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质颗粒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物质颗粒自动化打包系统上袋扶袋机构。
背景技术:
2.生物质颗粒生产加工工艺流程为:原料烘干—压辊压制—冷却—包装等,在包装时,称重完成的装有生物质颗粒的袋子下落容易倾倒,且还不能影响下一步的运输。
3.现在的技术方案是,采用一个带豁口弹簧箍套进行扶袋,但是该弹簧箍套扶住袋子后,需要再一次向上移动超过袋子的上沿口才能解除扶袋,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物质颗粒自动化打包系统上袋扶袋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生物质颗粒自动化打包系统上袋扶袋机构,包括机架、上袋扶袋机构、储料仓、放料机构、第一落料斗、称重机构和夹袋机构,所述机架中部设有撑挡板,所述机架内侧对称设有侧板,侧板上设有导轨,导轨上滑动设有滑块,所述机架顶部设有顶板,所述上袋扶袋机构与撑挡板和滑块连接,所述储料仓与顶板紧固连接,所述放料机构与储料仓连接,所述第一落料斗设于储料仓正下方,且与顶板下端紧固连接,所述称重机构与机架顶部下方连接,所述夹袋机构与称重机构连接;
6.所述上袋扶袋机构包括气缸一、卡扣、卡块、平台板和悬臂板,所述气缸一的缸体与撑挡板紧固连接,所述气缸一的活塞杆端部与卡扣连接,所述卡扣与卡块卡接,所述卡块与平台板下端紧固连接,所述平台板两侧与滑块连接,所述悬臂板一端与平台板上端中间紧固连接,所述悬臂板上对称铰接设有圆弧杆,所述圆弧杆端部设有齿轮,且两齿轮相互啮合,所述悬臂板下端设有伺服电机,且伺服电机输出轴穿过悬臂板与一个齿轮通过键连接,所述圆弧杆上设有半箍。
7.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8.1、本实用新型的物质颗粒自动化打包系统上袋扶袋机构,上袋操作:将袋子的袋身往内折叠,然后将折叠部套在上袋扶袋机构中的两个半箍组成的圆形箍上,然后气缸一的活塞杆伸出,通过卡扣和卡块推着平台板及侧面的滑块沿着导轨往上滑动,直到袋子的上沿口套在称重机构的装料筒外壁为止,避免人工上袋被夹伤。
9.扶袋操作:随着生物质颗粒逐渐装入袋子将袋子撑满,在此过程中,上袋扶袋机构中的气缸一的活塞杆收缩,通过卡扣和卡块拉着平台板及侧面的滑块沿着导轨往下滑动,平台板上的悬臂板带着圆弧杆、伺服电机和半箍逐渐往下运动,扶住袋子的中间位置,避免装满生物质颗粒的袋子解除夹袋进行落料时倾倒。
10.解除扶袋:上袋扶袋机构中的伺服电机旋转一个角度,伺服电机的输出轴驱动一个齿轮和圆弧杆旋转打开,另外一个齿轮和圆弧杆同步旋转打开,圆弧杆带着半箍打开。
11.本实用新型的上袋扶袋机构,不仅保证了装载生物质颗粒的袋子下落不会倾倒,而且在扶袋位置可以直接打开扶袋机构,不需要再一次向上移动扶袋机构超过袋子的上沿口才能解除扶袋,效率高。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生物质颗粒自动化打包系统装配图一;
1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生物质颗粒自动化打包系统装配图二;
14.其中:
15.1、机架;2、上袋扶袋机构;3、储料仓;4、放料机构;5、第一落料斗;6、称重机构;7、夹袋机构;8、伸缩波纹管;
16.10、撑挡板;11、侧板;12、导轨;13、滑块;14、顶板;
17.20、气缸一;21、卡扣;22、卡块;23、平台板;24、悬臂板;25、圆弧杆;25-1、齿轮;26、伺服电机;27、半箍。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
19.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生物质颗粒自动化打包系统上袋扶袋机构,不仅保证了装载生物质颗粒的袋子下落不会倾倒,而且在扶袋位置可以直接打开扶袋机构,不需要再一次向上移动扶袋机构超过袋子的上沿口才能解除扶袋,效率高。
20.具体的说,如图1至图2所示,包括机架1、上袋扶袋机构2、储料仓3、放料机构4、第一落料斗5、称重机构6和夹袋机构7,所述机架1中部设有撑挡板10,所述机架1内侧对称设有侧板11,侧板11上设有导轨12,导轨12上滑动设有滑块13,所述机架1顶部设有顶板14,所述上袋扶袋机构2与撑挡板10和滑块13连接,所述储料仓3与顶板14紧固连接,所述放料机构4与储料仓3连接,所述第一落料斗5设于储料仓3正下方,且与顶板14下端紧固连接,所述称重机构6与机架1顶部下方连接,所述夹袋机构7与称重机构6连接;
21.所述上袋扶袋机构包括气缸一20、卡扣21、卡块22、平台板23和悬臂板24,所述气缸一20的缸体与撑挡板10紧固连接,所述气缸一20的活塞杆端部与卡扣21连接,所述卡扣21与卡块22卡接,所述卡块22与平台板23下端紧固连接,所述平台板23两侧与滑块13连接,所述悬臂板24一端与平台板23上端中间紧固连接,所述悬臂板24上对称铰接设有圆弧杆25,所述圆弧杆25端部设有齿轮25-1,且两齿轮25-1相互啮合,所述悬臂板24下端设有伺服电机26,且伺服电机26输出轴穿过悬臂板24与一个齿轮25-1通过键连接,所述圆弧杆25上设有半箍27。
22.以下用具体实施例对具体工作方式进行阐述:
23.实施例1:
24.本实用新型的物质颗粒自动化打包系统上袋扶袋机构,上袋操作:将袋子的袋身往内折叠,然后将折叠部套在上袋扶袋机构2中的两个半箍27组成的圆形箍上,然后气缸一20的活塞杆伸出,通过卡扣21和卡块22推着平台板23及侧面的滑块13沿着导轨12往上滑
动,直到袋子的上沿口套在称重机构6的装料筒外壁为止,避免人工上袋被夹伤。
25.扶袋操作:随着生物质颗粒逐渐装入袋子将袋子撑满,在此过程中,上袋扶袋机构2中的气缸一20的活塞杆收缩,通过卡扣21和卡块22拉着平台板23及侧面的滑块13沿着导轨12往下滑动,平台板23上的悬臂板24带着圆弧杆25、伺服电机26和半箍27逐渐往下运动,扶住袋子的中间位置,避免装满生物质颗粒的袋子解除夹袋进行落料时倾倒。
26.解除扶袋:上袋扶袋机构2中的伺服电机26旋转一个角度,伺服电机26的输出轴驱动一个齿轮25-1和圆弧杆25旋转打开,另外一个齿轮25-1和圆弧杆25同步旋转打开,圆弧杆25带着半箍27打开。
27.本实用新型的上袋扶袋机构,不仅保证了装载生物质颗粒的袋子下落不会倾倒,而且在扶袋位置可以直接打开扶袋机构,不需要再一次向上移动扶袋机构超过袋子的上沿口才能解除扶袋,效率高。
28.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是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生物质颗粒自动化打包系统上袋扶袋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上袋扶袋机构(2)、储料仓(3)、放料机构(4)、第一落料斗(5)、称重机构(6)和夹袋机构(7),所述机架(1)中部设有撑挡板(10),所述机架(1)内侧对称设有侧板(11),侧板(11)上设有导轨(12),导轨(12)上滑动设有滑块(13),所述机架(1)顶部设有顶板(14),所述上袋扶袋机构(2)与撑挡板(10)和滑块(13)连接,所述储料仓(3)与顶板(14)紧固连接,所述放料机构(4)与储料仓(3)连接,所述第一落料斗(5)设于储料仓(3)正下方,且与顶板(14)下端紧固连接,所述称重机构(6)与机架(1)顶部下方连接,所述夹袋机构(7)与称重机构(6)连接;所述上袋扶袋机构包括气缸一(20)、卡扣(21)、卡块(22)、平台板(23)和悬臂板(24),所述气缸一(20)的缸体与撑挡板(10)紧固连接,所述气缸一(20)的活塞杆端部与卡扣(21)连接,所述卡扣(21)与卡块(22)卡接,所述卡块(22)与平台板(23)下端紧固连接,所述平台板(23)两侧与滑块(13)连接,所述悬臂板(24)一端与平台板(23)上端中间紧固连接,所述悬臂板(24)上对称铰接设有圆弧杆(25),所述圆弧杆(25)端部设有齿轮(25-1),且两齿轮(25-1)相互啮合,所述悬臂板(24)下端设有伺服电机(26),且伺服电机(26)输出轴穿过悬臂板(24)与一个齿轮(25-1)通过键连接,所述圆弧杆(25)上设有半箍(27)。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物质颗粒自动化打包系统上袋扶袋机构,包括机架、上袋扶袋机构、储料仓、放料机构、第一落料斗、称重机构和夹袋机构,上袋扶袋机构包括气缸一、卡扣、卡块、平台板和悬臂板,气缸一的缸体与撑挡板紧固连接,气缸一的活塞杆端部与卡扣连接,卡扣与卡块卡接,卡块与平台板下端紧固连接,平台板两侧与滑块连接,悬臂板一端与平台板上端中间紧固连接,悬臂板上对称铰接设有圆弧杆,圆弧杆端部设有齿轮,且两齿轮相互啮合,悬臂板下端设有伺服电机,且伺服电机输出轴穿过悬臂板与一个齿轮通过键连接,圆弧杆上设有半箍;不仅保证了装载生物质颗粒的袋子下落不会倾倒,而且在扶袋位置可以直接打开扶袋机构,解除扶袋效率高。除扶袋效率高。除扶袋效率高。
技术研发人员:王敏雪 王韦韦 陈黎卿 郑泉 梁念喜 刘立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农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1.11.18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3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