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仓带自吸回罐和防溢功能的油罐车油路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10-14  159



    1.本实用新型属于流体及管道配套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双仓带自吸回罐和防溢功能的油罐车油路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市场的需求发展,油罐车运输的油品种类繁多,如不同牌号的汽油、柴油、煤油等。油罐车可根据运输介质的不同进行独立分仓,装载不同的油品,实现多种油分装、分卸功能。因此具有独立分仓功能的油罐车越来越被广泛应用。
    3.带泵油罐车,具有罐内油料通过泵向其他容器加注的同时,还有要求将别的容器内的油料,通过泵自吸入罐的功能。但是普通的两仓加油车一般使用胶管,通过罐体顶部的罐口筒加注或者借助外部动力向罐内注油,当外部条件不能满足的时候,则无法实现。另外,普通油路系统的泵进油管路采用的是三通球阀控制,三通球阀的一端通过阳端接头与外界连通,三通球阀在换向时阳端接头处会出现溢油现象,这样不仅污染了操纵箱,也造成了油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三通阀换向时存在溢油以及双仓的连通状态无法切换连通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仓带自吸回罐和防溢功能的油罐车油路系统。
    5.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6.一种双仓带自吸回罐和防溢功能的油罐车油路系统,包括被分隔为前仓和后仓的油仓,所述油仓外部设有油泵,所述油泵上分别连通有进油管和出油管,所述进油管和出油管的末端分别设有第一直通阀和第二直通阀;
    7.所述前仓和后仓上分别连通有前仓管和后仓管,所述前仓管和后仓管的末端分别设有第一三通阀和第二三通阀;
    8.所述第一三通阀与第二三通阀直接连通,且第一三通阀和第二三通阀分别与进油管和出油管连通。
    9.通过第一三通阀与进油管、前仓管及第二三通阀连通,第二三通阀与出油管、后仓管及第一三通阀连通,解决了三通阀换向时溢油的情况;通过对阀门连通状态的调整,使前仓或后仓通过油泵、进油管及出油管实现与外部连通状态的切换。
    10.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油仓上还设有驱动油泵工作的取力器。通过取力器将车辆底盘发动机的动力通过传动轴输送到油泵,以实现对油泵的驱动。
    11.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前仓管和后仓管分别通过海底阀与前仓和后仓连通。通过海底阀实现在紧急情况下将前仓或后仓与管路的连通状态进行关闭。
    12.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第一三通阀及第二三通阀均为l型流量端口;所述第一三通阀的a端与进油管连通,其b端与第二三通阀连通,其c端与前仓管连通;所述第二三通阀的d端与第一三通阀连通,其e端与出油管连通,其f端与后仓管连通。通过两个
    三通阀的各个端口的连通,方便与各种连通状态时的切换。
    13.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第一直通阀开启,第一三通阀的b端关闭,前仓通过前仓管、第一三通阀及第一直通阀与外部连通以形成前仓自流放油状态。
    14.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第一直通阀开启,第一三通阀的c端及第二三通阀的e端关闭,后仓通过后仓管、第二三通阀、第一三通阀及第一直通阀与外部连通以形成后仓自流放油状态。
    15.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第二直通阀开启,第一直通阀、第一三通阀的b端及第二三通阀的e端关闭,前仓通过前仓管、第一三通阀、进油管、油泵及出油管与外部连通以形成前仓压力泄油状态。
    16.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第二直通阀开启,第一直通阀、第一三通阀的c端及第二三通阀的e端关闭,后仓通过后仓管、第二三通阀、第一三通阀、进油管、油泵及出油管与外部连通以形成后仓压力泄油状态。
    17.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第一直通阀开启,第二直通阀、第一三通阀的a端及第二三通阀的f端关闭,前仓通过进油管、油泵、出油管、第二三通阀及第一三通阀与外部连通以形成前仓油料自吸回罐的状态。
    18.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第一直通阀开启,第二直通阀、第一三通阀的a端及第二三通阀的d端关闭,后仓通过进油管、油泵、出油管、第二三通阀及后仓管与外部连通以形成后仓油料自吸回罐的状态。
    19.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三通阀与进油管、前仓管及第二三通阀连通,第二三通阀与出油管、后仓管及第一三通阀连通,解决了三通阀换向时溢油的情况;通过对阀门连通状态的调整,使前仓或后仓通过油泵、进油管及出油管实现与外部连通状态的切换。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22.附图中:1、取力器,2、油泵,21、进油管,211、第一直通阀,22、出油管,221、第二直通阀,3、前仓管,31、第一三通阀,4、后仓管,41、第二三通阀,5、海底阀,6、油仓。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具体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保护的范围。
    24.如附图所示,一种双仓带自吸回罐和防溢功能的油罐车油路系统,包括被分隔为前仓和后仓的油仓6,所述油仓6外部设有油泵2,所述油泵2上分别连通有进油管21和出油
    管22,所述进油管21和出油管22的末端分别设有第一直通阀211和第二直通阀221。所述油仓6上还设有驱动油泵2工作的取力器1。通过取力器1将车辆底盘发动机的动力通过传动轴输送到油泵2,以实现对油泵2的驱动。
    25.所述前仓和后仓上分别连通有前仓管3和后仓管4,所述前仓管3和后仓管4的末端分别设有第一三通阀31和第二三通阀41。所述前仓管3和后仓管4分别通过海底阀5与前仓和后仓连通。通过海底阀5实现在紧急情况下将前仓或后仓与管路的连通状态进行关闭。
    26.也就是说,所述第一三通阀31的c端与前仓管3连通,其a端与进油管21连通。所述第二三通阀41的f端与后仓管4连通,其e端与出油管41连通。所述第一三通阀31的b端与第二三通阀41的d端连通。
    27.所述第一三通阀31与第二三通阀41直接连通,且第一三通阀31和第二三通阀41分别与进油管21和出油管22连通。通过第一三通阀31与进油管21、前仓管3及第二三通阀41连通,第二三通阀41与出油管22、后仓管4及第一三通阀31连通,解决了三通阀换向时溢油的情况;通过对阀门连通状态的调整,使前仓或后仓通过油泵2、进油管21及出油管22实现与外部连通状态的切换。
    28.所述第一三通阀31及第二三通阀41均为l型流量端口;也就是说,当一个三通阀中的其中一个端口关闭时,该三通阀中的另两个端口为打开状态。所述第一三通阀31的a端与进油管21连通,其b端与第二三通阀41连通,其c端与前仓管3连通;所述第二三通阀41的d端与第一三通阀31连通,其e端与出油管22连通,其f端与后仓管4连通。通过两个三通阀的各个端口的连通,方便与各种连通状态时的切换。
    29.当需要对前仓自流放油操作时,所述第一直通阀211开启,第一三通阀31的b端关闭,前仓通过前仓管3、第一三通阀31及第一直通阀211与外部连通以形成前仓自流放油状态。
    30.当需要对后仓自流放油操作时,所述第一直通阀211开启,第一三通阀31的c端及第二三通阀41的e端关闭,后仓通过后仓管4、第二三通阀41、第一三通阀31及第一直通阀211与外部连通以形成后仓自流放油状态。
    31.当需要对前仓内油料通过油泵2泄油操作,所述第二直通阀221开启,第一直通阀211、第一三通阀31的b端及第二三通阀41的e端关闭,前仓通过前仓管3、第一三通阀31、进油管21、油泵2及出油管22与外部连通以形成前仓压力泄油状态。
    32.当需要对后仓内油料通过油泵2泄油操作,所述第二直通阀221开启,第一直通阀211、第一三通阀31的c端及第二三通阀41的e端关闭,后仓通过后仓管4、第二三通阀41、第一三通阀31、进油管21、油泵2及出油管22与外部连通以形成后仓压力泄油状态。
    33.当需要将外部油料通过油泵2吸入前仓操作时,所述第一直通阀211开启,第二直通阀221、第一三通阀31的a端及第二三通阀41的f端关闭,前仓通过进油管21、油泵2、出油管22、第二三通阀41及第一三通阀31与外部连通以形成前仓油料自吸回罐的状态。
    34.当需要将外部油料通过油泵2吸入后仓操作时,所述第一直通阀211开启,第二直通阀221、第一三通阀31的a端及第二三通阀41的d端关闭,后仓通过进油管21、油泵2、出油管22、第二三通阀41及后仓管4与外部连通以形成后仓油料自吸回罐的状态。
    3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双仓带自吸回罐和防溢功能的油罐车油路系统,通过第一三通阀与进油管、前仓管及第二三通阀连通,第二三通阀与出油管、后仓管及第一三通阀连
    通,解决了三通阀换向时溢油的情况;通过对阀门连通状态的调整,使前仓或后仓通过油泵、进油管及出油管实现与外部连通状态的切换。
    36.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37.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上”、“下”、“外侧”“内侧”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位置上的相对关系,而不必给予定性。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38.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双仓带自吸回罐和防溢功能的油罐车油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被分隔为前仓和后仓的油仓(6),所述油仓(6)外部设有油泵(2),所述油泵(2)上分别连通有进油管(21)和出油管(22),所述进油管(21)和出油管(22)的末端分别设有第一直通阀(211)和第二直通阀(221);所述前仓和后仓上分别连通有前仓管(3)和后仓管(4),所述前仓管(3)和后仓管(4)的末端分别设有第一三通阀(31)和第二三通阀(41);所述第一三通阀(31)与第二三通阀(41)直接连通,且第一三通阀(31)和第二三通阀(41)分别与进油管(21)和出油管(22)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仓带自吸回罐和防溢功能的油罐车油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仓(6)上还设有驱动油泵(2)工作的取力器(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仓带自吸回罐和防溢功能的油罐车油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仓管(3)和后仓管(4)分别通过海底阀(5)与前仓和后仓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双仓带自吸回罐和防溢功能的油罐车油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三通阀(31)及第二三通阀(41)均为l型流量端口;所述第一三通阀(31)的a端与进油管(21)连通,其b端与第二三通阀(41)连通,其c端与前仓管(3)连通;所述第二三通阀(41)的d端与第一三通阀(31)连通,其e端与出油管(22)连通,其f端与后仓管(4)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仓带自吸回罐和防溢功能的油罐车油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通阀(211)开启,第一三通阀(31)的b端关闭,前仓通过前仓管(3)、第一三通阀(31)及第一直通阀(211)与外部连通以形成前仓自流放油状态。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仓带自吸回罐和防溢功能的油罐车油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通阀(211)开启,第一三通阀(31)的c端及第二三通阀(41)的e端关闭,后仓通过后仓管(4)、第二三通阀(41)、第一三通阀(31)及第一直通阀(211)与外部连通以形成后仓自流放油状态。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仓带自吸回罐和防溢功能的油罐车油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直通阀(221)开启,第一直通阀(211)、第一三通阀(31)的b端及第二三通阀(41)的e端关闭,前仓通过前仓管(3)、第一三通阀(31)、进油管(21)、油泵(2)及出油管(22)与外部连通以形成前仓压力泄油状态。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仓带自吸回罐和防溢功能的油罐车油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直通阀(221)开启,第一直通阀(211)、第一三通阀(31)的c端及第二三通阀(41)的e端关闭,后仓通过后仓管(4)、第二三通阀(41)、第一三通阀(31)、进油管(21)、油泵(2)及出油管(22)与外部连通以形成后仓压力泄油状态。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仓带自吸回罐和防溢功能的油罐车油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通阀(211)开启,第二直通阀(221)、第一三通阀(31)的a端及第二三通阀(41)的f端关闭,前仓通过进油管(21)、油泵(2)、出油管(22)、第二三通阀(41)及第一三通阀(31)与外部连通以形成前仓油料自吸回罐的状态。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仓带自吸回罐和防溢功能的油罐车油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通阀(211)开启,第二直通阀(221)、第一三通阀(31)的a端及第二三通阀(41)的d端关闭,后仓通过进油管(21)、油泵(2)、出油管(22)、第二三通阀(41)及后仓管(4)
    与外部连通以形成后仓油料自吸回罐的状态。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双仓带自吸回罐和防溢功能的油罐车油路系统,属于流体及管道配套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被分隔为前仓和后仓的油仓,所述油仓外部设有油泵,油泵上分别连通有进油管和出油管,进油管和出油管的末端分别设有第一直通阀和第二直通阀;前仓和后仓上分别连通有前仓管和后仓管,前仓管和后仓管的末端分别设有第一三通阀和第二三通阀;第一三通阀与第二三通阀直接连通,且第一三通阀和第二三通阀分别与进油管和出油管连通。第一三通阀与进油管、前仓管及第二三通阀连通,第二三通阀与出油管、后仓管及第一三通阀连通,解决了三通阀的换向溢油;对阀门连通状态的调整,使前仓或后仓通过油泵、进油管及出油管实现与外部连通状态的切换。连通状态的切换。连通状态的切换。


    技术研发人员:庄红美 李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重汽集团济南专用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18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350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