伸缩部51会向下伸缩复位,此时顶杆71跟随伸缩部51下移,阀塞4在弹簧8的带动下封堵阀口23,流量由外部水泵通量决定,可实现即开或即停,结构简单,并且不会出现共振的现象。
    30.以上实施例,只是本发明优选地具体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
    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负压阀,包括阀体,阀体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阀体内设置有用于连通进水口和出水口的阀口,其特征在于:阀体在阀口的上方设置有阀塞,阀体上设置有驱动阀塞下压封堵阀口的下压件,所述阀体在阀口的下方设置有气室,阀体在气室内安装有气压膜片,气压膜片将气室隔离成上气室和下气室,上气室与出水口连通,下气室与外部空气连通,气压膜片向上伸缩移动可通过上顶结构带动阀塞上移,从而打开阀口实现进水口和出水口的直接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顶结构包括顶针,所述顶针设置在气压膜片上,顶针的上端可伸入阀口,顶针的上端与阀口的内壁之间设置有供水流过的通道,顶针上移可将阀塞顶离阀口,从而打开阀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负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包括上盖、壳体和底座,上盖和底座分别安装在壳体的上下两侧,所述阀口一体或分体的设置在壳体的上部位置,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设置在壳体的侧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负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压膜片包括位于内圈的伸缩部以及位于外圈的安装部,伸缩部通过弯曲部与安装部连接,安装部固定设置在阀体上,顶针安装在伸缩部的上端面的中心处。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负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设置有供阀塞上下移动的活动腔,下压件为弹簧,弹簧置于活动腔内,弹簧一端抵设在活动腔的底面上,弹簧的另一端抵设在阀塞上。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负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下端设置有环形壁,底座上设置有供环形壁插接的插腔,环形壁可将气压膜片的安装部抵设在插腔的底面上。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负压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圈,上盖将密封圈抵设在壳体上实现上盖与壳体的密封配合。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负压阀,包括阀体,阀体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阀体内设置有用于连通进水口和出水口的阀口,阀体在阀口的上方设置有阀塞,阀体上设置有驱动阀塞下压封堵阀口的下压件,所述阀体在阀口的下方设置有气室,阀体在气室内安装有气压膜片,气压膜片将气室隔离成上气室和下气室,上气室与出水口连通,下气室与外部空气连通,气压膜片向上伸缩移动可通过上顶结构带动阀塞上移,从而打开阀口实现进水口和出水口的直接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负压阀,其结构简单,出水顺畅,不会出现共振的现象,流量由外部水泵通量决定,可实现即开或即停。或即停。或即停。


    技术研发人员:黄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温州大阳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23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318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