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拔管手套

    专利查询2022-10-24  119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手套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防拔管手套。


    背景技术:

    2.目前临床上意识障碍、谵妄的危重患者都需要通过营养液保持身体机能,配合有输注体液或者人工气道维持身体运行,但是这些患者由于意识障碍、谵妄等情况就会显得烦躁不安,对于身体上的管路会无意识自行拔除而导致各类不良事件的发生。
    3.目前,申请号为201920882640.8的中国专利一种防拔管手套,它包括手套本体、充气型嵌入式气囊和容纳袋,容纳袋为双层式结构状且粘接于手套本体的掌侧,容纳袋内容纳充气型嵌入式气囊,防拔管手套的手套口处设置棉垫,手套本体采用大拇指与其余四指分离式的手套结构,手套采用的材料较为单薄且材质偏硬,约束过程中病人容易滑脱的问题。并且手套四指部分的指端处设有开口,开口处通过双向拉链相连接,拉链头有锁扣可拆卸;所述手套拇指及手套四指部分的空隙中有填充物隔开。
    4.这种防拔管手套虽然使手套不会从病人掌中滑脱,但因使用强制捆绑的方式对病人进行限制,极大程度约束了病人的活动能力使病人容易产生焦虑,如果手套被固定在床栏上,病人会不断的抓挠充气囊,可能会导致充气囊损坏或者病人手指因气囊产生伤害的情况,如果充气部分损坏会导致手套失去效果致使约束解除,因此具有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拔管手套,具有病人不宜自行拆除,降低病人因抓挠对自身产生伤害,在可控范围内自由活动的优点。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防拔管手套,包括手套本体以及设置在手套本体中的充气囊,所述手套本体与充气囊之间设置有抵压板,所述充气囊在与手指接触的位置上设置有指套,所述指套由硅胶材料制成并设置为弧形,所述手套本体在手腕处设置有软胶扣和绑定组件,所述绑定组件向手套本体外侧延伸并形成环形结构,所述软胶扣与指套形成锁定结构。
    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压板介于手套本体与充气囊之间的位置,在充气囊产生损坏或充气不足的情况下,病人会抓挠充气囊,为防止病人拔管,通过抵压板形成平面结构,使病人在抓挠时无法抓取管型件,从而达到防拔管的技术效果,指套为硅胶材料制成并设置为弧形,硅胶材料具有很好的亲肤性,设计弧形则更贴合手指,指套配合设置在手台本体手腕处的软胶扣形成锁定结构,软胶扣结构使病人很难自行脱离约束,指套将病人的手被约束在充气囊上,使病人难以抓挠充气囊,保护病人的手指不再受伤,绑定组件通过外延伸的方式增大与病人手臂的接触面积,并通过形成的环形结构环绕在病人手臂上,使其环绕在病人手臂上的部分因接触面积的增大而减小对病人的约束力集中的情况,使病人不会因局部约束过紧而产生不适,上述技术方案能满足使患者不宜自行拆除,降低患者因抓挠对自身产生伤害,在可控范围内自由活动的技术效果。
    9.进一步,所述绑定组件包括设置连接手套本体的底衬带以及与底衬带连接一体的连接带,所述连接带上安装有魔术贴。
    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魔术贴通常是通过撕扯的方式进行松脱,在撕开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声音,会提醒周围的工作人员或者家属起到警报的作用,衬带上设置的连接带则是增大了与患者的接触面积,满足了绑定组件避免病人所受约束集中的技术效果。
    11.进一步,所述底衬带连接绑带,所述绑带在与所述底衬带的连接处设置有报警组件。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应对力气较大的病人,将病人的双手通过绑带结构配合手套约束在病床的两侧,防止病人拔管,并且为进一步保护病人的安全,在绑带上设置有报警组件用于提示周围的人员,进行及时的制止,虽然会产生一定的约束,但十分必要,具有限制病人手部活动空间并报警的技术效果。
    13.进一步,所述报警组件包括触发线以及拉伸警报器,所述触发线与绑带连接底衬带的一端连接,所述拉伸警报器设置在绑带的另一端。
    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报警组件通过设置的触发线与拉伸报警器配合使用来满足所需的技术需求,其中触发线的长度为病人手部活动的范围参考值,当触发线被拉伸超出设定长度时,会导致与其连接的拉伸警报器发出警报反应,达到提醒病人和医护人员的技术效果。
    15.进一步,所述软胶扣由硅胶材料制成,并将靠近所述指套的一侧设置为弧形。
    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提升病人舒适度,软胶扣使用亲肤性较好的硅胶制成,并且在因其与人体接触,在接触部分设置为弧形,更好的贴合病人的手腕部分,使其不容易挣脱同时提高触感,具有防止病人自行松脱,减少病人约束感的优点。
    17.进一步,所述抵压板与充气囊的形状大小适配。
    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压板的技术效果即为形成平面结构,使病人无法进行抓取动作防止拔管,因病人的手部限制在充气囊的范围内,为合理的控制材料的使用,抵压板的大小设置与充气囊适配即可满足技术效果,具有节约材料的优点。
    19.进一步,所述手套本体上开设有透气孔。
    2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病人的手部被限制在手套本体中,会产生闷热的不适感更容易烦躁,为舒缓病人的情绪,在手套本体上开设通气孔,使病人的手部感官更自然,具有增加病人舒适度的有优点。
    2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2.1.病人的手指部分通过指约束在充气囊上,并通过软胶扣限制病人的手腕部分,病人不容易自行松脱,并且病人在抓挠时,不会产生伤害手指以及抓破充气囊的情况发生,具有病人不宜自行拆除,降低病人因抓挠对自身产生伤害,在可控范围内自由活动的优点;
    23.2.设置有报警功能的绑带以及设置在手套本体中的抵压板,使病人在可控的范围内能自由活动,并且如果出现拔管的危险动作时,抵压板能有效的阻止拔管,当绑紧装置上设置的多种提醒方式均能起到警示的作用,具有病人在可控范围自由活动,并且在发生拔管动作时能做到及时警示的优点;
    24.3.软胶扣的弧形设计、手套本体上的透气孔结构以及底衬带与连接带的延展结构,在应用中均具有提升病人舒适度的优点。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本实施例去除部分手套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27.图中:1、手套本体;11、透气孔;12、充气囊;13、抵压板;14、指套;2、绑定组件;21、底衬带;22、魔术贴;23、连接带;24、绑带;3、软胶扣;4、报警组件;41、触发线;42、拉伸警报器。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29.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30.一种防拔管手套,是一种安装用于防止病人在半昏迷或焦虑状态拔管充气囊和抵压板,并在充气囊上设置有防止病人抓挠产生伤害的一种医用手套。
    31.参考图1、图2,本实施例包括,与手掌形状适配的手套本体1,因左、右手的结构为对称布置,所以本实施例为左手结构仍可完全说明本实用新型结构,手套本体1为透气布料制成,透气布料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并且成本低廉,手套本体1中在手腕位置开设有开口,手套本体1在开口位置设置有软胶扣3,软胶扣3对称布置在开口两侧,沿软胶扣3向手套本体1内部设置有充气囊12,充气囊12与手掌形状一致,充气囊12由胶质材料制成,其表面张力系数较大,为防止病人在抓挠时不会产生伤害,手套本体1将充气囊12包裹在其内部,因为手掌在掌心向下放置时,手掌的拇指根部的高度略低于其余四指,为提高病人手掌在放置时的舒适度在拇指位置未设置充气囊12,手套本体1与充气囊12之间设置有抵压板13,抵压板13为塑料制成的板状结构,塑料具有较强的结构强度,抵压板13因此能够形成一个具有较强硬度的板状构体,因手套本体1与充气囊12均为柔性构件,即便充气囊12在充满气体的状态,其具有一定限制病人拔管的效果,通过在设置抵压板13能增加限制效果;
    32.充气囊12在伸入手套本体1根部的位置设置有指套14,手套本体1在对应位置开设有用于指套14穿过的孔洞,指套14由硅胶材料制成并设置有弧形,硅胶材料具有较好的亲肤性,设置为弧形则是为更好的贴合手指的形状,在病人产生抓挠时,套有指套14的手掌因其手指部分被限制,抓挠的动作转化为挤压充气囊12的动作,为进一步保证该动作防止手指脱离指套14,指套14配合设置在手套本体1的软胶扣3,软胶扣3朝向指套14方向的宽度小于背向指套14方向的宽度,因此人的手掌很容易伸入到手套本体1中,但因软胶扣3的形状很难自行脱出,指套14与软胶扣3将病人的手部限制在手套本体1内形成锁定结构中,软胶扣3和指套14的材料均由硅胶材料制成,因此在病人伸入到手套本体1中后,不会产生约束感,为增加手套的预紧力并且不增加病人的约束感,手套本体1在手腕部设置有绑定组件2,绑定组件2向手台本体外侧延伸,通过增大于病人手臂的接触面积来减少患者所收到的约束力。
    33.参考图1,绑紧组件包括与手套本体1手腕部分连接的底衬带21,底衬带21尺寸宽度在15至20厘米之间,能够覆盖整个小臂,底衬带21与手套本体1固定,其连接可活动的连接带23,连接带23与底衬带21尺寸一致,底衬带21与连接带23由透气布料制成,在连接带23
    的端部设置有魔术贴22,连接带23与底衬带21在绑紧病人手臂时形成封闭的环形结构,封闭处通过魔术贴22连接,当病人因精神不振或焦虑用牙扯开魔术贴22时,撕扯粘在一起的魔术贴22会发出声音,产生报警的效果,提醒周围的医护人员病人当前处于危险情况中。
    34.参考图1,底衬带21在背向手套本体1开口位置连接有绑带24,绑带24宽度小于底衬带21,绑带24与底衬带21的连接处设置有报警组件4,当遇到病人行动能力较强,通过将绑带24固定在病床上,将病人的双手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其上设置的报警组件4用于防止病人挣脱或大力拉扯,使得手套在病人挣脱也能有一定的预防的效果,提示周围的医护人员;
    35.报警组件4包括安装在绑带24与底衬带21连接处的触发线41,触发线41连接位于绑带24远离底衬带21一端的拉伸警报器42,拉伸警报器42中有嗡鸣器,当触发线41被拉拽产生张紧或断裂时,拉伸警报器42能通过嗡鸣器对周围的医护人员发出报警信号,保护病人不会产生过激的行为。
    36.参考图2,手套本体1尺寸大于充气囊12,防止在两者之间的抵压板13尺寸与充气囊12形状大小一致,病人抓取充气囊12被抵压板13阻挡,即可满足病人防拔管的技术效果,并且还具有节省材料的优点。
    37.参考图1,手套本体1上开设透气孔11,透气孔11布置在手套本体1投影到充气囊12的位置并均匀布置,病人的手部会产生汗水,通过透气孔11使汗液的挥发加快,因此在充气囊12的位置开设的透气孔11结构能满足该技术要求,具有减轻患者因闷热产生焦虑的优点。
    38.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拔管手套,包括手套本体(1)以及设置在手套本体(1)中的充气囊(12),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本体(1)与充气囊(12)之间设置有抵压板(13),所述充气囊(12)在与手指接触的位置上设置有指套(14),所述指套(14)由硅胶材料制成并设置为弧形,所述手套本体(1)在手腕处设置有软胶扣(3)和绑定组件(2),所述绑定组件(2)向手套本体(1)外侧延伸并形成环形结构,所述软胶扣(3)与指套(14)形成锁定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拔管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定组件(2)包括设置连接手套本体(1)的底衬带(21)以及与底衬带(21)连接一体的连接带(23),所述连接带(23)上安装有魔术贴(2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拔管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衬带(21)连接绑带(24),所述绑带(24)在与所述底衬带(21)的连接处设置有报警组件(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拔管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组件(4)包括触发线(41)以及拉伸警报器(42),所述触发线(41)与绑带(24)连接底衬带(21)的一端连接,所述拉伸警报器(42)设置在绑带(24)的另一端。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防拔管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胶扣(3)由硅胶材料制成,并将靠近所述指套(14)的一侧设置为弧形。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防拔管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抵压板(13)与充气囊(12)的形状大小适配。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防拔管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本体(1)上开设有透气孔(1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拔管手套,针对因使用强制捆绑的方式对病人进行限制,使病人容易产生焦虑,病人会不断的抓挠充气囊,可能会导致充气囊损坏或者病人手指因气囊产生伤害的问题,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包括手套本体以及设置在手套本体中的充气囊,手套本体与充气囊之间设置有抵压板,充气囊在与手指接触的位置上设置有指套,指套由硅胶材料制成并设置为弧形,手套本体在手腕处设置有软胶扣和绑定组件,绑定组件向手套本体外侧延伸,软胶扣与指套形成锁定结构用于限制手部运动;本实用新型具有病人不宜自行拆除,降低病人因抓挠对自身产生伤害,在可控范围内自由活动的优点。在可控范围内自由活动的优点。在可控范围内自由活动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朱雪琼 陈作兵 卢晓霞 柴艳茹 王大明 王莉 赵依帆 纵方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08.31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370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