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2.微气泡纳米技术是近些年的新兴技术,通过在水中形成微气泡,来提高洗涤效果和减少洗涤剂的使用。微气泡介于一两百微米到几十纳米之间,且微气泡存在时间长,具有常规气泡所不具备的独特的物理与化学性质,在工业清洗、污水处理净化、物品清洁、水中增氧溶解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
3.现有技术中,通常在洗衣机和洗碗机中设置微气泡发生装置,用于产生微气泡进行洗涤。微气泡发生装置利用自来水的压力形成微气泡,由于自来水的压力不稳定,有时会压力过大引起微气泡发生装置发生破裂和管路接头脱落的问题,从而导致水泄露,影响用户的使用安全。
4.微气泡发生装置通常设有微孔结构,水从微孔结构中流入和流出微气泡发生装置。当水流中带有固体颗粒杂质,容易堵塞微孔结构,也会造成水压变大,使微气泡发生装置发生破裂或者管路接头脱落。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6.为此,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清洗装置,通过检测微气泡发生装置的水压力和水流量,来判断微气泡发生装置是否堵塞并采取相应控制步骤,能避免微气泡发生装置发生损坏,操作简单。
7.根据本技术的清洗装置,清洗装置包括:微气泡发生装置,其包括增压溶气部、进水部和排水管,进水部连接进水阀,进水阀能控制进水部的开启和关闭,排水管连接有排水阀,排水阀能控制排水管的开启和关闭;
8.洗涤筒,其与排水管连通;
9.控制系统,进水阀和排水阀分别与控制系统相连接;
10.清洗装置启动,控制系统控制进水阀开启和排水阀关闭,使微气泡发生装置进入水流;
11.控制系统检测增压溶气部内的水压力值p;
12.若p满足阈值条件1,则微气泡发生装置内有水,则控制系统检测微气泡发生装置出口的水流量l,判断l是否满足阈值条件2,则微气泡发生装置无水流流出,若l不满足阈值条件2,则控制系统提示微气泡发生装置堵塞且调控进水阀和/或排水阀以降低p,能使用户直接得知是否堵塞且控制系统可自行采取调控,避免微气泡发生装置因为水压过而损毁;
13.若p不满足阈值条件1,则判断出微气泡发生装置内无水,则控制系统检测微气泡发生装置出口的水流量l,判断水流量l是否满足阈值条件2,若l不满足阈值条件2,则微气泡发生装置无水流流出,则控制系统提示微气泡发生装置堵塞且调控进水阀和/或排水阀
以降低p,能使用户直接得知是否堵塞且控制系统可自行采取调控,避免微气泡发生装置因为水压过而损毁。
14.在本技术清洗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阈值条件1为p达到p0的上限值且压力值p达到预设压力值p1的下限值,阈值条件2为l达到l0的上限值,预设压力值p1为微气泡发生装置正常使用时的压力值,有利于控制系统对比得出水压力是否处于正常的范围内。
15.在本技术清洗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判断p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值p0,若p 满足预设条件值p0,则控制系统提示用户微气泡发生装置无水流,p0为微气泡发生装置无水时的水压力值,控制系统提示用户检查水龙头的开闭情况和自来水源的供给情况,有助于用户可以自行快速检查。
16.在本技术清洗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当p满足阈值条件1且l满足阈值条件2,则控制系统提示用户微气泡发生装置正常工作;
17.当p满足阈值条件1且l不满足阈值条件2,控制系统控制排水阀开启且保持进水阀开启,使增压溶气部内的水从排水管排至洗涤筒,使增压溶气部内的水流出,减轻增压溶气部内的水压力,避免因为水压力对微气泡发生装置产生损坏。
18.在本技术清洗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当p满足阈值条件1且l满足阈值条件2,则控制系统提示用户微气泡发生装置正常工作;
19.当p满足阈值条件1且l不满足阈值条件2,控制系统控制进水阀关闭,微气泡发生装置停止进水,减轻增压溶气部内的水压力,清洗装置停止洗涤,防止毁坏微气泡发生装置。
20.在本技术清洗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当p不满足阈值条件1且l满足阈值条件2,则控制系统提示用户为微气泡发生装置不能使用且控制系统控制排水阀开启,增压溶气部内的水流通过排水管排放至洗涤筒,降低微气泡发生装置内的水压力,防止毁坏微气泡发生装置;
21.当p不满足阈值条件1且l不满足阈值条件2时,控制系统控制排水阀开启且保持进水阀开启,使增压溶气部内的水从排水管排至洗涤筒,减轻水压力。
22.在本技术清洗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当p不满足阈值条件1且l满足阈值条件2,则控制系统提示用户为微气泡发生装置不能使用且控制系统控制排水阀开启,增压溶气部内的水流通过排水管排放至洗涤筒,减轻增压溶气部内的水压力;
23.当p不满足阈值条件1且l不满足阈值条件2时,控制系统控制进水阀关闭,微气泡发生装置停止进水,清洗装置停止洗涤。
24.在本技术清洗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一种清洗装置,应用洗衣机控制方法,包括:洗涤筒,洗涤筒用于清洗负载;微气泡发生装置,微气泡发生装置包括:增压溶气部,用于溶解空气于水中,包括外壳,外壳内设有容纳进水的增压舱;进水部,其与增压溶气部相连接,用于向增压舱内引入自来水;出水部,其与增压溶气部相连接,出水部与洗涤筒相连通;出水管,出水管设于增压舱内且与出水部相连通;微气泡发生部,微气泡发生部连接在出水部上;自来水从进水部进入增压舱内,密封出水管并压缩增压舱内的空气使空气溶解于水中,溶解有空气的水从出水管流动至出水部,再进入微气泡发生部,水中溶解的空气在微气泡发生部析出为微气泡,携带微气泡的水流入洗涤筒中。
25.在本技术清洗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压力传感器设于进水部上且位于增压溶气部
和进水阀之间,当进水平衡时,进水部的水压为增压溶气部内的水压。
26.在本技术清洗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清洗装置包括用于检测水压的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设于排水管上且位于增压溶气部与排水阀之间,当进水平衡时,排水管的水压为增压溶气部的水压。
附图说明
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8.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清洗装置的外观的视图;
29.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清洗装置的微气泡发生装置的示意图;
30.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清洗装置的微气泡发生装置和洗涤筒相配合的视图;
31.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清洗装置的微气泡发生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32.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清洗装置的微气泡发生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33.图6是根据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清洗装置的微气泡发生装置的外观的视图;
34.图7是根据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清洗装置的水流传感器的外观的视图;
35.图8是根据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清洗装置的水流传感器的去除部分外壳体的视图;
36.图9是根据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清洗装置的水流传感器的叶轮的视图;
37.图10是根据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清洗装置的控制流程图;
38.图1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清洗装置的控制流程图;
39.图1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清洗装置的控制流程图;
40.图1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清洗装置的控制流程图;
41.图1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清洗装置的控制流程图;
42.图1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清洗装置的控制系统的连接关系图;
43.以上各图中:100、清洗装置100;1、微气泡发生装置;11、增压溶气部;111、外壳;112、增压舱;113、进水口;114、出水口;115、水流激发板; 12、进水部;121、进水阀;13、出水部;14、排水管;15、微气泡发生部; 151、限流部;17、排水阀;18、三通阀;19、出水管;191、进水端;192、出水端;193、横向部;194、纵向部;2、洗涤筒;3、控制系统;4、压力传感器;5、水流传感器;51、叶轮;511、转轴;512、叶片;513、磁铁; 52、外壳体;53、磁感应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44.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
45.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46.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47.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
48.定义清洗装置的上、下方向如附图2中所示。
49.参照图1-图3,一种清洗装置100控制方法,清洗装置100包括微气泡发生装置1、洗涤筒2和控制系统3。
50.微气泡发生装置1用于产生含有微气泡的洗涤水,微气泡发生装置1包括增压溶气部11、进水部12和出水部13,进水部12和出水部13分别与增压溶气部11连通,进水部12连接自来水源,且进水部12连接进水阀121,增压溶气部11还包括排水管14,排水管14连接有排水阀17,水从进水部12进入增压溶气部11,再从出水部13或排水管14流出增压溶气部11。洗涤筒2用于清洗负载,排水管14与洗涤筒2连通,排水阀17开启时增压溶气部11内的水可以通过排水管14排至洗涤筒2。控制系统3,用于接收压力传感器4和水流传感器5的信号,进行分析后根据分析结果来发出指令,进水阀121和排水阀17 分别与控制系统3相连接,控制系统3可以控制进水阀121和排水阀17的开启和关闭。
51.参照图10,清洗装置100的控制方法包括:
52.清洗装置100启动,控制系统3控制进水阀121开启和排水阀17关闭。其中,进水阀121开启使水流从进水部12进入增压溶气部11内,压缩增压溶气部11内的空气使其溶解于水中,排水阀17关闭使增压溶气部11内的水不能从排水管14流入洗涤筒2,增压溶气部11内的水只能流入出水部13中,出水部 13的水流再流入洗涤筒2。
53.控制系统3检测增压溶气部11内的水压力值p,判断p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值p0;若p满足预设条件值p0,则控制系统3提示用户微气泡发生装置1无水流。
54.需要说明的是,预设条件值p0为增压溶气部11内无水流经过时的水压力值,判断p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值p0,能判断出增压溶气部11内是否有水,并且提示用户微气泡发生装置1无水,能够帮助用户了解微气泡发生装置1的工作情况,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来选择来选择观察微气泡发生装置1是否连通水源,或者控制系统3长时间提示无水流时可以选择维修清洗装置100。
55.若p不满足预设条件值p0,则判断p是否满足阈值条件1。需要说明的是,阈值条件1为微气泡发生装置1保持正常工作时的水压力所处的阈值,根据p 是否满足阈值条件1可以判断微气泡发生装置1的水压力是否处于正常工作时的水压力。
56.若p满足阈值条件1,则控制系统3检测微气泡发生装置1出口的水流量l,判断l是否满足阈值条件2。由于p满足阈值条件1,可判断为微气泡发生装置 1的水压力处于正常工作时的水压力,控制系统3只需要再判断微气泡发生装置 1是否流出水流,即可判断出微气泡发生装置1是否正常工作产生正常压力的水流。控制系统3通过检测微气泡发生装置1出口的水流量l,来判断微气泡发生装置1的水是否正常流动。
57.阈值条件2为微气泡发生装置1正常工作时测得的水流量,根据l是否满足阈值条件2能够判断出微气泡发生装置1是否具有正常的水流量,能够帮助控制系统3判断出微气泡发生装置1的水流情况,步骤简单,操作方便。
58.若l满足阈值条件2,则控制系统3提示用户微气泡发生装置1正常工作。 l满足阈值条件2,则证明微气泡发生装置1从出水部13正常流出水流,则微气泡发生装置1具有正常工作时的水流量,结合p满足阈值条件1,判断出微气泡发生装置1内部水流正常流动且具有正常的水压力,进而判断出微气泡发生装置1未出现因堵塞导致的水压过大或水流被堵住的异常情况,则控制系统3 提示用户微气泡发生装置1正常工作,能够为用户产生携带微气泡的洗涤水,用户可以清晰的得知微气泡发生装置1的运行情况。
59.若l不满足阈值条件2,则控制系统3提示用户微气泡发生装置1堵塞。l 不满足阈值条件2,则判断微气泡发生装置1从出水部13流出的水流异常,微气泡发生装置1不具有正常工作时的水流量,结合p满足阈值条件1,说明微气泡发生装置1水流量异常但水压力较大,进而判断出微气泡发生装置1的水流被堵塞导致水无法流动产生较大的压力,微气泡发生装置1的水流被堵住滞留,则控制系统3提示用户微气泡发生装置1堵塞。用户可以清晰的得知微气泡发生装置1出现堵塞,可以选择停止洗涤过程进行维修或者清洗装置100进行其它的步骤来解决微气泡发生装置1的堵塞问题。
60.若p不满足阈值条件1,则控制系统3检测微气泡发生装置1出口的水流量l,判断水流量l是否满足阈值条件2。当p不满足阈值条件1时,由于阈值条件1为微气泡发生装置1正常工作时水压力值,据此可判断出微气泡发生装置1内水压力异常过高,微气泡发生装置1处于异常运行状态。进一步来确定微气泡发生装置1的水流量,控制系统3可以根据水流的状态来判断出微气泡发生装置1的运行情况。
61.若l满足阈值条件2,则控制系统3提示用户为微气泡发生装置1不能使用且控制系统3控制排水阀17开启,增压溶气部11内的水流通过排水管14排放至洗涤筒2。由于l满足阈值条件2,阈值条件2为微气泡发生装置1正常工作时的水流量的阈值,可判断出微气泡发生装置1在正常产生携带微气泡的水,此时虽然微气泡发生装置1能正常工作,但是微气泡发生装置1内的水压力过大,会导致微气泡发生装置1的部件被水压冲击,超出了微气泡发生装置1的承压范围,此时微气泡发生装置1继续运行会导致损坏,需要降低微气泡发生装置1的水压力。控制系统3接收到p不满足阈值条件1且l满足阈值条件2 的信号时,控制系统3控制排水管14上的排水阀17开启,使排水管14开启,微气泡发生装置1内水流经过排水管14排至洗涤筒2,使微气泡发生装置1能够同时通过出水部13和排水管14排出内部的水,实现了微气泡发生装置1的水压快速降低,保护了微气泡发生装置1的部件不被损坏,使清洗装置100运行的更加安全稳定。
62.若l不满足阈值条件2,则控制系统3提示用户微气泡发生装置1堵塞。由于l不满足阈值条件2,阈值条件2为微气泡发生装置1正常工作时的水流量的阈值,可判断出微气泡发生装置1没有流出正常的水流量,据此可以判断出微气泡发生装置1的水压力过大,但没有水流,可判断出微气泡发生装置1的发生堵塞,此时微气泡发生装置1无法正常使用,控制系统3提醒用户微气泡发生装置1堵塞,有利于用户直观的掌握微气泡发生装置1的运行情况。
63.在本技术清洗装置100的一些实施例中,阈值条件1为p达到p0的上限值且压力值p达到预设压力值p1的下限值。p0为微气泡发生装置1无水流通过时的水压力值,根据p达到
p0的上限值可判断出微气泡发生装置1存在水压力。 p1为微气泡发生装置1正常运行时水压力的阈值。根据阈值条件1可判断出微气泡发生装置1内水压力是否处于正常的工作范围,能直观的反应水压力,控制系统3可以判断出水压力所处的范围。
64.在本技术清洗装置100的一些实施例中,阈值条件2为l达到l0的上限值。l0为微气泡发生装置1无水流时的水流量值,根据l是否达到l0的上限值能够判断出微气泡发生装置1是否有水流流出,若l达到l0的上限值说明微气泡发生装置1有水流流出。
65.在本技术清洗装置100的一些实施例中,当p满足预设条件值p0,判断出微气泡发生装置1无水压,进而判断出微气泡发生装置1无水流,控制系统3 提示用户检查水龙头的开闭情况和自来水源的供给情况,提醒用户打开自来水源,给用户直观的展示微气泡发生装置1不能工作的原因,有利于用户快速找到原因并调整。
66.参照图11,在本技术清洗装置100的一些实施例中,当p满足阈值条件1 且l不满足阈值条件2,控制系统3控制排水阀17开启且保持进水阀121开启,使增压溶气部11内的水从排水管14排至洗涤筒2。
67.参照图12,在本技术清洗装置100的一些实施例中,当p满足阈值条件1 且l不满足阈值条件2,判断微气泡发生装置1的水压力处于正常工作时的范围,微气泡发生装置1内存在自来水,但流出的水流量不属于正常工作的范围,从而判断出微气泡发生装置1内无水流流出但水压力较大,控制系统3控制进水阀121关闭,使微气泡发生装置1停止进水,防止水压力过大导致微气泡发生装置1损坏,使清洗装置100停止洗涤。
68.参照图13,在本技术清洗装置100的一些实施例中,当p不满足阈值条件 1且l不满足阈值条件2时,可判断出微气泡发生装置1内有水且水压过大,但无水流从微气泡发生装置1的出水部13流出,即微气泡发生装置1发生堵塞,控制系统3控制排水阀17开启且保持进水阀121开启,使增压溶气部11内的水从排水管14排至洗涤筒2以减少微气泡发生装置1内的水的压力,保持进水阀121开启使自来水可以继续通过微气泡发生装置1进入洗涤筒2内,保持清洗装置100进行正常的洗涤过程。
69.参照图14,在本技术清洗装置100的一些实施例中,当p不满足阈值条件1且l不满足阈值条件2时,控制系统3控制进水阀121关闭,使进水部12停止进水,从而使微气泡发生装置1停止进水,避免进水对微气泡发生装置1产生冲击,清洗装置100停止洗涤。用户可以根据控制系统3发出的微气泡发生装置1堵塞的信息来采取处理措施,避免了因为水压过大导致微气泡发生装置1 产生损坏。
70.参照图2,在本技术清洗装置100的一些实施例中,一种清洗装置100包括洗涤筒2和微气泡发生装置1。洗涤筒2用于清洗负载,洗涤水通过微气泡发生装置1流入洗涤筒2内。
71.微气泡发生装置1,其用于产生含有微气泡的洗涤水,微气泡发生装置1 包括增压溶气部11、进水部12和出水部13。其中,增压溶气部11能够用于溶解空气于水中,包括外壳111,外壳111内设有容纳进水的增压舱112,增压溶气部11还形成有与增压舱112连通的进水口113和出水口114。进水部12与增压溶气部11通过三通阀18连接,用于向增压舱112内引入自来水,进水部12 通过三通阀18连通增压舱112的进水口113。出水部13与增压溶气部11相连接,增压溶气部11内的水从出水部13流出,出水部13连通增压舱112的出水口114,出水部13与洗涤筒2相连通,增压舱112内的水能从出水部13流入洗涤筒2。
72.微气泡发生装置1还包括出水管19,出水管19设于增压舱112内且与出水部13相连
通。所述出水管19具有进水端191与出水端192,所述进水端191 伸入所述增压舱112的底部,所述出水端192与所述出水口114连通,所述出水端192高于所述进水端191,使增压舱112内的水流入进水端191之后在增压舱112内累积一段时间,使空气充分的溶解于水中后,再从出水端192流出出水口114。出水管19包括纵向部194和连接在纵向部194上端的横向部193,纵向部194的下端为进水端191,横向部193与出水部13相连接的一端为出水端192,出水端192流出的水流入微气泡发生部15内、纵向部194沿竖直方向或接近竖直方向或具有一定倾斜度的方向延伸。进水端191伸入增压溶气部11 的底部。
73.微气泡发生装置1还包括微气泡发生部15,微气泡发生部15连接在出水部13上,从出水管19的出水端192流出的水进入出水部13在进入微气泡发生部15。微气泡发生部15包括限流部151,限流部151设有多个限流孔,以使微气泡发生装置1从出水口114流出的水量小于从进水口113流入的水量,使增压舱112内的水位逐渐上升以压缩增压舱112内的空气,从而增加空气在水中的溶解度。
74.增压溶气部11的底部设有排水管14,排水管14连接有排水阀17,增压舱 112内的水无法直接从出水部13流出,排水阀17开启时,增压舱112底部的积水可以通过排水管14流出。
75.增压溶气部11形成的增压舱112来用于接收进水,进水部12连接自来水源,水从进水口113流入增压溶气部11,流入增压舱112内,密封出水管19并压缩增压舱112内的空气使空气溶解于水中,溶解有空气的水从出水管19流动至出水部13,进入微气泡发生部15。需要说明的是,增压溶气部11内的空气能被水密封,封闭的空气被不断流入的水压缩,溶解度增大,被压缩的空气大量溶解于水中,由此增加了水的溶解空气含量,生成溶解有大量空气的水,再在微气泡发生部15中产生大量微气泡,使水中富含微气泡,携带微气泡的水流入洗涤筒2中。
76.参照图2、图4和图5,在本技术清洗装置100的一些实施例中,清洗装置 100包括用于检测水压的压力传感器4,压力传感器4设于进水部12上且位于增压溶气部11和进水阀121之间,压力传感器4安装在三通阀18上,由于进水平衡后进水部12内的水压力值等于增压舱112内内部的水压力值,在进水部 12处设置压力传感器4能够测得增压舱112内的水压力,便于安装。
77.参照图2、图4和图5,在本技术清洗装置100的一些实施例中,清洗装置 100包括用于检测水压的压力传感器4,压力传感器4设于增压溶气部11的上部或侧部。
78.参照图2、图4和图5,在本技术清洗装置100的一些实施例中,清洗装置 100包括用于检测水压的压力传感器4,压力传感器4设于排水管14上且位于增压溶气部11与排水阀17之间,便于安装。当进水平衡时,出水部13的水压力为增压舱112的水压力。
79.参照图2、图4和图5,在本技术清洗装置100的一些实施例中,清洗装置 100包括用于检测微气泡发生部15出水的水流量的水流传感器5,出水部13通过水管与洗涤筒2相连接,水流传感器5设于水管上且位于出水部13和洗涤筒 2之间。
80.参照图7-图9,水流传感器5包括外壳体52、叶轮51和磁感应装置53。外壳体52设有进水口113和出水口114,水从进水口113流入水流传感器5,从出水口114流出水流传感器5,水流传感器5内形成有容纳空间,容纳空间与进水口113和出水口114相连通,叶轮51设于容纳空间内正对进水口113处。当水流入容纳空间时,水流冲击叶轮51。
81.叶轮51包括转轴511和叶片512,转轴511位于叶轮51的中心,叶片512 与转轴511连接。当水流流经叶轮51时,叶片512被水流推动,转轴511随着叶片512的转动而转动。转轴511处设有磁铁513,转轴511带动磁铁513转动,使磁场发生变化,变化的磁场传递至磁感应装置53,变化的磁场使磁感应装置 53产生信号,信号传递至控制系统3,控制系统3根据信号来判断水流量l。
82.在本技术清洗装置100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增压溶气部11还包括设于所述进水口113处的挡板,所述挡板上设有多个透水孔,水流经所述透水孔分流为多股细水流。
83.在本技术清洗装置100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水口113设于所述增压溶气部11的侧壁上,所述增压溶气部11还包括水流激发板115,其设于所述增压舱112内并与所述进水口113横向相对,用于将水流打散。
84.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装置包括:微气泡发生装置,其包括增压溶气部、连接进水阀的进水部和连接排水阀的排水管;洗涤筒,其与所述排水管连通;控制系统,其连接排水阀和进水阀;所述清洗装置启动,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进水阀开启和所述排水阀关闭;所述控制系统检测所述增压溶气部内的水压力值p,若p满足阈值条件1,则所述控制系统检测所述微气泡发生装置出口的水流量l,判断l是否满足阈值条件2,若l不满足阈值条件2,则所述控制系统提示所述微气泡发生装置堵塞且调控进水阀和/或排水阀以降低p;若p不满足阈值条件1,则所述控制系统检测所述微气泡发生装置出口的水流量l,判断水流量l是否满足阈值条件2,若l不满足阈值条件2,则所述控制系统提示所述微气泡发生装置堵塞且调控进水阀和/或排水阀以降低p。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阈值条件1为p达到p0的上限值且压力值p达到预设压力值p1的下限值,阈值条件2为l达到l0的上限值,预设压力值p1为微气泡发生装置正常使用时的压力值。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判断p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值p0,若p满足预设条件值p0,则所述控制系统提示用户所述微气泡发生装置无水流,p0为微气泡发生装置无水时的水压力值,所述控制系统提示用户检查水龙头的开闭情况和自来水源的供给情况。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当p满足阈值条件1且l满足阈值条件2,则所述控制系统提示用户所述微气泡发生装置正常工作;当p满足阈值条件1且l不满足阈值条件2,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排水阀开启且保持所述进水阀开启,使所述增压溶气部内的水从所述排水管排至所述洗涤筒。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当p满足阈值条件1且l满足阈值条件2,则所述控制系统提示用户所述微气泡发生装置正常工作;当p满足阈值条件1且l不满足阈值条件2,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进水阀关闭,微气泡发生装置停止进水,所述清洗装置停止洗涤。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当p不满足阈值条件1且l满足阈值条件2,则所述控制系统提示用户为所述微气泡发生装置不能使用且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排水阀开启,所述增压溶气部内的水流通过所述排水管排放至所述洗涤筒;当p不满足阈值条件1且l不满足阈值条件2时,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排水阀开启且保持所述进水阀开启,使所述增压溶气部内的水从所述排水管排至所述洗涤筒。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当p不满足阈值条件1且l满足阈值条件2,则所述控制系统提示用户为所述微气泡发生装置不能使用且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排水阀开启,所述增压溶气部内的水流通过所述排水管排放至所述洗涤筒;
当p不满足阈值条件1且l不满足阈值条件2时,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进水阀关闭,微气泡发生装置停止进水,所述清洗装置停止洗涤。8.一种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所述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的洗衣机控制方法,包括:洗涤筒,所述洗涤筒用于清洗负载;微气泡发生装置,所述微气泡发生装置包括:增压溶气部,用于溶解空气于水中,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容纳进水的增压舱;进水部,其与所述增压溶气部相连接,用于向所述增压舱内引入自来水;出水部,其与所述增压溶气部相连接,所述出水部与所述洗涤筒相连通;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设于所述增压舱内且与所述出水部相连通;微气泡发生部,所述微气泡发生部连接在所述出水部上;自来水从所述进水部进入所述增压舱内,密封所述出水管并压缩所述增压舱内的空气使空气溶解于水中,溶解有空气的水从所述出水管流动至所述出水部,再进入所述微气泡发生部,水中溶解的空气在所述微气泡发生部析出为微气泡,携带微气泡的水流入所述洗涤筒中。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器设于所述进水部上且位于所述增压溶气部和所述进水阀之间,压力传感器进水平衡时进水部的压力出为水压力。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装置包括用于检测水压的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设于排水管上且位于增压溶气部与排水阀之间。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出一种清洗装置控制方法。清洗装置包括微气泡发生装置、洗涤筒和控制系统,微气泡发生装置包括连接进水阀的进水部和连接排水阀的排水管,洗涤筒与排水管连通;控制方法包括:清洗装置启动,控制系统控制进水阀开启和排水阀关闭;控制系统检测增压溶气部内的水压力值P,若P满足阈值条件1,则判断L是否满足阈值条件2,若L不满足阈值条件2,则控制系统提示微气泡发生装置堵塞且调控进水阀和/或排水阀以降低P;若P不满足阈值条件1,则判断水流量L是否满足阈值条件2,若L不满足阈值条件2,则控制系统提示微气泡发生装置堵塞且调控进水阀和/或排水阀以降低P。本清洗装置控制方法能够防止微气泡发生装置因压力而损毁。能够防止微气泡发生装置因压力而损毁。能够防止微气泡发生装置因压力而损毁。
技术研发人员:单世强 刘振华 张江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海信(山东)冰箱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21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3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