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渗漏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地下水环境防渗漏装置。
背景技术:
2.水对人类来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的资源,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水,饮水、洗漱、洗衣服、灌溉等等,目前对水的运输一般是利用铺设于地下的管道进行运输。
3.现有技术中,由于运输水的地下管道连接处是利用螺钉螺帽直接将两段管道拼接起来,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螺钉松动,管道连接处间隙增大,产生渗漏现象,导致浪费了许多的淡水水资源,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水环境防渗漏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下水环境防渗漏装置,包括外套结构和内嵌结构两部分,并且通过螺栓结构将这两部分固定连接起来,外套结构包括第一管道,第一管道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管道,第二管道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法兰盘,第一管道左侧安装有小密封圈,第一法兰盘左侧安装有大密封圈;
6.内嵌结构包括第三管道,第三管道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法兰盘,第二法兰盘右侧也安装有大密封圈,第三管道右侧也安装有小密封圈。
7.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道左侧开设有第一小凹槽,所述第三管道右侧开设有第二小凹槽,第一小凹槽和第二小凹槽中分别固定连接有弹性柱,两处弹性柱分别与两个所述小密封圈固定连接。
8.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法兰盘左侧开设有第一大凹槽,所述第二法兰盘右侧开设有第二大凹槽,第一大凹槽和第二大凹槽中分别固定连接有弹性柱,两处弹性柱分别与两个所述大密封圈固定连接。
9.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管道内壁开设有螺纹凹槽,所述第三管道外壁固定连接有螺纹凸块,螺纹凹槽与螺纹凸块相互适配。
10.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法兰盘左右贯穿开设有第一法兰孔,所述第二法兰盘左右开设有第二法兰孔,第一法兰孔和第二法兰孔与所述螺栓结构适配。
11.更进一步地,所述螺栓结构包括螺柱,螺柱贯穿于所述第一法兰孔和第二法兰孔,螺柱外壁两端均套接有垫片,并通过螺纹转动连接有螺母。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该地下水环境防渗漏装置,外套结构和内嵌结构通过螺纹连接起来,并通过螺栓结构固定,外套结构和内嵌结构的连接处还设置有弹性柱和密封圈,长时间的使用后,外套结构和内嵌结构的间隙增大会被弹性柱的弹性所抵消,且本装置采用了双重密封圈,即便其中一重发生故障,本装置也可继续发挥作用,因而在长时间的使用后,整个装置仍然具有
较好的防渗能力。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顶部轴测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背面底部轴测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套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内嵌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螺栓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第一管道;101、第一小凹槽;2、第二管道;201、螺纹凹槽;3、第一法兰盘;301、第一法兰孔;302、第一大凹槽;4、第二法兰盘;401、第二法兰孔;402、第二大凹槽;5、第三管道;501、螺纹凸块;502、第二小凹槽;6、螺栓结构;601、螺柱;602、垫片;603、螺母;7、弹性柱;8、大密封圈;9、小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所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2.此外,应当理解,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件的尺寸并不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例如某些层的厚度或宽度可以相对于其他层有所夸大。
23.应注意的是,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或说明,则在随后的附图的说明中将不需要再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具体讨论和描述。
24.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地下水环境防渗漏装置,包括外套结构和内嵌结构两部分,并且通过螺栓结构6将这两部分固定连接起来,外套结构包括第一管道1,第一管道1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管道2,第二管道2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法兰盘3,第一管道1左侧安装有小密封圈9,第一法兰盘3左侧安装有大密封圈8;内嵌结构包括第三管道5,第三管道5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法兰盘4,第二法兰盘4右侧也安装有大密封圈8,第三管道5右侧也安装有小密封圈9,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管道1、第二管道2和第一法兰盘3之间是一体成型的,第三管道5和第二法兰盘4之间也是一体成型的,因而在外套结构和内嵌结构自身中不存在渗漏问题,从而避免了本装置其他部分发生渗漏的可能。
25.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第一管道1左侧开设有第一小凹槽101,第三管道5右侧开设有第二小凹槽502,第一小凹槽101和第二小凹槽502中分别固定连接有弹性柱7,两处弹性柱7分别与两个小密封圈9固定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小凹槽101和第二小凹槽502与
小密封圈9之间是严丝合缝的,小密封圈9具有一定的弹性,保证了不会在第一小凹槽101和第二小凹槽502与小密封圈9之间发生渗漏。
26.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第一法兰盘3左侧开设有第一大凹槽302,第二法兰盘4右侧开设有第二大凹槽402,第一大凹槽302和第二大凹槽402中分别固定连接有弹性柱7,两处弹性柱7分别与两个大密封圈8固定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大凹槽302和第二大凹槽402与大密封圈8之间也是严丝合缝的,保证了不会在第一大凹槽302和第二大凹槽402与大密封圈8之间发生渗漏。
27.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第二管道2内壁开设有螺纹凹槽201,第三管道5外壁固定连接有螺纹凸块501,螺纹凹槽201与螺纹凸块501相互适配,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螺纹凹槽201与螺纹凸块501的设置,第二管道2和第三管道5是通过螺纹转动连接,因而其密封性要比直接贴合的要更高。
28.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第一法兰盘3左右贯穿开设有第一法兰孔301,第二法兰盘4左右开设有第二法兰孔401,第一法兰孔301和第二法兰孔401与螺栓结构6适配,螺栓结构6包括螺柱601,螺柱601贯穿于第一法兰孔301和第二法兰孔401,螺柱601外壁两端均套接有垫片602,并通过螺纹转动连接有螺母603,需要说明的是,因为第二管道2和第三管道5是通过螺纹转动连接,加上螺栓结构6对第一法兰盘3和第二法兰盘4的固定,即便螺栓结构6松动,第二管道2和第三管道5之间也不会发生松动。
29.在本实施例当中,当需要对此地下水环境防渗漏装置进行安装时时,首先将第一管道1和第三管道5分别于两侧管道固定连接起来,即外套结构固定连接于右侧管道,内嵌结构固定连接于左侧管道,将第三管道5的右侧部分转动插入到第二管道2中,第三管道5和第二管道2通过螺纹凸块501和螺纹凹槽201的适配性转动连接,将之转动到最内侧后,第一法兰盘3上的第一法兰孔301与第二法兰盘4上的第二法兰孔401对齐,然后将螺柱601贯穿于第一法兰孔301和第二法兰孔401,两端留出的长度相等,将两个垫片602套接在螺柱601两端,并将螺母603旋入螺柱601两端,将之固定好。
30.需要说明的是,外套结构和内嵌结构通过螺纹连接起来,并通过螺栓结构6固定,外套结构和内嵌结构的连接处还设置有弹性柱7和密封圈,长时间的使用后,外套结构和内嵌结构的间隙增大会被弹性柱7的弹性所抵消,且本装置采用了双重密封圈,即便其中一重发生故障,本装置也可继续发挥作用,因而在长时间的使用后,整个装置仍然具有较好的防渗能力。
3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地下水环境防渗漏装置,包括外套结构和内嵌结构两部分,并且通过螺栓结构(6)将这两部分固定连接起来,其特征在于:外套结构包括第一管道(1),第一管道(1)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管道(2),第二管道(2)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法兰盘(3),第一管道(1)左侧安装有小密封圈(9),第一法兰盘(3)左侧安装有大密封圈(8);内嵌结构包括第三管道(5),第三管道(5)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法兰盘(4),第二法兰盘(4)右侧也安装有大密封圈(8),第三管道(5)右侧也安装有小密封圈(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水环境防渗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1)左侧开设有第一小凹槽(101),所述第三管道(5)右侧开设有第二小凹槽(502),第一小凹槽(101)和第二小凹槽(502)中分别固定连接有弹性柱(7),两处弹性柱(7)分别与两个所述小密封圈(9)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水环境防渗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法兰盘(3)左侧开设有第一大凹槽(302),所述第二法兰盘(4)右侧开设有第二大凹槽(402),第一大凹槽(302)和第二大凹槽(402)中分别固定连接有弹性柱(7),两处弹性柱(7)分别与两个所述大密封圈(8)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水环境防渗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道(2)内壁开设有螺纹凹槽(201),所述第三管道(5)外壁固定连接有螺纹凸块(501),螺纹凹槽(201)与螺纹凸块(501)相互适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水环境防渗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法兰盘(3)左右贯穿开设有第一法兰孔(301),所述第二法兰盘(4)左右开设有第二法兰孔(401),第一法兰孔(301)和第二法兰孔(401)与所述螺栓结构(6)适配。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地下水环境防渗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结构(6)包括螺柱(601),螺柱(601)贯穿于所述第一法兰孔(301)和第二法兰孔(401),螺柱(601)外壁两端均套接有垫片(602),并通过螺纹转动连接有螺母(603)。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下水环境防渗漏装置,涉及防渗漏装置技术领域。一种地下水环境防渗漏装置,包括外套结构和内嵌结构两部分,并且通过螺栓结构将这两部分固定连接起来,外套结构包括第一管道,第一管道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管道,第二管道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法兰盘,第一管道左侧安装有小密封圈,第一法兰盘左侧安装有大密封圈;内嵌结构包括第三管道。本实用新型外套结构和内嵌结构通过螺纹连接起来,并通过螺栓结构固定,外套结构和内嵌结构的连接处还设置有弹性柱和密封圈,长时间的使用后,外套结构和内嵌结构的间隙增大会被弹性柱的弹性所抵消,因而在长时间的使用后,整个装置仍然具有较好的防渗能力。整个装置仍然具有较好的防渗能力。整个装置仍然具有较好的防渗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娄荣祥 刘春雷 张力 周振 许渊 兰韡 杜策 高青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渊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20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3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