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泵运动训练器

    专利查询2022-10-25  98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动器械,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踝泵运动训练器。


    背景技术:

    2.踝泵运动是指通过踝关节的运动,起到像泵一样的作用,促进下肢的血压循环和淋巴循流,它包含踝关节的屈伸和环绕运动。踝泵运动对于长期卧床及手术后患者的功能恢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目前,申请号为202110408544.1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踝泵运动器,它包括基座板、脚部固定板、脚后跟限位板、多条用于固定脚的活动式绑带单元、两个自主式踝泵往复运动组件和与其中一个自主式踝泵往复运动组件连接的监控组件;基座板水平放置,两个自主式踝泵往复运动组件都设置在基座板的一端,脚部固定板的下端置于两个自主式踝泵往复运动组件之间,脚部固定板的下端与两个自主式踝泵往复运动组件分别转动连接,脚后跟限位板设置在脚部固定板的下端,活动式绑带单元并联布置在脚部固定板的板面上。
    4.这种踝泵运动器虽然能监测摆动角度以及反馈脚踝的训练次数,但脚部固定板的下端置于两个自主式踝泵往复运动组件之间,脚部固定板的下端与两个自主式踝泵往复运动组件分别转动连接,脚部固定板绕转动点往复摆动,只能供使用者进行踝关节的屈伸运动,而不能进行踝关节的环绕运动,对踝泵运动的训练并不完整,降低了训练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踝泵运动训练器,具有训练完整、效果好的优点。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踝泵运动训练器,包括基座以及设于基座的脚部固定组件,所述基座设置用于安装脚部固定组件的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一侧通过第一万向接头与基座活动连接,所述基座设有带动脚部固定组件做环绕运动的转盘,所述安装杆的底端通过第二万向接头与转盘的边缘活动连接,所述基座设置用于驱动转盘动作的第一驱动件,所述基座设置用于驱动脚部固定组件做屈伸运动的第二驱动件。
    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基座设置安装杆,用于安装脚部固定组件,安装杆的一侧通过第一万向接头与基座活动连接,以第一万向接头为支点,安装杆带动脚部固定组件进行模拟踝泵运动,基座设有转盘,安装杆的底端通过第二万向接头与转盘的边缘活动连接,基座连接有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转盘动作,转盘转动驱使安装杆带动脚部固定组件做环绕运动,从而带动使用者的脚踝做环绕运动,基座设置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脚部固定组件做屈伸运动,从而带动使用者的脚踝做屈伸运动,可以交替进行环绕与屈伸运动,对使用者踝泵运动的训练完整,效果好,自主带动使用者运动,省时省力。
    9.进一步,所述脚部固定组件包括用于连接安装杆的底板、固定于底板底端的脚跟限位板、设于底板用于承托脚掌的软垫,以及设于底板两侧用于固定脚部的固定带。
    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脚部固定组件包括底板、脚跟限位板、软垫以及固定带,底板用于连接安装杆,使脚部固定组件装在安装杆上随安装杆动作,脚跟限位板固定于底板底端避免使用者的脚跟滑落,软垫设于底板用于承托脚掌,提升使用者的舒适感,避免使用者的脚被磨损,固定带设于底板两侧用于固定脚部,提高了稳定性。
    11.进一步,所述脚部固定组件与安装杆可拆卸连接。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脚部固定组件与安装杆可拆卸连接,可以依照使用者脚部的大小更换与其相匹配的脚部固定组件,便于更多的使用者使用。
    13.进一步,所述安装杆设置用于定位底板的定位柱,所述底板设置与定位柱配合的定位孔。
    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杆设置用于定位底板的定位柱,底板设置与定位柱配合的定位孔,安装时脚部固定组件时,将底板的定位孔对准定位柱,方便确认脚部固定组件的位置。
    15.进一步,所述基座具有用于承托小腿的托台。
    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基座具有用于承托小腿的托台,使用者做踝泵运动时可将小腿放置于托台上,提高了使用者的舒适度。
    17.进一步,所述基座设置分别电连接第一驱动件与第二驱动件的控制器。
    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基座设置分别电连接第一驱动件与第二驱动件的控制器,可以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一驱动件以及第二驱动件的速度和次数,以适应不同的训练要求。
    1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0.1.通过第二驱动件带动脚部固定组件进行屈伸运动,通过第一驱动件以及转盘带动脚部固定组件进行环绕运动,从而模拟完整的踝泵运动,自主带动使用者正确进行踝泵运动,省时省力效果好;
    21.2.脚部固定组件与安装杆可拆卸连接,便于根据使用者脚部的大小更换脚部固定组件,提高了适用性,设置承托脚掌的软垫以及承托小腿的托台,提升使用者的舒适感;
    22.3.设置控制第一驱动件与第二驱动件驱动的速度以及次数的控制器,以适应不同的训练要求,灵活性强。
    附图说明
    23.图1为实施例中踝泵运动训练器的立体图;
    24.图2为实施例中踝泵运动训练器的脚部固定组件与安装杆的结构示意图。
    25.图中:1、基座;11、托台;12、导轨;2、脚部固定组件;21、底板;211、定位孔;212、螺杆;213、螺母;22、脚跟限位板;23、软垫;24、固定带;3、安装杆;31、定位柱;32、通槽;4、转盘;5、第一驱动件;6、第二驱动件;7、第一万向接头;8、第二万向接头;9、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27.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28.一种踝泵运动训练器,参见图1、图2,包括基座1以及两个脚部固定组件2,其中,脚部固定组件2设于基座1端部,基座1端部设置用于连接脚部固定组件2的安装杆3,安装杆3通过第一万向接头7与基座1活动端部连接,基座1在安装杆3底部设有转盘4,安装杆3的底端通过第二万向接头8与转盘4的边缘活动连接,转盘4转动带动安装杆3以第一万向接头7为支点做环绕运动,从而带动脚部固定组件2做环绕运动,基座1设置第一驱动件5,第一驱动件5用于驱动转盘4动作,基座1设置第二驱动件6,第二驱动件6用于驱动脚部固定组件2做屈伸运动。
    29.具体的,参见图1、图2,基座1的左端向上再向内弯折,第一万向接头7固定连接在基座1左端的端部,安装杆3的中心与第一万向接头7固定连接,安装杆3的底端与第二万向接头8固定连接,第二万向接头8远离安装杆3的一端与转盘4的边缘固定连接,转盘4中心与第一驱动件5的转轴固定连接,第一驱动件5通过导轨12滑动连接于基座1,导轨12沿屈伸运动方向具有以第一万向接头7为圆心的弧形路径,第二驱动件6固定于基座1,第二驱动件6与第一驱动件5连接驱动第一驱动件5以及转盘4沿着导轨12做往复运动,从而带动安装杆3以及脚部固定组件2做屈伸运动,第一驱动件5选用电机,第二驱动件6选用气缸。
    30.参见图1、图2,脚部固定组件2包括底板21、脚跟限位板22、软垫23以及两个固定带24,其中,底板21与安装杆3连接,底板21具有与脚掌相匹配的形状,脚跟限位板22固定于底板21底端用于承托脚跟,脚跟限位板22具有与脚跟相匹配的形状,软垫23固定于底板21顶面用于承托脚掌,软垫23采用硅胶材料制成,两个固定带24固定于底板21两侧,固定带24用于固定脚部,固定带24采用弹性材料制成。
    31.参见图1、图2,安装杆3开有通槽32,底板21底面固定有螺杆212,螺杆212用于穿过通槽32与螺母213配合将底板21固定在安装杆3上或脱离螺母213将底板21拆卸,安装杆3靠近底板21的一侧在与第一万向接头7对应的位置设有定位柱31,定位柱31用于定位底板21,底板21底面在与脚踝对应的位置开有与定位柱31配合的定位孔211,便于将脚踝与第一万向接头7对齐,更准确地进行踝泵运动。
    32.参见图1、图2,基座1右端向上再向内弯折为一个用于承托小腿的托台11,基座1靠近托台11的外侧固定有控制器9,离人体更近,便于使用者操作,控制器9分别电连接第一驱动件5与第二驱动件6,便于控制环绕运动与屈伸运动的交迭、速度及次数,以适应不同的训练要求。
    33.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和原理:
    34.使用时,使用者将小腿放在托台11上,将脚部固定在脚部固定组件2上,根据训练要求在控制器9上设定环绕运动与屈伸运动的交迭、速度及次数,进行环绕运动时,第一驱动器驱动转盘4转动,带动安装杆3以及脚部固定组件2以第一万向接头7为支点进行环绕运动,从而辅助使用者进行环绕运动,进行屈伸运动时,第二驱动件6驱动第一驱动件5以及转盘4做往复运动,带动安装杆3以及脚部固定组件2以第一万向接头7为支点进行屈伸运动。本实施例既可以进行环绕运动又可以进行屈伸运动,利用机械辅助使用者进行完整的踝泵运动训练,省心省力,效果好。
    35.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
    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踝泵运动训练器,包括基座(1)以及设于基座(1)的脚部固定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设置用于安装脚部固定组件(2)的安装杆(3),所述安装杆(3)的一侧通过第一万向接头(7)与基座(1)活动连接,所述基座(1)设有带动脚部固定组件(2)做环绕运动的转盘(4),所述安装杆(3)的底端通过第二万向接头(8)与转盘(4)的边缘活动连接,所述基座(1)设置用于驱动转盘(4)动作的第一驱动件(5),所述基座(1)设置用于驱动脚部固定组件(2)做屈伸运动的第二驱动件(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踝泵运动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脚部固定组件(2)包括用于连接安装杆(3)的底板(21)、固定于底板(21)底端的脚跟限位板(22)、设于底板(21)用于承托脚掌的软垫(23),以及设于底板(21)两侧用于固定脚部的固定带(2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踝泵运动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脚部固定组件(2)与安装杆(3)可拆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踝泵运动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杆(3)设置用于定位底板(21)的定位柱(31),所述底板(21)设置与定位柱(31)配合的定位孔(211)。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踝泵运动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具有用于承托小腿的托台(11)。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踝泵运动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设置分别电连接第一驱动件(5)与第二驱动件(6)的控制器(9)。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踝泵运动训练器,针对现有技术训练不完整、降低了训练效果的问题,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包括基座以及设于基座的脚部固定组件,基座设置用于安装脚部固定组件的安装杆,安装杆的一侧通过第一万向接头与基座活动连接,基座设有带动脚部固定组件做环绕运动的转盘,安装杆的底端通过第二万向接头与转盘的边缘活动连接,基座设置用于驱动转盘动作的第一驱动件,基座设置用于驱动脚部固定组件做屈伸运动的第二驱动件。通过第二驱动件带动脚部固定组件进行屈伸运动,通过第一驱动件以及转盘带动脚部固定组件进行环绕运动,从而模拟完整的踝泵运动,自主带动使用者正确进行踝泵运动,省时省力效果好。省时省力效果好。省时省力效果好。


    技术研发人员:朱雪琼 陈作兵 卢晓霞 柴艳茹 王大明 王莉 赵依帆 纵方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08.31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370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