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枪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10-15  92



    1.本发明涉及一种枪,且特别是涉及一种玩具枪。


    背景技术:

    2.玩具枪这几年的发展除了强调外型、质量的仿真性外,有些玩具 枪更强调使用时犹如真实枪枝的射击,除了运用机构动作产生如射击 产生的动作效果外,更需要产生模拟抛壳的效果,在国外有些射击训 练,更需要玩具枪模拟出真实的射击效果,以便日后进行实弹练习能 快速上手。
    3.如何改善习用结构的缺失,是相关业者积极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提供一种拟真的玩具枪。
    5.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抛射出弹壳的玩具枪,其中弹壳包括 环槽及凹部,而玩具枪包括枪身、滑套、弹匣、扳机总成、枪膛、抛 壳件以及含弹装置。滑套连接枪身并能够相对枪身移动,且滑套包括 抛壳孔。弹匣可拆卸地装设于枪身,其中弹匣用以容纳多个弹壳。扳 机总成可移动地设置于枪身内并于移动时连动滑套。枪膛的部分容置 于枪身及另一部分容置于滑套,其中枪膛固定于枪身。抛壳件设置于 枪身,且抛壳件具有推出部。含弹装置设置于滑套,其中含弹装置包 括弹力凸起及抓壳勾,抓壳勾用以勾住环槽,弹力凸起用以弹性顶住 凹部。当扳机总成带动滑套朝向第一方向移动时,弹壳的底部受推出 部推抵并配合抓壳勾勾住环槽的力量而产生将弹壳朝向推出部旋转 的力量并使弹壳自抛壳孔脱离滑套。
    6.在一实施例中,弹匣包括匣体、匣底板、承弹板以及承弹弹簧。 匣底板可拆卸地装设在匣体的底部。承弹板可动地设置在匣体内,用 于承载弹壳。承弹弹簧具有两末端,其中一末端抵顶匣底板,而另一 末端抵顶承弹板。
    7.在一实施例中,匣底板及承弹板朝向彼此的表面上各自具有圆柱, 且承弹弹簧的末端套设在对应的圆柱。
    8.在一实施例中,匣体具有第一导引限位结构,且承弹板具有第二 导引限位结构,第一导引限位结构与第二导引限位结构彼此嵌合以限 制承弹板在匣体内线性运动。
    9.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导引限位结构及第二导引限位结构的其中之 一为凸肋,而第一导引限位结构及第二导引限位结构的其中另一为轨 道。
    10.在一实施例中,承弹板具有凸脊,用于顶住放置在匣体内的弹壳。
    11.在一实施例中,扳机总成包括扳件、复位弹簧、限位凸柱以及卡 榫。扳件具有凹槽。复位弹簧装设于凹槽中,且复位弹簧的一端抵顶 于枪身,另一端抵顶于扳件。限位凸柱设置在凹槽内,具有凸柱部以 及弧形固定部,其中复位弹簧的其中一末端套设在凸柱部,而弧形固 定部对应抵靠穿设扳件设置的锁定组件。卡榫设置在扳件的前端,且 能够相对扳件转动以向上翘起。
    12.在一实施例中,扳件具有本体部以及扳动部,扳动部连接在本体 部的后端,扳动部具有适于与枪身接触以限制扳件相对枪身移动的距 离的弧形凸缘。
    13.在一实施例中,扳件还具有让开槽,位在本体部及扳动部的连接 处的前侧。
    14.在一实施例中,扳机总成还包括滑块蓄力总成,装设在扳件的前 端。
    15.在一实施例中,滑块蓄力总成包括固定座、滑块以及蓄力弹性件。 固定座设置在所述滑套,且具有滑槽。滑块可移动地设置在滑槽。蓄 力弹性件连接固定座以及滑块,以提供弹性恢复力给滑块。
    16.在一实施例中,蓄力弹性件为橡皮筋、o形环或弹簧。
    17.在一实施例中,固定座具有卡扣槽,且扳机总成的卡榫向上翘起 时对应卡入卡扣槽。
    18.在一实施例中,固定座还具有锁定槽,用于容纳枪膛的锁定组件 的弹性开关。
    19.在一实施例中,滑块蓄力总成还包括舌片,舌片以悬臂的方式设 置在固定座且位于固定座与枪膛之间,用于将解除锁定槽中的弹性开 关对锁定槽的锁定。
    20.在一实施例中,枪膛包括主体、锁定组件以及枪管。主体设置在 扳机总成上。锁定组件装设于主体的前侧。枪管装设于锁定组件,且 锁定组件位于主体及枪管之间。
    21.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玩具枪包括:枪身、滑套、枪膛、扳机总 成以及滑块蓄力总成。滑套连接枪身,枪膛固定于枪身,枪膛包括锁 定组件,且锁定组件具有能够上下移动的弹性开关。扳机总成可移动 地设置于枪身内,扳机总成包括扳件及卡榫,卡榫设置在扳件的前端, 且能够相对扳件转动以向上翘起。滑块蓄力总成包括固定座、滑块及 蓄力弹性件。固定座连接滑套并位于扳机总成上,固定座具有滑槽、 锁定槽及卡扣槽,其中锁定组件的弹性开关能够对应卡入锁定槽,以 限制固定座向第一方向移动。滑块可移动地设置在滑槽,滑块具有解 锁前缘。蓄力弹性件连接固定座以及滑块,其中蓄力弹性件用以在滑 块在滑槽内移动时产生弹性恢复力,藉此,扳机总成朝第一方向移动 时,卡榫向上翘起抵住卡扣槽并带动滑块在滑槽内移动特定距离后, 解锁前缘将弹性开关上推以离开锁定槽,且弹性恢复力使固定座带动 滑套向第一方向移动。
    22.在一实施例中,扳机总成还包括抵顶在枪身及扳件之间的复位弹 簧。
    23.在一实施例中,玩具枪还包括底盖、滑套复位弹性件及抛壳件, 其中底盖设置在滑套的后侧,而抛壳件固定在枪身,且滑套复位弹性 件连接在底盖以及抛壳件之间。
    24.在一实施例中,滑套复位弹性件的弹力小于蓄力弹性件的弹力。
    25.基于上述,本发明的玩具枪中,使用滑套覆进总成以及抛壳结构, 因此可以仿真真枪击发子弹的后座力以及抛出弹壳,让本发明的玩具 枪能够更贴近真枪的使用方式,增进玩家的趣味性。
    附图说明
    26.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可以抛射出弹壳的玩具枪的示意 图。
    27.图2为图1的玩具枪的分解示意图。
    28.图3为图1的弹匣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29.图4为图2的玩具枪中的扳机总成的示意图。
    30.图5a为滑块蓄力总成的示意图。
    31.图5b为滑块蓄力总成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32.图6为图2的枪膛组装后的示意图。
    [0033][0034]
    图7为底盖及滑套复位弹性件与抛壳件组装的示意图。
    [0035]
    图8a为拉动滑套使枪身相对滑套后移的示意图。
    [0036]
    图8b为弹壳进入上弹坡的示意图。
    [0037]
    图9为滑套复位后子弹上膛的示意图。
    [0038]
    图10为扣动扳件以使子弹上膛的示意图。
    [0039]
    图11为固定座受蓄力弹性件驱动而带动滑套移动的示意图。
    [0040]
    图12至图13为射击后抛壳的连动示意图。
    [0041]
    图14为空仓挂机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2]
    现将详细地参考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示范性实施例的实例说 明于附图中。只要有可能,相同元件符号在图式和描述中用来表示相 同或相似部分。
    [0043]
    [玩具枪]
    [0044]
    图1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可以抛射出弹壳的玩具枪的示 意图,而图2为图1的玩具枪的分解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1及图2, 应用于本实施例的玩具枪1的弹壳2包括环槽21及凹部22。须说明 的是,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子弹仅包括弹壳而不包括弹头,因此 玩具枪1并不击发出子弹的弹头,而是模拟真枪击发出子弹后会有将 弹壳2抛出的情境,因此以下的说明若涉及用语「子弹」,应视为等 同于用语「弹壳」。
    [0045]
    本实施例的玩具枪1包括枪身11、滑套12、弹匣13、扳机总成 14、枪膛15、抛壳件16以及含弹装置17。滑套12连接枪身11并能 够相对枪身11移动,且滑套12包括抛壳孔12a。弹匣13可拆卸地 装设于枪身11,其中弹匣13用以容纳多个弹壳2。扳机总成14可移 动地设置于枪身11内并于移动时连动滑套12。枪膛15的部分容置 于枪身11及另一部分容置于滑套12,其中枪膛15固定于枪身11。 抛壳件16设置于枪身11,且抛壳件16具有推出部161。含弹装置 17设置于滑套12,其中含弹装置17包括弹力凸起171及抓壳勾172, 抓壳勾172用以勾住环槽21,弹力凸起171用以弹性顶住凹部22。 当扳机总成14带动滑套12朝向第一方向d1移动时,弹壳2的底部 受推出部161推抵并配合抓壳勾172勾住环槽21的力量而产生将弹 壳2朝向推出部161旋转的力量并使弹壳2自抛壳孔12a脱离滑套 12。
    [0046]
    图3为图1的弹匣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1至图3, 弹匣13包括匣体131、匣底板132、承弹板133以及承弹弹簧134。 匣底板132可拆卸地装设在匣体131的底部。承弹板133可动地设置 在匣体131内,用于承载弹壳2。承弹弹簧134设置在匣体131内, 且具有两末端,其中一末端抵顶匣底板132,而另一末端抵顶承弹板 133。
    [0047]
    承上述,匣底板132及承弹板133朝向彼此的表面上各自具有圆 柱132a、133a,且承弹弹簧134的末端套设在对应的圆柱132a、133a。 设置圆柱132a、133a以供承弹弹簧134的末端对应套设,可以防止 承弹弹簧134被压缩时因为形变过大而造成末端跑位的情形。
    [0048]
    此外,匣体131具有第一导引限位结构131a,且承弹板133具 有第二导引限位结构133b,其中第一导引限位结构131a与第二导引 限位结构133b彼此嵌合以限制承弹板133在
    舌片184与弹性开关152a的干涉到一定程度,舌片184将会使弹性 开关152a脱离锁定槽181b。
    [0059]
    图6为图2的枪膛组装后的示意图,其中图6中并未示出枪管及 锁定组件。请同时参考图1、图2及图6,枪膛15包括主体151、锁 定组件152以及枪管153。主体151设置在扳机总成14上。锁定组 件152装设于主体151的前侧。枪管153装设于锁定组件152,且锁 定组件152位于主体151及枪管153之间。锁定组件152与主体151 是利用结构的配合而组装在一起,其中锁定组件152还包括弹性开关 152a,此弹性开关152a会卡入固定座181的锁定槽181b,因此锁定 组件152组装至主体151时需要有便于分辨组装方向性的结构,所以 在锁定组件152上设置十字的凸起,而在主体151上设置十字的凹陷, 通过凸起卡入凹陷的方式将锁定组件152装设到主体151上,但本发 明不以此为限。
    [0060]
    弹性开关152a可以是利用本身的重量或是利用弹性件而能够相 对锁定组件152凸出于锁定组件152,并靠外力缩回于锁定组件152 之中。在另一未绘示的实施方式中,弹性开关152a也可以是利用磁 性吸附的方式凸出或缩回于锁定组件152之中,或是对应卡入固定座 181的锁定槽181b中。
    [0061]
    因应锁定组件152的弹性开关152a会卡入固定座181的锁定槽 181b,滑块182具有解锁前缘182b,用以在扳机总成14移动时将弹 性开关152a上推以解除弹性开关152对固定座181的锁定槽181b的 限位。另外,前述的舌片184也是用以解除弹性开关152对固定座 181的锁定槽181b的限位。
    [0062]
    具体地说,弹性开关152a朝向解锁前缘182b或是舌片183的前 表面152b及后表面152c都设置为斜面的形式(如图2所示),其中滑 槽181a具有导引斜面181c,解锁前缘182b及舌片183面对弹性开 关152a的前端也设置为斜面。当滑块蓄力总成18相对枪膛15往前 (即朝向第一方向d1的反向)移动时,通过弹性开关152a的后表面152c与滑槽181a的导引斜面181c的彼此配合而导引弹性开关152a 对应锁入锁定槽181b中;而当滑块蓄力总成18相对枪膛15往后(即 朝第一方向d1)移动时,通过弹性开关152a的前表面与设置在解锁 前缘182b及舌片183的前端的斜面的彼此导引而可以让解锁前缘 182b或舌片183将弹性开关152a往上抬升以缩回于锁定组件152之 中。
    [0063]
    附带一提,弹性开关152a对应卡入锁定槽181b内的底部具有宽度变化, 以使弹性开关152a能与锁定槽181b更好地互相卡制。详细而言,弹性开关 152a具有第一部分以及第二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具有较宽的宽度且对应卡入 锁定槽181b内,而第二部分具有较窄的宽度而卡入滑槽181a中。
    [0064]
    此外,主体151靠近弹匣13的一侧还具有上弹坡151a,而含弹 装置17还具有上弹导轨173,其中上弹轨道173用于推顶弹壳2进 入上弹坡151a,以引导弹壳2上膛。
    [0065]
    枪膛15还包括外壳单元154,装设于主体151上。外壳单元154 常态性地遮蔽住抛壳孔12a,只有在滑套12相对枪身11移动时,才 会将抛壳孔12a暴露出来,且弹壳2从抛壳孔12a中弹出。
    [0066]
    具体地说,枪膛15还包括设置在主体151内的外壳顶出弹性件 157,且外壳顶出弹性件157用以抵顶外壳单元154。
    [0067]
    滑套12的遮蔽孔12a的前缘接触外壳单元154,以使滑套12干 涉外壳单元154。当滑套12往后退时,滑套12会把枪膛15的外壳 单元154往下压,且因为外壳单元154被限定只
    蓄力总成18的固定座181因为固定于滑套12而受到滑套12的连动 而移动,而滑块182随着固定座181与滑套12的连动而移动,使得 卡榫144与卡扣槽182a的卡合解除,且卡榫144受到滑套12前端抵 压而旋转下沉,卡榫144不再翘起。而设置在固定座181上方的舌片 184会随着固定座181的移动将锁定组件152的弹性开关152a向上 推移以解除弹性开关152a对固定座181的锁定槽181b的锁定。
    [0082]
    随着滑套12朝向第一方向d1的持续移动,滑块182的底部会抵 住挡块141f,进而带动扳件141向后移动,并且压缩复位弹簧142(如 图9及图10中示出的复位弹簧142的压缩)。
    [0083]
    此时,含弹装置17被滑套12带动而离开弹匣13上方,装设在 弹匣13的匣体131内的承弹弹簧134提供弹性恢复力将承弹板133 往上推顶,进而使位在最上面的子弹进入枪膛15的主体151的上弹 坡151a。
    [0084]
    图9为滑套复位后子弹上膛的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2、图8b、 及图9,而在玩家的手离开滑套12后,经由滑套复位弹性件192的 弹性恢复力带动滑套12向前滑移,滑套12回复至原位。
    [0085]
    此时,随着滑套12的向前滑移,含弹装置17受到滑套12的连 动而上弹导轨173将位在上弹坡151a的子弹推移进入枪膛15的主体 151内,以将子弹上膛。
    [0086]
    另一种方式,则是直接扣动扳机总成14的扳件141以将子弹上 膛。
    [0087]
    图10为扣动扳件以使子弹上膛的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1、图2 及图10,具体地说,玩家直接扣动扳件141,且随着扳件141向枪身 11的后侧移动,由于卡榫144受枪身11中的第一结构111推顶而上 翘抵顶住滑块182的卡扣槽182a,所以随着扳件141的移动可以带 动滑块182朝向第一方向d1(即后侧)相对固定座181移动。
    [0088]
    随着滑块182相对固定座181的移动,滑块182的解锁前缘182b 将锁定组件152的弹性开关152a向上推移以解除弹性开关152a对固 定座181的锁定槽181b的锁定。
    [0089]
    图11为固定座受蓄力弹性件驱动而带动滑套移动的示意图。请 同时参考图1,图2及图11,弹性开关152a对锁定槽181b的锁定解 除后,因为滑块182相对固定座181的移动而使得蓄力弹性件183变 形所蓄积的弹性恢复力带动固定座181移动,进而连动滑套12带动 含弹装置17向枪身11的后侧移动。
    [0090]
    含弹装置17被滑套12带动而离开弹匣13上方,装设在弹匣13 的匣体131内的承弹弹簧134提供弹性恢复力将承弹板133往上推 顶,进而使位在最上面的子弹进入枪膛15的主体151的上弹坡 151a(请参考图8b)。
    [0091]
    而在玩家停止施力于扳件141后,复位弹簧142的弹性恢复力带 动扳件141回复至原位,而滑套12受到滑套复位弹性件192的弹性 恢复力的带动回复至原位。
    [0092]
    附带一提,若玩家仍是继续扣压扳机不放,滑套12亦会自动复 位(因为卡榫144仍是下沉状态),此为仿真操作特征。
    [0093]
    此时,随着滑套12的向前滑移,含弹装置17受到滑套12的连 动而利用其上弹导轨173将位在上弹坡151a的子弹推移进入枪膛15 的主体151与含弹装置17之间的位置,以将子弹上膛。
    [0094]
    附带一提,滑套复位弹性件192的弹性恢复力小于蓄力弹性件 183的弹性恢复力。这是因为滑套复位弹性件192所提供的弹性恢复 力的方向相反于蓄力弹性件183所提供的
    弹性恢复力的方向,因此当 滑套复位弹性件192的弹性恢复力大于蓄力弹性件183的弹性恢复力 时,滑套的移动行程就会受到影响而无法移动至默认的位置。
    [0095]
    图12至图13为射击后抛壳的连动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2、图 12至图13,当子弹上膛之后,玩家接着扣动扳件141。
    [0096]
    扳件141的移动带动滑块蓄力总成18的滑块182移动,此时滑 套12还不动,因为固定座181未动,而随着滑块182相对固定座181 的移动,蓄力弹性件183开始蓄力。
    [0097]
    当扳件141及连动于扳件141的滑块182移动一段距离后,滑块 182在固定座181的滑轨中移动,滑块182的解锁前缘182b把锁定 组件152的弹性开关152a往上推,此时整个滑套12受蓄力弹性件 183的弹性释放而向第一方向d1移动。
    [0098]
    当滑套12开始移动时,设置在底盖191与抛壳件16之间的滑套 复位弹性件192蓄力,滑套12后移完,滑套复位弹性件192提供的 弹性恢复力使滑套12回到最初位置。
    [0099]
    在此同时,若含弹装置17已持有弹壳2,随着滑套12的后移会 带动弹壳2朝向抛壳件16移动,而在弹壳2后移的过程中接触到推 出部161的时候,弹壳2受到推出部161的推抵且在同时又因为抓壳 勾172的抓持,因而产生旋转的力量,弹壳2从滑套12的抛壳孔12a 旋转地弹出。
    [0100]
    随着玩家再次扣动扳件141而使得滑套12后移时,设置在弹匣 13的匣体131内的承弹弹簧134推顶承弹板133以将下一个弹壳2 顶上,滑套12开始前移时,含弹装置17的上弹导轨173将下一个弹 壳2沿枪膛15的上弹坡151a进入枪膛15,随着滑套12向前复位。
    [0101]
    由上述,随着玩家扣动扳机,弹壳2会不断地从抛壳孔12a中被 抛出,直至弹匣13内的弹壳2全数弹出抛壳孔12a之外为止。
    [0102]
    由上述可知,本发明的玩具枪1在不需要瓦斯或电池提供动力的 情况下,可以模仿真实的抛壳作动,且抛壳作动流畅。
    [0103]
    另外,在扣动扳件141模拟击发子弹的时候,滑套12也会相对 枪身11而前后覆进,模拟真枪的后座力,更增添真实性。
    [0104]
    又,本发明的玩具枪1可以搭配雷射靶,不会击发出具有攻击性 的子弹,因此提供安全的拟真射击环境。
    [0105]
    当然,本发明的玩具枪1并不局限于不击发出子弹的方式。在其 他的实施方式中,为了增添趣味性或仿真性,也可以依照需求而改变 为能够击发出子弹的玩具枪。
    [0106]
    [空仓挂机时的处置]
    [0107]
    图14为空仓挂机时的示意图。请参考图2及图14,在玩具枪1 的弹匣13中的弹壳2全数弹出于抛壳孔12a之外后,承弹板133因 为承弹弹簧134的弹性恢复力而推抵滑套释放组件155,使得滑套释 放组件155相对枪膛15的主体151翘起。滑套12具有与滑套释放组 件155相对应的第二结构12b中,且因此在滑套12复位的过程中, 滑套释放组件155与第二结构12b的干涉使得滑套12复位的行程被 中止,而滑套12没有回到原始的位置,且扳件141的挡块141f会被 滑块蓄力总成18的滑块182的后缘卡住,此时复位弹簧142被压缩。
    [0108]
    而解除滑套释放组件155与第二结构12b的干涉之后,滑套复位 弹性件192以及复位弹簧142会同时地提供弹性恢复力,促使滑套 12及扳件141同时恢复至起始位置。
    [0109]
    附带一提,于空仓挂机状态下,由于玩家多是插入装载满子弹的 弹匣13,而承弹弹簧134被满满的子弹压缩,所以造成滑套12上膛 推弹所须抵抗的摩擦力变强,所以仅靠
    滑套弹性组件192的复位力 道,通常是不够的。因此,复位弹簧142的设置有助于加强上膛力道。
    [0110]
    具体地说,在按下滑套释放组件155后,滑套12复位上膛。此 时除了滑套弹性组件192所提供的较弱的覆进力道(相较于复位弹簧 142)之外,复位弹簧142更提供了较强的恢复力(相较于滑套弹性组 件192),以加强上膛力道。
    [0111]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玩具枪具有极度仿真的效果,但又因为不会 击发具有攻击性的子弹而能提供安全性,因此能够提供玩家安全且拟 真的使用情境。
    [0112]
    此外,本发明的玩具枪在不需要瓦斯或电池提供动力的情况下, 可以模仿真实的抛壳作动,且抛壳作动流畅。
    [0113]
    另外,在扣动扳件模拟击发子弹的时候,滑套也会相对枪身而前 后覆进,模拟真枪的后座力,更增添真实性。
    [0114]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 实施的范围,即所有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及发明说明内容所作的简 单的等效变化或修改,都仍属于本发明专利覆盖的范围。另外本发明 的任一实施例或申请专利范围不需达成本发明所揭露的全部目的或 优点或特点。此外,摘要和发明名称仅是用来辅助专利文件检索之用, 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的权利范围。此外,本说明书或申请专利范围中 提及的“第一”、“第二”、“第三”或“第四”等用语仅用以命名 组件(element)的名称或区别不同实施例或范围,而并非用来限制组 件数量上的上限或下限。
    [0115]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 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 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 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玩具枪,用以抛射出弹壳,其中所述弹壳包括环槽及凹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玩具枪包括:枪身;滑套,连接所述枪身并能够相对所述枪身移动,所述滑套包括抛壳孔;弹匣,可拆卸地装设于所述枪身,所述弹匣用以容纳多个所述弹壳;扳机总成,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枪身内并于移动时连动所述滑套;枪膛,部分容置于所述枪身及部分容置于所述滑套,所述枪膛固定于所述枪身;抛壳件,设置于所述枪身,所述抛壳件具有推出部;含弹装置,设置于所述滑套,所述含弹装置包括弹力凸起及抓壳勾,所述抓壳勾用以勾住所述环槽,所述弹力凸起用以弹性顶住所述凹部,其中当所述扳机总成带动所述滑套朝向第一方向移动时,所述弹壳的底部受所述推出部推抵并配合所述抓壳勾勾住所述环槽的力量而产生将所述弹壳朝向所述推出部旋转的力量并使所述弹壳自所述抛壳孔脱离所述滑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玩具枪,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匣包括:匣体;匣底板,可拆卸地装设在所述匣体的底部;承弹板,可动地设置在所述匣体内,用于承载弹壳;以及承弹弹簧,具有两末端,其中一所述末端抵顶所述匣底板,而另一所述末端抵顶所述承弹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玩具枪,其特征在于,所述匣底板及所述承弹板朝向彼此的表面上各自具有圆柱,且所述承弹弹簧的所述末端套设在对应的所述圆柱。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玩具枪,其特征在于,所述匣体具有第一导引限位结构,且所述承弹板具有第二导引限位结构,所述第一导引限位结构与所述第二导引限位结构彼此嵌合以限制所述承弹板在所述匣体内线性运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玩具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引限位结构及所述第二导引限位结构的其中之一为凸肋,而所述第一导引限位结构及所述第二导引限位结构的其中另一为轨道。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玩具枪,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弹板具有凸脊,用于顶住放置在所述匣体内的所述弹壳。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玩具枪,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机总成包括:扳件,具有凹槽;复位弹簧,装设于所述凹槽中,一端抵顶于所述枪身,一端抵顶于所述扳件;限位凸柱,设置在所述凹槽内,具有凸柱部以及弧形固定部,其中所述复位弹簧的其中一末端套设在所述凸柱部,而所述弧形固定部对应抵靠穿设所述扳件设置的锁定组件;以及卡榫,设置在所述扳件的前端,且能够相对所述扳件转动以向上翘起。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玩具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块蓄力总成,装设在所述扳机总成的前端,用以提供复位弹力给所述滑套或所述扳机总成。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玩具枪,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蓄力总成包括:
    固定座,设置于所述滑套,且具有滑槽;滑块,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滑槽;以及蓄力弹性件,连接所述固定座以及所述滑块,以提供弹性恢复力给所述滑块或所述固定座。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玩具枪,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具有卡扣槽,且所述扳机总成的卡榫向上翘起时对应卡入所述卡扣槽。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玩具枪,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还具有锁定槽,且所述枪膛的锁定组件的弹性开关能够对应卡入所述锁定槽中。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玩具枪,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蓄力总成还包括舌片,所述舌片以悬臂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且位于所述固定座与所述枪膛之间,用于解除所述锁定槽中的所述弹性开关对所述锁定槽的锁定。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玩具枪,其特征在于,所述枪膛包括:主体,设置在所述扳机总成上;锁定组件,装设于所述主体的前侧;以及枪管,装设于所述锁定组件,且所述锁定组件位于所述主体及所述枪管之间。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玩具枪,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还具有上弹坡,引导所述弹壳上膛,所述含弹装置还具有上弹导轨,用于推顶弹壳进入上弹坡。15.一种玩具枪,其特征在于,包括:枪身;滑套,连接所述枪身;枪膛,固定于所述枪身,所述枪膛包括锁定组件,所述锁定组件具有弹性开关,所述弹性开关能够上下移动;扳机总成,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枪身内,所述扳机总成包括:扳件;卡榫,设置在所述扳件的前端,且能够相对所述扳件转动以向上翘起;滑块蓄力总成,包括:固定座,连接所述滑套并位于所述扳机总成上,所述固定座具有滑槽、锁定槽及卡扣槽,其中所述锁定组件的所述弹性开关能够对应卡入所述锁定槽,以限制所述固定座向第一方向移动;滑块,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滑槽,所述滑块具有解锁前缘;以及蓄力弹性件,连接所述固定座以及所述滑块,其中所述蓄力弹性件用以在所述滑块在所述滑槽内移动时,产生弹性恢复力;藉此,所述扳机总成朝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时,所述卡榫向上翘起抵住所述卡扣槽并带动所述滑块在所述滑槽内移动特定距离后,所述解锁前缘将所述弹性开关上推以离开所述锁定槽,且所述弹性恢复力使所述固定座带动所述滑套向所述第一方向移动。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玩具枪,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机总成还包括复位弹簧,抵顶在所述枪身及所述扳件之间。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玩具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盖、滑套复位弹性件及抛壳件,其中所述底盖设置在所述滑套的后侧,而所述抛壳件固定在所述枪身,且所述滑套复位
    弹性件连接在所述底盖以及所述抛壳件之间。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玩具枪,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套复位弹性件的弹力小于所述蓄力弹性件的弹力。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玩具枪,其特征在于,所述枪膛还包括滑套释放组件,而所述主体具有嵌入孔,所述滑套释放组件嵌入所述嵌入孔中,所述主体还具有限位凸点,设置在所述嵌入孔旁,用以限位所述滑套释放组件的转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可以抛射出弹壳的玩具枪。弹壳包括环槽及凹部。玩具枪包括枪身、滑套、弹匣、扳机总成、枪膛、抛壳件及含弹装置。滑套连接枪身并能够相对枪身移动,滑套包括抛壳孔。弹匣以容纳弹壳,且可拆卸地装设于枪身。扳机总成可移动地设置于枪身内并于移动时连动滑套。枪膛的部分容置于枪身及另一部分容置于滑套,其中枪膛固定于枪身。抛壳件设置于枪身,且抛壳件具有推出部。含弹装置设置于滑套,其中含弹装置包括弹力凸起及抓壳勾,抓壳勾用以勾住环槽,弹力凸起用以弹性顶住凹部。当扳机总成带动滑套朝向第一方向移动时,弹壳的底部受推出部推抵并配合抓壳勾勾住环槽的力量而产生将弹壳朝向推出部旋转的力量并使弹壳自抛壳孔脱离滑套。脱离滑套。脱离滑套。


    技术研发人员:陈勃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陈勃至
    技术研发日:2021.03.15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351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