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抑制泄露4G噪声带状线带阻滤波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12-05  113


    一种用于抑制泄露4g噪声带状线带阻滤波器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抑制泄露4g噪声带状线带阻滤波器,属于带状线带阻滤波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带阻滤波器(bandstop filters,简称bsf)是指能通过大多数频率分量、但将某些范围的频率分量衰减到极低水平的滤波器,与带通滤波器的概念相对。
    3.现有技术的带阻滤波器,是谐振器长度近似为1/4波长的带状线,当谐振频率比较低的时候,器件体积就会比较庞大;由于从低通原型向带阻进行变换,且各器件参数均固定在中心频率上,所以现有带阻滤波器只适合窄带设计,不能适应款待和多频段带阻的设计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抑制泄露4g噪声带状线带阻滤波器,采用全新结构设计,能够有效降低噪声对射频器件的影响,提高射频器件的实际工作效率。
    5.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用于抑制泄露4g噪声带状线带阻滤波器,包括介质基板、接地金属层、直线形微带传输线、开路枝节线、主传输件、以及第一传输线、第二传输线、第三传输线、第四传输线;
    6.其中,接地金属层覆盖设置于介质基板的背面;直线形微带传输线设置于介质基板的正面上,且直线形微带传输线的两端分别与介质基板正面上彼此相对的两边缘相对接;
    7.开路枝节线设置于介质基板正面上、直线形微带传输线的其中一侧,且开路枝节线的其中一端对接直线形微带传输线相应侧边的中点位置,以及开路枝节线与直线形微带传输线相垂直;主传输件设置于介质基板正面上,且开路枝节线的另一端对接主传输件的中点位置,以及主传输件与直线形微带传输线相平行;
    8.第一传输线与第二传输线设置于介质基板正面上、直线形微带传输线对应主传输件的一侧,第一传输线的结构与第二传输线的结构彼此相同,第一传输线的其中一端对接主传输件的其中一端,第二传输线的其中一端对接主传输件的另一端,第一传输线与第二传输线相对开路枝节线所在直线呈轴对称分布;
    9.第三传输线与第四传输线设置于介质基板正面上、直线形微带传输线对应主传输件的一侧,第三传输线的结构与第四传输线的结构彼此相同,第三传输线的其中一端、第四传输线的其中一端分别对接直线形微带传输线相应侧边,且第三传输线与直线形微带传输线侧边对接位置和第四传输线与直线形微带传输线侧边对接位置分别位于开路枝节线的两侧,第三传输线与第四传输线相对开路枝节线所在直线呈轴对称分布。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传输线与第二传输线分别均包括
    设置于所述介质基板正面上的主传输前置件、主传输后置件,第一传输线中与第二传输线的结构中:主传输前置件的其中一端作为其所在第一传输线的其中一端或第二传输线的其中一端、对接主传输件的端部,主传输前置件与主传输件相垂直,且主传输前置件位于主传输件所在直线背向开路枝节线的一侧;主传输前置件的另一端对接对应主传输后置件的其中一端,主传输前置件与对应主传输后置件相垂直,且主传输后置件位于对应主传输前置件所在直线背向开路枝节线的一侧。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三传输线与第四传输线分别均包括设置于所述介质基板正面上的侧传输前置件、侧传输中置件、侧传输中间件、侧传输后置件、侧传输末置件;第三传输线与第四传输线的结构中:侧传输前置件的其中一端作为其所在第三传输线的其中一端或第四传输线的其中一端、对接直线形微带传输线相应侧边,侧传输前置件与直线形微带传输线相垂直;侧传输前置件的另一端对接对应侧传输中置件的其中一端,侧传输前置件与对应侧传输中置件相垂直,且侧传输中置件位于侧传输前置件所在直线背向开路枝节线的一侧;侧传输中置件的另一端对接对应侧传输中间件的其中一端,侧传输中置件与对应侧传输中间件相垂直,且侧传输中间件位于对应侧传输中置件所在直线背向直线形微带传输线的一侧;侧传输中间件的另一端对接对应侧传输后置件的其中一端,侧传输中间件与对应侧传输后置件相垂直,且侧传输后置件位于对应侧传输中间件所在直线面向开路枝节线的一侧;侧传输后置件的另一端对接对应侧传输末置件的其中一端,侧传输后置件与对应侧传输末置件相垂直,且侧传输末置件位于对应侧传输后置件所在直线面向直线形微带传输线的一侧;侧传输前置件与对应侧传输中置件、对应侧传输中间件、对应侧传输后置件、对应侧传输末置件所对接整体结构位于开路枝节线所在直线的同侧主传输前置件与对应主传输后置件所围内侧位置。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传输线、第二传输线、第三传输线、第四传输线均为四分之一波长传输线。
    13.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用于抑制泄露4g噪声带状线带阻滤波器,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4.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用于抑制泄露4g噪声带状线带阻滤波器,采用全新结构设计,应用直线形微带传输线,配合其同侧所设计的第一传输线、第二传输线、第三传输线、第四传输线组合结构,在整体结构相对开路枝节线所在直线呈轴对称分布的布设下,构建所设计带状线带阻滤波器;实际应用中,能够降低射频器件噪声对同一电源网络中其他射频器件的影响,尤其是对噪声敏感的射频器件,保证了射频器件工作的稳定性,提高了射频器件的实际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用于抑制泄露4g噪声带状线带阻滤波器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用于抑制泄露4g噪声带状线带阻滤波器的应用效果示意图。
    17.其中,1. 介质基板,2. 直线形微带传输线,3. 开路枝节线,4. 主传输件,5. 主传输前置件,6. 主传输后置件,7. 侧传输前置件,8. 侧传输中置件,9. 侧传输中间件,10. 侧传输后置件,11. 侧传输末置件。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19.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用于抑制泄露4g噪声带状线带阻滤波器,实际应用当中,如图1所示,具体包括介质基板1、接地金属层、直线形微带传输线2、开路枝节线3、主传输件4、以及第一传输线、第二传输线、第三传输线、第四传输线。
    20.其中,接地金属层覆盖设置于介质基板1的背面;直线形微带传输线2设置于介质基板1的正面上,且直线形微带传输线2的两端分别与介质基板1正面上彼此相对的两边缘相对接。
    21.开路枝节线3设置于介质基板1正面上、直线形微带传输线2的其中一侧,且开路枝节线3的其中一端对接直线形微带传输线2相应侧边的中点位置,以及开路枝节线3与直线形微带传输线2相垂直;主传输件4设置于介质基板1正面上,且开路枝节线3的另一端对接主传输件4的中点位置,以及主传输件4与直线形微带传输线2相平行。
    22.第一传输线与第二传输线设置于介质基板1正面上、直线形微带传输线2对应主传输件4的一侧,第一传输线的结构与第二传输线的结构彼此相同,第一传输线的其中一端对接主传输件4的其中一端,第二传输线的其中一端对接主传输件4的另一端,第一传输线与第二传输线相对开路枝节线3所在直线呈轴对称分布。
    23.实际应用当中,针对第一传输线与第二传输线具体设计,第一传输线与第二传输线分别均包括设置于所述介质基板1正面上的主传输前置件5、主传输后置件6,第一传输线中与第二传输线的结构中:主传输前置件5的其中一端作为其所在第一传输线的其中一端或第二传输线的其中一端、对接主传输件4的端部,主传输前置件5与主传输件4相垂直,且主传输前置件5位于主传输件4所在直线背向开路枝节线3的一侧;主传输前置件5的另一端对接对应主传输后置件6的其中一端,主传输前置件5与对应主传输后置件6相垂直,且主传输后置件6位于对应主传输前置件5所在直线背向开路枝节线3的一侧。
    24.第三传输线与第四传输线设置于介质基板1正面上、直线形微带传输线2对应主传输件4的一侧,第三传输线的结构与第四传输线的结构彼此相同,第三传输线的其中一端、第四传输线的其中一端分别对接直线形微带传输线2相应侧边,且第三传输线与直线形微带传输线2侧边对接位置和第四传输线与直线形微带传输线2侧边对接位置分别位于开路枝节线3的两侧,第三传输线与第四传输线相对开路枝节线3所在直线呈轴对称分布。
    25.实际应用当中,针对第三传输线与第四传输线具体设计,第三传输线与第四传输线分别均包括设置于所述介质基板1正面上的侧传输前置件7、侧传输中置件8、侧传输中间件9、侧传输后置件10、侧传输末置件11;第三传输线与第四传输线的结构中:侧传输前置件7的其中一端作为其所在第三传输线的其中一端或第四传输线的其中一端、对接直线形微带传输线2相应侧边,侧传输前置件7与直线形微带传输线2相垂直;侧传输前置件7的另一端对接对应侧传输中置件8的其中一端,侧传输前置件7与对应侧传输中置件8相垂直,且侧传输中置件8位于侧传输前置件7所在直线背向开路枝节线3的一侧;侧传输中置件8的另一端对接对应侧传输中间件9的其中一端,侧传输中置件8与对应侧传输中间件9相垂直,且侧传输中间件9位于对应侧传输中置件8所在直线背向直线形微带传输线2的一侧;侧传输中间件9的另一端对接对应侧传输后置件10的其中一端,侧传输中间件9与对应侧传输后置件10相垂直,且侧传输后置件10位于对应侧传输中间件9所在直线面向开路枝节线3的一侧;
    侧传输后置件10的另一端对接对应侧传输末置件11的其中一端,侧传输后置件10与对应侧传输末置件11相垂直,且侧传输末置件11位于对应侧传输后置件10所在直线面向直线形微带传输线2的一侧;侧传输前置件7与对应侧传输中置件8、对应侧传输中间件9、对应侧传输后置件10、对应侧传输末置件11所对接整体结构位于开路枝节线3所在直线的同侧主传输前置件5与对应主传输后置件6所围内侧位置。
    26.实际应用当中,针对第一传输线、第二传输线、第三传输线、第四传输线,均设计采用四分之一波长传输线。
    27.将本发明所设计用于抑制泄露4g噪声带状线带阻滤波器应用于实际当中,如图2所示,可以对处在频段4.45~4.65g的噪声带来30多db的抑制能力,有效避免噪声对其他部分产生干扰。
    28.上述技术方案所设计用于抑制泄露4g噪声带状线带阻滤波器,采用全新结构设计,应用直线形微带传输线2,配合其同侧所设计的第一传输线、第二传输线、第三传输线、第四传输线组合结构,在整体结构相对开路枝节线3所在直线呈轴对称分布的布设下,构建所设计带状线带阻滤波器;实际应用中,能够降低射频器件噪声对同一电源网络中其他射频器件的影响,尤其是对噪声敏感的射频器件,保证了射频器件工作的稳定性,提高了射频器件的实际工作效率。
    29.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抑制泄露4g噪声带状线带阻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介质基板(1)、接地金属层、直线形微带传输线(2)、开路枝节线(3)、主传输件(4)、以及第一传输线、第二传输线、第三传输线、第四传输线;其中,接地金属层覆盖设置于介质基板(1)的背面;直线形微带传输线(2)设置于介质基板(1)的正面上,且直线形微带传输线(2)的两端分别与介质基板(1)正面上彼此相对的两边缘相对接;开路枝节线(3)设置于介质基板(1)正面上、直线形微带传输线(2)的其中一侧,且开路枝节线(3)的其中一端对接直线形微带传输线(2)相应侧边的中点位置,以及开路枝节线(3)与直线形微带传输线(2)相垂直;主传输件(4)设置于介质基板(1)正面上,且开路枝节线(3)的另一端对接主传输件(4)的中点位置,以及主传输件(4)与直线形微带传输线(2)相平行;第一传输线与第二传输线设置于介质基板(1)正面上、直线形微带传输线(2)对应主传输件(4)的一侧,第一传输线的结构与第二传输线的结构彼此相同,第一传输线的其中一端对接主传输件(4)的其中一端,第二传输线的其中一端对接主传输件(4)的另一端,第一传输线与第二传输线相对开路枝节线(3)所在直线呈轴对称分布;第三传输线与第四传输线设置于介质基板(1)正面上、直线形微带传输线(2)对应主传输件(4)的一侧,第三传输线的结构与第四传输线的结构彼此相同,第三传输线的其中一端、第四传输线的其中一端分别对接直线形微带传输线(2)相应侧边,且第三传输线与直线形微带传输线(2)侧边对接位置和第四传输线与直线形微带传输线(2)侧边对接位置分别位于开路枝节线(3)的两侧,第三传输线与第四传输线相对开路枝节线(3)所在直线呈轴对称分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抑制泄露4g噪声带状线带阻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线与第二传输线分别均包括设置于所述介质基板(1)正面上的主传输前置件(5)、主传输后置件(6),第一传输线中与第二传输线的结构中:主传输前置件(5)的其中一端作为其所在第一传输线的其中一端或第二传输线的其中一端、对接主传输件(4)的端部,主传输前置件(5)与主传输件(4)相垂直,且主传输前置件(5)位于主传输件(4)所在直线背向开路枝节线(3)的一侧;主传输前置件(5)的另一端对接对应主传输后置件(6)的其中一端,主传输前置件(5)与对应主传输后置件(6)相垂直,且主传输后置件(6)位于对应主传输前置件(5)所在直线背向开路枝节线(3)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用于抑制泄露4g噪声带状线带阻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传输线与第四传输线分别均包括设置于所述介质基板(1)正面上的侧传输前置件(7)、侧传输中置件(8)、侧传输中间件(9)、侧传输后置件(10)、侧传输末置件(11);第三传输线与第四传输线的结构中:侧传输前置件(7)的其中一端作为其所在第三传输线的其中一端或第四传输线的其中一端、对接直线形微带传输线(2)相应侧边,侧传输前置件(7)与直线形微带传输线(2)相垂直;侧传输前置件(7)的另一端对接对应侧传输中置件(8)的其中一端,侧传输前置件(7)与对应侧传输中置件(8)相垂直,且侧传输中置件(8)位于侧传输前置件(7)所在直线背向开路枝节线(3)的一侧;侧传输中置件(8)的另一端对接对应侧传输中间件(9)的其中一端,侧传输中置件(8)与对应侧传输中间件(9)相垂直,且侧传输中间件(9)位于对应侧传输中置件(8)所在直线背向直线形微带传输线(2)的一侧;侧传输中间件
    (9)的另一端对接对应侧传输后置件(10)的其中一端,侧传输中间件(9)与对应侧传输后置件(10)相垂直,且侧传输后置件(10)位于对应侧传输中间件(9)所在直线面向开路枝节线(3)的一侧;侧传输后置件(10)的另一端对接对应侧传输末置件(11)的其中一端,侧传输后置件(10)与对应侧传输末置件(11)相垂直,且侧传输末置件(11)位于对应侧传输后置件(10)所在直线面向直线形微带传输线(2)的一侧;侧传输前置件(7)与对应侧传输中置件(8)、对应侧传输中间件(9)、对应侧传输后置件(10)、对应侧传输末置件(11)所对接整体结构位于开路枝节线(3)所在直线的同侧主传输前置件(5)与对应主传输后置件(6)所围内侧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抑制泄露4g噪声带状线带阻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线、第二传输线、第三传输线、第四传输线均为四分之一波长传输线。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抑制泄露4G噪声带状线带阻滤波器,采用全新结构设计,应用直线形微带传输线(2),配合其同侧所设计的第一传输线、第二传输线、第三传输线、第四传输线组合结构,在整体结构相对开路枝节线(3)所在直线呈轴对称分布的布设下,构建所设计带状线带阻滤波器;实际应用中,能够降低射频器件噪声对同一电源网络中其他射频器件的影响,尤其是对噪声敏感的射频器件,保证了射频器件工作的稳定性,提高了射频器件的实际工作效率。提高了射频器件的实际工作效率。提高了射频器件的实际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于挺 唐薇薇 张山 梁晨 唐国盛 易宏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盐城格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18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4156.html

    最新回复(0)