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护理托盘组件。
背景技术:
2.在医疗护理工作中,不论输液、消毒还是换药都离不开护理托盘。
3.现有的护理托盘比较简单单一,物品在其中杂乱不堪,不易区分,使用后的医疗垃圾被放置在护理托盘上,使医护人员在给病人处理完伤口后,都要将使用过的医疗垃圾放到专门的医用垃圾的垃圾桶内,同时也增加了器材污染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护理托盘组件,旨在降低护理托盘使用过程中对医用物品的污染风险。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护理托盘组件,包括:
6.下层托盘,内设有多个隔板,多个所述隔板将所述下层托盘分隔成多个第一容纳腔;
7.上层托盘,与所述下层托盘呈上下叠置状,所述下层托盘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壁设有固定滑道,所述上层托盘沿所述固定滑道相对于所述下层托盘滑动,所述上层托盘内设有多个所述隔板,多个所述隔板将所述上层托盘分隔成多个第二容纳腔;
8.收纳桶,设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和/或第二容纳腔,所述收纳桶包括铰接的桶盖和桶体,所述桶盖上连接有供手指套接的指环;以及
9.吸盘,与所述下层托盘可拆卸吸附连接。
10.可选地,所述上层托盘设置有并排设置的两个,两所述上层托盘相对于所述下层托盘为侧拉对开式排布。
11.可选地,一所述上层托盘沿所述下层托盘长度方向的两侧壁均设有连接件,另一所述上层托盘沿所述下层托盘长度方向的两侧壁均设有固定件,所述连接件套接于所述固定件使两所述上层托盘抵接固定,以将所述下层托盘盖合。
12.可选地,两所述上层托盘远离对方的一侧面均设有把手。
13.可选地,所述下层托盘的两侧面均设有所述把手。
14.可选地,所述指环由首尾相连的长条件构成环状,所述长条件的一端设有凸起,另一端设有多个通孔,所述凸起与多个所述通孔配合以使所述指环的内径可调。
15.可选地,所述收纳桶的底部设有硅胶垫。
16.可选地,多个所述第一容纳腔和/或多个所述第二容纳腔包括无菌区、清洁区以及污染区。
17.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上下叠置的两层托盘,上层托盘可沿固定滑道相对于下层托盘滑动,从而将下层托盘盖合或打开,从而增加了护理托盘组件的容纳量,方便了医护人员的使用。采用隔板将上层托盘和下层托盘分隔成多个第一容纳腔和多个第
二容纳腔,实现了无菌区、清洁区及污染区的相互隔离,一方面使多种医疗物品有专门的收纳位,方便了医疗物品的收纳整理,也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另一方便也避免了无菌物品和带菌物品相互交叉,降低了护理托盘组件在使用过程中对医疗物品的污染风险。在收纳桶的桶盖上设置指环,使医护人员可以通过指环打开或盖上收纳桶的桶盖,以取用收纳桶内的医疗物品,避免了手部与收纳桶的直接接触,降低了护理托盘组件在使用过程中对医疗物品的污染风险。在下层托盘的底部设置有可拆卸连接的吸盘,与下层托盘吸附连接,如此,在护理托盘组件放置到桌子上时,可通过吸盘将护理托盘组件吸附到桌子上,增强了护理托盘组件与桌子的固定稳定性,也避免了护理托盘组件与桌子的直接接触,降低了护理托盘组件使用过程中对医用物品的污染风险。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护理托盘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图1护理托盘组件中收纳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图2收纳桶中指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2.附图标号说明:
23.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下层托盘320桶体110第一容纳腔330指环120固定滑道400长条件130隔板410凸起200上层托盘420通孔210第二容纳腔510连接件300收纳桶520固定件310桶盖600把手
24.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27.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
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的“和/或”包括三个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技术方案、b技术方案,以及a和b同时满足的技术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28.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护理托盘组件。
29.请参照图1至图3,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护理托盘组件包括下层托盘100、上层托盘200、收纳桶300以及吸盘(未示出)。下层托盘100内设有多个隔板130,多个隔板130将下层托盘100分隔成多个第一容纳腔110。上层托盘200与下层托盘100呈上下叠置状,下层托盘100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壁设有固定滑道120,上层托盘200沿固定滑道120相对于下层托盘100滑动,上层托盘200内设有多个隔板130,多个隔板130将上层托盘200分隔成多个第二容纳腔210。收纳桶300设于第一容纳腔110和/或第二容纳腔210,收纳桶300包括铰接的桶盖310和桶体320,桶盖310上连接有供手指套接的指环330。吸盘与下层托盘100可拆卸吸附连接。
30.具体地,护理托盘组件包括上下叠置的两层托盘,上层托盘200固定于下层托盘100上,进一步地,下层托盘100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壁上设有固定滑道120,上层托盘200沿下层托盘100长度方向的两侧壁上设有与固定滑道120相匹配的滑道槽(未示出),从而使上层托盘200通过滑道槽与固定滑道120的配合固定在下层托盘100上,同时也能实现上层托盘200相对于下层托盘100的滑动。固定滑道120与滑道槽的配合可以采用直线导轨、滚动导轨等。当不使用该护理托盘组件或仅使用上层托盘200时,上层托盘200与下层托盘100呈叠置状,上层托盘200将下层托盘100完全盖合。当使用下层托盘100时,使上层托盘200沿固定滑道120沿下层托盘100的长度方向滑动,以使下层托盘100露出,以使用下层托盘100内的医疗护理用品。
31.上层托盘200和下层托盘100分别被隔板130分割成多个第一容纳腔110和多个第二容纳腔210,如此,可以将多个第一容纳腔110和/或第二容纳腔210分别设置成放置不同物品的区域。在一实施例中,多个第一容纳腔110和/或多个第二容纳腔210包括无菌区、清洁区以及污染区。无菌区指在医疗护理操作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区域。无菌区可用来放置经过物理或化学方法灭菌后,未被污染的物品。进一步地,在无菌区还可设置多个隔板130,以隔离出多个无菌子区域,分别用于放置如针头、睫毛夹、剪刀等等物品,如此进一步地划分更具体的无菌子区域,方便了物品的收纳摆放,也方便了医护人员的使用,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清洁区指的是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该区域可用于放置药水、消毒棉签等等物品。污染区是指被病原微生物污染或被病人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的区域,可用于放置使用过的医疗器械或医疗垃圾。如此,通过隔板130将护理托盘组件分隔成无菌区、清洁区以及污染区,在护理过程中使用到的所有的医疗器材都有了专门放置的位置,使无菌区、清洁区及污染区分开隔离,减少了对医疗物品的污染风险,同时也方便了医护人员的使用和收纳。
32.收纳桶300设于第一容纳腔110和/或第二容纳腔210,用于盛放消毒棉签或剪刀、睫毛夹等器械。收纳桶300包括铰接的桶盖310和桶体320,桶盖310上连接有供手指套接的
指环330。在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打开桶盖310以取用收纳桶300内的医疗用品,取用后需再盖上桶盖310,以减少对收纳桶300内的医疗物品的污染风险。但是在该过程中,医护人员往往需要多次使用收纳桶300内的医疗物品,故需要多次的打开桶盖310和盖上桶盖310,多次的操作也增加了收纳桶300内医疗物品被污染的风险。本方案在需要打开收纳桶300取用其内的医疗物品时,可将手指套接到桶盖310的指环330上,通过手指勾动打开桶盖310,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没有指环330,需要不断的通过手指直接接触桶盖310打开收纳桶300以取用医疗物品的方案,本方案实现了收纳桶300的无接触打开,进一步降低了护理托盘组件在使用过程中的医疗物品的污染风险。
33.吸盘与下层托盘100可拆卸吸附连接。在需要时,将吸盘设置于下层托盘100的底部,如此,在护理托盘组件放置到桌子上时,可通过吸盘将护理托盘组件吸附到桌子上,增强了护理托盘组件与桌子的固定稳定性,也避免了护理托盘组件与桌子的直接接触,降低了护理托盘组件使用过程中对医用物品的污染风险。在不需要时,可将吸盘从下层托盘100的底部取下,从而与护理托盘组件分离。
34.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上下叠置的两层托盘,上层托盘200可沿固定滑道120相对于下层托盘100滑动,从而将下层托盘100盖合或打开,从而增加了护理托盘组件的容纳量,方便了医护人员的使用。采用隔板130将上层托盘200和下层托盘100分隔成多个第一容纳腔110和多个第二容纳腔210,实现了无菌区、清洁区及污染区的相互隔离,一方面使多种医疗物品有专门的收纳位,方便了医疗物品的收纳整理,也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另一方便也避免了无菌物品和带菌物品相互交叉,降低了护理托盘组件在使用过程中对医疗物品的污染风险。在收纳桶300的桶盖310上设置指环330,使医护人员可以通过指环330打开或盖上收纳桶300的桶盖310,以取用收纳桶300内的医疗物品,避免了手部与收纳桶300的直接接触,降低了护理托盘组件在使用过程中对医疗物品的污染风险。在下层托盘100的底部设置有可拆卸连接的吸盘,与下层托盘100吸附连接,如此,在护理托盘组件放置到桌子上时,可通过吸盘将护理托盘组件吸附到桌子上,增强了护理托盘组件与桌子的固定稳定性,也避免了护理托盘组件与桌子的直接接触,降低了护理托盘组件使用过程中对医用物品的污染风险。
35.进一步地,上层托盘200设置有并排设置的两个,两上层托盘200相对于下层托盘100为侧拉对开式排布。具体地,在不使用下层托盘100内的医疗物品时,两个上层托盘200可以将下层托盘100盖合;在使用下层托盘100时,将两个上层托盘200分别向两边拉来,即两个上层托盘200沿下层托盘100长度方向做远离运动,以将下层托盘100打开。如此,可以更方便的取用下层托盘100内的医疗物品,同时也将上层托盘200分为两个独立的容纳空间,更有利于医疗物品的摆放,进一步降低了护理托盘组件在使用过程中对医疗物品的污染风险。
36.进一步地,为方便固定两个上层托盘200,一上层托盘200沿下层托盘100长度方向的两侧壁均设有连接件510,另一上层托盘200沿下层托盘100长度方向的两侧壁均设有固定件520,连接件510套接于固定件520使两上层托盘200抵接固定,以将下层托盘100盖合。具体地,连接件510可以是连接绳或绳套,固定件520可以是凸起410,当两个上层托盘200抵接后,将连接绳或绳套套在凸起410上,从而将两个上层托盘200固定在一起,使两上层托盘200锁定不能移动。当需要打开下层托盘100时,将连接件510从固定件520上取下,使两个上
层托盘200可以沿下层托盘100的长度方向滑动。连接绳或绳套可以是硅胶套、弹性绳等,凸起410的截面形状可以是圆形、矩形等,在此不对连接件510和固定件520的具体结构作限制。当然,也可以是在一上层托盘200的两侧壁分别设有连接件510和固定件520,另一上层托盘200的两侧壁分别设置与其配合的固定件520和连接件510,在此不对上层托盘200上连接件510和固定件520的设置位置做限制。如此,通过连接件510和固定件520的配合,实现了两个上层托盘200的固定,避免了两个上层托盘200的相对移动,增加了护理托盘组件的稳定性。
37.进一步地,为方便两个上层托盘200相对于下层托盘100的滑动,在两上层托盘200远离对方的一侧面均设有把手600。如此,可以通过用手扶住把手600,从而拉动上层托盘200相对于下层托盘100滑动,一方面为上层托盘200提供了滑动拉力的受力位,方便操作两个上层托盘200相对于下层托盘100互动;另一方面通过用手扶住把手600操作上层托盘200,避免了手部与上层托盘200的直接接触,进一步降低了护理托盘组件在使用过程中对医疗物品的污染风险。
38.进一步地,为方便护理托盘组件的拿取和移动,在下层托盘100的两侧面均设有把手600。如此,一方面为拿取护理托盘组件提供了受力点,方便了护理托盘组件的拿取和移动;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在拿取和移动的过程中,手部与护理托盘组件的直接接触,进一步降低了护理托盘组件在使用过程中对医疗物品的污染风险。
39.进一步地,为方便收纳桶300的使用,在收纳桶300的桶盖310上设置有指环330,指环330由首尾相连的长条件400构成环状,长条件400的一端设有凸起410,另一端设有多个通孔420,凸起410与多个通孔420配合以使指环330的内径可调。具体地,指环330为内径可调的环形结构,长条件400的一端设有凸起410,另一端设有多个间隔排布的通孔420,凸起410可以卡入到通孔420内以形成环状结构。通过凸起410与不同的通孔420配合,可以调节指环330的内径,从而可以使不同粗细的手指穿过指环330,以打开或关闭桶盖310,完成对收纳桶300的操作,方便了不同的医护人员对收纳桶300的使用,扩大了护理托盘组件的使用范围。
40.进一步地,为避免收纳桶300与上层托盘200或下层托盘100之间的异响,在收纳桶300的底部设有硅胶垫(未示出)。如此,可避免护理托盘组件在使用过程中,收纳桶300与上层托盘200或下层托盘100之间的异响,同时也可以增加收纳桶300与上层托盘200或下层托盘100之间的摩擦力,使护理托盘组件的结构更加稳定。
4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护理托盘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层托盘,内设有多个隔板,多个所述隔板将所述下层托盘分隔成多个第一容纳腔;上层托盘,与所述下层托盘呈上下叠置状,所述下层托盘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壁设有固定滑道,所述上层托盘沿所述固定滑道相对于所述下层托盘滑动,所述上层托盘内设有多个所述隔板,多个所述隔板将所述上层托盘分隔成多个第二容纳腔;收纳桶,设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和/或第二容纳腔,所述收纳桶包括铰接的桶盖和桶体,所述桶盖上连接有供手指套接的指环;以及吸盘,与所述下层托盘可拆卸吸附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理托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托盘设置有并排设置的两个,两所述上层托盘相对于所述下层托盘为侧拉对开式排布。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护理托盘组件,其特征在于,一所述上层托盘沿所述下层托盘长度方向的两侧壁均设有连接件,另一所述上层托盘沿所述下层托盘长度方向的两侧壁均设有固定件,所述连接件套接于所述固定件使两所述上层托盘抵接固定,以将所述下层托盘盖合。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护理托盘组件,其特征在于,两所述上层托盘远离对方的一侧面均设有把手。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护理托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托盘的两侧面均设有所述把手。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理托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环由首尾相连的长条件构成环状,所述长条件的一端设有凸起,另一端设有多个通孔,所述凸起与多个所述通孔配合以使所述指环的内径可调。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护理托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桶的底部设有硅胶垫。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理托盘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容纳腔和/或多个所述第二容纳腔包括无菌区、清洁区以及污染区。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护理托盘组件,其中,护理托盘组件包括下层托盘、上层托盘、收纳桶以及吸盘。下层托盘内设有多个隔板,多个隔板将下层托盘分隔成多个第一容纳腔;上层托盘与下层托盘呈上下叠置状,下层托盘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壁设有固定滑道,上层托盘沿固定滑道相对于下层托盘滑动,上层托盘内设有多个隔板,多个隔板将上层托盘分隔成多个第二容纳腔;收纳桶设于第一容纳腔和/或第二容纳腔,收纳桶包括铰接的桶盖和桶体,桶盖上连接有供手指套接的指环;吸盘与下层托盘可拆卸吸附连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可降低护理托盘组件使用过程中对医用物品的污染风险。程中对医用物品的污染风险。程中对医用物品的污染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黄美翠 李满梅 王雪 穆怀娇 王文静 张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
技术研发日:2021.11.18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3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