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性元器件的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12-04  105



    1.本发明涉及磁性元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磁性元器件的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磁性元件的散热方案有风冷、水冷及水风换热器交互冷却。风冷方式结构简单,但是防护等级低;水冷方案结构复杂,成本高,维护难度大;水风换热器交互冷却方式目前现有方案都是将水风换热器架在磁性元件上面,但是存在缺陷,因为一旦换热器内部芯体漏液,液体将直接滴入磁性元件,导致磁性元件损坏。而且这种将水风换热器+风扇组件放置在磁性元器件顶部的方案冷却效率不够高。
    3.为此,亟需一种提升环境适应性,能解决磁性元件在高防护等级下工作环境中的正常散热问题,避免水风换热器漏液导致磁性元件损坏,提高水风换热器的换热效率的磁性元器件的散热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磁性元器件的散热装置,该磁性元器件的散热装置提升了环境适应性,能解决磁性元件在高防护等级下工作环境中的正常散热问题,避免水风换热器漏液导致磁性元件损坏,提高水风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磁性元器件的散热装置,包括磁性元件主体、设置于磁性元件主体底部的风腔、水风换热器和与水风换热器对应的风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风换热器和风扇组件设置于磁性元件主体底部,所述水风换热器内部通有流动冷却液。
    6.优选地,所述磁性元件主体底部的水风换热器和风扇组件的数量为n,所述水风换热器和风扇组件可设置于所述磁性元件主体底部的前、后、左、右四个侧面的一个面或多个面上,其中,n≥1。
    7.优选地,所述磁性元件主体底部根据不同的损耗配置数量适当的水风换热器和风扇组件。
    8.优选地,所述磁性元件主体底部还设置有一个将整个磁性元件线圈完全包裹的磁性元件风腔室。
    9.优选地,所述磁性元件风腔室的进风口处还设置有用于促使冷风向上爬升并吹向发热的磁性元件线圈的导风板。
    10.优选地,所述风扇组件设置于磁性元件风腔室和对应的水风换热器之间,并用于带动热风通过水风换热器内部的冷却液后转换为吹入磁性元件风腔内的冷风。
    11.优选地,所述风扇组件包括风扇结构主体和风扇,所述风扇设置于风扇结构主体内,所述风扇结构主体设置有通风孔,其中一个通风孔跟水风换热器通风孔连接,另外一个通风孔跟所述磁性元件风腔室连接。
    12.采用上述结构之后,所述磁性元器件的散热装置,包括磁性元件主体、设置于磁性
    元件主体底部的风腔、水风换热器和与水风换热器对应的风扇组件,所述水风换热器和风扇组件设置于磁性元件主体底部,所述水风换热器内部通有流动冷却液,该磁性元器件的散热装置提升了环境适应性,能解决磁性元件在高防护等级下工作环境中的正常散热问题,避免水风换热器漏液导致磁性元件损坏,提高水风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发明一种磁性元器件的散热装置的装配立体图;
    14.图2为本发明一种磁性元器件的散热装置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16.实施例
    17.请参阅图1至图2,图1为本发明一种磁性元器件的散热装置的装配立体图;图2为本发明一种磁性元器件的散热装置的正视图。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磁性元器件的散热装置,包括磁性元件主体1、水风换热器3和与水风换热器3对应的风扇组件4,水风换热器3和风扇组件4设置于磁性元件主体1底部,水风换热器3内部通有流动冷却液。
    18.磁性元件主体1底部的水风换热器3和风扇组件4的数量为n,水风换热器3和风扇组件4可设置于磁性元件主体1底部的前、后、左、右四个侧面的一个面或多个面上,其中,n≥1。
    19.磁性元件主体1底部根据不同的损耗配置数量适当的水风换热器和风扇组件。
    20.磁性元件主体1底部还设置有一个将整个磁性元件线圈完全包裹的磁性元件风腔室2。
    21.磁性元件风腔室2的进风口处还设置有用于促使冷风向上爬升并吹向发热的磁性元件线圈的导风板21。
    22.本实施例中,风扇组件4设置于磁性元件风腔室2和与其对应的水风换热器3之间,并用于带动热风通过水风换热器3内部的冷却液后转换为吹入磁性元件风腔室2的冷风。
    23.本实施例中,风扇组件4包括风扇结构主体42和风扇41,风扇41设置于风扇结构主体42内,风扇结构主体42设置有通风孔,其中一个通风孔跟水风换热器3通风孔连接,另外一个通风孔跟磁性元件风腔室2连接。
    24.请参阅图2,图2示出了空气流动方向5,将水风换热器3和风扇组件4放置在磁性元件主体1底部区域,水风换热器3内部通有流动的冷却液,风扇组件4带动空气经过水风换热器3,将热风转换为冷风,冷风接触磁性元件风腔室2内部的导风板后,会被迫向上爬升,最终吹入磁性元件线圈内部,从而实现对正常工作的磁性元件进行冷却降温,因为水风换热器3放在磁性元件的底部区域,即使水风换热器3里面的冷却液漏出来,冷却液也不会进入磁性元件的带电部位,所以解决了因为水风换热器3漏液导致磁性元件损坏问题。因为往磁性元件风腔室3吹入的是直接从水风换热器出来的冷风,散热效率比水风换热器放置在磁性元件顶部区域方案要高得多。
    25.该磁性元器件的散热装置提升了环境适应性,能解决磁性元件在高防护等级下工作环境中的正常散热问题,避免水风换热器漏液导致磁性元件损坏,提高水风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26.应当理解的是,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不能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磁性元器件的散热装置,包括磁性元件主体、水风换热器和与水风换热器对应的风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风换热器和风扇组件设置于磁性元件主体底部,所述水风换热器内部通有流动冷却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元器件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元件主体底部的水风换热器和风扇组件的数量为n,所述水风换热器和风扇组件可设置于所述磁性元件主体底部的前、后、左、右四个侧面的一个面或多个面上,其中,n≥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性元器件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元件主体底部根据不同的损耗配置数量适当的水风换热器和风扇组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元器件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元件主体底部还设置有一个将整个磁性元件线圈完全包裹的磁性元件风腔室。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磁性元器件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元件风腔室的进风口处还设置有用于促使冷风向上爬升并吹向发热的磁性元件线圈的导风板。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磁性元器件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组件设置于磁性元件风腔室和与其对应的水风换热器之间,并用于带动热风通过水风换热器内部的冷却液后转换为吹入磁性元件风腔室内的冷风。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磁性元器件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组件包括风扇结构主体和风扇,所述风扇设置于风扇结构主体内,所述风扇结构主体设置有通风孔,其中一个通风孔跟水风换热器通风孔连接,另外一个通风孔跟所述磁性元件风腔室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性元器件的散热装置,包括磁性元件主体、水风换热器和与水风换热器对应的风扇组件,所述水风换热器和风扇组件设置于磁性元件主体底部,所述水风换热器内部通有流动冷却液,该磁性元器件的散热装置提升了环境适应性,能解决磁性元件在高防护等级下工作环境中的正常散热问题,避免水风换热器漏液导致磁性元件损坏,提高水风换热器的换热效率。率。率。


    技术研发人员:张嘉乐 李海龙 吕一航 周泽平 张鑫 胡克荣 朱善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禾望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27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415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