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锅炉烟气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锅炉烟气脱硫系统及脱硫方法。
背景技术:
2.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器,它是利用燃料燃烧释放的热能或其他热能将工质水或其他流体加热到一定参数的设备。煤炭是我国最重要的天然能源,作为我国第二大用煤领域,煤炭焦化是工业用煤领域主要污染源之一,煤炭的燃烧产生酸性气体,并排放到大气中,造成大气污染,造成雾霾、酸雨和光化学烟雾等,危害人类健康,因此要对烟气进行脱硫处理。
3.烟气脱硫指从烟道气或其他工业废气中除去硫氧化物,常用的脱硫方法为采用氢氧化钠和石灰两种碱性物质的双碱法。脱硫塔是对工业废气进行脱硫处理的塔式设备,脱硫塔内安装有喷枪,以氢氧化钠溶液作为脱硫剂,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溶液直接泵送至喷枪内并沿喷枪喷射在脱硫塔内,烟气沿脱硫塔上升与喷枪喷出的二氧化硫反应形成溶液并下落,最后脱硫产物经以石灰为再生剂还原成氢氧化钠再打回脱硫塔内循环使用,实现脱硫。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脱硫剂在再生的过程中会生成生石膏,并在循环使用的过程中可能会造成管道结垢、喷嘴堵塞等状况,进而导致塔内脱硫剂溶液喷洒受阻,影响脱硫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使得脱硫剂喷洒的更加顺畅,保证烟气的脱硫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锅炉烟气脱硫系统及脱硫方法。
6.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锅炉烟气脱硫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锅炉烟气脱硫系统,包括脱硫塔、设置在所述脱硫塔上的脱硫组件和再生组件,所述脱硫塔的进烟口用于与锅炉的烟管连通,所述脱硫塔的排烟口设置在顶壁,并用于与烟囱连通;所述脱硫组件能够在脱硫塔内喷射脱硫剂溶液,所述再生组件包括储液槽、再生槽、沉淀槽、筛管和原液槽,所述储液槽与所述脱硫塔连通,并用于收集脱硫产物溶液;所述再生槽与储液槽连通,并用于通入再生剂溶液;所述沉淀槽与再生槽连通,并用于通入再生产物;所述筛管内腔通过钢丝网填充,所述筛管两端分别与所述原液槽与沉淀槽连通,且所述筛管两端均设置有筛网。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锅炉燃烧产生的烟气进入脱硫塔后,烟气沿脱硫塔上升,通过脱硫组件向脱硫塔内喷射脱硫剂溶液,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反应并与烟气中同时粘附水汽的杂质下落至塔底,其余烟气继续排出;脱硫产物从脱硫塔进入储液槽存储,之后继续通入再生槽中与再生槽中的再生剂反应形成脱硫剂和部分沉淀,之后将再生产物通入沉淀槽内进行沉淀,之后通过筛管将完成沉淀的脱硫剂通过脱硫组件通入脱硫塔进行脱硫,完成脱硫剂的循环使用;设置的储液槽、再生槽和沉淀槽,能够将脱硫产物的存储、再生、分离的各个状态进行分隔,减少脱硫产物和再生产物的混合,保证再生的脱硫剂的纯度;设置的
筛管,能够使得在进入原液槽的过程中经过更加严格的筛查,大大减少流入原液槽的杂质,避免生石膏在管道内结垢堵塞,使得脱硫剂的喷洒保持顺畅,进而提高烟气的脱硫效果。
8.可选的,所述筛管两端之间设置有与筛管连通的杂质箱,所述筛管两端高于中间部分设置,且所述杂质箱设置在筛管最低位置,所述筛管沿所述原液槽底壁通入。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杂质箱,使得再生产物中的脱硫剂沿筛管进入杂质箱,并在通过的过程中对另一再生沉淀产物进行阻挡,脱硫剂在杂质箱内逐渐上升,并以上溢的方式沿筛管进入原液槽,进一步减少进入原液槽的杂质,保证喷液管道的通畅。
10.可选的,所述沉淀槽包括通料区和至少两个并排独立的置料区,通料区设置在多个置料区两侧,并同时与多个置料区连通,所述再生槽与任一通料区连通,另一所述通料区与筛管连通,所述置料区设置有开关阀,且能够对所述置料区与通料区的通道进行封闭或开启。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通料区和置料区,能够在一批量再生产物进行沉淀的过程中,通过通料区,将下一批量的再生产物通入另外的置料区进行沉淀,互不影响,并使得过滤后的产物在另一通料区汇合排出,避免在沉淀过程中多次加料造成再生产物持续浑浊的状况,保证沉淀效果。
12.可选的,所述再生槽与储液槽内均设置有液位测定仪,所述再生槽与储液槽之间通过反应管连通,所述反应管上设置有反应泵,所述再生槽的添料端设置有添料泵。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再生槽内的再生剂少于一定液位时,通过添料泵向再生槽加料至超出规定液面,储液槽内的脱硫产物到达一定液位后停止通料,再通过反应泵将储液槽内的脱硫产物通入再生槽进行反应;设置的液位测定仪,用以控制再生槽内和再生剂和储液槽内的脱硫产物的体积,进而使得反应槽中的脱硫产物和再生剂能够充分反应,同时减少原料的浪费,提高反应的效果和效率。
14.可选的,所述再生槽上设置有搅拌桨和搅拌电机,所述搅拌桨转动连接在所述再生槽内腔,所述搅拌电机用于带动所述搅拌桨转动。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搅拌桨和搅拌电机,通过搅拌电机带动搅拌桨转动,增大反应槽中的脱硫产物和再生剂的接触,进而使得两者充分反应,提高反应效率和反应效果。
16.可选的,所述脱硫组件包括喷射管和若干雾化喷头,所述喷射管包括添料段和喷射段,所述喷射段设置在脱硫塔内壁并环绕脱硫塔设置,所述雾化喷头均匀设置在喷射段并与喷射段连通。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喷射管和雾化喷头,喷射段沿周向围绕设置在脱硫塔内壁,能够使得雾化喷头覆盖整个脱硫塔内腔,便于脱硫剂覆盖脱硫塔截面,使得脱硫剂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充分接触并反应,提高烟气的脱硫效果。
18.可选的,所述喷射段沿脱硫塔高度方向呈螺旋状设置,所述喷射段沿高度方向相邻的所述雾化喷头的喷射方向交错设置。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螺旋状的喷射段,在喷射塔高度上形成多层喷雾,形成的一定喷淋区域,使得烟气在上升的过程中持续受到喷淋,同时雾化喷头错开设置,使得喷出的脱硫剂喷雾分布更加均匀,进一步提高锅炉烟气的脱硫效果。
20.可选的,所述脱硫塔内腔自下而上设置有溶液腔、筛板、脱硫段和排气段,所述筛
板设置为倒锥形,所述筛板底部设置有与所述脱硫段连通的排污管,所述排污管另一端穿过所述溶液腔并穿出所述脱硫塔设置,所述排污管上设置有排污阀。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脱硫剂溶液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的脱硫产物下落至筛板上,随水流下落的杂质落在筛板上,其余溶液下落至溶液腔中留存;设置的筛板和排污阀,能够在脱硫塔内对脱硫产物进行第一次筛分,过滤掉其中的杂质,便于后续与再生剂反应,减少杂质,便于后续生成的生石膏沉淀的收集和再利用。
22.可选的,所述脱硫塔开设有多个排烟口,所述排烟口通过排烟管与烟囱连通,所述排气段设置有水气分离器,所述排烟管上设置有排气扇。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水气分离器,将烟气中剩余的水汽与气体分离,便于气体排出,减少水汽对烟囱的腐蚀。
24.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锅炉烟气脱硫系统的脱硫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锅炉烟气脱硫系统的脱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烟气自锅炉进入脱硫塔并自下而上上升;s2:脱硫:脱硫组件向塔内喷射脱硫剂溶液,吸附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杂质下落至塔底收集,剩余烟气继续上升并排出;s3:将脱硫产物中的溶液通入储液槽内存储至一定量;s4:脱硫剂再生:将储液槽内的脱硫产物通入再生槽中,并与再生槽内的再生剂反应,再生脱硫剂;s5:将再生产物通入沉淀箱进行沉淀;s6:将沉淀后的再生产物中的脱硫剂通过筛管通入原液槽内收集,原液槽中的脱硫剂通过脱硫组件再次喷射进脱硫塔内实现循环。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脱硫产物、再生剂和再生产物通过储液槽、再生槽和沉淀槽独立放置和送料,减少各种溶液的混合,再生的脱硫剂通过沉掉槽沉淀后进入原液槽存储收集,以便再利用,沉淀的物质也能够继续收集继续利用,整个脱硫和再生过程,加大减少了各种不同溶液产生混合的状况,得到较为纯净的脱硫剂原液继续循环利用,不仅对整个喷淋的设备进行保护,同时也提高了烟气的脱硫效果。
26.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设置的储液槽、再生槽和沉淀槽,能够将脱硫产物的存储、再生、分离的各个状态进行分隔,减少脱硫产物和再生产物的混合,保证再生的脱硫剂的纯度;设置的筛管,能够使得在进入原液槽的过程中经过更加严格的筛查,大大减少流入原液槽的杂质,避免生石膏在管道内结垢堵塞,使得脱硫剂的喷洒保持顺畅,进而提高烟气的脱硫效果;沉淀槽设置的通料区和置料区,设置的通料区和置料区,能够在一批量再生产物进行沉淀的过程中,通过通料区,将下一批量的再生产物通入另外的置料区进行沉淀,互不影响,并使得过滤后的产物在另一通料区汇合排出,避免在沉淀过程中多次加料造成再生产物持续浑浊的状况,保证沉淀效果;通过采用上述脱硫方法,脱硫产物、再生剂和再生产物通过储液槽、再生槽和沉淀槽独立放置和送料,减少各种溶液的混合,再生的脱硫剂通过沉掉槽沉淀后进入原液槽存储收集,以便再利用,沉淀的物质也能够继续收集继续利用,整个脱硫和再生过程,加大减少了各种不同溶液产生混合的状况,得到较为纯净的脱硫剂原液继续循环利用,不仅对整
个喷淋的设备进行保护,同时也提高了烟气的脱硫效果。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锅炉烟气脱硫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图1的剖视图。
29.图3是沉掉槽的内部示意图。
30.附图标记说明:1、脱硫塔;11、溶液腔;12、筛板;13、脱硫段;14、排气段;15、排污管;16、水气分离器;17、排烟管;18、排气扇;2、烟囱;3、喷射管;31、添料段;32、喷射段;4、雾化喷头;5、储液槽;51、给料泵;52、反应管;53、反应泵;6、再生槽;61、添料管;62、添料泵;63、液位测定仪;64、搅拌桨;65、搅拌电机;7、沉淀槽;71、通料区;72、置料区;73、筛管;74、压力泵;8、杂质箱;9、原液槽;91、循环管;92、循环泵。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锅炉烟气脱硫系统。参照图1,锅炉烟气脱硫系统包括脱硫塔1、设置在脱硫塔1上的脱硫组件和再生组件,脱硫塔1的进烟口用于与锅炉的烟管连通,脱硫塔1的排烟口设置在顶壁,并用于与烟囱2连通;脱硫组件能够在脱硫塔1内喷射脱硫剂溶液,本技术脱硫剂溶液选择氢氧化钠溶液。
33.参照图2,脱硫塔1内腔自下而上设置有溶液腔11、筛板12、脱硫段13和排气段14,筛板12设置为倒锥形,筛板12底部同轴法兰连接有与脱硫段13连通的排污管15,排污管15另一端竖直穿过溶液腔11并穿出脱硫塔1设置;烟气中的固体颗粒杂质在水汽作用下重力增加,并随脱硫产物下落至筛板12上,排污管15上法兰连接有排污阀,排污管15用于定时排出筛板12上积存的杂质。
34.参照图2,脱硫组件设置在脱硫段13,包括喷射管3和若干雾化喷头4,喷射管3包括一体设置的添料段31和喷射段32,添料段31穿出脱硫塔1用于添加氢氧化钠溶液;喷射段32通过螺栓固定在脱硫塔1内壁,喷射段32沿脱硫塔1高度方向呈螺旋状设置,并与脱硫塔1同轴安装;多个雾化喷头4沿脱硫塔1周向分布,并均匀焊接在喷射段32并与喷射段32连通,且沿高度方向相邻的喷射段32上的雾化喷头4的喷射方向交错设置。
35.参照图2,排气端安装有水气分离器16,将剩余烟气中的水汽收集单独排出,脱硫塔1顶部开设有多个排烟口,排烟口处法兰连接有排烟管17,并通过排烟管17与烟囱2连通,排烟管17通入烟囱2一端安装有排气扇18,用于排出排烟管17中的烟气。
36.参照图2,再生组件包括储液槽5、再生槽6、沉淀槽7、筛管73、杂质箱8、和原液槽9,储液槽5与脱硫塔1的溶液腔11通过管道连通,管道上法兰连接有给料泵51;再生槽6与储液槽5之间通过反应管52连通,且反应管52靠近储液槽5内腔底部平齐,反应管52上法兰连接有反应泵53,再生槽6上法兰安装并连通有添料管61,添料管61上法兰连接有添料泵62,用于向再生槽6中添加再生剂溶液,本技术再生剂溶液采用氢氧化钙溶液。再生槽6通过管道和水泵将再生产物泵送到沉淀槽7中。再生槽6与储液槽5内均安装有液位测定仪63,以控制再生槽6内溶液的体积,通过给料泵51向储液槽5内注入一定量脱硫产物硫酸钠溶液,通过添料泵62向再生槽6中注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钙溶液,最后通过反应泵53将硫酸钠溶液通入
再生槽6中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便于分批量进行反应,提高氢氧化钠的再生效率。
37.参照图2,再生槽6上设置有搅拌桨64和搅拌电机65,搅拌桨64水平并转动连接在再生槽6内腔,搅拌电机65通过螺栓固定在再生槽6外壁,且搅拌电机65的输出轴与搅拌桨64一端同轴键连接。
38.参照图3,沉淀槽7包括通料区71和三个并排独立的置料区72,通料区71设置在多个置料区72两侧,并同时与多个置料区72连通,再生槽6底部与任一通料区71通过管道连通,另一通料区71与筛管73连通,置料区72靠近两通料区71的位置安装有连通置料区72和通料区71的通管,通关上安装有开合阀门,对通管进行封闭或开启。
39.参照图3,筛管73设置为“v”字型,且筛管73两端分别与原液槽9与通料区71连通,筛管73中间低,两端高,杂质箱8设置在筛管73最低位置并与筛管73连通;杂质箱8内腔通过隔板分隔成两部分,置料区72底部与杂质箱8背离筛管73一部分连通。通料区71与杂质箱8之间的筛管73上设置有压力泵74,筛管73内腔通过钢丝网填充,能够对通过筛管73的溶液进行过滤,且筛管73通入通料区71和原液槽9的两端均同过法兰固定有筛网,且能够定时更换。原液槽9通过循环管91与喷射管3的喷射段32连通,循环管91上法兰连接有循环泵92,对喷射段32供应再生的氢氧化钠溶液。
40.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锅炉烟气脱硫系统的实施原理为:锅炉燃烧产生的烟气进入脱硫塔1后,烟气沿脱硫塔1上升,外加的氢氧化钠溶液沿喷射管3的添料段31进入脱硫塔1内的喷射段32,并在雾化喷头4的作用下雾化并喷射在脱硫塔1内;烟气在上升至穿过喷射段32的过程中持续受到喷淋,氢氧化钠溶液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硫酸钠溶液,脱硫产物同时与烟气中同时粘附水汽的杂质下落至筛板12上,随溶液下落的杂质落在筛板12上,到一定积存量后沿排污管15排出,硫酸钠溶液落至溶液腔11中留存。其余烟气继续上升,通过水气分离器16将烟气中剩余的水汽与气体分离,干燥的气体沿排烟管17进入烟囱2直至排出,完成锅炉烟气的脱硫。
41.再生槽6内的再生剂少于一定液位时,通过添料泵62和向再生槽6加料至超出液位测定仪63的规定液位;通过给料泵51向储液槽5内注入一定量脱硫产物硫酸钠溶液,直至到达液位测定仪63的规定液位后停止通料,再通过反应泵53将储液槽5内的脱硫产物通入再生槽6进行反应,并启动搅拌电机65带动搅拌桨64转动,带动再生槽6中的溶液更好的混合,重新将氢氧化钠溶液再生出来,并生成生石膏的沉淀。
42.将再生槽6中的再生产物泵送到通料区71中,同时开启任一空置的开合阀门,使得再生产物进入置料区72进行沉淀,完成沉淀后的溶液进入另一通料区71,通过筛管73筛分并沿筛管73流动进入杂质箱8,在杂质箱8内汇集并逐渐溢出杂质箱8沿另一侧筛管73进入原液槽9收集,原液槽9的氢氧化钠溶液最后通过循环管91和循环泵92打入喷射管3的喷射段32,完成脱硫剂的循环使用。
43.本技术实施例还公开一种锅炉烟气脱硫系统的脱硫方法,参照图2,采用上述的一种锅炉烟气脱硫系统,包括如下步骤:s1:锅炉燃烧产生烟气,烟气自锅炉进入脱硫塔1,并沿脱硫塔1高度方向自下而上上升;s2:脱硫:脱硫组件向塔内喷射脱硫剂溶液,吸附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杂质下落至塔底收集,剩余烟气继续上升并排出;
s11:将外加的氢氧化钠溶液通过喷射管3的添料段31进入脱硫塔1内的喷射段32,开启雾化喷头4,将溶液雾化并喷射在脱硫塔1内,烟气在上升至穿过喷射段32的过程中持续受到喷淋,吸收二氧化硫生成硫酸钠溶液;s12:脱硫产物与烟气中同时粘附水汽的杂质下落至筛板12上,随溶液下落的杂质落在筛板上,硫酸钠溶液落至溶液腔11中留存,其余烟气继续上升,通过水气分离器16将烟气中剩余的水汽与气体分离,干燥的气体沿排烟管17进入烟囱2直至排出;s3:启动给料泵51,将脱硫产物通入储液槽5,直至到达液位测定仪63的规定液位后停止通料;s4:脱硫剂再生:将储液槽5内的脱硫产物通入再生槽6中,并与再生槽6内的再生剂反应,再生脱硫剂;s41:再生槽6内的再生剂少于一定液位时,启动添料泵62,向再生槽6添加氢氧化钙溶液,直至超出液位测定仪63的规定液位;s42:启动反应泵,将储液槽5内的脱硫产物通入再生槽,启动搅拌电机带动再生槽中的溶液混合,重新生成氢氧化钠溶液,并生成生石膏的沉淀;s5:将再生槽中再生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生石膏的沉淀泵送到通料区中,开启任一空置置料区的开合阀门,再生产物进入置料区进行沉淀,下一批量再生槽中的再生产物进入另一置料区内进行沉淀,完成沉淀后的溶液通入另一通料区;s6:氢氧化钠溶液通过筛管筛分并沿筛管流动进入杂质箱,在杂质箱内汇集且液面逐渐升高溢出杂质箱,并沿另一侧筛管进入原液槽收集,启动循环泵,将原液槽的氢氧化钠溶液通过循环管打入喷射管的喷射段,并对脱硫塔内进行喷射,完成脱硫剂的循环使用。
44.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锅炉烟气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脱硫塔(1)、设置在所述脱硫塔(1)上的脱硫组件和再生组件,所述脱硫塔(1)的进烟口用于与锅炉的烟管连通,所述脱硫塔(1)的排烟口设置在顶壁,并用于与烟囱(2)连通;所述脱硫组件能够在脱硫塔(1)内喷射脱硫剂溶液,所述再生组件包括储液槽(5)、再生槽(6)、沉淀槽(7)、筛管(73)和原液槽(9),所述储液槽(5)与所述脱硫塔(1)连通,并用于收集脱硫产物溶液;所述再生槽(6)与储液槽(5)连通,并用于通入再生剂溶液;所述沉淀槽(7)与再生槽(6)连通,并用于通入再生产物;所述筛管(73)内腔通过钢丝网填充,所述筛管(73)两端分别与所述原液槽(9)与沉淀槽(7)连通,且所述筛管(73)两端均设置有筛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烟气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筛管(73)两端之间设置有与筛管(73)连通的杂质箱(8),所述筛管(73)两端高于中间部分设置,且所述杂质箱(8)设置在筛管(73)最低位置,所述筛管(73)沿所述原液槽(9)底壁通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烟气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槽(7)包括通料区(71)和至少两个并排独立的置料区(72),通料区(71)设置在多个置料区(72)两侧,并同时与多个置料区(72)连通,所述再生槽(6)与任一通料区(71)连通,另一所述通料区(71)与筛管(73)连通,所述置料区(72)设置有开关阀,且能够对所述置料区(72)与通料区(71)的通道进行封闭或开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烟气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槽(6)与储液槽(5)内均设置有液位测定仪(63),所述再生槽(6)与储液槽(5)之间通过反应管(52)连通,所述反应管(52)上设置有反应泵(53),所述再生槽(6)的添料端设置有添料泵(6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烟气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槽(6)上设置有搅拌桨(64)和搅拌电机(65),所述搅拌桨(64)转动连接在所述再生槽(6)内腔,所述搅拌电机(65)用于带动所述搅拌桨(64)转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烟气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组件包括喷射管(3)和若干雾化喷头(4),所述喷射管(3)包括添料段(31)和喷射段(32),所述喷射段(32)设置在脱硫塔(1)内壁并环绕脱硫塔(1)设置,所述雾化喷头(4)均匀设置在喷射段(32)并与喷射段(32)连通。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锅炉烟气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段(32)沿脱硫塔(1)高度方向呈螺旋状设置,所述喷射段(32)沿高度方向相邻的所述雾化喷头(4)的喷射方向交错设置。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烟气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塔(1)内腔自下而上设置有溶液腔(11)、筛板(12)、脱硫段(13)和排气段(14),所述筛板(12)设置为倒锥形,所述筛板(12)底部设置有与所述脱硫段(13)连通的排污管(15),所述排污管(15)另一端穿过所述溶液腔(11)并穿出所述脱硫塔(1)设置,所述排污管(15)上设置有排污阀。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锅炉烟气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塔(1)开设有多个排烟口,所述排烟口通过排烟管(17)与烟囱(2)连通,所述排气段(14)设置有水气分离器(16),所述排烟管(17)上设置有排气扇(18)。10.一种锅炉烟气脱硫系统的脱硫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一种锅炉烟气脱硫系统,包括如下步骤:s1:烟气自锅炉进入脱硫塔(1)并自下而上上升;
s2:脱硫:脱硫组件向塔内喷射脱硫剂溶液,吸附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杂质下落至塔底收集,剩余烟气继续上升并排出;s3:将脱硫产物中的溶液通入储液槽(5)内存储至一定量;s4:脱硫剂再生:将储液槽(5)内的脱硫产物通入再生槽(6)中,并与再生槽(6)内的再生剂反应,再生脱硫剂;s5:将再生产物通入沉淀箱进行沉淀;s6:将沉淀后的再生产物中的脱硫剂通过筛管(73)通入原液槽(9)内收集,原液槽(9)中的脱硫剂通过脱硫组件再次喷射进脱硫塔(1)内实现循环。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锅炉烟气脱硫系统及脱硫方法,其包括脱硫塔、设置在脱硫塔上的脱硫组件和再生组件,脱硫塔的进烟口用于与锅炉的烟管连通,脱硫塔的排烟口设置在顶壁,并用于与烟囱连通;脱硫组件能够在脱硫塔内喷射脱硫剂溶液,再生组件包括储液槽、再生槽、沉淀槽、筛管和原液槽,储液槽5与脱硫塔连通,并用于收集脱硫产物溶液;再生槽与储液槽5连通,并用于通入再生剂溶液;沉淀槽与再生槽连通,并用于通入再生产物;筛管内腔通过钢丝网填充,筛管两端分别与原液槽与沉淀槽连通,且筛管两端均设置有筛网。本申请能够减少循环使用的过程中管道结垢、喷嘴堵塞等状况,使得脱硫剂喷洒的更加顺畅,保证烟气的脱硫效果。保证烟气的脱硫效果。保证烟气的脱硫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李华 严朝阳 周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慈溪中科众茂环保热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21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3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