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门体结构及家用电器。
背景技术:
2.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厨房烹饪电器的种类不断地在增多。然而,厨房烹饪器具在设计时,往往忽略了儿童在缺少大人看管的情况下,同样能够直接打开正在工作的厨房烹饪器具,儿童容易发生意外导致受伤,如此,用户体验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门体结构及家用电器。
4.本技术实施方式的门体结构包括门体、卡接件和开关件。所述门体可开合连接在家用电器的箱体上,所述箱体包括限位部。所述卡接件设在所述门体上,所述卡接件包括卡钩,所述卡钩形成朝向所述门体的倒钩结构。所述开关件能够带动所述卡接件相对所述门体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其中,所述开关件从所述门体的外侧伸入所述门体内且相对所述门体可活动,并能够与所述卡接件配合。所述卡接件处在所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卡钩配置为通过所述倒钩结构卡设在所述限位部上,以限制所述门体打开。所述卡接件处在所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卡钩脱离所述限位部,以使所述门体能够打开。
5.本技术实施方式的家用电器包括门体结构。门体结构包括门体、卡接件和开关件。所述门体可开合连接在家用电器的箱体上,所述箱体包括限位部。所述卡接件设在所述门体上,所述卡接件包括卡钩,所述卡钩形成朝向所述门体的倒钩结构。所述开关件能够带动所述卡接件相对所述门体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其中,所述开关件从所述门体的外侧伸入所述门体内且相对所述门体可活动,并能够与所述卡接件配合。所述卡接件处在所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卡钩配置为通过所述倒钩结构卡设在所述限位部上,以限制所述门体打开。所述卡接件处在所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卡钩脱离所述限位部,以使所述门体能够打开。
6.本技术实施方式的门体结构和家用电器可通过卡钩形成的倒钩结构,以使卡接件处在第一位置时,倒钩结构卡设在限位部上,以限制门体打开,进一步地,由于开关件能够带动卡接件相对门体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且卡接件处在第二位置时,卡钩脱离限位部,以使门体能够打开,以保证了家用电器在工作时,无法通过外力直接打开门体,从而更好地防止儿童受伤,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7.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8.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9.图1是本技术某些实施方式的门体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10.图2是本技术某些实施方式的家用电器的平面示意图;
11.图3至图5是本技术某些实施方式的门体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12.图6是本技术某些实施方式的门体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13.图7是本技术某些实施方式的门体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自始至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制。
1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1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17.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18.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技术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技术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技术。此外,本技术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技术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19.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门体结构100。门体结构100包括门体10、卡接件20和开关件30。门体10可开合连接在家用电器1000的箱体900上,箱体900包括限位部901。卡接件20设在门体10上,卡接件20包括卡钩21,卡钩21形成朝向门体10的倒钩结
构210。开关件30能够带动卡接件20相对门体1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开关件30从门体10的外侧伸入门体10内且相对门体10 可活动,并能够与卡接件20配合。卡接件20处在第一位置的情况下,卡钩21配置为通过倒钩结构210卡设在限位部901上,以限制门体10打开。卡接件20处在第二位置的情况下,卡钩21脱离所述限位部901,以使门体10能够打开。
20.本技术实施方式的门体结构100可通过卡钩21形成的倒钩结构210,以使卡接件 20处在第一位置时,倒钩结构210卡设在限位部901上,以限制门体10打开,进一步地,由于开关件30能够带动卡接件20相对门体1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且卡接件20处在第二位置时,卡钩21脱离限位部901,以使门体10能够打开,以保证了家用电器1000在工作时,无法通过外力直接打开门体10,从而更好地防止儿童受伤,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21.下面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22.请参阅图2,家用电器1000包括门体结构100和箱体900。门体结构100设置在箱体900上。
23.其中,家用电器1000可以是微波炉、烤箱、电饭煲、电冰箱等厨房中需要使用的电器。本技术以家用电器1000是微波炉为例,可以理解,家用电器1000并不限于微波炉。
24.请再次参阅图1,门体结构100包括门体10、卡接件20和开关件30。卡接件20 和开关件30设置在箱体900。
25.具体地,门体10可开合连接在家用电器1000的箱体900上。即,门体10为家用电器1000的门。
26.门体10包括顶壁101、底壁102和侧壁103,顶壁101和底壁102相对,侧壁103 连接顶壁101和底壁102。其中,侧壁103包括首尾依次连接的第一侧壁1031、第二侧壁1032、第三侧壁1033和第四侧壁1034。第一侧壁1031和第三侧壁1033相对设置,第二侧壁1032与第四侧壁1034相对设置。其中,顶壁101相对底壁102更远离箱体900。卡接件20和开关件30设置在第一侧壁1031上。
27.在一个实施例中,当门体10的材质为金属时,一方面,门体10可以保证足够的强度,以避免门体结构100因碰撞发生损坏,另一方面,门体10可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以避免污水或清洁剂等液体对门体10腐蚀而失去光泽,以提高门体结构100的使用寿命。
28.更具体地,门体10可包括有门板11和门把12。门把12设置在门板11上。可以理解,用户可通过抓取门板12,以打开门体10,或关闭门体10。其中,门板12包括门体 10的顶壁101、底壁102和侧壁103。门把12设置在顶壁101上,当用户可抓取设置在顶壁101上的门把12,以拉开门体10或关闭门体10。
29.请结合图1、图3和图4,卡接件20设置在门体10上。具体地,卡接件20设置在门体10的第一侧壁1031上。
30.卡接件20包括卡钩21,卡钩21形成有朝向门体10的倒钩结构210。其中,卡接件20可被开关件30带动,以相对门体1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31.具体地,当卡接件20处在第一位置时,卡接件20卡设在限位部901上。当卡接件 20处在第二位置时,卡接件20则远离限位部901。
32.更具体地,卡接件20处在第一位置的情况下,卡接件20的卡钩21便可通过倒钩结构210卡设在限位部901上,以限制门体10打开。如图3所示,可以看出,当卡接件20处在第一
位置时,用户若拉动门体10,倒钩结构210便可和限位部901接触,以提供与用户拉动门体10作用相反的力,以限制门体10被打开。
33.又如图4所示,卡接件20在第二位置的情况下,卡钩21便会脱离限位部901,如此,倒钩结构210则不再与限位部901接触,无法再提供与用户拉动门体10作用相反的力,门体10便能够被打开。
34.此外,请结合图3和图4,倒钩结构210包括有锁定面2101,锁定面2101为卡接件20处在第一位置时,倒钩结构210和限位部901接触的表面。
35.可以理解,当卡接件20处在第一位置的情况下,卡钩21便可通过锁定面2101以卡设在限位部901上,以限制门体10打开。而当卡接件20处在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此时,锁定面2101从限位部901脱离,门体10则可被打开。其中,锁定面2101向门体 10倾斜的角度可以是0度,也可以是小于90度的任意角度,如10度、20度、30度等。
3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当锁定面2101向门体10倾斜的角度为0度时,可以理解,锁定面2101平行于底壁102所在的平面,即卡接件20用于与限位部901接触的表面,平行于底壁102。如此,在卡接件20与限位部901扣紧时,由于锁定面2101平行于底壁 102所在平面,若儿童拉动门体10,即家用电器1000的门时,卡接件20不会产生向上或向下的分力,仅会产生与儿童拉开门作用方向完全相反的力,从而保证儿童无法拉开家用电器1000的门,以避免儿童受伤,从而保证用户的使用体验。
37.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当锁定面2101向门体10倾斜的角度小于90度时,则倒钩结构210的弯折角度向与底壁102平行或向底壁102的方向进一步弯折。如此,锁定面 2101与底壁102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在卡接件20与限位部901扣紧时,由于锁定面2101与底壁102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若儿童拉动门体10,即家用电器1000的门时,即使强行晃动门体10,也不会使倒钩结构210脱离限位部901,从而保证儿童无法通过蛮力拉开家用电器1000的门,以避免儿童受伤,从而保证用户的使用体验。
38.请再次结合图1、图3和图4,开关件30从门体10的外侧伸入门体10内且相对门体10可活动,并能够与卡接件20配合。其中,门体10的外侧,即门体10远离箱体900 的一侧。换句话说,开关件30从门体10远离箱体900的一侧,穿设门把12和门板11,并与卡接件20连接。而当开关件30相对门体10活动时,便可能够带动卡接件20相对门体1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39.具体地,如图1和图3所示,开关件30包括有操作件31,操作件31可以移动的设置在门把12上,并部分从门把12露出。其中,操作件31能够使得卡接件20相对门体 1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40.更具体地,当用户抓取门把12时,可通过按压暴露在门把12上的操作件31,以使卡接件20相对门体1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移动。其中,如图1所示,门把12开设有安装孔120,开关件30穿设安装孔120,并可在安装孔120内移动。
4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操作件31的操作方向与卡接件20的移动方向互相垂直,如图3所示,当操作件31的操作方向为x方向时,卡接件20的移动方向为y 方向,x方向和y方向之间的夹角为90度。即,当操作件31向x方向操作时,卡接件20向y方向移动,而当操作件31向x方向的反方向操作时,卡接件20向y方向的反方向移动。
42.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操作件31的操作方向还可与卡接件20的移动方向倾斜。如
321,且联动件32从门板11的外侧伸入门把12内。卡接件20的上部沿卡接件20的移动方向延伸的延伸部22中,开设有穿设腰型孔321的连接柱221。可以理解,连接柱 221与腰型孔321连接,以使卡接件20与联动件32连接。
54.此外,联动件32与操作件31连接的一端,开设有一贯穿孔322。操作件31设置有凸台311,且该凸台311穿设贯穿孔322,与贯穿孔卡322合连接。即凸台311与贯穿孔322连接,以使联动件32与操作件31连接。如此,操作件31、联动件32和卡接件 20实现活动连接。
5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当用户按压门把12上暴露的操作件31时,凸台311便可带动联动件32绕连接柱221旋转,从而带动卡接件20向远离限位部901的方向移动,以使卡钩21脱离限位部901,从而实现门体10能够被打开。
56.可以理解,在上述两种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操作件31的操作方向与卡接件20的移动方向的配合关系,可以实现在门把12上按压操作件31时,便可使操作件31带动卡接件20向远离限位部901的方向移动,即卡接件20处于第二位置处,以使得卡钩21 或锁定面2101脱离限位部901,从而实现门体10能够被打开。
57.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门体10还可不包括门把12,操作件31可穿设顶壁101,并可在门体10内部移动,以实现开关件30带动卡接件2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从而实现门体10能够被打开或关闭的目的。此外,在顶壁101的外表面(远离底壁102 的表面)还可开设凹槽(图未示),操作件31暴露在顶壁101的部分,可与凹槽具有一定的间隔,如此,当用户需要打开家用电器1000的门时,用户同样可通过按压操作件31,并抓取凹槽,以打开家用电器1000的门。如此,便可节省家用电器1000的材料,从而减少制造成本。
58.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门体结构100中还可包括阻挡件(图未示)。阻挡件设置在门体10的第一侧壁1031。
59.具体地,请结合图5,卡接件20还可开设有滑槽23。滑槽23的底部开设有沿卡接件20的移动方向延伸的限位孔230,阻挡件可穿设限位孔以设置在侧壁103。其中,卡接件20的移动行程可根据限位孔230沿卡接件20的移动方向的长度确定。
60.更具体地,阻挡件可固定设置在第一侧壁1031上,并穿设限位孔230。阻挡件可包括阻挡头(图未示)和阻挡柱(图未示),且阻挡柱的尺寸小于等于限位孔230的宽度,而阻挡头的宽度大于限位孔230的宽度,以保证阻挡件不会从限位孔230脱落。如此,当卡接件2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时,若限位孔230的孔壁与阻挡柱接触,卡接件20便再无法移动。即,卡接件20的移动行程可根据限位孔230沿卡接件20的移动方向的长度确定。
61.其中,阻挡头与第一侧壁1031之间的距离,可等于限位孔230的厚度,如此,可保证卡接件20无法向靠近或远离第一侧壁1031的方向移动,从而保证门体结构100的稳定性。
62.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第一侧壁1031可开设有限位槽14,阻挡板可穿设限位孔230,并设置在限位槽14内。具体地,阻挡柱设置在限位槽14内,且阻挡柱的尺寸小于等于限位孔239的宽度,而限位头的宽度大于限位孔230的宽度,以保证限位板不会从限位孔230脱落。如此,当卡接件2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时,若使得限位槽14在卡接件20移动方向上的槽壁与阻挡柱接触时,卡接件20便再无法移动。即限位槽14的长度可限定卡接件20的移动行程。
63.请结合图5至图7,在本技术实施方式的门体结构100还可包括复位件40。其中,复位件40连接门体10和卡接件20,复位件40用于提供使卡接件20从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
的回复力。
64.具体地,门体10还可包括第一连接部15,第一连接部15设置在第一侧壁1031上,卡接件20可包括第二连接部24,复位件40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连接部15和第二连接部24。
65.更具体地,请结合图5和图7,当用户需要打开家用电器1000的门时,当用户按压操作件31,以带动卡接件20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即卡钩21或锁定面2101脱离限位部901时,复位件40被第二连接部24带动向第二位置处移动。而当用户锁定家用电器1000的门时,用户可松开操作件31,由于卡接件20在第二位置处时,第一连接部15和第二连接部24拉伸复位件40,以使复位件40产生回复力,该力与卡接件20 的移动方向相反,如此,复位件40便可带动卡接件20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处移动,以使卡钩21或锁定面2101脱离限位部901,从而限制门体10打开。
66.如此,当用户按压操作件31时,操作件31的驱动面310便可相对卡接件20的受动面220滑动,以推动受动面220移动,以使卡接件20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此时,复位件40便产生与卡接件20移动方向相反的力,则在用户松开操作件31时,复位件40便会带动卡接件20从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以使卡钩21或锁定面2101 重新卡设在限位部901上,以限制门体10打开。
67.此外,在卡接件20从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时,受动面220还可相对操作件31 的驱动面310滑动,以使操作件31向远离门板11(顶壁)的方向移动,以使操作件31 重新暴露在门体10上,以便于用户下次再通过按压操作件31,打开门体10。
68.请结合图1,箱体900包括有限位部901。门体结构100可通过限位部901与卡接件20的配合,以限制门体10被打开。
69.具体地,当卡接件20位于第一位置时,卡接件20可通过倒钩结构210或锁定面2101 设在限位部901上,以限制门体10打开;当卡接件20位于第二位置时,卡钩21或锁定面2101会脱离限位部901,以使门体10能够打开。
70.其中,卡钩21的数量和限位部901的数量可均为多个且数量相同。例如,卡钩21 的数量可以是1个、2个、3个及更多个,则限位部901的数量便与卡钩21的数量对应。如卡钩21的数量为2个时,则限位部901的数量同样为2个。当卡钩21和限位部901 的数量为一个时,则可减少卡钩21和限位部901所需材料,以减少制造成本。而当卡钩21和限位部901的数量为多个时,则当用户未按压操作件31便拉动门体10时,多个卡钩21的倒钩结构210和多个限位部901共同作用可产生较大的反作用力,以防止门体10被强行拉开,从而避免儿童强行拉开家用电器1000造成受伤的情况出现,以保证用户的使用体验。
7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卡钩21的位置可以位于卡接件20的顶部、中部或底部,限位部901的位置与卡钩21的位置对应。如卡钩21位于卡接件20顶部时,则限位部901 的位置位于箱体900的顶部,又如,当卡钩21位于卡接件20的中部时,则限位部901 的位置位于箱体900的中部。
72.请结合图7,本技术实施方式的门体结构100还可包括减震件(图未示)。其中,限位部901设置在家用电器1000的箱体900中与侧壁13相对的表面,在倒钩结构210 和限位部901扣紧的情况下,锁定面2101与限位部901抵触。
73.具体地,减震部件(图未示)设置在限位部901上。例如,减震部件可设置在锁定面2101与限位部901接触的位置处,还可设置在限位部901中,倒钩结构210与限位部901接触
的位置处(如图7所示的902位置处)。其中,减震部件可以是泡棉、珍珠棉、海绵等。
74.更具体地,当卡接件20因复位件40的回复力,与限位部901再次接触时,即卡接件20回落至第一位置时,倒钩结构210便与限位部901接触,此时,限位部901与卡接件20接触的表面设置的减震件,便可防止卡接件20因回复力快速回落至第一位置时,不会发出碰撞声。而在卡接件20向第二位置移动时,卡接件20是通过滑槽23或限位槽14滑动,从而保证门体结构100中的卡接件20和限位部901在扣紧或分离(即开锁或关锁)时,均不会发生巨大的碰撞声,以实现零噪声开关门体10,从而保证用户的使用体验。
75.请参阅图1和图2,箱体900用于将门体结构100安装在家用电器1000,箱体900 还可用于安装家用电器1000的显示装置、供电装置、驱动装置等功能模块,以使箱体 900为功能模块提供防尘、防水等保护。
76.本技术实施方式的门体结构100和家用电器1000中,可通过对卡接件20设定受动面220,并在开关件30的操作件31上设定与受动面220倾斜角度相同的驱动面310。如此,在用户按压操作件31时,便会推动驱动面310向靠近卡接件20的方向移动,而如图3所示,驱动面310位于受动面220的下方,驱动面310便会推动受动面220,以垫高受动面220的所在高度,即推动卡接件20向第二位置移动。
77.而本技术实施方式的门体结构100还包括有复位件40,复位件40分别连接第三连接部及卡接件20的第二连接部,在卡接件20和限位部901扣紧时,即卡接件20位于第一位置处时,复位件40尚未被拉伸,不产生弹性力。而当用户按压操作件31,以使卡接件20向第二位置移动后,则复位件40被拉伸,那么当用户松开操作件31时,即操作件31对卡接件20产生的力消失,那么复位件40因拉伸产生的回复力便会带动卡接件20再次向第一位置移动,卡接件20便重新与限位部901扣紧,从而实现了对家用电器1000的开门和关门。
78.其中,卡接件20与限位部901重新扣紧的过程中,卡接件20的受动面220还会推动驱动面310向远离卡接件20的方向移动,从而保证了操作件31的回弹,以保证用户在下次使用家用电器1000时,能够继续按压操作件31。
79.再有,由于限位部901上设置有减震件,减震件可缓冲卡接件20和限位部901之间的碰撞与,如此,当复位件40产生的回复力带动卡接件20向第一位置移动,以接触限位部901时,产生的冲击,均会被减震件吸收,从而保证卡接件20在与复位件40重新扣紧时,不会产生巨大的噪声,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80.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某些实施方式”、“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的描述意指结合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81.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门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门体,所述门体可开合连接在家用电器的箱体上,所述箱体包括限位部;卡接件,所述卡接件设在所述门体上,所述卡接件包括卡钩,所述卡钩形成朝向所述门体的倒钩结构;开关件,所述开关件能够带动所述卡接件相对所述门体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其中,所述开关件从所述门体的外侧伸入所述门体内且相对所述门体可活动,并能够与所述卡接件配合;所述卡接件处在所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卡钩配置为通过所述倒钩结构卡设在所述限位部上,以限制所述门体打开;所述卡接件处在所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卡钩脱离所述限位部,以使所述门体能够打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倒钩结构包括锁定面,所述卡接件处在所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卡钩配置为通过所述锁定面卡设在所述限位部上,以限制所述门体打开;所述卡接件处在所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锁定面从所述限位部脱离,以使所述门体能够打开,所述锁定面向所述门体倾斜的角度为0度或小于90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包括门板和门把,所述门把设置在所述门板上,所述开关件包括操作件,所述操作件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门把上并部分从所述门把露出,所述操作件能够使得所述卡接件相对门体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其中,所述操作件的操作方向与所述卡接件的移动方向互相垂直,或者所述操作件的操作方向与所述卡接件的移动方向倾斜。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门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操作件的操作方向与所述卡接件的移动方向互相垂直的情况下,所述操作件从所述门板的外侧伸入所述门板内,所述操作件伸入所述门板的一端形成一驱动面,所述卡接件与所述操作件配合的一端形成一受动面,所述驱动面和所述受动面的接触面设置成相对所述移动方向倾斜,其中,所述驱动面和所述受动面均为平面,或者,所述驱动面和所述受动面至少一者为曲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门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件为形成有所述驱动面的销状部件,所述卡接件的上部包括一沿所述移动方向延伸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朝向所述门板的前侧的一端形成所述受动面。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门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操作件的操作方向与所述卡接件的移动方向倾斜的情况下,所述开关件还包括联动件,其中,所述操作件、所述联动件和所述卡接件形成连杆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门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件穿设所述门把,所述联动件分别穿设所述门把和所述门板,所述卡接件设于所述门板,所述联动件的一端与所述操作件活动连接,所述联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卡接件活动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门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件的所述另一端设有一腰形
孔且从所述门板的外侧伸入所述门把内,所述卡接件的上部包括一沿所述移动方向延伸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设有一穿设于所述腰形孔内的连接柱。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结构包括复位件,所述复位件连接所述门体和所述卡接件,所述复位件用于提供使所述卡接件从第二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的回复力。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件包括卡钩,所述卡钩与所述限位部的数量均为多个且数量相同。11.根据权利要求1-10的任一项所述的门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结构还包括减震件,所述减震件设置于所述限位部,在所述卡接件回落到所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减震件用于缓冲所述卡接件和限位部之间的碰撞。12.一种家用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家用电器包括箱体和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门体结构。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门体结构及家用电器。门体结构包括门体、卡接件和开关件。门体可开合连接在家用电器的箱体上,箱体包括限位部。卡接件设在门体上,卡接件包括卡钩,卡钩形成朝向门体的倒钩结构。开关件能够带动卡接件相对门体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开关件从门体的外侧伸入门体内相对门体可活动,并能够与卡接件配合。卡接件处在第一位置的情况下,卡钩配置为通过倒钩结构卡设在限位部上,以限制门体打开。卡接件处在第二位置的情况下,卡钩脱离限位部,以使门体能够打开。本申请实施方式的门体结构和家用电器保证了家用电器在工作时,无法通过外力直接打开门体,从而更好地防止儿童受伤,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验。验。
技术研发人员:林景盛 朱之飞 陈茂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18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3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