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内部换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10-19  159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换气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梯内部换气装置。


    背景技术:

    2.电梯是指服务于建筑物内若干特定的楼层,其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于水平面或与铅垂线倾斜角小于15
    °
    的刚性轨道运动的永久运输设备,也有台阶式,踏步板装在履带上连续运行,俗称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垂直升降电梯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或倾斜角小于15
    °
    的刚性导轨之间。
    3.在电梯使用过程中,由于电梯轿厢内部空间较为狭小,人们在乘坐过程中使得电梯轿厢内部容易产生异味,而为了避免异味让人们感觉不适,会在电梯中安装换气装置,能够实现电梯内部的空气流通,进而使电梯内部环境得到改善。
    4.相关技术中,电梯换气装置一般是由换气风扇构成,通过安装在电梯轿厢的顶部实现内部换气功能,而当处于寒冷的冬季且电梯轿厢内部承载人数较多时,使得电梯轿厢内部短时内会产生大量的气体,而气体受到受到温度的影响流动速度较为缓慢,因此为了保证电梯环境内部的空气质量,需要增加换气风扇的转速来加快空气的流通,而换气风扇转速过快,则会使得人们感觉头部空气过凉,导致在换气过程中给人们带来不适。
    5.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电梯内部换气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梯内部换气装置,解决了电梯内部换气装置在换气过程中给人带来不适的问题。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梯内部换气装置,包括:
    8.设置于电梯轿厢顶部的装置箱、进气结构以及排气结构;
    9.其中,所述进气结构包括进风机、进风箱、滤网、过滤层、加热件、第一送风管、第二送风管、两个送风仓以及扇叶;
    10.所述进风机与所述进风箱均设置于所述装置箱内,所述进风机的输入端连接于所述进风箱的一侧,所述滤网、所述过滤层以及所述加热件均设置于所述进风箱内,所述第一送风管连接于所述进风机的输出端,所述第二送风管连接于所述第一送风管的一侧,两个所述送风仓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送风管与所述第二送风管的一端,所述扇叶固定于所述送风仓内。
    11.优选的,所述滤网、所述过滤层以及所述加热件从左至右依次在竖直方向平行设置,所述进风箱的左侧设置有进风口。
    12.优选的,所述第一送风管与所述第二送风管均设置于所述电梯轿厢的内部,所述送风仓分别设置于所述电梯轿厢内壁的下方。
    13.优选的,所述滤网与所述过滤层均用于对进入所述进风箱的空气进行过滤,所述加热件用于对所述进风箱内部的空气进行加热。
    14.优选的,所述排气结构包括排风机、吸风管道和排风管,所述吸风管道与所述排风管分别连接于所述排风机的输入端与输出端。
    15.优选的,所述排风机设置于所述装置箱的内部,所述吸风管道延伸至所述电梯轿厢内壁的顶部。
    16.优选的,所述排风管的一端贯穿所述装置箱的内部并延伸至所述装置箱的外部。
    17.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梯内部换气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梯内部换气装置,通过设置进气结构,主要用于向电梯轿厢内部快速导入新鲜空气,且能够根据实际的使用环境,选择冬季和非冬季两种运行模式,在实现快速换气的同时,能够保证电梯轿厢内部的人们始终处于相对舒适的环境中,不会在换气过程而感觉不适,同时在电梯轿厢内壁的两侧均设置送风仓,利用空气的流动性,带动扇叶转动,大大加快了空气流动速度,相较于传统的进气方式,空气导入更加迅速,即便在载人数量较多且空气流动较慢的情况下,也能够维持电梯轿厢较好的空气质量。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梯内部换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图1所示的装置箱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
    22.图中标号:
    23.1a、电梯轿厢;
    24.1、装置箱,2、进气结构,3、排气结构;
    25.21、进风机,22、进风箱,23、滤网,24、过滤层,25、加热件,26、第一送风管,27、第二送风管,28、送风仓,29、扇叶;
    26.31、排风机,32、吸风管道,33、排风管。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8.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梯内部换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装置箱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电梯内部换气装置,包括:
    29.设置于电梯轿厢1a顶部的装置箱1、进气结构2以及排气结构3;
    30.其中,所述进气结构2包括进风机21、进风箱22、滤网23、过滤层24、加热件25、第一送风管26、第二送风管27、两个送风仓28以及扇叶29;
    31.所述进风机21与所述进风箱22均设置于所述装置箱1内,所述进风机21的输入端连接于所述进风箱22的一侧,所述滤网23、所述过滤层24以及所述加热件25均设置于所述进风箱22内,所述第一送风管26连接于所述进风机21的输出端,所述第二送风管27连接于所述第一送风管26的一侧,两个所述送风仓28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送风管26与所述第二送风管27的一端,所述扇叶29固定于所述送风仓28内。
    32.进风箱22设置在装置箱1的左侧,且进风机21位于进风箱22的右侧,进风箱22用于将暂时集中外部进入的空气,进风机21外接有电源,通过外部开关控制其运转,开启后能够
    产生吸力,使得外部空气被吸入进风箱22中,滤网23位于进风箱22左侧的进风口中,用于对空气中较大灰尘进行过滤,过滤层24可以为活性炭层,用于对空气中的微小杂质过滤,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加热件25外接有电源,通电后能够快速发热,进而对进风箱22内部的空气进行加热处理,主要在冬季时使用,将冷空气加热成热空气,然后输送至电梯轿厢1a内,避免冷空气为人们带来不适,且进风箱22内部设置隔热层和耐高温层,使其能够长时间承受高温环境中,第一送风管26与第二送风管27分别位于电梯轿厢1a内部的左右两侧,通过进风机21将处理好的空气输送至两个送风管中,然后再通过两个送风管分别输送至电梯轿厢1a下方的两个送风仓28中,送风仓28固定在电梯轿厢1a内壁下方的左右两侧,且送风管的一端正对着扇叶29,在空气进入到送风仓28内部后,能够带动扇叶29同时转动,而通过扇叶29转动,能够加速空气流通,使得空气快速的进入到电梯轿厢1a内部;
    33.通过设置该进气结构2,主要用于向电梯轿厢1a内部快速导入新鲜空气,在使用时,通过进风机21启动,能够产生较强的吸力,使得外部的空气通过进风箱22的进风口进入其内部,分别经过滤网23和过滤层24对其内部杂质进行过滤处理,若处于寒冷的冬季,则开启加热件25,能够快速对空气进行加热处理,将冷空气加热成热空气,然后经过进风机21激情热空气输送至第一送风管26中,之后部分空气进入到第二送风管27中,最终分别进入到两个送风仓28中,此时空气带动送风仓28内部的扇叶29转动,进而能够促进空气快速向电梯轿厢1a内部流动,进而大大加快了空气流动速度,该进气结构2与排气结构3配合使用,实现对电梯轿厢1a内部快速换气功能,且能够根据实际的使用环境,选择冬季和非冬季两种运行模式,在实现快速换气的同时,能够保证电梯轿厢1a内部的人们始终处于相对舒适的环境中,不会在换气过程而感觉不适,同时在电梯轿厢1a内壁的两侧均设置送风仓28,利用空气的流动性,带动扇叶29转动,大大加快了空气流动速度,相较于传统的进气方式,空气导入更加迅速,即便在载人数量较多的情况下,也能够维持电梯轿厢1a较好的空气质量。
    34.所述滤网23、所述过滤层24以及所述加热件25从左至右依次在竖直方向平行设置,所述进风箱22的左侧设置有进风口。
    35.所述第一送风管26与所述第二送风管27均设置于所述电梯轿厢1a的内部,所述送风仓28分别设置于所述电梯轿厢1a内壁的下方。
    36.所述滤网23与所述过滤层24均用于对进入所述进风箱22的空气进行过滤,所述加热件25用于对所述进风箱22内部的空气进行加热。
    37.所述排气结构3包括排风机31、吸风管道32和排风管33,所述吸风管道32与所述排风管33分别连接于所述排风机31的输入端与输出端。
    38.排风机31外接有电源,设置在装置箱1内部的右侧,开启后能够产生吸力,使得吸风管道32同时具有吸力,能够对电梯轿厢1a内部的空气进行吸收,然后再通过排风管33排出,进而实现电梯轿厢1a内部的空气导出,通过与进气结构2配合使用,实现电梯轿厢1a内部快速的换气,同时将进气设置在电梯轿厢1a的下方,排气设置在上方,利用气体逐渐向上流动的特性,形成空气对流,使得内部空气的快速流通,进而大大提高了换气速度。
    39.所述排风机31设置于所述装置箱1的内部,所述吸风管道32延伸至所述电梯轿厢1a内壁的顶部。
    40.所述排风管33的一端贯穿所述装置箱1的内部并延伸至所述装置箱1的外部。
    4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梯内部换气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42.在换气时,通过进风机21启动,能够产生较强的吸力,使得外部的空气通过进风箱22的进风口进入其内部,分别经过滤网23和过滤层24对其内部杂质进行过滤处理,若处于寒冷的冬季,则开启加热件25,能够快速对空气进行加热处理,将冷空气加热成热空气,然后经过进风机21激情热空气输送至第一送风管26中,之后部分空气进入到第二送风管27中,最终分别进入到两个送风仓28中,此时空气带动送风仓28内部的扇叶29转动,进而能够促进空气快速向电梯轿厢1a内部流动,进而大大加快了空气流动速度,此时完成对进气操作;
    43.同时,开启排风机31,使得吸风管道32同时具有吸力,能够对电梯轿厢1a内部的空气进行吸收,然后再通过排风管33排出,进而实现电梯轿厢1a内部的空气导出,通过进气结构2和排气结构分别向电梯轿厢1a内部进气和排气,进而实现换气操作。
    44.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梯内部换气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45.通过设置进气结构2,主要用于向电梯轿厢1a内部快速导入新鲜空气,且能够根据实际的使用环境,选择冬季和非冬季两种运行模式,在实现快速换气的同时,能够保证电梯轿厢1a内部的人们始终处于相对舒适的环境中,不会在换气过程而感觉不适,同时在电梯轿厢1a内壁的两侧均设置送风仓28,利用空气的流动性,带动扇叶29转动,大大加快了空气流动速度,相较于传统的进气方式,空气导入更加迅速,即便在载人数量较多且空气流动较慢的情况下,也能够维持电梯轿厢1a较好的空气质量。
    4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梯内部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电梯轿厢顶部的装置箱、进气结构以及排气结构;其中,所述进气结构包括进风机、进风箱、滤网、过滤层、加热件、第一送风管、第二送风管、两个送风仓以及扇叶;所述进风机与所述进风箱均设置于所述装置箱内,所述进风机的输入端连接于所述进风箱的一侧,所述滤网、所述过滤层以及所述加热件均设置于所述进风箱内,所述第一送风管连接于所述进风机的输出端,所述第二送风管连接于所述第一送风管的一侧,两个所述送风仓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送风管与所述第二送风管的一端,所述扇叶固定于所述送风仓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内部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所述过滤层以及所述加热件从左至右依次在竖直方向平行设置,所述进风箱的左侧设置有进风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内部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送风管与所述第二送风管均设置于所述电梯轿厢的内部,所述送风仓分别设置于所述电梯轿厢内壁的下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内部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与所述过滤层均用于对进入所述进风箱的空气进行过滤,所述加热件用于对所述进风箱内部的空气进行加热。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内部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结构包括排风机、吸风管道和排风管,所述吸风管道与所述排风管分别连接于所述排风机的输入端与输出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梯内部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机设置于所述装置箱的内部,所述吸风管道延伸至所述电梯轿厢内壁的顶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内部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管的一端贯穿所述装置箱的内部并延伸至所述装置箱的外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梯内部换气装置。所述电梯内部换气装置,包括:设置于电梯轿厢顶部的装置箱、进气结构以及排气结构;其中,所述进气结构包括进风机、进风箱、滤网、过滤层、加热件、第一送风管、第二送风管、两个送风仓以及扇叶,所述进风机与所述进风箱均设置于所述装置箱内,所述进风机的输入端连接于所述进风箱的一侧。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梯内部换气装置,通过设置进气结构,主要用于向电梯轿厢内部快速导入新鲜空气,且能够根据实际的使用环境,选择冬季和非冬季两种运行模式,在实现快速换气的同时,能够保证电梯轿厢内部的人们始终处于相对舒适的环境中,不会在换气过程而感觉不适。觉不适。觉不适。


    技术研发人员:勾方 张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首钢富通电梯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31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360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