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汽车制动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冷制动鼓。
背景技术:
2.制动系统是汽车的重要组成系统之一,主要功用是使行驶中的汽车减速甚至停车、使下坡行驶的汽车速度保持稳定、使已停驶的汽车保持不动。目前,在大型汽车领域中,由于鼓式制动器的制动力度很大,能够在短时间内达到最佳的制动效果,且造价便宜,在砂石较多的路面有不错的表现,较为耐用,故应用较为广泛。
3.汽车在制动时,通过刹车片和制动鼓内壁的摩擦作用来产生制动力,由于制动鼓和刹车片的接触面积较大,散热性差,热膨胀太大,影响了刹车性能。不能连续高频使用,否则可能导致刹车衰退或失灵,从而造成交通事故,给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隐患和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4.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水冷制动鼓,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制动鼓散热性差,导致刹车性能差、制动效果不稳定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水冷制动鼓,包括:鼓体和鼓底,所述鼓底的中心为轴孔,所述轴孔的外部边缘沿周向设有安装孔;其特殊之处在于,
7.所述鼓体为双层结构,包括位于内侧的第一鼓体和位于外层的第二鼓体,所述第一鼓体与第二鼓体的下端面分别与所述鼓底固定连接,上端面通过鼓面连通;
8.所述第一鼓体、第二鼓体、鼓底及鼓面形成环形区域,所述环形区域内间隔设置有多个凸条,所述凸条内壁与第一鼓体外壁固定连接,外壁与第二鼓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多个凸条前端与所述第一鼓体、第二鼓体、鼓面形成环形回水圈,后端与第一鼓体、第二鼓体、鼓底形成环形进水圈;相邻两个所述凸条之间形成与所述环形回水圈、环形进水圈相连通的导水槽;
9.所述第二鼓体的外壁对应于所述环形回水圈、环形进水圈的区域设置有第一环形滑动环、第二环形滑动环;所述第一环形滑动环、第二环形滑动环的内部分别与所述环形回水圈、环形进水圈连通;所述第一环形滑动环、第二环形滑动环的外壁设有回水口、进水口,分别用于实时提供冷却水、回收冷却水,并对环形回水圈、环形进水圈进行密封,防止冷却水向外渗漏。
10.可选地,所述制动鼓由铸铁或铸钢制成。
11.可选地,所述多个凸条均匀分布在所述环形区域内。
12.可选地,所述第二鼓体的外壁对应于环形回水圈、环形进水圈的区域分别为径向延伸形成的第一凸出部、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一凸出部、第二凸出部分别与所述第一环形滑动环、第二环形滑动环适配。
13.可选地,所述第一凸出部、第二凸出部的外壁分别与所述第一环形滑动环、第二环
形滑动环的内壁通过机械密封装置进行密封,防止冷却水泄漏。
14.可选地,还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的一端分别从所述回水口、进水口进入所述环形回水圈、环形进水圈内,另一端分别接原车辆自身冷却系统的管口。
15.可选地,所述第一管道、第二管道采用金属材质;所述第一管道、第二管道上分别设有第一阀门、第二阀门,所述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用于控制冷却水的供应状态。
16.可选地,所述第一阀门的前、后侧分别设有第一活接,第二阀门的前、后侧分别设有第二活接,使得当更换刹车片时,可关闭第一阀门、第二阀门,打开第一活接、第二活接,进行检修。
17.可选地,所述第一管道、第二管道上分别设有金属软管,在两个所述金属软管的外部分别设置弹簧卡,在所述第一管道、第二管道上靠近所述金属软管的位置分别设置固定卡,防止因车轮波动,导致所述第一管道、第二管道损坏。
18.可选地,所述第一环形滑动环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探头位于所述环形回水圈内部,所述温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制动鼓中冷却水的温度和液位。
19.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0.1、本技术鼓体为双层结构,在第一鼓体、第二鼓体之间的环形区域内间隔设置多个凸条,并通过多个凸条形成环形回水圈、环形进水圈,相邻两个凸条之间形成导水槽;第二鼓体的外壁对应于环形回水圈、环形进水圈的区域设置有第一环形滑动环、第二环形滑动环;第一环形滑动环、第二环形滑动环分别用于实时提供冷却水、回收冷却水,并对环形回水圈、环形进水圈进行密封,防止冷却水向外渗漏,冷却水从进水口流入环形进水圈并通过导水槽进入环形回水圈,然后再进入原车辆自身冷却系统中;本技术通过车辆自身的冷却系统进行散热,具有良好的散热性,制动效果稳定,提高了刹车性能,制造成本低廉,适用大小车辆,更实用、更安全、更可靠,维护简单。
21.2、本技术在第二鼓体的外壁对应于环形回水圈、环形进水圈的区域分别为径向延伸形成的第一凸出部、第二凸出部,第一凸出部、第二凸出部的外壁与第一环形滑动环、第二环形滑动环的内壁之间分别设置机械密封装置,增加密封性,防止冷却水泄漏,提高水冷效果,加快散热效率。
22.3、本技术第一管道、第二管道上分别设有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一阀门的前、后侧分别设有第一活接,第二阀门的前、后侧分别设有第二活接,当制动鼓更换刹车片时,关闭第一阀门、第二阀门,打开第一活接、第二活接,即可进行检修。
23.4、本技术第一管道、第二管道上还分别设有金属软管,金属软管外部设置弹簧卡,能够防止因车轮波动,导致第一管道、第二管道损坏。
附图说明
24.为了更直观地说明现有技术以及本技术,下面给出一个示例性的附图。应当理解,附图中所示的具体形状、构造,通常不应视为实现本技术时的限定条件;例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本技术揭示的技术构思和示例性的附图,有能力对某些单元(部件)的增/减/归属划分、具体形状、位置关系、连接方式、尺寸比例关系等容易作出常规的调整或进一步的优
化。
25.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7.图3为图2所示的正视图;
28.图4为图1所示的剖视示意图;
29.图5为图1所示的纵截面示意图;
30.图6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带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
31.附图标记说明:
32.1、鼓体;101、第一鼓体;102、第二鼓体;103、凸条;104、回水口;105、进水口;106、环形回水圈;107、环形进水圈;108、导水槽;2、鼓底;201、轴孔;202、安装孔;3、鼓面;4、第一环形滑动环;5、第二环形滑动环;6、第一密封装置;7、第二密封装置;8、第一管道;9、第二管道;10、第一阀门;11、第二阀门;12、第一活接;13、第二活接;14、金属软管;15、弹簧卡;16、固定卡。
具体实施方式
33.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
3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本技术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旨在区别指代的对象,而不具有技术内涵方面的特别意义(例如,不应理解为对重要程度或次序等的强调)。“包括”、“包含”、“具有”等表述方式,同时还意味着“不限于”(某些单元、部件、材料、步骤等)。
35.本技术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通常是为了便于对照附图直观理解,而并非对实际产品中位置关系的绝对限定。在未脱离本技术揭示的技术构思的情况下,这些相对位置关系的改变,当亦视为本技术表述的范畴。
36.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图3所示,一种水冷制动鼓,包括:鼓体1和鼓底2;鼓体1的主体为圆柱形;鼓体1为双层结构,包括位于内侧的第一鼓体101和位于外层的第二鼓体102,第一鼓体101与第二鼓体102的下端面分别与鼓底2固定连接,上端面通过鼓面3连通;鼓底2的中心为轴孔201,轴孔201的外部边缘沿周向设有安装孔202,使得鼓底2通过螺母穿过安装孔202与车轮相连;
37.如图3-图5所示,第一鼓体101、第二鼓体102、鼓底2及鼓面3形成环形区域,鼓底2的面积大于环形区域的横截面面积,安装孔202位于第一鼓体101内侧、鼓底2上;环形区域内间隔设置有多个凸条103,凸条103内壁与第一鼓体101外壁固定连接,外壁与第二鼓体102内壁固定连接;多个凸条103前端与第一鼓体101、第二鼓体102、鼓面3形成环形回水圈106,后端与第一鼓体101、第二鼓体102、鼓底2形成环形进水圈107;相邻两个凸条103之间形成与环形回水圈106、环形进水圈107相连通的导水槽108;
38.第二鼓体102的外壁对应于环形回水圈106、环形进水圈107的区域设置有第一环形滑动环4、第二环形滑动环5;第一环形滑动环4、第二环形滑动环5的内部分别与环形回水圈106、环形进水圈107连通;第一环形滑动环4、第二环形滑动环5的外壁设有回水口104、进水口105(参见图6),分别用于实时提供冷却水、回收冷却水,并对环形回水圈106、环形进水圈107进行密封,防止冷却水向外渗漏。当车辆正常行驶时,第一鼓体101、第二鼓体102跟随
车轮转动,而第一环形滑动环4和第二环形滑动环5为静止状态。
39.优选地,制动鼓由铸铁或铸钢制成。
40.进一步优选地,第一环形滑动环4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探头位于环形回水圈106内部,温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制动鼓中冷却水的温度和液位,并将数据传送到车辆中控台,进行显示和报警。
41.第一环形滑动环4、第二环形滑动环5的设置能够实时提供冷却水及回收冷却水,能够对环形回水圈106、环形进水圈107进行密封,防止冷却水向外渗漏,也防止例如雨水、灰尘、泥沙等外部杂质进入水第一环形滑动环4、第二环形滑动环5内,且提供了温度和液位测点。
42.优选地,多个凸条103均匀分布在环形区域内。
43.优选地,第二鼓体102的外壁对应于环形回水圈106、环形进水圈107的区域分别为径向延伸形成的第一凸出部、第二凸出部,第一凸出部、第二凸出部分别与第一环形滑动环4、第二环形滑动环5适配,从而有利于对环形回水圈106、环形进水圈107进行密封,并能够与第二鼓体102相对滑动。第一凸出部、第二凸出部的宽度、高度均为2cm。
44.优选地,第一凸出部、第二凸出部的外壁分别与第一环形滑动环4、第二环形滑动环5的内壁通过机械密封装置进行密封,防止冷却水泄漏。其中,第一环形滑动环4对应的机械密封装置为第一密封装置6、第二环形滑动环5对应的机械密封装置为第二密封装置7。机械密封装置的形式和材质多样,可在实际生产,使用时根据实际工况进行选型。
45.优选地,如图6所示,还包括第一管道8、第二管道9,第一管道8、第二管道9的一端分别从回水口104、进水口105进入环形回水圈106、环形进水圈107内,另一端分别接原车辆自身冷却系统的管口。
46.优选地,第一管道8、第二管道9采用金属材质,材质坚硬,不易损坏,第一管道8、第二管道9作为提供冷却水的通道;第一管道8、第二管道9上分别设有第一阀门10、第二阀门11,第一阀门10、第二阀门11用于控制冷却水的供应状态,且当制动鼓发生外力损坏时、可及时关闭第一阀门10、第二阀门11,以免将冷却水漏完。
47.优选地,第一阀门10的前、后侧分别设有第一活接12,第二阀门11的前、后侧分别设有第二活接13,第一活接12、第二活接13采用金属材质;使得当制动鼓更换刹车片时,可关闭第一阀门10、第二阀门11,打开第一活接12、第二活接13,进行检修。
48.优选地,第一管道8、第二管道9上分别设有金属软管14,在两个金属软管14的外部分别设置弹簧卡15,在所述第一管道8、第二管道9上靠近金属软管14的位置分别设置固定卡16,金属软管14和弹簧卡15为有限制的活动部件,通过弹簧卡15、固定卡16对第一管道8、第二管道9进行固定,使得车辆在行驶中遇到跌波时车轮上下波动时,金属软管14和弹簧卡15可以给予一定的活动范围,以免因车轮波动,扯断损坏第一管道8、第二管道9,从而发生泄漏。
49.本技术在在制造制动鼓时,应先预留出导水槽的位置,以及环形进水圈、环形回水圈的部分。汽车在行驶时,制动鼓的旋转部分(第一鼓体、第二鼓体)随车辆进行旋转,第一环形滑动环、第二环形滑动环在第二鼓体外部的固定位置提供进出冷却水,机械密封装置实时密封冷却水,防止泄漏。由于冷却水与原车辆冷却系统相连接,由原车辆冷却系统进行冷却;车辆在刹车时,制动鼓产生的高温由冷却水带入车辆原有的冷却系统中进行冷却,使
得制动鼓的温度保持在一个恒温状态,不论市区道路,还是长下坡路段,由于制动鼓温度恒定,热膨胀较小,摩擦制动效果不会下降,刹车效果不变,随时随地可以制动。
50.本技术通过车辆自身的冷却系统进行散热,具有良好的散热性,制动效果稳定,提高了刹车性能,制造成本低廉,适用大小车辆,更实用、更安全、更可靠,维护简单;同时,本技术中冷却水为车辆的防冻液,防冻液有良好的防垢,防腐,防冻等作用。
51.另外,在第二鼓体的外壁对应于环形回水圈、环形进水圈的区域分别为径向延伸形成的第一凸出部、第二凸出部,第一凸出部、第二凸出部的外壁分别与第一环形滑动环、第二环形滑动环的内壁之间通过机械密封装置进行密封,防止冷却水泄漏,密封性加强,提高水冷效果,加快散热效率;第一管道、第二管道上分别设有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一阀门的前、后侧分别设有第一活接,第二阀门的前、后侧分别设有第二活接,当制动鼓更换刹车片时,关闭第一阀门、第二阀门,打开第一活接、第二活接,即可进行检修;第一管道、第二管道上还分别设有金属软管,金属软管外部设置弹簧卡,能够防止因车轮波动,导致第一管道、第二管道损坏。
52.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这些未明确写出的实施例,也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53.上文中通过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了较为具体和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基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还可以对这些具体实施例作出若干常规的调整或进一步的创新;但只要未脱离本技术的技术构思,这些常规的调整或进一步的创新得到的技术方案也同样落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水冷制动鼓,包括:鼓体(1)和鼓底(2),所述鼓底(2)的中心为轴孔(201),所述轴孔(201)的外部边缘沿周向设有安装孔(202);其特征在于,所述鼓体(1)为双层结构,包括位于内侧的第一鼓体(101)和位于外层的第二鼓体(102),所述第一鼓体(101)与第二鼓体(102)的下端面分别与所述鼓底(2)固定连接,上端面通过鼓面(3)连通;所述第一鼓体(101)、第二鼓体(102)、鼓底(2)及鼓面(3)形成环形区域,所述环形区域内间隔设置有多个凸条(103),所述凸条(103)内壁与第一鼓体(101)外壁固定连接,外壁与第二鼓体(102)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多个凸条(103)前端与所述第一鼓体(101)、第二鼓体(102)、鼓面(3)形成环形回水圈(106),后端与第一鼓体(101)、第二鼓体(102)、鼓底(2)形成环形进水圈(107);相邻两个所述凸条(103)之间形成与所述环形回水圈(106)、环形进水圈(107)相连通的导水槽(108);所述第二鼓体(102)的外壁对应于所述环形回水圈(106)、环形进水圈(107)的区域设置有第一环形滑动环(4)、第二环形滑动环(5);所述第一环形滑动环(4)、第二环形滑动环(5)的内部分别与所述环形回水圈(106)、环形进水圈(107)连通;所述第一环形滑动环(4)、第二环形滑动环(5)的外壁设有回水口(104)、进水口(105),分别用于实时提供冷却水、回收冷却水,并对环形回水圈(106)、环形进水圈(107)进行密封,防止冷却水向外渗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冷却型制动鼓,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鼓由铸铁或铸钢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冷却型制动鼓,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凸条(103)均匀分布在所述环形区域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冷却型制动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鼓体(102)的外壁对应于环形回水圈(106)、环形进水圈(107)的区域分别为径向延伸形成的第一凸出部、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一凸出部、第二凸出部分别与所述第一环形滑动环(4)、第二环形滑动环(5)适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冷却型制动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出部、第二凸出部的外壁分别与所述第一环形滑动环(4)、第二环形滑动环(5)的内壁通过机械密封装置进行密封,防止冷却水泄漏。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冷却型制动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管道(8)、第二管道(9),所述第一管道(8)、第二管道(9)的一端分别从所述回水口(104)、进水口(105)进入所述环形回水圈(106)、环形进水圈(107)内,另一端分别接原车辆自身冷却系统的管口。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冷却型制动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8)、第二管道(9)采用金属材质;所述第一管道(8)、第二管道(9)上分别设有第一阀门(10)、第二阀门(11),所述第一阀门(10)、第二阀门(11)用于控制冷却水的供应状态。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冷却型制动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10)的前、后侧分别设有第一活接(12),第二阀门(11)的前、后侧分别设有第二活接(13),使得当更换刹车片时,可关闭第一阀门(10)、第二阀门(11),打开第一活接(12)、第二活接(13),进行检修。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冷却型制动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8)、第二管道(9)上分别设有金属软管(14),在两个所述金属软管(14)的外部分别设置弹簧卡(15),在所
述第一管道(8)、第二管道(9)上靠近所述金属软管(14)的位置分别设置固定卡(16),防止因车轮波动,导致所述第一管道(8)、第二管道(9)损坏。10.根据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自动冷却型制动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滑动环(4)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探头位于所述环形回水圈(106)内部,所述温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制动鼓中冷却水的温度和液位。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水冷制动鼓,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制动鼓散热性差,导致刹车性能差、制动效果不稳定的问题。本申请包括:鼓体和鼓底,鼓体为双层结构,在第一鼓体、第二鼓体之间的环形区域内间隔设置多个凸条,并通过多个凸条形成环形回水圈、环形进水圈,相邻两个凸条之间形成导水槽;第二鼓体的外壁对应于环形回水圈、环形进水圈的区域设置有第一环形滑动环、第二环形滑动环;第一环形滑动环、第二环形滑动环分别用于实时提供冷却水、回收冷却水,并对环形回水圈、环形进水圈进行密封,防止冷却水向外渗漏;本申请通过车辆自身的冷却系统进行散热,具有良好的散热性,制动效果稳定,提高了刹车性能,适用大小车辆,维护简单。维护简单。维护简单。
技术研发人员:梁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梁飞
技术研发日:2022.03.22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3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