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太阳能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09-30  96



    1.本实用新型属于太阳能技术领域,具体属于一种卧式太阳能热水器。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卧式太阳能热水器在使用时,还存在如下缺陷:
    3.(1)进水与出水方式设计不合理,导致热水利用率不高,以及在内胆内残存有气体,出现氯气点腐现象,影响太阳能热水器的使用寿命;
    4.(2)因结构设计不合理,在产品组装时,费时费力,且维修不便,无法根据客户要求任意拼装加热单元个数,形成卧式太阳能热水器产品;
    5.(3)高层楼房中,空间狭小,出水管的方位设计,不能满足更多客户安装需要。
    6.综上所述,以上缺陷使得卧式太阳能热水器在生产与使用过程中还存在较多不便之处,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卧式太阳能热水器,以达到安装简便,维修方便以及满足更多客户需求的目的。
    8.一种卧式太阳能热水器,包括有集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热管两端,分别安装有安装块,所述的安装块分为管口侧安装块,与管尾侧安装块;所述的管口侧安装块中,包括有上部安装块一,循环安装块一与下部安装块一;所述的管尾侧安装块中,包括有上部安装块二,循环安装块二与下部安装块二;
    9.所述的上部安装块一中,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燕尾槽,且在三个侧方向与上侧方向上,分别设置有热水管出口;且管口侧安装块与管尾侧安装块分别通过燕尾槽与燕尾条结构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的循环安装块一分为对称的两部分,在循环安装块一中开设有半圆形安装部;且在每部分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燕尾槽;所述的下部安装块一中,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燕尾槽。
    11.进一步的,所述的上部安装块二与下部安装块二中,一侧设置有两条燕尾槽,另一侧设置有一条燕尾槽;所述的循环安装块二分为对称的两部分,在循环安装块二中开设有半圆形安装部;且在每部分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条燕尾槽。
    12.进一步的,所述的燕尾条的两端分别延伸形成有螺栓柱,并在燕尾条中设置有集热管安装用避让缺口。
    13.进一步的,自最下侧集热管中进入冷水,之后经过最下侧集热管的进水侧的同侧上端出水,经过中间连接管,进入下一集热管;下一集热管同样位置出水,直至最上侧集热管中,自最上侧集热管的上侧位置出水,出水管自上部安装块一中的任意热水管出口中伸出,延伸至用水端。
    14.进一步的,所述的管口侧安装块与管尾侧安装块外侧,均安装有侧板。
    15.进一步的,所述的管口侧安装块与管尾侧安装块与侧板之间,均安装有保温棉。
    16.进一步的,所述的上部安装块一与下部安装块一中设置的上、下两侧燕尾槽为垂直方向设置,且上、下两方向均为两条;循环安装块一中上、下两侧燕尾槽为相同方向设置,且分别为两条。
    17.进一步的,所述的中间连接管为,自下层集热管中连接为垂直直线段水管,之后连接水平直线段水管,再连接另一段垂直直线段水管,之后水平直线段水管连接入上层集热管;在垂直直线段水管与水平直线段水管和水平直线段水管与另一段垂直直线段水管时,均以弧形段水管过渡连接。
    18.进一步的,所述的上部安装块一与上部安装块二之间以及下部安装块一与下部安装块二之间,以燕尾槽结构连接有铝合金支撑。
    1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20.生产时,组装方便,同时方便维修;具体如下:
    21.(1)上部安装块一即为热水管出口模块,可以实现热水管上出口方式,侧出口方式、前出口方式和后出口方式;多种安装方式,就能根据现场空间大小,选择合适的出口方式;在生产是,减少了开模具的费用,以及多种备料费用,节省了成本;客户也能根据自己需要选择热水管出口方向,扩大了客户范围;
    22.(2)组装时,各支集热管在两端用模块支撑连接,形成一支集热管加热单元,多支加热单元串联连接形成热水器核心部分,最后安装上、下铝合金边框,左、右侧板形成产品;模块化安装简单、方便,可以自由拼装加热单元个数;
    23.(3)在各个模块之间,以燕尾条连接;燕尾条两端分别延伸形成有螺栓柱,安装简单,操作方便,省时省力。
    24.在产品结构设计时,进水内管伸到内胆劲头处,出水管在内胆最高点,由于热水器进、出热水形式为“顶水式”,使热水充分的顶出,热水出水率较高;且“顶水式”的进出水方式,可以使内胆内的气体完全排出,若是在内胆内存在气体,不锈钢内胆上壁内表面也是温度最高点,太阳照射,水温升高,产生蒸汽,附着到上壁上形成水珠,由于自来水中有游离的氯离子存在,水珠干后变成白点,再加上空晒、干烧,时间不长,就会造成氯气点腐,影响内胆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7.图3a、图3b、图3c分别为本实用新型中上部安装块一结构示意图;
    28.图4a、图4b分别为本实用新型中循环安装块一结构示意图;
    29.图5a、图5b分别为本实用新型中下部安装块一结构示意图;
    30.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上部安装块二结构示意图;
    31.图7a、图7b分别为本实用新型中循环安装块二结构示意图;
    32.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下部安装块二结构示意图;
    33.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燕尾条结构示意图;
    34.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上部安装块一与循环安装块一安装示意图。
    35.图中:集热管1,上部安装块一2.1,循环安装块一2.2,下部安装块一2.3,上部安装块二3.1,循环安装块二3.2,下部安装块二3.3,燕尾槽4,热水管出口5,燕尾条6,中间连接管7,出水管8,侧板9,铝合金支撑10,进水管11。
    具体实施方式
    36.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37.参见附图,一种卧式太阳能热水器,包括有集热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热管1两端,分别安装有安装块,所述的安装块分为管口侧安装块,与管尾侧安装块;所述的管口侧安装块中,包括有上部安装块一2.1,循环安装块一2.2 与下部安装块一2.3;所述的管尾侧安装块3中,包括有上部安装块二3.1,循环安装块二3.2与下部安装块二3.3;
    38.所述的上部安装块一2.1中,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燕尾槽4,且在三个侧方向与上侧方向上,分别设置有热水管出口5;所述的循环安装块一2.2分为对称的两部分,在循环安装块一2.2中开设有半圆形安装部;且在每部分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燕尾槽4;所述的下部安装块一2.3中,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燕尾槽;
    39.所述的上部安装块一2.1与下部安装块一2.3中设置的上、下两侧燕尾槽为垂直方向设置,且上、下两方向均为两条;循环安装块一2.2中上、下两侧燕尾槽为相同方向设置,且分别为两条。
    40.所述的上部安装块二3.1与下部安装块二3.3中,一侧设置有两条燕尾槽4,另一侧设置有一条燕尾槽4;所述的循环安装块二3.2分为对称的两部分,在循环安装块二3.2中开设有半圆形安装部;且在每部分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条燕尾槽4;
    41.在上、下安装连接的燕尾槽4中穿设燕尾条6安装;所述的燕尾条6的两端分别延伸形成有螺栓柱7,并在燕尾条6中设置有集热管安装用避让缺口;
    42.自来水自最下侧集热管1进水管11进入冷水,之后经过最下侧集热管1的进水侧的同侧上端出水,经过中间连接管7,进入下一集热管1;下一集热管1 同样位置出水,直至最上侧集热管1中,自最上侧集热管1的上侧位置出水,出水管8自上部安装块一2.1中的任意热水管出口5中伸出,延伸至用水端。所述的中间连接管为,自下层集热管中连接为垂直直线段水管,之后连接水平直线段水管,再连接另一段垂直直线段水管,之后水平直线段水管连接入上层集热管;在垂直直线段水管与水平直线段水管和水平直线段水管与另一段垂直直线段水管时,均以弧形段水管过渡连接。
    43.所述的管口侧安装块2与管尾侧安装块3外侧,均安装有侧板9;所述的管口侧安装块2与管尾侧安装块3与侧板9之间,均安装有保温棉。
    44.所述的上部安装块一2.1与上部安装块二3.1之间以及下部安装块一2.3与下部安装块二3.3之间,以燕尾槽4结构连接有铝合金支撑10。

    技术特征:
    1.一种卧式太阳能热水器,包括有集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热管两端,分别安装有安装块,所述的安装块分为管口侧安装块,与管尾侧安装块;所述的管口侧安装块中,包括有上部安装块一,循环安装块一与下部安装块一;所述的管尾侧安装块中,包括有上部安装块二,循环安装块二与下部安装块二;所述的上部安装块一中,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燕尾槽,且在三个侧方向与上侧方向上,分别设置有热水管出口;且管口侧安装块与管尾侧安装块分别通过燕尾槽与燕尾条结构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太阳能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循环安装块一分为对称的两部分,在循环安装块一中开设有半圆形安装部;且在每部分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燕尾槽;所述的下部安装块一中,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燕尾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太阳能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部安装块二与下部安装块二中,一侧设置有两条燕尾槽,另一侧设置有一条燕尾槽;所述的循环安装块二分为对称的两部分,在循环安装块二中开设有半圆形安装部;且在每部分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条燕尾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太阳能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燕尾条的两端分别延伸形成有螺栓柱,并在燕尾条中设置有集热管安装用避让缺口。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太阳能热水器,其特征在于,自最下侧集热管中进入冷水,之后经过最下侧集热管的进水侧的同侧上端出水,经过中间连接管,进入下一集热管;下一集热管同样位置出水,直至最上侧集热管中,自最上侧集热管的上侧位置出水,出水管自上部安装块一中的任意热水管出口中伸出,延伸至用水端。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太阳能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口侧安装块与管尾侧安装块外侧,均安装有侧板。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卧式太阳能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口侧安装块与管尾侧安装块与侧板之间,均安装有保温棉。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太阳能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部安装块一与下部安装块一中设置的上、下两侧燕尾槽为垂直方向设置,且上、下两方向均为两条;循环安装块一中上、下两侧燕尾槽为相同方向设置,且分别为两条。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卧式太阳能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连接管为,自下层集热管中连接为垂直直线段水管,之后连接水平直线段水管,再连接另一段垂直直线段水管,之后水平直线段水管连接入上层集热管;在垂直直线段水管与水平直线段水管和水平直线段水管与另一段垂直直线段水管时,均以弧形段水管过渡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太阳能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部安装块一与上部安装块二之间以及下部安装块一与下部安装块二之间,以燕尾槽结构连接有铝合金支撑。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卧式太阳能热水器,集热管两端,分别安装有安装块,安装块分为管口侧安装块,与管尾侧安装块;管口侧安装块中,包括有上部安装块一,循环安装块一与下部安装块一;管尾侧安装块中,包括有上部安装块二,循环安装块二与下部安装块二;上部安装块一中,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燕尾槽,且在三个侧方向与上侧方向上,分别设置有热水管出口;且管口侧安装块与管尾侧安装块分别通过燕尾槽与燕尾条结构连接。在产品结构设计时,进水内管伸到内胆劲头处,出水管在内胆最高点,使热水充分顶出,热水出水率较高;使内胆内的气体完全排出,延长内胆的使用寿命。延长内胆的使用寿命。延长内胆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王涛 耿晓新 刘书文 赵世元 李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毫瓦特新能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20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329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