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照烧功能的烹饪锅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10-29  77



    1.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具有照烧功能的烹饪锅具。


    背景技术:

    2.现有的,对于一些具有照烧功能的烹饪锅具,其配置有载物盘和照烧头,通过载物盘放置需烹饪的食材,照烧头则位于载物盘的上方,通过照烧头对载物盘中的食材进行照烧烹饪。在一些烹饪过程中,用户需要在食材上撒放烧烤佐料等调味品,而照烧头与载物盘的高度差通常较小,因而照烧头会阻碍用户撒放调味品,调味品的撒放操作较为不便,且调味品的撒放不均匀,影响食材的烹饪口感。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照烧功能的烹饪锅具,能够解决照烧头阻碍用户撒放调味品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具有照烧功能的烹饪锅具,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支架装置和锅体;照烧头,所述照烧头与支架装置相连接,所述照烧头位于锅体的上方,并能够相对锅体位移。
    5.根据所述的具有照烧功能的烹饪锅具,所述支架装置包括第一支架主体和第一滑轨架,所述第一滑轨架固定设置于第一支架主体,所述照烧头上具有第二滑轨架,所述第二滑轨架与第一滑轨架滑动连接。
    6.根据所述的具有照烧功能的烹饪锅具,所述照烧头的靠近第一支架主体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插设有护盖,所述护盖上具有自上而下依次排列的第一通道、挡板和第一容置腔,所述第一滑轨架插装于第一通道。
    7.根据所述的具有照烧功能的烹饪锅具,所述第二滑轨架上滑动设置有第一止动杆,所述第一止动杆与第二滑轨架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件,所述第一滑轨架上具有配合第一止动杆的头部的第一限位槽。
    8.根据所述的具有照烧功能的烹饪锅具,所述支架装置包括第二支架主体和第一支架柱,所述第二支架主体滑动插装于第一支架柱,且所述第二支架主体和第一支架柱两者其一与照烧头固定连接。
    9.根据所述的具有照烧功能的烹饪锅具,所述第二支架主体设置为中空,所述第二支架主体内具有第一导轨架、第二导轨架、第二止动杆和第二弹簧件,所述第一导轨架与第一支架柱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轨架固定连接于第二支架主体,并与第一导轨架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二导轨架设置有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二止动杆滑动设置于第一导轨架,且所述第二止动杆的头部插装于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二弹簧件设置于第二止动杆与第一导轨架之间。
    10.根据所述的具有照烧功能的烹饪锅具,所述第一支架柱的内腔中设置有驱动弹簧,所述驱动弹簧止抵第二支架主体的端部。
    11.根据所述的具有照烧功能的烹饪锅具,所述支架装置包括第三支架主体和第二支架柱,所述第三支架主体的一侧与照烧头转动连接,以使所述照烧头可相对第三支架主体绕第一轴线转动,所述第三支架主体的另一侧与第二支架柱转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三支架主体可相对第二支架柱绕第二轴线转动,所述第一轴线与第二轴线之间具有夹角。
    12.根据所述的具有照烧功能的烹饪锅具,所述照烧头与第三支架主体之间设置有第一支承架、支承板、第二支承架和第一转轴筒,所述第一支承架具有第一定位板和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定位板位于照烧头的外侧,所述第一连接部穿设于照烧头的外壳,所述支承板位于照烧头的内腔,并与第一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承架与第三支架主体固定连接,并具有第二定位板,所述第二定位板位于第一定位板的背向照烧头的一侧,所述第一转轴筒插装于第二定位板、第一定位板、照烧头的外壳和支承板,所述第一转轴筒的端部具有限位边,所述限位边位于第二定位板的远离第一定位板的一侧。
    13.根据所述的具有照烧功能的烹饪锅具,所述照烧头与第三支架主体之间设置有第一支承架、限位头和第二支承架,所述第一支承架具有第一定位板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定位板位于照烧头的外侧并与照烧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插装于照烧头的外壳,所述限位头照烧头的内腔,所述第二支承架与第三支架主体固定连接,并具有第二转轴筒,所述第二转轴筒转动穿设于第二连接部,并与限位头固定连接。
    14.根据所述的具有照烧功能的烹饪锅具,所述第一定位板上设置有第三限位孔,所述第三支架主体上设置有拉杆架、第三止动杆、第三弹簧件和第二按钮件,所述拉杆架滑动设置于第三支架主体,并连接有所述第三止动杆,所述第三止动杆的头部插装于第三限位孔,所述第三弹簧件设置于拉杆架与第三支架主体之间,所述拉杆架上具有第一推压斜面,所述第二按钮件滑动设置于第三支架主体,并具有配合所述第一推压斜面的第二推压斜面。
    15.根据所述的具有照烧功能的烹饪锅具,所述第二支架柱的内侧固定设置有第一套管,所述第二支承架上具有第三套管,所述第一套管和第三套管转动插装。
    16.根据所述的具有照烧功能的烹饪锅具,所述第一套管位于第三套管外侧,且所述第一套管的侧壁设置有第二通道,所述第三套管上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插装于第二通道;或者,
    17.所述第一套管位于第三套管内侧,且所述第三套管的侧壁设置有第二通道,所述第一套管上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插装于第二通道。
    18.上述方案具有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当需要撒放调味品时,将照烧头相对锅体位移,避免照烧头阻碍用户撒放调味品,使得用户进行撒放调味品的操作较为方便,且调味品能够均匀撒放于食材上,确保食材具有良好的烹饪口感。
    19.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移除锅体后的分解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移除锅体后的剖视图;
    24.图4为图3中所示a部分的放大图;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第二滑轨架的结构图;
    26.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移除锅体后的结构图;
    27.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移除锅体后的剖视图;
    28.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移除锅体后的分解图;
    29.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移除锅体后的结构图;
    30.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移除锅体后的第一剖视图;
    31.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移除锅体后的第二剖视图;
    32.图12为图11中所示b部分的放大图;
    33.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移除锅体后的结构图;
    34.图14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移除锅体后的第一剖视图;
    35.图15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移除锅体后的第二剖视图;
    36.图16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中第二支承架与第一套管的配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7.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3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40.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1.参照图1至图12,具有照烧功能的烹饪锅具,其包括底座10和照烧头20,在底座10上设置有支架装置30和锅体50,照烧头20与支架装置30相连接,照烧头20上设置有灯体24,照烧头20位于锅体50的上方,并能够相对锅体50位移。
    42.在锅体50上设置有载物盘,在烹饪食材时,照烧头20位于载物盘的上方,当需要撒放调味品时,将照烧头20相对锅体50位移,以使载物盘的上方露出较大的空间,避免照烧头20阻碍用户撒放调味品,使得用户进行撒放调味品的操作较为方便,且调味品能够均匀撒放于食材上,确保食材具有良好的烹饪口感。
    43.参照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支架装置30包括第一
    支架主体31和第一滑轨架32,第一支架主体31连接底座10,第一滑轨架32固定设置于第一支架主体31上,照烧头20上具有第二滑轨架21,第二滑轨架21与第一滑轨架32滑动连接。通过该结构可将照烧头20与支架装置30滑动连接,使得照烧头20能够相对锅体50滑动位移。
    44.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滑轨架32和第二滑轨架21均横向布置,以使照烧头20与支架装置30水平向滑动连接,进而使照烧头20能够相对锅体50沿水平向滑动位移。
    45.其中,在照烧头20的靠近第一支架主体31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槽23,安装槽23插设有护盖22,护盖22上具有自上而下依次排列的第一通道221、挡板222和第一容置腔223,第一滑轨架32插装于第一通道221。在支架装置30内设置有与灯体24相连接的电源线,在布设电源线时,电源线可经第一滑轨架32的下方穿进护盖22内,电源线的一部分容纳于第一容置腔223内,用以配合照烧头20的滑动;此外,该结构还可对电源线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既可以避免电源线外露,还可避免电源线碰到第二滑轨架21而导致损坏。
    46.在第二滑轨架21上滑动设置有第一止动杆213,第一止动杆213与第二滑轨架21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件214,第一滑轨架32上具有配合第一止动杆213的头部的第一限位槽321。当照烧头20相对支架装置30滑动至预设的极限位置时,第一限位槽321与第一止动杆213的头部对齐,在第一弹簧件214的作用下第一止动杆213的头部插装于第一限位槽321,从而可起到定位手感的作用。此外,第一止动杆213的头部设置为半球型,用力推压照烧头20即可使第一止动杆213的头部脱离第一限位槽321。
    47.其中,第二滑轨架21包括第一安装架211和第二安装架212,第一安装架211位于照烧头20的内腔中,第二安装架212位于照烧头20的外侧,并插装于安装槽23,第一安装架211与第二安装架212通过穿设于照烧头20外壳的螺纹紧固件相连接。第二安装架212上具有呈条状并横向布置的导向通槽2121,紧固螺钉2122穿设于导向通槽2121并螺设于第一滑轨架32,以将第一滑轨架32与第二滑轨架21滑动连接。护盖22上于第一通道221的上方具有第二容置腔224,第二安装架212位于容置腔,可避免第二安装架212外露,以使烹饪锅具整体美观。
    4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滑轨架32和第二滑轨架21还可竖向布置,以使照烧头20与支架装置30竖向滑动连接,进而使照烧头20能够相对锅体50沿竖向滑动位移。
    49.参照图6至图8,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支架装置30包括第二支架主体33和第一支架柱34,第二支架主体33滑动插装于第一支架柱34,且第二支架主体33与照烧头20固定连接。
    5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架柱34竖向布置,第二支架主体33竖向滑动插装于第一支架柱34,进而使得照烧头20可相对锅体50竖向滑动位移,即照烧头20可进行升降。
    51.具体的,第二支架主体33设置为中空,第二支架主体33内具有第一导轨架331、第二导轨架332、第二止动杆333和第二弹簧件334,第一导轨架331与第一支架柱34固定连接,第二导轨架332固定连接于第二支架主体33,且第二导轨架332与第一导轨架331滑动连接,在第二导轨架332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孔3321,第二止动杆333滑动设置于第一导轨架331,且第二止动杆333的头部插装于第一限位孔3321,第二弹簧件334设置于第二止动杆333与第一导轨架331之间。
    52.当第二支架主体33升降至预设的极限位置时,可将第二止动杆333的头部插装于第一限位孔3321,将第二支架主体33予以锁定。其中,第一限位孔3321设置为两个并呈上下
    布置,第二止动杆333的头部设置为半球型,对于下侧的第一限位孔3321,在第二支架主体33的内侧设置有与下侧的第一限位孔3321相对的止动部336,第二止动杆333的头部插装于下侧的第一限位孔3321并止抵该止动部336,以使第二止动杆333插入的行程较小,通过移动第二支架主体33即可将第二止动杆333的头部脱离第一限位孔3321。而对于上侧的第一限位孔3321,第二止动杆333插入的行程较大,为了将第二支架主体33解锁,在第二支架主体33上设置有第一按钮件335,第一按钮件335止抵第二止动杆333的头部,按压第一按钮件335可推动第二止动杆333回缩,然后移动第二支架主体33,第二导轨架332推压第二止动杆333放入头部而使其退出第一限位孔3321。
    53.其中,当第二止动杆333的头部插装于下侧的第一限位孔3321时,第二支架主体33处于上升状态,用户仅通过下压第二支架主体33即可使其下移,操作较为方便,方便用户在撒放调味品后将照烧头20快速复位;当第二止动杆333的头部插设上侧的第一限位孔3321时,第二支架主体33处于下降状态。
    54.在第一支架柱34的内腔中设置有驱动弹簧35,驱动弹簧35止抵第二支架主体33的远离照烧头20的端部。当需要使第二支架主体33上移时,按压第一按钮件335,然后通过驱动弹簧35可推动第二支架主体33向上弹起一段距离,如此可以辅助将第二支架主体33向上提起。
    5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支架主体33还可水平向滑动插装于第一支架柱34,进而使得照烧头20可相对锅体50水平向滑动位移。
    56.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将第一支架柱34连接照烧头20,第二支架主体33连接底座10。
    57.参照图9至图12,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支架装置30包括第三支架主体36和第二支架柱37,第三支架主体36的一侧与照烧头20转动连接,以使照烧头20可相对第三支架主体36绕第一轴线转动,第三支架主体36的另一侧与第二支架柱37转动连接,以使第三支架主体36可相对第二支架柱37绕第二轴线转动,第一轴线与第二轴线之间具有夹角。
    58.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轴线水平向布置,第二轴线竖向布置,即第一轴线和第二轴线的夹角为90
    °
    ,且照烧头20可相对锅体50进行角向位移。此外,照烧头20具有多个转动自由度,可便于烹饪锅具的收纳。
    59.具体的,第二支架柱37的内侧具有第一套管371和第二套管372,第一套管371转动插装于第二套管372,第一套管371的底部与第二支架柱37固定连接,第二套管372与第三支架主体36固定连接,如此可将第三支架主体36的另一侧与第二支架柱37转动连接。
    60.其中,在第一套管371的侧壁设置有第二限位孔373,在第三支架主体36内滑动设置有第四止动杆361,第四止动杆361的头部插装于第二限位孔373,且第四止动杆361与第三支架主体36之间设置有第四弹簧件362,通过该结构可将第三支架主体36与第二支架柱37之间定位。第四止动杆361的头部设置为呈半球型,通过用力转动第三支架主体36可将第四止动杆361的头部脱离第二限位孔373。此外,第二限位孔373设置为多个并绕第一套管371的轴线布置,以将第三支架主体36与第二支架柱37定位在不同方位。前述的第二轴线即重合于第一套管371的轴线。
    61.在照烧头20与第三支架主体36之间设置有第一支承架381、支承板382、第二支承
    架383和第一转轴筒384,第一支承架381具有第一定位板3811和第一连接部3812,第一定位板3811位于照烧头20的外侧,第一连接部3812穿设于照烧头20的外壳,支承板382位于照烧头20的内腔,并与第一连接部3812固定连接,第二支承架383与第三支架主体36固定连接,且第二支承架383上具有第二定位板3831,第二定位板3831位于第一定位板3811的背向照烧头20的一侧,第一转轴筒384插装于第二定位板3831、第一定位板3811、照烧头20的外壳和支承板382,第一转轴筒384的端部具有限位边3841,限位边3841位于第二定位板3831的远离第一定位板3811的一侧。通过该结构可将第三支架主体36的一侧与照烧头20转动连接,第一转轴筒384可与支承板382固定连接,以限制照烧头20脱离第三支架主体36,且第一转轴筒384的内腔可供电源线穿过。
    62.在第一定位板3811上设置有第三限位孔3813,第三支架主体36上设置有拉杆架363、第三止动杆364、第三弹簧件365和第二按钮件366,拉杆架363滑动设置于第三支架主体36上,且拉杆架363连接有第三止动杆364,第三止动杆364的头部插装于第三限位孔3813,第三弹簧件365设置于拉杆架363与第三支架主体36之间,拉杆架363上具有第一推压斜面,第二按钮件366滑动设置于第三支架主体36,且第二按钮件366上具有配合第一推压斜面的第二推压斜面3661。当需要转动照烧头20时,按压第二按钮件366,通过第一推压斜面与第二推压斜面3661的配合驱使拉杆架363和第三止动杆364移动,可以使第三止动杆364的头部脱离第三限位孔3813。
    63.其中,第三限位孔3813设置为多个并绕第一转轴筒384布置,以使照烧头20与第三支架主体36之间定位在不同方位。前述的第一轴线即重合于第一转轴筒384的轴线。
    64.参照图13至图16,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个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支架装置30包括第三支架主体36和第二支架柱37,第三支架主体36的一侧与照烧头20转动连接,以使照烧头20可相对第三支架主体36绕第一轴线转动,第三支架主体36的另一侧与第二支架柱37转动连接,以使第三支架主体36可相对第二支架柱37绕第二轴线转动,第一轴线与第二轴线之间具有夹角。同样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轴线水平向布置,第二轴线竖向布置,即第一轴线和第二轴线的夹角为90
    °
    ,且照烧头20可相对锅体50进行角向位移。此外,照烧头20具有多个转动自由度,可便于烹饪锅具的收纳。
    65.在照烧头20与第三支架主体36之间设置有第一支承架381、限位头385和第二支承架383,第一支承架381具有第一定位板3811和第二连接部3814,第一定位板3811位于照烧头20的外侧并与照烧头20通过螺钉等紧固件固定连接,第二连接部3814插装于照烧头20的外壳,限位头385位于照烧头20的内腔,且限位头385位于第二连接部3814的远离第一定位板3811的一侧,第二支承架383与第三支架主体36固定连接,并且第二支承架383上具有第二转轴筒3832,第二转轴筒3832转动穿设于第二连接部3814,并且第二转轴筒3832与限位头385固定连接。通过该结构可将第三支架主体36的一侧与照烧头20转动连接。
    66.其中,限位头385设置为螺母,螺母套设于第二转轴筒3832并与其螺纹配合连接。电源线可穿过第二转轴筒3832引入照烧头20内。
    67.第二支架柱37的内侧固定设置有第一套管371,第二支承架383上具有第三套管3833,第一套管371和第三套管3833转动插装,以使第三支架主体36的另一侧与第二支架柱37转动连接。
    68.在第三支架主体36与第二支架柱37之间设置有限位开关391,用以检测第三支架
    主体36的转动。例如,当第三支架主体36转动至位于载物盘的上方时,限位开关391触发导通,以便灯体24通电;当第三支架主体36转动至离开载物盘的上方时,限位开关391触发断开,以便灯体24断电。
    69.此外,在第三支架主体36的顶部还设置有开关件392,开关件392与限位开关391电性连接,用以控制灯体24的供电线路的通断。例如,当第三支架主体36转动至位于载物盘的上方时,限位开关391触发导通,通过触动开关件392以使灯体24通电。
    70.其中,第一套管371位于第三套管3833外侧,且第一套管371的侧壁设置有第二通道3711,第三套管3833上设置有限位部3834,限位部3834插装于第二通道3711,第三支架主体36相对于第二支架柱37转动时可将限位部3834沿着第二通道3711移动,用以限制第三支架主体36相对第二支架柱37转动的角度。
    71.当然,亦可将第一套管371位于第三套管3833内侧,第三套管3833的侧壁设置有第二通道3711,第一套管371上设置有限位部3834,限位部3834插装于第二通道3711。
    72.同样的,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定位板3811上设置有第三限位孔3813,第三支架主体36上设置有拉杆架363、第三止动杆364、第三弹簧件365和第二按钮件366,拉杆架363滑动设置于第三支架主体36上,且拉杆架363连接有第三止动杆364,第三止动杆364的头部插装于第三限位孔3813,第三弹簧件365设置于拉杆架363与第三支架主体36之间,拉杆架363上具有第一推压斜面,第二按钮件366滑动设置于第三支架主体36,且第二按钮件366上具有配合第一推压斜面的第二推压斜面3661。当需要转动照烧头20时,按压第二按钮件366,通过第一推压斜面与第二推压斜面3661的配合驱使拉杆架363和第三止动杆364移动,可以使第三止动杆364的头部脱离第三限位孔3813。
    73.其中,第三限位孔3813设置为多个并绕第二转轴筒3832布置,以使照烧头20与第三支架主体36之间定位在不同方位。前述的第一轴线即重合于第二转轴筒3832的轴线。
    74.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在锅体50上还设置有电热组件,电热组件位于载物盘的下方,通过电热组件可以对载物盘中的食材进行向上加热,通过照烧头20可对食材进行向下加热。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照烧头20和电热组件两者其一对食材加热,亦可使照烧头20和电热组件同时对食材加热。
    75.在底座10上设置有电耦合器11,当锅体50放置于底座10上时即可将电热组件与电耦合器11电性连接。
    76.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技术特征:
    1.具有照烧功能的烹饪锅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支架装置和锅体;照烧头,所述照烧头与支架装置相连接,所述照烧头位于锅体的上方,并能够相对锅体位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照烧功能的烹饪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装置包括第一支架主体和第一滑轨架,所述第一滑轨架固定设置于第一支架主体,所述照烧头上具有第二滑轨架,所述第二滑轨架与第一滑轨架滑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照烧功能的烹饪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照烧头的靠近第一支架主体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插设有护盖,所述护盖上具有自上而下依次排列的第一通道、挡板和第一容置腔,所述第一滑轨架插装于第一通道。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照烧功能的烹饪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轨架上滑动设置有第一止动杆,所述第一止动杆与第二滑轨架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件,所述第一滑轨架上具有配合第一止动杆的头部的第一限位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照烧功能的烹饪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装置包括第二支架主体和第一支架柱,所述第二支架主体滑动插装于第一支架柱,且所述第二支架主体和第一支架柱两者其一与照烧头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照烧功能的烹饪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主体设置为中空,所述第二支架主体内具有第一导轨架、第二导轨架、第二止动杆和第二弹簧件,所述第一导轨架与第一支架柱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轨架固定连接于第二支架主体,并与第一导轨架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二导轨架设置有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二止动杆滑动设置于第一导轨架,且所述第二止动杆的头部插装于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二弹簧件设置于第二止动杆与第一导轨架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照烧功能的烹饪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柱的内腔中设置有驱动弹簧,所述驱动弹簧止抵第二支架主体的端部。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照烧功能的烹饪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装置包括第三支架主体和第二支架柱,所述第三支架主体的一侧与照烧头转动连接,以使所述照烧头可相对第三支架主体绕第一轴线转动,所述第三支架主体的另一侧与第二支架柱转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三支架主体可相对第二支架柱绕第二轴线转动,所述第一轴线与第二轴线之间具有夹角。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照烧功能的烹饪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照烧头与第三支架主体之间设置有第一支承架、支承板、第二支承架和第一转轴筒,所述第一支承架具有第一定位板和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定位板位于照烧头的外侧,所述第一连接部穿设于照烧头的外壳,所述支承板位于照烧头的内腔,并与第一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承架与第三支架主体固定连接,并具有第二定位板,所述第二定位板位于第一定位板的背向照烧头的一侧,所述第一转轴筒插装于第二定位板、第一定位板、照烧头的外壳和支承板,所述第一转轴筒的端部具有限位边,所述限位边位于第二定位板的远离第一定位板的一侧。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照烧功能的烹饪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照烧头与第三支架主体之间设置有第一支承架、限位头和第二支承架,所述第一支承架具有第一定位板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定位板位于照烧头的外侧并与照烧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
    插装于照烧头的外壳,所述限位头位于照烧头的内腔,所述第二支承架与第三支架主体固定连接,并具有第二转轴筒,所述第二转轴筒转动穿设于第二连接部,并与限位头固定连接。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具有照烧功能的烹饪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板上设置有第三限位孔,所述第三支架主体上设置有拉杆架、第三止动杆、第三弹簧件和第二按钮件,所述拉杆架滑动设置于第三支架主体,并连接有所述第三止动杆,所述第三止动杆的头部插装于第三限位孔,所述第三弹簧件设置于拉杆架与第三支架主体之间,所述拉杆架上具有第一推压斜面,所述第二按钮件滑动设置于第三支架主体,并具有配合所述第一推压斜面的第二推压斜面。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具有照烧功能的烹饪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柱的内侧固定设置有第一套管,所述第二支承架上具有第三套管,所述第一套管和第三套管转动插装。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具有照烧功能的烹饪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管位于第三套管外侧,且所述第一套管的侧壁设置有第二通道,所述第三套管上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插装于第二通道;或者,所述第一套管位于第三套管内侧,且所述第三套管的侧壁设置有第二通道,所述第一套管上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插装于第二通道。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具有照烧功能的烹饪锅具,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支架装置和锅体;照烧头,所述照烧头与支架装置相连接,所述照烧头位于锅体的上方,并能够相对锅体位移。通过上述结构,当需要撒放调味品时,将照烧头相对锅体位移,避免照烧头阻碍用户撒放调味品,使得用户进行撒放调味品的操作较为方便,且调味品能够均匀撒放于食材上,确保食材具有良好的烹饪口感。良好的烹饪口感。良好的烹饪口感。


    技术研发人员:吴津宁 杨广良 邓淏铭 万景峰 李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伊莱特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18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379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