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高空作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固定式防护装置及高空作业平台。
背景技术:
2.高空作业通常指的是高处作业,指人在一定位置为基准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国家标准gb/t 3608-2008《高处作业分级》规定,高处作业为:“在距坠落高度基准面2m或2m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根据这一规定,在建筑业中涉及到高处作业的范围是相当广泛的。在建筑物内作业时,若在2m以上的架子上进行操作,即为高处作业。
3.传统技术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4.高空作业时,必然需要用到高空作业平台。现在高空作业平台前门使用的是不可固定的防护横杆,不能在使用过程中固定位置,操作者进入平台需要扶着导向杆弯腰钻进平台,十分的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固定式防护装置及高空作业平台,该结构可以在导向竖杆的任意位置固定住防护横杆,使操作者在进入平台的过程中,不用扶着防护横杆,有效提高了安全性和便利性。
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固定式防护装置,包括:防护横杆、第一套杆组件和第二套杆组件;所述第一套杆组件包括第一卡片、第一螺栓和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栓穿过所述第一卡片后和所述第一螺母螺纹配合;所述第一卡片固定在所述防护横杆的一端;所述第二套杆组件包括第二卡片、第二螺栓、第二螺母、紧固凸轮和把手;所述第二螺栓穿过所述第二卡片后和所述第二螺母螺纹配合;所述第二卡片固定在所述防护横杆远离所述第一卡片的一端;所述紧固凸轮套在所述第二螺栓上,所述把手固定在所述紧固凸轮上。
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8.使用把手控制旋转到不同的位置,可以在导向竖杆的任意位置固定住防护横杆,使操作者在进入高空作业平台的过程中,不用扶着防护横杆,有效提高了安全性和便利性。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片包括第一前支臂、第一底片和第一后支臂;所述第一前支臂、所述第一底片和所述第一后支臂三者一体成型,所述第一前支臂上设有通孔,所述第一后支臂上设有通孔,所述第一螺栓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前支臂和所述第一后支臂。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前支臂、所述第一底片和所述第一后支臂三者成匚型;所述第一前支臂和所述第一底片垂直,所述第一后支臂和所述第一底片垂直;所述第一前支臂和所述第一后支臂互相平行,所述第一前支臂的长度和所述第一后支臂的长度相等。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卡片包括第二前支臂、第二底片和第二后支臂;所述第二前支臂、所述第二底片和所述第二后支臂三者一体成型,所述第二前支臂上设有通孔,所述第二后支臂上设有通孔,所述第二螺栓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前支臂和所述第二后支臂。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前支臂、所述第二底片和所述第二后支臂三者成匚型;所述第二前支臂和所述第二底片垂直,所述第二后支臂和所述第二底片垂直;所述第二前支臂和所述第二后支臂互相平行,所述第二前支臂的长度和所述第二后支臂的长度相等。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紧固凸轮上开设有连接螺纹孔,所述把手靠近所述紧固凸轮的一端设有螺纹;所述把手的一端插入到所述连接螺纹孔内,所述把手和所述连接螺纹孔螺纹配合。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紧固凸轮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紧固凸轮由橡胶材料制成。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套杆组件还包括第一垫圈和第二垫圈;所述第二螺栓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垫圈、所述紧固凸轮和所述第二垫圈;所述第一垫圈和所述第二垫圈分别位于所述紧固凸轮的两侧,所述第一垫圈和所述第二垫圈夹持所述紧固凸轮。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垫圈的直径和所述第二垫圈的直径相同,所述第一垫圈和所述第二垫圈关于所述紧固凸轮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垫圈和所述第二垫圈都由橡胶材料制成。
17.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高空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框架、前防护框架、后防护框架、控制箱放置架和以上任一项的可固定式防护装置;所述前防护框架和所述后防护框架互相平行,所述前防护框架和所述底部框架垂直,所述后防护框架和所述底部框架垂直;所述后防护框架上固定所述控制箱放置架;所述前防护框架包括第一导向竖杆和第二导向竖杆;所述可固定式防护装置的两端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向竖杆和所述第二导向竖杆上。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可固定式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高空作业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20.附图标记如下:111、第一前支臂;112、第一底片;113、第一后支臂;120、第一螺栓;211、第二前支臂;212、第二底片;213、第二后支臂;220、第二螺栓;230、紧固凸轮;240、把手;310、防护横杆;320、底部框架;330、前防护框架;340、后防护框架;350、控制箱放置架;360、第一导向竖杆;370、第二导向竖杆。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22.阅图1,一种可固定式防护装置,包括:防护横杆310、第一套杆组件和第二套杆组件;所述第一套杆组件包括第一卡片、第一螺栓120和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栓120穿过所述
第一卡片后和所述第一螺母螺纹配合;所述第一卡片固定在所述防护横杆310的一端;所述第二套杆组件包括第二卡片、第二螺栓 220、第二螺母、紧固凸轮230和把手240;所述第二螺栓220穿过所述第二卡片后和所述第二螺母螺纹配合;所述第二卡片固定在所述防护横杆310远离所述第一卡片的一端;所述紧固凸轮230套在所述第二螺栓220上,所述把手240 固定在所述紧固凸轮230上。
23.具体地,所述第一卡片包括第一前支臂111、第一底片112和第一后支臂 113;所述第一前支臂111、所述第一底片112和所述第一后支臂113三者一体成型,所述第一前支臂111上设有通孔,所述第一后支臂113上设有通孔,所述第一螺栓120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前支臂111和所述第一后支臂113。所述第一前支臂111、所述第一底片112和所述第一后支臂113三者成匚型;所述第一前支臂111和所述第一底片112垂直,所述第一后支臂113和所述第一底片 112垂直;所述第一前支臂111和所述第一后支臂113互相平行,所述第一前支臂111的长度和所述第一后支臂113的长度相等。
24.具体地,所述第二卡片包括第二前支臂211、第二底片212和第二后支臂 213;所述第二前支臂211、所述第二底片212和所述第二后支臂213三者一体成型,所述第二前支臂211上设有通孔,所述第二后支臂213上设有通孔,所述第二螺栓220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前支臂211和所述第二后支臂213。所述第二前支臂211、所述第二底片212和所述第二后支臂213三者成匚型;所述第二前支臂211和所述第二底片212垂直,所述第二后支臂213和所述第二底片 212垂直;所述第二前支臂211和所述第二后支臂213互相平行,所述第二前支臂211的长度和所述第二后支臂213的长度相等。
25.为了使得紧固凸轮230和把手240装配方便,所述紧固凸轮230上开设有连接螺纹孔,所述把手240靠近所述紧固凸轮230的一端设有螺纹;所述把手 240的一端插入到所述连接螺纹孔内,所述把手240和所述连接螺纹孔螺纹配合。
26.为了保证紧固凸轮230的紧固效果,所述紧固凸轮230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紧固凸轮230由橡胶材料制成。
27.为了防止紧固凸轮230的轴向移动,所述第二套杆组件还包括第一垫圈和第二垫圈;所述第二螺栓220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垫圈、所述紧固凸轮230和所述第二垫圈;所述第一垫圈和所述第二垫圈分别位于所述紧固凸轮230的两侧,所述第一垫圈和所述第二垫圈夹持所述紧固凸轮230。
28.所述第一垫圈的直径和所述第二垫圈的直径相同,所述第一垫圈和所述第二垫圈关于所述紧固凸轮230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垫圈和所述第二垫圈都由橡胶材料制成。
29.参阅图2,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高空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框架320、前防护框架330、后防护框架340、控制箱放置架350和以上任一项所述可固定式防护装置;所述前防护框架330和所述后防护框架340互相平行,所述前防护框架330和所述底部框架320垂直,所述后防护框架340和所述底部框架320垂直;所述后防护框架340上固定所述控制箱放置架350;所述前防护框架330包括第一导向竖杆360和第二导向竖杆 370;所述可固定式防护装置的两端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向竖杆360和所述第二导向竖杆370上。
3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31.使用把手240控制旋转到不同的位置,可以在导向竖杆的任意位置固定住防护横
杆310,使操作者在进入高空作业平台的过程中,不用扶着防护横杆310,有效提高了安全性和便利性。
32.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可固定式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横杆、第一套杆组件和第二套杆组件;所述第一套杆组件包括第一卡片、第一螺栓和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栓穿过所述第一卡片后和所述第一螺母螺纹配合;所述第一卡片固定在所述防护横杆的一端;所述第二套杆组件包括第二卡片、第二螺栓、第二螺母、紧固凸轮和把手;所述第二螺栓穿过所述第二卡片后和所述第二螺母螺纹配合;所述第二卡片固定在所述防护横杆远离所述第一卡片的一端;所述紧固凸轮套在所述第二螺栓上,所述把手固定在所述紧固凸轮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固定式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片包括第一前支臂、第一底片和第一后支臂;所述第一前支臂、所述第一底片和所述第一后支臂三者一体成型,所述第一前支臂上设有通孔,所述第一后支臂上设有通孔,所述第一螺栓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前支臂和所述第一后支臂。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固定式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支臂、所述第一底片和所述第一后支臂三者成匚型;所述第一前支臂和所述第一底片垂直,所述第一后支臂和所述第一底片垂直;所述第一前支臂和所述第一后支臂互相平行,所述第一前支臂的长度和所述第一后支臂的长度相等。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固定式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片包括第二前支臂、第二底片和第二后支臂;所述第二前支臂、所述第二底片和所述第二后支臂三者一体成型,所述第二前支臂上设有通孔,所述第二后支臂上设有通孔,所述第二螺栓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前支臂和所述第二后支臂。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固定式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前支臂、所述第二底片和所述第二后支臂三者成匚型;所述第二前支臂和所述第二底片垂直,所述第二后支臂和所述第二底片垂直;所述第二前支臂和所述第二后支臂互相平行,所述第二前支臂的长度和所述第二后支臂的长度相等。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固定式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凸轮上开设有连接螺纹孔,所述把手靠近所述紧固凸轮的一端设有螺纹;所述把手的一端插入到所述连接螺纹孔内,所述把手和所述连接螺纹孔螺纹配合。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固定式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凸轮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紧固凸轮由橡胶材料制成。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固定式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杆组件还包括第一垫圈和第二垫圈;所述第二螺栓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垫圈、所述紧固凸轮和所述第二垫圈;所述第一垫圈和所述第二垫圈分别位于所述紧固凸轮的两侧,所述第一垫圈和所述第二垫圈夹持所述紧固凸轮。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固定式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垫圈的直径和所述第二垫圈的直径相同,所述第一垫圈和所述第二垫圈关于所述紧固凸轮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垫圈和所述第二垫圈都由橡胶材料制成。10.一种高空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框架、前防护框架、后防护框架、控制箱放置架和权利要求1到9任一项的可固定式防护装置;所述前防护框架和所述后防护框架互相平行,所述前防护框架和所述底部框架垂直,所述后防护框架和所述底部框架垂直;所述后防护框架上固定所述控制箱放置架;所述前防护框架包括第一导向竖杆和第二导向竖杆;所述可固定式防护装置的两端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向竖杆和所述第二导向竖杆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固定式防护装置,包括:防护横杆、第一套杆组件和第二套杆组件;所述第一套杆组件包括第一卡片、第一螺栓和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栓穿过所述第一卡片后和所述第一螺母螺纹配合;所述第一卡片固定在所述防护横杆的一端;所述第二套杆组件包括第二卡片、第二螺栓、第二螺母、紧固凸轮和把手;所述第二螺栓穿过所述第二卡片后和所述第二螺母螺纹配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使用把手控制旋转到不同的位置,可以在导向竖杆的任意位置固定住防护横杆,使操作者在进入高空作业平台的过程中,不用扶着防护横杆,有效提高了安全性和便利性。全性和便利性。全性和便利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凡凡 卢伟 陈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法兰泰克(常州)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30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3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