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地热井采集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应用于地热井采集泵的管体。
背景技术:
2.地热井采集过程中,需要将采集泵下放到井中,管线与采集泵连接,进而通过采集泵及管线进行采集。通常通过捆绑物将采集泵的电缆捆绑到管线上,捆绑物容易意外脱落而落到井内,进而吸入采集泵的叶轮中造成烧毁采集泵电机的事故,存在很大的危险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应用于地热井采集泵的管体,实现对电缆更好的绑缚,避免捆绑物脱落造成采集泵烧毁事故,提高地热井采集的安全性。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地热井采集泵的管体,包括:管体以及沿所述管体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管体外壁上的连接带;
5.所述连接带包括多个直线段和多个外凸于所述管体的弧形段,多个所述直线段和多个所述弧形段沿所述管体的长度方向交替分布;
6.所述直线段与相邻的所述弧形段连接,所述直线段与所述管体的外壁呈面接触连接,所述弧形段与所述管体的外壁之间形成空隙,所述空隙用于容纳捆绑采集泵电缆的捆绑物穿过。
7.可选地,相邻所述直线段与所述弧形段为一体连接。
8.可选地,所述连接带的材质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
9.可选地,所述管体包括从外到内依次设置的外覆层、增强层及内衬层。
10.可选地,所述外覆层和所述内衬层均为聚醚型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层。
11.可选地,所述增强层由涤纶长丝和芳纶长丝按正向斜纹编织而成。
12.可选地,所述直线段通过热固化方式与所述外覆层固定连接。
13.可选地,所述弧形段呈半圆弧型。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5.通过在管体外壁沿长度方向设置连接带,利用该应用于地热井采集泵的管体进行地热井集采时,可使地热井集采用的采集泵的电缆沿着管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并通过管体上的多个弧形段及多个绑带对电缆进行绑缚固定,有利于地热井集采的进行,且电缆绑缚固定更牢固,不会出现捆绑物意外脱落而吸入叶轮中造成电机烧毁事故,提高地热井采集的安全性。
16.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具有其它的特性和优点,这些特性和优点从并入本文中的附图和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将在并入本文中的附图和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进行详细陈述,这些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共同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原理。
附图说明
17.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在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18.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应用于地热井采集泵的管体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示出了图1中管体a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21.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应用于地热井采集泵的管体的结构示意图。
22.如图1所示,一种应用于地热井采集泵的管体,包括:管体11以及沿管体11的长度方向设置于管体11外壁上的连接带12;
23.连接带12包括多个直线段121和多个外凸于管体的弧形段122,多个直线段121和多个弧形段122沿管体11的长度方向交替分布;
24.直线段121与相邻的弧形段122连接,直线段121与管体11的外壁呈面接触连接,弧形段122与管体11的外壁之间形成空隙,空隙用于容纳捆绑采集泵电缆的绑带穿过。
25.具体地,连接带12通过多个直线段121与管体11呈面接触连接,而使连接带12整体牢固地连接在管体11上,同时,弧形段122外凸于管体11设置,便于将采集泵的电缆固定在管体11上。本公开的地热井用管体在使用时,将管体11的一端与采集泵连接,将采集泵的电缆沿着管体11的的长度方向布置,并将弧形段122处的电缆通过绑带固定在管体11上,且绑带交叉穿过弧形段122与管体外壁之间的空隙,并将电缆绑缚固定在管体11上,使电缆更好地固定在管体11上。
26.其中,多个直线段121与多个弧形段122交错设置,相邻的直线段121 与弧形段122连接。多个直线段121与多个弧形段122连接成一体,多个直线段121与多个弧形段122优选呈均匀交错设置,使得电缆的绑缚固定的分布更均匀,受力均匀的情况下,绑缚固定更牢固,更稳定。
27.本实施例中,优选地,相邻直线段121与弧形段122为一体连接。
28.具体地,相邻的直线段121与弧形段122优选一体连接,能够保证连接带12的整体结构,更牢固。其中弧形段优选呈半圆弧型。
29.图2示出了图1中管体a处的局部放大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管体11包括从外到内依次设置的外覆层111、增强层113及内衬层112。其中,外覆层11和内衬层112均为聚醚型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层,增强层113由涤纶长丝和芳纶长丝按正向斜纹编织而成。
30.具体地,管体11包括外覆层111、增强层113及内衬层112,增强层 113设置在外覆层111及内衬层112之间。其中,外覆层111及内衬层112 均为聚醚型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
胶层。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突出的特点是耐磨性优异、耐臭氧性极好、硬度大、强度高、弹性好、耐高温、耐低温,有良好的耐油、耐化学药品和耐环境性能。目前地热井井温70℃至100℃,此聚醚型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层完全可以满足耐温要求。使得管体11具有高耐磨性、耐腐蚀性、耐温性、重量轻、承压高、输送效率高、质地柔软,可盘卷、操作方便、铺设及撤收速度快、机动灵活、环境适应性强、使用安全可靠和经久耐用等优点。
31.一般的,地热井取水井深在160米-220米之间,压力在1.8至2.4mpa。因此管体的增强层113的工作压力优选为2.8mpa,爆破压力不小于8.4 mpa,以此能够完全满足地热井集采水要求。
32.优选地,增强层113由高强度涤纶工业长丝和芳纶长丝按一定比例正向斜纹编织而成。管体11采用三次挤压成型编织骨架层工艺,将内衬层112、增强层113与外覆层111三个独立的圆筒结合而成。制成管体后,内充汽,防止管体内壁粘连,缠绕在鼓架上,然后送入硫化罐进行硫化,使管体更好地融为一体,管体通条性能一致,更加可靠。
33.本实施例中,连接带12的材质优选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tpu)。直线段121通过热固化方式与外覆层111固定连接。
34.具体地,连接带12采用tpu连接带,便于将连接带12的直线段121 与外覆层111连接(都属于tpu材料,连接更紧密,更牢固)。直线段121 可以热固化地连接在管体11上,直线段121及外覆层111都属于tpu材料,便于将直线段121热固化地连接在管体11上,使管体11及连接带12连接成一体,整体结构更强。
35.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地热井用管体进行地热井集采时,可使地热井集采用的采集泵的电缆沿着管体11的长度方向设置,且通过管体11上的多个弧形段122及多个绑带进行绑缚固定,有利于地热井集采的进行,且电缆绑缚固定更牢固,不会出现捆绑物意外脱落而吸入叶轮中造成电机烧毁事故,提高地热井采集的安全性。
36.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
技术特征:
1.一种应用于地热井采集泵的管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以及沿所述管体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管体外壁上的连接带;所述连接带包括多个直线段和多个外凸于所述管体的弧形段,多个所述直线段和多个所述弧形段沿所述管体的长度方向交替分布;所述直线段与相邻的所述弧形段连接,所述直线段与所述管体的外壁呈面接触连接,所述弧形段与所述管体的外壁之间形成空隙,所述空隙用于容纳捆绑采集泵电缆的绑带穿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地热井采集泵的管体,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直线段与所述弧形段为一体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地热井采集泵的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带的材质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地热井采集泵的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包括从外到内依次设置的外覆层、增强层及内衬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于地热井采集泵的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覆层和所述内衬层均为聚醚型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层。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于地热井采集泵的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层由涤纶长丝和芳纶长丝按正向斜纹编织而成。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于地热井采集泵的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段通过热固化方式与所述外覆层固定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地热井采集泵的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段呈半圆弧型。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地热井采集泵的管体,包括:管体以及沿管体的长度方向设置于管体外壁上的连接带;连接带包括多个直线段和多个外凸于管体的弧形段,多个直线段和多个弧形段沿管体的长度方向交替分布;直线段与相邻的弧形段连接,直线段与管体的外壁呈面接触连接,弧形段与管体的外壁之间形成空隙,空隙用于容纳捆绑采集泵电缆的捆绑物穿过。实现对电缆更好的绑缚,避免捆绑物脱落造成采集泵烧毁事故,提高地热井采集的安全性。提高地热井采集的安全性。提高地热井采集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登峰 徐峰 李成嵩 李朗 张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30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3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