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弧形伞状钢结构支撑连接点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09-28  121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用弧形伞状钢结构支撑连接点。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公共建筑对大跨度空间的需求越来越多,空间钢结构的应用越来越广,多应用于体育馆、影剧院、候车大厅等公共建筑中,应用效益明显。空间钢结构为了达到美学效果,其结构体系越来越多的采用伞状柱结构,一般采用圆钢管截面形式,由大圆管柱通过节点核心区加强,与弧形支撑梁连接,有效传递弧形支撑梁的拉力或者压力,同时作为屋面主梁的支撑,可减小结构计算跨度、实现较大空间跨越,视觉效果好。
    3.然而,在具体的加工和施工过程中,由于伞状柱结构的梁柱连接节点往往多个杆件汇交,存在6个或者8个甚至更多杆件,造成焊接空间狭小,车间加工和现场安装定位异常困难,给此类节点的推广应用带来和很大困难。
    4.因此,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现状,研发一种采用弧形伞状钢结构支撑连接点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由于伞状柱结构的梁柱连接节点往往多个杆件汇交,存在6个或者8个甚至更多杆件,造成焊接空间狭小,车间加工和现场安装定位异常困难,给此类节点的推广应用带来和很大困难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采用弧形伞状钢结构支撑连接点,本节点设计构造合理,受力安全可靠,加工方便,施工快捷,可保证安装精度、提高安装效率。
    6.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采用弧形伞状钢结构支撑连接点,包括外管柱,以及设置在外管柱上侧的节点区外管柱,所述外管柱在沿着节点区外管柱的方向设有若干的弧形支撑,所述弧形支撑交汇处设有节点区,所述外管柱内部设有内管柱,该连接点便于现场安装定位的同时,可以直接有效传递弧形支撑的拉力或者压力,受力安全可靠。
    7.进一步地,所述节点区包括贯穿插板,水平加劲肋、节点区内管柱,所述贯穿插板贯穿节点区内管柱,所述贯穿插板定位根据弧形支撑与节点区外管柱的位置设置;通过设置内管柱,可以有效解决加工制造过程中的插板焊缝重叠问题。
    8.进一步地,所述贯穿插板与节点区内管柱连接,从而提高了贯穿插板与节点区内管柱连接的强度。
    9.进一步地,所述贯穿插板、水平加劲肋均伸出外管柱外,所述贯穿插板、水平加劲肋与端部开槽口的弧形支撑连接,进一步的提高贯穿插板与水平加劲肋连接强度。
    10.进一步地,所述节点区内管柱由节点区的四块圆弧板连同水平加劲肋组成。
    11.进一步地,所述节点区外管柱由圆弧板组成,该节点设计构造合理,受力安全可靠,加工方便,施工快捷,可保证安装精度、提高安装效率。
    12.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设有弧形支撑的伞状钢结构梁柱连接节点,它包括外管柱、弧形支撑、节点区外管柱、贯穿插板、水平加劲肋、节点区内管柱。本实用新型专利通过设置贯穿插板,便于现场安装定位的同时,可以直接有效传递弧形支撑的拉力或者压力,受力安全可靠;通过设置内管柱,可以有效解决加工制造过程中的插板焊缝重叠问题。本节点设计构造合理,受力安全可靠,加工方便,施工快捷,可保证安装精度、提高安装效率。
    附图说明
    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17.图中,1-外管柱;2-弧形支撑;3-节点区外管柱;4-贯穿插板;5-水平加劲肋;6-节点区内管柱;7-内管柱。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具体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保护的范围。
    19.实施例1:
    20.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采用弧形伞状钢结构支撑连接点,包括外管柱1,以及设置在外管柱1上侧的节点区外管柱3,所述节点区外管柱3由若干的圆弧板组成,所述外管柱1在沿着节点区外管柱3的方向设有若干的弧形支撑2,所述节点区外管柱3与弧形支撑2通过焊接相连,所述弧形支撑2交汇处设有节点区,所述外管柱1内部设有内管柱7,该连接点便于现场安装定位的同时,可以直接有效传递弧形支撑的拉力或者压力,受力安全可靠。
    21.本实施例中,节点区包括贯穿插板4,水平加劲肋5、节点区内管柱6,所述贯穿插板4贯穿节点区内管柱6,其中两贯穿插板4垂直设置,所述节点区内管柱6上侧为内管柱7并固定连接,所述节点区内管柱6由节点区的四块圆弧板和水平加劲肋5组成,从而加强节点区的强度,所述水平加劲肋5均匀分布在两贯穿插板4交汇处;
    22.上述贯穿插板4定位根据弧形支撑2与节点区外管柱3的位置设置,通过设置内管柱7,可以有效解决加工制造过程中的插板焊缝重叠问题。
    23.其中,上述贯穿插板4、水平加劲肋5均伸出外管柱1外,所述贯穿插板4、水平加劲肋5与端部开槽口的弧形支撑2连接,每一根弧形支撑2均与贯穿插板4和水平加劲肋5相连,从而避免弧形支撑2在施工中发生变形。
    24.实施例2:
    25.如图3所示,上述贯穿插板4贯穿弧形支撑2两边,从而提高弧形支撑2的弧形折弯强度;
    26.所述节点区内管柱6与内管柱7一体成型,从而避免焊接连接,减少裂纹发生的概率。
    27.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上”、“下”、“外侧”、“内侧”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位置上的相对关系,而不必给予定性。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28.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采用弧形伞状钢结构支撑连接点,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柱(1),以及设置在外管柱(1)上侧的节点区外管柱(3),所述外管柱(1)在沿着节点区外管柱(3)的方向设有若干的弧形支撑(2),所述弧形支撑(2)交汇处设有节点区,所述外管柱(1)内部设有内管柱(7)。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弧形伞状钢结构支撑连接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节点区包括贯穿插板(4),水平加劲肋(5)、节点区内管柱(6),所述贯穿插板(4)贯穿节点区内管柱(6),所述贯穿插板(4)定位根据弧形支撑(2)与节点区外管柱(3)的位置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用弧形伞状钢结构支撑连接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插板(4)与节点区内管柱(6)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用弧形伞状钢结构支撑连接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插板(4)、水平加劲肋(5)均伸出外管柱(1)外,所述贯穿插板(4)、水平加劲肋(5)与端部开槽口的弧形支撑(2)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采用弧形伞状钢结构支撑连接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节点区内管柱(6)由节点区的四块圆弧板连同水平加劲肋(5)组成。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弧形伞状钢结构支撑连接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节点区外管柱(3)由圆弧板组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采用弧形伞状钢结构支撑连接点,包括外管柱,以及设置在外管柱上侧的节点区外管柱,所述外管柱在沿着节点区外管柱的方向设有若干的弧形支撑,所述弧形支撑交汇处设有节点区,所述外管柱内部设有内管柱。本节点设计构造合理,受力安全可靠,加工方便,施工快捷,可保证安装精度、提高安装效率。提高安装效率。提高安装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黄兴华 董锡同 马建国 陈强强 王芳 李相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01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325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