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混纺面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吸汗速干混纺面料。
背景技术:
2.混纺即混纺化纤织物,是化学纤维与其他棉毛、丝、麻等到天然纤维混合纺纱制成的纺织产品,既有涤纶的风格又有棉织物的长处,如涤棉布、涤毛华达呢等。混纺分为毛粘混纺、羊兔毛混纺、tr面料、高密nc布、3m防水摩丝布、天丝(tencel)面料、柔赛丝、tnc面料、复合面料等比如涤棉混纺物是以涤纶为主要成分,采用65%-67%涤纶和33%-35%的棉花混纱线制成的纺织品,涤棉布俗称棉的确良。特点:既突出了涤纶的风格又有棉织物的长处,在干、湿情况下弹性和耐磨性都较好,尺寸稳定,缩水率小,具有挺拔、不易皱褶、易洗、快干的特点,不能用高温熨烫和沸水浸泡。
3.现有的混纺面料还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一些混纺面料的吸湿效果较差,人们在运动时容易出汗,会使身上的面料与皮肤粘贴,影响面料的穿着舒适度,汗水容易使面料上病菌繁殖,导致人们的皮肤过敏或发炎,影响人们的健康生活。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吸汗速干混纺面料,具备吸汗效果好,面料干燥快,具有抑菌效果等优点,解决了一些混纺面料的吸湿效果较差,人们在运动时容易出汗,会使身上的面料与皮肤粘贴,影响面料的穿着舒适度,汗水容易使面料上病菌繁殖,导致人们的皮肤过敏或发炎,影响人们的健康生活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上述吸汗效果好,面料干燥快,具有抑菌效果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吸汗速干混纺面料,包括混纺面料基层,所述混纺面料基层的上表面设置有透气层,所述混纺面料基层的下表面设置有吸汗层。
8.优选的,所述吸汗层的内部设置有真丝纤维层,所述真丝纤维层的上表面设置有银离子纤维层,所述银离子纤维层的上表面设置有微细丙纶织物层。
9.优选的,所述真丝纤维层的厚度约为零点三毫米,所述银离子纤维层与微细丙纶织物层的厚度约为零点二毫米。
10.优选的,所述混纺面料基层是由棉纤维纬线与涤纶纤维经线编织而成,所述棉纤维纬线与涤纶纤维经线的直径均约为零点三毫米。
11.优选的,所述透气层的内部设置有连接基层,所述连接基层的上表面设置有弹性面料层,所述弹性面料层的上表面设置有防水透气面料层。
12.优选的,所述连接基层、弹性面料层与防水透气面料层的厚度均约为零点三毫米。
13.(三)有益效果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吸汗速干混纺面料,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1)该吸汗速干混纺面料,通过设置在吸汗层内部真丝纤维层,与皮肤直接接触,手感柔软、滑爽、厚实、丰满,弹性优异,具有良好的吸湿、透气性能,有护肤保健作用,通过设置在吸汗层内部的银离子纤维层,使得面料具有抑菌效果,防止病菌在面料的滋生,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通过微细丙纶织物层,方便将面料内面吸收的汗水传递到面料表面的透气层中,使得面料在吸收汗水后可以快速干燥,提升穿着的舒适度。
16.(2)该吸汗速干混纺面料,混纺面料基层是通过棉纤维纬线与涤纶纤维经线编织而成,使得面料主体既具备优秀的弹性与耐磨性,又具备良好的挺拔性,不易走形,通过设置在面料表面的透气层,和透气层中的弹性面料层与防水透气面料层既保证面料的弹性,又方便将面料内部的水分吸收出,方便面料快速干燥。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吸汗层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混纺面料基层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透气层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吸汗层;2、混纺面料基层;3、透气层;11、真丝纤维层;12、银离子纤维层;13、微细丙纶织物层;21、棉纤维纬线;22、涤纶纤维经线;31、连接基层;32、弹性面料层;33、防水透气面料层。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请参阅图1-4,一种吸汗速干混纺面料,包括混纺面料基层2,所述混纺面料基层2的上表面设置有透气层3,所述混纺面料基层2的下表面设置有吸汗层1。
24.进一步的,所述吸汗层1的内部设置有真丝纤维层11,所述真丝纤维层11的上表面设置有银离子纤维层12,所述银离子纤维层12的上表面设置有微细丙纶织物层13,通过设置在吸汗层1内部真丝纤维层11,与皮肤直接接触,手感柔软、滑爽、厚实、丰满,弹性优异,具有良好的吸湿、透气性能,有护肤保健作用,通过设置在吸汗层1内部的银离子纤维层12,使得面料具有抑菌效果,防止病菌在面料的滋生,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通过微细丙纶织物层13,方便将面料内面吸收的汗水传递到面料表面的透气层3中,使得面料在吸收汗水后可以快速干燥,提升穿着的舒适度。
25.进一步的,所述真丝纤维层11的厚度约为零点三毫米,所述银离子纤维层12与微细丙纶织物层13的厚度约为零点二毫米,防止面料过厚,影响后续的加工穿着。
26.进一步的,所述混纺面料基层2是由棉纤维纬线21与涤纶纤维经线22编织而成,所述棉纤维纬线21与涤纶纤维经线22的直径均约为零点三毫米,使得面料主体既具备优秀的弹性与耐磨性,又具备良好的挺拔性,不易走形。
27.进一步的,所述透气层3的内部设置有连接基层31,所述连接基层31的上表面设置
有弹性面料层32,所述弹性面料层32的上表面设置有防水透气面料层33,通过设置在面料表面的透气层3,和透气层3中的弹性面料层32与防水透气面料层33既保证面料的弹性,又方便将面料内部的水分吸收出,方便面料快速干燥。
28.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基层31、弹性面料层32与防水透气面料层33的厚度均约为零点三毫米,防止面料过厚,影响后续的加工穿着。
29.综上所述,该吸汗速干混纺面料,通过设置在吸汗层1内部真丝纤维层11,与皮肤直接接触,手感柔软、滑爽、厚实、丰满,弹性优异,具有良好的吸湿、透气性能,有护肤保健作用,通过设置在吸汗层1内部的银离子纤维层12,使得面料具有抑菌效果,防止病菌在面料的滋生,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通过微细丙纶织物层13,方便将面料内面吸收的汗水传递到面料表面的透气层3中,使得面料在吸收汗水后可以快速干燥,提升穿着的舒适度。
30.该吸汗速干混纺面料,混纺面料基层2是通过棉纤维纬线21与涤纶纤维经线22编织而成,使得面料主体既具备优秀的弹性与耐磨性,又具备良好的挺拔性,不易走形,通过设置在面料表面的透气层3,和透气层3中的弹性面料层32与防水透气面料层33既保证面料的弹性,又方便将面料内部的水分吸收出,方便面料快速干燥。
31.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32.本技术文件中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而且根据说明书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而且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作出具体叙述,同时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制器及市电电连接,说明书中提到的外设控制器可为本文提到的电器元件起到控制作用,而且该外设控制器为常规的已知设备。
33.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吸汗速干混纺面料,包括混纺面料基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混纺面料基层(2)的上表面设置有透气层(3),所述混纺面料基层(2)的下表面设置有吸汗层(1),所述吸汗层(1)的内部设置有真丝纤维层(11),所述真丝纤维层(11)的上表面设置有银离子纤维层(12),所述银离子纤维层(12)的上表面设置有微细丙纶织物层(13),所述透气层(3)的内部设置有连接基层(31),所述连接基层(31)的上表面设置有弹性面料层(32),所述弹性面料层(32)的上表面设置有防水透气面料层(3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汗速干混纺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真丝纤维层(11)的厚度约为零点三毫米,所述银离子纤维层(12)与微细丙纶织物层(13)的厚度约为零点二毫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汗速干混纺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混纺面料基层(2)是由棉纤维纬线(21)与涤纶纤维经线(22)编织而成,所述棉纤维纬线(21)与涤纶纤维经线(22)的直径均约为零点三毫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汗速干混纺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基层(31)、弹性面料层(32)与防水透气面料层(33)的厚度均约为零点三毫米。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纺面料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吸汗速干混纺面料,该吸汗速干混纺面料,包括混纺面料基层,所述混纺面料基层的上表面设置有透气层,所述混纺面料基层的下表面设置有吸汗层。该吸汗速干混纺面料,通过设置在吸汗层内部真丝纤维层,与皮肤直接接触,手感柔软、滑爽、厚实、丰满,弹性优异,具有良好的吸湿、透气性能,有护肤保健作用,通过设置在吸汗层内部的银离子纤维层,使得面料具有抑菌效果,防止病菌在面料的滋生,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通过微细丙纶织物层,方便将面料内面吸收的汗水传递到面料表面的透气层中,使得面料在吸收汗水后可以快速干燥,提升穿着的舒适度。提升穿着的舒适度。提升穿着的舒适度。
技术研发人员:徐少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华兆林纺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27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4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