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建筑构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11-27  115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构件。


    背景技术:

    2.国家正在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目前市场上的装配式建筑连接方式(例如套筒灌浆连接)施工质量不能保证,存在不安全因素,并且施工难度非常大,施工不方便,施工时间长,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构件,有效的解决了现在装配式建筑连接施工质量不能保证,效率低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一种装配式建筑构件,包括上构件和下构件,上构件内固定有套管和钢筋,套管和钢筋固定在一起;
    5.所述下构件内固定有钢绞线,钢绞线置于下构件上方,钢绞线插入套管内,钢绞线上端套有锚板和夹片,锚板和夹片对钢绞线张拉并锁紧。
    6.优选的,所述钢绞线为柔性的。
    7.优选的,所述上构件和下构件为钢筋混凝土构件。
    8.优选的,所述上构件和下构件中间设有坐浆料。
    9.优选的,所述钢绞线上端设有锚垫板和螺旋筋。
    10.优选的,所述上构件和下构件为钢型材。
    11.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方式接头质量有可靠的保证,且可以调整钢绞线的张紧力,能够通过张紧张力确定构件连接是否合格,本实用新型的钢绞线是柔性的,可以弯曲,构件现场安装时简单方便,不存在接头对不上的情况,保证了构件连接质量。
    附图说明
    12.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15.由图1给出,一种装配式建筑构件,包括上构件7和下构件10,上构件7内固定有套管6和钢筋1,套管6和钢筋1固定在一起;
    16.所述下构件10内固定有钢绞线9,钢绞线9置于下构件10上方,钢绞线9插入套管6内,钢绞线9上端套有锚板2和夹片3,锚板2和夹片3对钢绞线9张拉并锁紧。
    17.在本实用新型中,上构件7和下构件10都是现有的技术,我们将钢筋1和套管6焊接成一个整体,如采用搭接焊的方式,现场施工时将钢绞线9插入到套管6中,通过锚板2和夹片3将钢绞线9拉紧,从而将上构件7和下构件10连接成一个整体。
    18.锚板2,它包含板体和设定于板体中部的孔,板体为平板构造,板体中部的孔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类似一个厚的垫片。
    19.夹片3,为外面是圆锥面里面是带牙的孔的一种构件,作用是张拉后用于锁紧钢绞线。
    20.张拉时用张拉千斤顶通过锚板2和夹片3对钢绞线张拉并锁紧。
    21.所述钢绞线9为柔性的。
    22.钢绞线9是柔性的,可以进行弯曲。
    23.所述上构件7和下构件10为钢筋混凝土构件。
    24.在预制混凝土装配式建筑中,上构件7和下构件10是钢筋1混凝土构件。
    25.所述上构件7和下构件10中间设有坐浆料8。
    26.在预制混凝土装配式建筑中,上构件7和下构件10中间有坐浆料8。
    27.坐浆料是一种以水泥为胶结材料、配以复合外加剂和高强骨料。两个构件直接接触,接触面不一定平整,难免有些间隙。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两个构件之间铺一层砂浆,能把两个构件粘合在一起,即使没有粘合在一起,至少也填塞了原有间隙。
    28.所述钢绞线9上端设有锚垫板4和螺旋筋5。
    29.在混凝土装配式建筑时,在钢绞线9的端部,设有锚垫板4和螺旋筋5,防止张拉时混凝土开裂。
    30.所述上构件7和下构件10不局限于钢筋混凝土构件,也可以是钢构件。
    31.在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中,上构件7和下构件10为钢型材,例如钢矩形管、h型钢等,但不限于矩形管和h型钢。
    32.一种装置式建筑构件的使用方法:
    33.第一步,将套管6和钢筋1固定成一个整体;
    34.第二步,将套管6和钢筋1固定成的整体固定在上构件7中;
    35.第三步,将钢绞线9固定在下构件10中;
    36.第四步:完成上构件7和下构件10加工;
    37.第五步,上构件7和下构件10现场安装时将钢绞线9插入到套管6中;
    38.第六步,将锚板2和夹片3套入钢绞线9上,对钢绞线9进行张拉并锁紧,从而将上构件7和下构件10连接成一个整体。
    39.在第四步中,如果上构件7和下构件10是钢筋1混凝土构件,对上构件7和下构件10进行混凝土浇筑并养护,如果是钢结构构件,则不需要。
    40.上构件7和下构件10的浇筑过程和其它的预制混凝土构件一样,在生产线上对构件进行混凝土浇筑。在浇筑混凝土前,用胶带对套管进行封堵,或者用塑胶棒或塑胶条对套管6进行封堵,防止混凝土进入套管6。
    41.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方式接头质量有可靠的保证,且可以调整钢绞线9的张紧力,能够通过张紧张力确定构件连接是否合格,本实用新型的钢绞线9是柔性的,可以弯曲,构件现场安装时简单方便,不存在接头对不上的情
    况,保证了构件连接质量。


    技术特征:
    1.一种装配式建筑构件,包括上构件(7)和下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构件(7)内固定有套管(6)和钢筋(1),套管(6)和钢筋(1)固定在一起;所述下构件(10)内固定有钢绞线(9),钢绞线(9)置于下构件(10)上方,钢绞线(9)插入套管(6)内,钢绞线(9)上端套有锚板(2)和夹片(3),锚板(2)和夹片(3)对钢绞线(9)张拉并锁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绞线(9)为柔性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构件(7)和下构件(10)为钢筋混凝土构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构件(7)和下构件(10)中间设有坐浆料(8)。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绞线(9)上端设有锚垫板(4)和螺旋筋(5)。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构件(7)和下构件(10)为钢型材。

    技术总结
    一种装配式建筑构件,解决了现在装配式建筑连接施工质量不能保证,效率低的问题。其包括上构件和下构件,上构件内固定有套管和钢筋,套管和钢筋固定在一起;所述下构件内固定有钢绞线,钢绞线上端置于下构件上方,构件连接时钢绞线插入套管内,钢绞线上端套有锚板和夹片,锚板和夹片对钢绞线张拉并锁紧。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方式接头质量有可靠的保证,且可以调整钢绞线的张紧力,能够通过张紧张力确定构件连接是否合格,本实用新型的钢绞线是柔性的,可以弯曲,构件现场安装时简单方便,不存在接头对不上的情况,保证了构件连接质量。保证了构件连接质量。保证了构件连接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江培刚 尹伯悦 张立 倪克兵 王逸凡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若尧五金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18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402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